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有一種鄉愁,叫七月十四

香港,市民在街頭燒紙錢。圖/next

文/袁奉一

今天是陰曆七月十四,鬼節。

假如有人特意打電話來提醒你這一點,未免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可在華南的很多地方,鬼節是民間最隆重的節日之一,甚至比清明節更為盛大。

每年的七月十四,港產鬼片中所謂的鬼門關大開之時,家家準備好祭品,還神,祭鬼,讓死去的人吃頓好,讓活著的人也蹭一頓好酒好菜。在貧乏的農耕時代,只有為數不多的節慶才能改善一下伙食。遠在鄉下的父母也不忘打電話給遊子,提醒他們該過節了,晚飯的時候加點菜。也許還會交代一句,晚上沒事別出門。

一般來說,南方人過的是七月十四,北方人過的是七月十五,依佛教習俗就叫「盂蘭節」,依道教習俗則叫「中元節」,但民間一律稱為「鬼節」。雖然節日與鬼有關,但這卻是一個與親人一起懷念先人的日子。人在異鄉,也就沒有鬼節可過,只有鄉愁了。

2015年農曆七月十四,廣西柳州,商家將十萬餘只鴨子鋪滿道路進行批發售賣。圖/東方IC

鬼節:失落的節日

「在北京,沒人知道明天是鬼節,沒人注意到後天是中元節。在老家,這天市場上從早到晚都能聽到鴨子的慘叫聲。我雖然很小,但很享受這些慘叫。」五年前的七月十三,來自廣西南寧的作家陸源北漂在京城,有此感慨。

在廣西,每年七月十四,家家戶戶都要宰鴨子來吃。鬼節前後,農貿市場附近的街道上便擺滿了嗷嗷待宰的鴨子,成千上萬,密密麻麻,叫聲震天。至於為何要吃鴨,有人說是鴨子是送外賣的,死後可以馱著冥幣、房子、車子、童僕、iPad等祭品游過奈何橋,送到陰間的先人手上,也有人說七月中正是鴨子們最肥美的時候,不吃你吃誰?

無論如何,鬼節的習俗和食物,已經成了一種遠去的童年記憶,在城市裡只得懷念,在鄉下亦越來越少。

泰國華人為鬼節準備的祭品。圖/Sampuna

在100多年前,滿族人富察敦崇生活的北京,中元節仍然是民間的盛事。據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記載,中元節那天北京「各寺院製造法船,至晚焚之,有長至數丈者」,運河邊則有盂蘭會,道士們「燃燈唪經,以度幽冥之沉淪者」。

清初,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的中元節更為盛大,「街巷搭苫高台、鬼王棚座,看演經文,施放焰口,以濟孤魂。錦紙紮糊法船,長至七八十尺者,臨池焚化。點燃河燈,謂以慈航普度」。

漢代以來,每到七月十四,社會各階層的人都會這樣相聚於水濱,嬉戲豪飲,娛人,娛神,也娛鬼。半個多世紀以前,這樣的熱鬧場面也遍布全國各地。如今,只有在華南和港台地區還能看到了。

在盂蘭節,香港各區都會舉行盂蘭勝會。圖/香港康文署

二戰以後,隨著潮州人不斷湧入香港,盂蘭節成為了香港的民間習俗。在盂蘭節的正日七月十四,人們帶上元寶蠟燭、金銀紙衣以及豆腐、生果、白飯、白酒等簡單祭品,到路邊「燒街衣」祭祀亡魂,好讓那些無依無靠的孤魂餓鬼有一口飯吃,有一件冬衣穿。

所以,鬼節也叫「餓鬼節」(Hungry Ghost Festival),民間的祭祀活動有慈善的性質。鬼節盛行的地方,宗族和民間社會往往也較為發達,很多慈善機構藉此機會,給孤寡老人派發「平安米」。佛教與道教結合的鬼節,塑造了人的生死觀和善惡觀。

這天晚上滿街飄著燒紙錢的飛灰,看似陰森可怖,其實不也是人間煙火嗎?一年中的大部分節日都是歡慶生活的,唯有在清明和鬼節時,舊墳望人來打掃,人們會緬懷死亡。

2001年鬼節,台灣基隆,人們把屋形的水燈放入大海中。圖/GETTY

鬼節也是一個兒童節

小時候沒有過過鬼節的人,對鬼節的印象也許只有「宜祭祖,忌夜行」,尤其是不要單獨去水邊與河邊,免得被水裡的孤魂野鬼拖下河去,當了替死鬼。

為了超渡這些亡魂,人們會在這一天夜裡往河裡放河燈,據說那水裡的鬼便會托著這盞燈,靠著它的指明,泅渡過生死之間最黑暗的一道河流,到達轉世投胎的彼岸。

蕭紅在《呼蘭河傳》里花了不少篇幅描寫東北的盂蘭節,放河燈的場面既美麗又憂傷:「燈光照得河水幽幽地發亮。水上跳躍著天空的月亮。……可是當這河燈,從上流的遠處流來,人們是滿心歡喜的,等流過了自己,也還沒有什麼,唯獨到了最後,那河燈流到了極遠的下流去的時候,使看河燈的人們,內心裡無由地來了空虛。」

大人們低聲地問:「那河燈,到底是要漂到哪裡去呢?」

吉林松花江上的河燈。圖/視覺

小孩則不,他們看著閃爍不停的河燈,拍著手,跳著腳,歡呼個不停。對孩子們來說,鬼節很多時候只是一個兒童節。

在廣東西部的一些客粵雜居的地方,大規模的集體祭祀活動雖然已經罕見,可祭祀中用以驅鬼的樂器,卻成了小孩的玩具。他們會在這一天削竹為笛,在笛子的末端卷上露兜簕的條狀葉子,作為笛子的擴音器,便可以嘟嘟嘟地吹上一天。在外怎麼歡鬧都行,回了家,家門口擺上一桌祭品,對著朗朗乾坤,還得認認真真地鞠個躬。

民國初年,英國作家裴麗珠曾在北京遇見過一家人過鬼節,人們在焚燒紙錢時,家裡的孩童看見跳躍的火光,不由得歡呼叫好,身邊的母親低聲呵斥,讓小孩保持莊重,因為「今天所有死者離開墳墓回到我們這兒,空中簇擁著看不見的隊伍」。小孩不解地問,他們為什麼要回來?那位母親說:「因為他們愛我們,希望我們也愛並祭祀他們。」聽罷,小孩立刻安靜了,當下磕了個頭。

2015年鬼節,四川達州,人們在州河邊上祭祀先人。圖/GETTY

所以,美國漢學家太史文(Stephen F. Teiser)說:「鬼節促進了對傳統邊緣角色的接受(將社會各個階級聚於一處),也肯定了主流生活中孜孜以求的理想——孝順。」1979年的農曆七月,太史文在台灣第一次過鬼節,被街上的炮仗聲攪得無法入眠。他對的鬼節進行了近十年的研究,才理解鬼節對人而言,既是一場生死教育,也是一種生存狀態。

對於不能在家孝順父母的人來說,鬼節成了一種同時抵達家人與先人的鄉愁,就像那節日里的炮仗聲、竹笛聲和歡呼聲,在每個七月十四的夜晚,總會一齊湧上心頭。

《敦刻爾克》里沒有戰狼,只有逃亡

九月不去電影院,這一年就白過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