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諾獎得主托馬斯·蘇德霍夫:中國科研評判標尺可以更多元化

德國生物化學家托馬斯·蘇德霍夫,因為其研究成果解答了細胞如何組織起內部最重要的運輸系統之一——囊泡傳輸系統的奧妙,而獲得2013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5月11日,在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上,托馬斯回憶,當初在實驗室研究整個過程的機制,花了25年的時間。近年,掀起「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熱潮,托馬斯團隊的科研精神感染著在座的創業者。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托馬斯對「創新創業」建言:「應該有更多的創新的點子、創造性的思想,應該給科研本身更多的耐心。」

「決定科研影響的是內容」

公開報道顯示,作者每年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突破10萬篇,「論文大國」的稱號流傳開來。然而不可忽視的事實是,「論文大國」並沒有造就「學術大國」「學術強國」。此前,著名醫學期刊《腫瘤生物學》撤下107篇來自的論文,在國內外引起轟動。

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托馬斯如何看待的創新能力時,托馬斯直言不諱地說:「我認為在很多地方都具有創新,但也有一些領域沒有那麼富有創造力。」

托馬斯認為,科研的一些評價標尺有待進一步多元化,以刺激科研工作者對於科研本身投入更多的關注和耐心。托馬斯舉例稱,「我看到很多高校或者科研機構非常依賴一些簡單的測量參數,比如發表論文的數量,或者期刊的影響因子方面。但我們任何一個科學家都知道,科研的好壞、影響有多深遠,並非以論文發表數量多少和期刊影響因子多高為準繩,而只取決於它內容質量的好壞。」

無獨有偶,就在5月9日晚,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 Fraser Stoddart在浙江大學的演講中也提到了科研的質量問題。據公開消息,J. Fraser Stoddart提到,與他一同分享諾獎的另一位得主法國科學家Sauvage,其科研成果「僅僅只是一篇影響因子才不到3的雜誌,而且還是用法語寫的。然而就是這個工作的重要性,讓Sauvage拿到了諾貝爾獎。」Stoddart進一步表示:「在目前片面追求影響因子的學術界,我們更應該像Sauvage那樣追求更純粹的學術。」

「獲諾獎不是計劃,享受探索過程」

托馬斯與眾多創業者分享了他20多年研究突觸傳遞分子機理的過程,他感嘆道,「在科學界,我們要進行創新是很難的,創新意味著我們要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進入別人沒有涉足過的領域。」

在托馬斯看來,獲得諾貝爾獎並不是一個計劃得來的結果。「我認為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享受去發現、去探索的這個過程,充滿好奇心,真正能夠在探索發現一個事物的過程中得到樂趣。」托馬斯認為,這一點比任何東西都更重要。

在,越來越多的青年加入創新創業的大軍。對此,這位「女婿」透露,他接觸到很多的年輕人,有很多了不起的想法,「他們堅信自己所從事的這個領域,並且將科學作為追求真理的方式,而不是為了其他的目的。這樣的年輕人,對於的發展其實非常有益。」

托馬斯自身,也將這樣純粹而專註的科研精神發揮到極致。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管是,亦或其他國家,能夠獲得來自全世界各個地方的資源和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交流。不過,托馬斯自己的選擇則是,在其他國家或地區,可以做研究院、實驗室的顧問,但不會再分出更多精力去開設更多的實驗室或是工作站,「我目前只有一個在舊金山的實驗室,它已經佔據了我大部分時間,專註於它已經需要我付出足夠多的精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