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美國知識產權政策走向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從美國總統川普執政角度的一個初步分析

2017年1月20日,美國共和黨人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宣示就任第45任美國總統,「川普時代」正式開啟。這樣一位具有民粹主義思想的「政治素人」執政美國,引起了世界各國關注,美國未來的政策不確定性增強,而作為美國國家政策重要組成部分的知識產權政策走向,必將對未來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這裡,我們透過川普一些內政外交上的舉措分析美國知識產權政策走向及其對的影響,進而探討我們的應對之策。

一、退出TPP協定,國際貿易機制從復邊機制向雙邊機制轉化

川普上任后的第三天(2月23日),宣布美國退出TPP協定(《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該事件為標誌,美國貿易政策已經開始發生重大轉變。用白宮發言人斯派塞(Sean Spicer)的話來說,「美國的貿易政策將進入一個新階段,川普意在全世界範圍內構建自由、公平的貿易環境。」而這裡所說的「新階段」,就是從前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執政期間所致力於構建的以TPP協定為代表的復邊貿易機制,向雙邊貿易機制轉化。川普認為,TPP協定就是一場「被想要『剝奪』我們國家的特殊利益推動著的災難」,而退出TPP協定表明,他反對因復邊貿易機制所引發的美國產業區域的轉移和多邊貿易自由化。除了放棄TPP協定,他還承諾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等,其重心在於與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在內的諸國開展雙邊貿易談判,從而使得美國在雙邊談判中的利益最大化。這一做法,無疑與川普所宣稱的「America First」(美國優先)的執政理念相契合。

TPP協定並非是一個簡單的貿易協定,它很大程度上是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從經貿方面圍堵的一種政治衡量。美國退出TPP協定,是從他自身發展和利益上的考慮;但對而言,這是一個機遇,為我們留下了一定的區域拓展空間。

一方面,有利於正在推進的與周邊國家的雙邊貿易談判。另一方面,也有利於積極推進的地區全面貿易夥伴關係方案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也可以稱「東盟10+6」方案)能夠得到本地區國家的認可,如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已宣布支持這一方案,其他國家也將效仿。此方案中,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競爭政策等領域,貿易自由化程度也高於東盟與、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這6個國家已達成的自貿協議。

同時,藉此機遇,可以進一步鞏固中日韓三國知識產權合作機制,推進兩岸四地專利審查一體化機制等,透過這些知識產權合作與交流,讓「技術外交」成為政治外交、經濟外交之後的第三條道路。當然,TPP協定關於知識產權(第18章)、技術性貿易壁壘(第8章)和競爭政策(第16章)等,對於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和市場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這方面,對是一個挑戰。我們如何實行「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並讓知識產權得以運用,而且如何透過市場機制提高運用水平和能力,進一步推行自由貿易,是迫在眉睫、無法迴避的問題。

▌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強化知識產權貿易壁壘

在總統競選期間,身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川普就表達了他具有貿易保護主義特徵的政策傾向。國際貿易發展過程中,國際貿易與知識產權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不同於傳統的關稅貿易壁壘,現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通過非關稅壁壘也即知識產權貿易壁壘的形式進行貿易保護主義。在貿易保護主義情形下,「337調查」被美國視為反傾銷措施之後的保護本國產業和市場的最佳方式之一,被頻繁地採用。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從1986年到2013年間,美國對發起的「337調查」案件共140起,佔美國所有「337調查」案件的四分之一左右,近年來這一數字還有上升趨勢。而在這些對發起的「337調查」案件中,企業因專利侵權被起訴的案件占絕大多數,而企業往往因為不熟悉美國法律或者應訴成本過高等原因,進行和解或者遭致敗訴。

川普執政期間,必將進一步推行以貿易保護主義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政策,這不僅包括其主張的提高所有進口貨物的關稅或者針對的懲罰性關稅,還包括將會更加頻繁的運用知識產權手段對企業發起「337調查」,這些企業可以涵蓋各行業和各個領域,對商品出口和技術轉移帶來巨大風險。

誠然,關稅壁壘違反美國對世貿組織的承諾,也將遭到的報復措施——「一場貿易戰絕非一場無需花費的遊戲」,那麼,「337調查」或者「301條款」可能會較多地被運用。美國專家所提出的對華政策報告,也強調了在貿易和投資領域要運用「337調查」條款,對知識產權盜版、強制性技術轉讓和商業間諜活動等進行打擊。如果一切如川普所言,企業將面臨一場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完美風暴」,而知識產權將成為其中的一根「大棒」即政策工具。

▌三、製造業回歸,增強知識產權活力

受川普執政后將採取「減稅+基礎設施建設+寬鬆財政政策」的整體預期戰略影響,美國製造業將再度興起;與之相伴,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競爭力的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也將隨之再度騰飛。

川普在其競選時的口號之一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使美國再次強大),這與川普所觀察到的美國國內現狀密切相關。目前,美國國內基礎設施破舊,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工作機會大量流失,民眾失業率居高不下。這些現狀的存在,使川普要想實現自己的競選目標,必須通過減輕企業稅負等積極措施吸引各類企業回歸美國本土,或者吸引境外資本投資美國。

他去年曾公開表示與蘋果公司商談並相信蘋果公司會將一些產品的生產線從遷回美國。2017年1月,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就表示,將擴建位於密歇根州的裝配廠,增加7000個新的工作崗位,這被認為是川普「製造業回歸美國」的最新案例。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6年2月10日至12日訪美期間表示,將在今後10年內向美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資1500億美元,在美國創造70萬個就業崗位。

隨著美國傳統製造業的回歸,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在美國經濟中將會發揮更加明顯的引領作用;尤其是以矽谷為核心的區域,除了聚集大量的如蘋果、谷歌、微軟、facebook等高科技企業之外,還有例如斯坦福、伯克利等美國頂級院校,可以將產學研緊密結合,從而實現高效的技術孵化。

以專利權為例,有研究數據顯示,中美兩國高校從專利申請、授權、轉化率、轉讓收入和成本-收益四個維度進行比較后發現,高校的專利申請和授權量要高於美國,但是專利的轉化率和轉讓收入則遠遠低於美國。

在川普稅收優惠等產業促進政策的刺激下,結合美國技術轉化率高的優勢,知識產權將進一步活化,有助於技術創新與美國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更快、更好地成長,這對於美國保持既有的技術領先地位,並在未來的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無人駕駛汽車、智能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繼續領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由於國內企業稅費負擔較重,資源與環境壓力增大,人口紅利降低,且存在一些稅收優惠政策難以落實等問題,導致出現企業出逃海外的現象。若應對不力或者不及時,可能會引發一輪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的「空心化」浪潮。隨之而來的,是知識產權創造與運用缺乏現實的土壤,科技創新乏力,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在製造業外遷的影響下,也會向美國轉移。

▌四、關注版權改革法案,促進版權產業發展

在川普剛贏得總統競選不久,美國互聯網協會(Internet Association)曾致信川普,表達了總統未來政策可能對互聯網產業的影響及具體的改革建議。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建議通過合理使用等版權例外條款保持法律的靈活性和用戶合法的獲取途徑;培育成功的數字音樂市場;改革美國的專利訴訟制度和訴訟審判地點,確保與專利糾紛有真實聯繫的法院獲得管轄權;通過嚴格的後補審查程序和降低稅率來促進美國知識產權的發展。

事實上,美國立法部門為了使美國的版權法更好地促進美國知識產權產業的發展,分別於2015年和2016年出台了美國版權法改革方案和《混同、首次銷售及法定賠償白皮書》兩份文件分別從改革美國版權局行政職能、改變美國版權專有權範圍,改革「避風港規則」、法定賠償制度、禁令制度,探索數字環境下首次銷售原則、孤兒作品、合理使用等問題的解決方案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這些積極的版權改革方案,目的在於保護版權人的合法權利,維護版權產業發展,強化版權保護力度。另外,川普執政后談及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甚至會透過網路空間的「道路規則」談判擬定新的貿易規則,抑制日益壯大的網路企業的擴展,以保護其本國網路企業。由此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川普政府將推行積極的版權戰略,這些改革方案也將很快出台,旨在促進美國版權產業的發展並為之保駕護航。

▌五、緊縮移民政策,影響知識產權人才流動

川普總統於1月27日頒布的「禁穆令」,引發了包括蘋果、谷歌、微軟、Facebook、Netflix、Snap等在內的127家美國高科技企業的反對,導致這些企業聯名向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提交訴訟陳情摘要。高科技企業的創新關鍵在於有高素質的創新人才,美國的高科技企業大多擁有大量的外籍員工。川普上任之前相對寬鬆的美國移民政策,為全球最優秀的人才向矽谷的流動提供了便利通道,而此禁令無疑會限制這些外籍員工在美國繼續工作。誠然,目前「禁穆令」施行受到了司法的制衡和阻擊,但其緊縮移民的政策傾向,將對知識產權人才流動產生較大的影響。

川普「禁穆令」所引發的人才的流動受阻,對利弊兼具。從短期來看,利大於弊,有利於刺激海外擁有高技能、高學歷人才的逆向流動,為的創新發展注入新活力。從長期來看,弊大於利,該舉措也會影響人才進入美國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知識,尤其在人工智慧、人腦研究、大數據和雲計算、生命科學、生物醫藥等領域,抑制人才進入美國學習,可能導致美國技術壟斷的情況進一步加劇。不過,若能夠運用好短期政策,或許能夠實現一定時間段的跨越發展,提升知識產權整體的創新能力。

▌六、運用金融槓桿,間接擠壓他國知識產權發展空間

「美元的特殊功能及國際地位為美元外溢效應開通了渠道,通過多種途徑對其他經濟體產生正負兩方面影響。」正面影響就是美國經濟復甦,有利於其他經濟體增加對美出口;負面看,美國由全球流動性「水泵」轉為吸金的「黑洞」,使全球流動性逐漸轉化為實質性緊縮,增加貨幣與貿易摩擦,甚至會導致新興市場國家債務危機或者金融危機。

在川普競選期間,曾提出兩點貿易主張:一是當選后將命令財政部長把定為「匯率操縱國」;二是若不配合美國,將對從進口的所有商品徵收45%的懲罰性關稅。事實上,美元加息、美元堅挺和維護美元國際貨幣地位,是川普「美元霸權」下的深刻資本主義觀。「全球經濟疲軟,而美元走強將給它雪上加霜。」同時,美國川普削減企業所得稅等減稅措施進一步加劇資本外流,人民幣貶值壓力將進一步加大。未來,如果人民幣貶值,會影響國內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向美國等發達國家購買版權、專利等的採購價格,增加企業的生產和創新成本,無益於企業的技術研發。

除貨幣政策之外,川普在金融方面總體上主張放寬管制,包括欲廢除「多德—弗蘭克」金融改革法案,暫停所有新的監管措施,並對現有的監管規定進行複查。其目的在於讓美國金融業有更好的創新與發展空間。在資本全球化混業經營、流動性過剩、國際貿易收支不平衡和國際直接融資加快的大背景下,美國放鬆金融創新監管,將進一步影響全球資本流動方向,會有大量資金從其他經濟體流向美國,刺激美國經濟復甦。但對其他經濟體而言,由債務違約導致大規模的金融風險,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也可能被誘發。

與美國金融行業自律性和市場化不同,金融系統自我約束和糾錯能力較差,目前處於強化監管的階段。雖然從政策導向上看,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總體思路是鼓勵創新、包容失誤、適度監管。但從2016年以來的總體形勢來看,加強監管、擠壓泡沫、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等,仍然是一個主流的傾向。事實上,金融市場「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魔咒尚未解開,強化監管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金融創新。而從科技金融的角度來說,知識產權金融、互聯網金融及風險投資這三個方面是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金融核心,需要較為寬鬆的政策環境。

▌七、的應對之策

儘管川普執政目前尚充滿諸多不確定的因素,但其「美國優先」和「使美國再次強大」是其基本的執政理念。這種執政理念,也將對美國知識產權政策產生深刻的影響。

從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首先我們應該了解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從改革開放我們與美國開展科技合作和知識產權談判,三十年多年來我們基本上處於「守勢」;但現在,已經轉入了一個「攻守兼備」的階段。

其次,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社會經濟發展總體已經具有了相當的規模和影響力,目前正經歷「由大到強」的重要轉變時期。這一階段和轉變過程,都很漫長和艱難,必然受到各方面的阻擊和壓力。

再次,知識產權強保護政策與經濟市場化理念,是一個發達經濟體發展和維持其國際地位的必然的邏輯起點。

最後,在上述認識的基礎上,需要「順潮流、張大旗、踏實幹」。所謂「順潮流」,就是要順應國際潮流和要「由大而強」的發展趨勢;所謂「張大旗」,就是要在美國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的時候,高調捍衛貿易自由主義,豎起「全球化」的大旗;所謂「踏實幹」,就是按照改革體制機制的思路釋放制度活力,推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朝著知識產權「強保護」和「重運用」兩個方面著力,擼起袖子加油干。

具體而言,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應對:

第一,與美國貿易保護主義不同,應該豎起全球化的大旗

川普所推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會導致各國間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不斷增多。「如果以世界第一大國的身份對抗多邊主義,只會加劇貿易競爭,而且會讓其實施強者無原則的做法。」分析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可能下滑,以和亞洲國家為代表的,與美國有著大額貿易順差的國家的貿易盈餘將逐步減少。多國間達成的TRIPS協定等受到挑戰,在各國意識形態和政治路線等分歧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未來,以知識產權合作與交流為主的「技術外交」路線是應積極倡導的第三條道路。

同時,是全球化浪潮中的受益者,我們應繼續堅持和發展全球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從區域合作夥伴關係為基礎出發,繼續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關係,並大力發展與鄰國的區域合作,積極構建多邊和雙邊貿易合作關係,成為全球化的領導者。

第二,進一步熟悉美國法,善用美國司法制度和國際爭端解決機制解決知識產權及其相關的貿易糾紛

面對美國發起的知識產權訴訟,企業需要進一步熟悉美國相關法律,尤其是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善用美國司法制度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利,同時注重運用WTO中的爭端解決機制及四種救濟途徑,應對貿易摩擦引發的爭端。積極尋求國際爭端解決機制和磋商機制,主動應對美國的知識產權訴訟,為企業走出去,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打開通路。

第三,加快推動知識產權體制改革,及時編製和實施國家知識產權強國戰略

知識產權制度是發揮市場機制,科學配置創新資源的基本制度。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過程中,需要通過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提高知識產權制度整體的運行效率,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優化知識產權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才能最有效地促進各類資源向創新者集聚,快速提升整體創新能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應堅持以戰略引領、改革創新、市場主導、統籌兼顧為原則的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增強自主研發能力,破解知識產權支撐創新驅動發展瓶頸制約,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第四,進一步推動產學研結合和軍民融合發展,通過知識產權機制激勵保障創新成果

從現有專利大國向專利強國的轉化,需要進一步提高專利的轉化率。一方面,需要與高校、企業開展產學研的合作,促進專利技術的孵化,通過技術孵化園、高科技產業園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配套的環境。另一方面,促進國防專利的轉化利用,分類選出有明顯技術優勢、可轉化的國防專利,形成可轉化的國防專利池,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此外,探索新型的知識產權交易和登記模式,運用時間戳、區塊鏈等技術進行版權和專利登記,促進知識產品的交易效率,提升知識產品的交易價格,扶持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的發展,通過補貼和獎勵的方式激勵知識產權創新成果的產生和應用。

第五,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在內容創新方面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在,目前尚不能將商業模式作為一個整體進行保護。從實踐中的一些案例來看,企業和法院多通過著作權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上的規定來尋求對商業模式創新的保護。隨著近年來知識經濟、分享經濟、平台經濟的興起,新型商業模式的創新對於激勵創新,增強企業活力具有積極的作用。尤其在互聯網領域,各種新興商業模式的不斷湧現,在優勝劣汰之後形成了一批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的商業模式,在綜合衡量各種因素的情況下,國家應探索對新興商業模式授予知識產權的強保護。

除了商業模式和平台建設之外,在互聯網領域要進一步鼓勵網路企業的發展,配合「內容為王」的路線進行知識產權創新。因此,要積極探索互聯網平台責任的合理界限,提高對互聯網內容產業的保護力度,扶持優秀的文化內容出海,持續打擊盜版侵權行為,提高全民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付費意願,打造有特色的「泛娛樂」產業布局,提高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積極推動文化產品出海。

第六,及時提出「引智計劃」,吸引知識產權人才向聚集

人才是國家創新的原動力,人才戰略是國家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層面應積極出台知識產權人才的「引智計劃」,優先引進緊缺的技術型知識產權專業人才,搶佔人才,儲備人才。全面考慮留學歸國人才的安置和就業問題,在資金投入力度、就業推薦、戶籍制度等多方面進行政策傾斜,吸引更多的海外知識產權人才回歸,為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八、結論

美國總統川普執政才剛剛開始,其政策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上述分析告訴我們,川普執政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壓力,但也有較多的事件節點(如美國退出TPP協定、「禁穆令」等)能夠成為我們的突破口,即也帶來了一些發展的機遇。中美知識產權之間,雖然美國尚佔主導地位,但目前已轉入一個「攻守兼備」的階段。這一階段,也是知識產權「由大到強」的重要轉變時期。

正因如此,這一時期,我們要從全球化出發,倡導合作共贏的理念,避免挑起與美國全面或者正面的衝突,同時也避免讓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進行選邊站隊;否則,我們將失去盟友或者夥伴,也不利於我們自身發展和實現關鍵時期的自我突破。一方面,我們要積極應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下對我們進行的各類知識產權調查和訴訟,注重運用WTO等爭端解決機制化解衝突。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從自身角度出發,及時編製和推行國家知識產權強國戰略,通過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提高知識產權制度整體的運行效率和創新能力。誠然,技術創新、平台建設以及「內容為王」是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關鍵點,而營造知識產權強保護的制度與社會環境,加快知識產權的運用以促進實體經濟的長足發展,是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根本保障。

作者:

易繼明 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那 騰訊研究院研究員 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與騰訊公司聯合培養博士后

本文轉載自《國際貿易》(CSSCI核心期刊)2017年第3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