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融入」主流社會,只是華人移民不切實際的奢望

作者:程映虹 美國特拉華州立大學歷史學教授,居美二十餘年,為多家華文媒體撰寫專欄文章。

經常聽到和看到這樣的問題:你在海外生活,是不是真的覺得能融入那裡的社會呢?問這話的,既有無意移民,只是對不同的人生經歷好奇的人,更有很多有意移民甚至已經進入辦理程序的人,也有眾多送子女出國留學的父母。

人是社會動物,社會環境決定了人的生存境遇。所以,為將要在其中生活的那個陌生的環境而操心、疑慮甚至焦灼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想說的是,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多半沒有很好地想過「融入」這個概念的含義和範圍。就我所了解的而言,很多人似乎都把「融入」作為一個既定的適合所有對象的標準,而這個標準究竟又是什麼,似乎也從未有一個被公認的說法。

於是,和很多內涵並不清楚的常用名詞一樣,「融入」與否,就這麼含含糊糊地問了,就這麼含含糊糊地想了,就這麼含含糊糊地擔心了。

不但如此,「融入」當然包含了努力放棄甚至否定自己的過去的意思,所以有時也會聽到「忘了你是人,做好當地人」這樣的說法。

在我看來,如果在日常生活而非學術研究和社會調查的意義上談論個人的生存境遇,尤其對於那些自己已經移民和將要或考慮移民的人,探尋和操心是否「融入」不但難有答案,而且心理上是自尋煩惱,行動上是作繭自縛——我就有朋友這麼說:待在國內不開心不放心,我是很想移民的,但就是擔心不能融入那裡的社會……

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叫「融入」?

這個問題沒有一個考諸眾人而皆準的答案。

如果說做一個遵當地紀守當地法的移民,大概不能算「融入」,否則太容易。

那麼念完一個學位找到一份工作或者自己開業(例如餐館和其他大小生意,不用學位)算不算呢?如果算的話,那太多的人已經「融入」了。

如果是投資移民,你根本就不用操心生計,那麼和當地社會的主要聯繫也就不那麼重要了。融入也罷,不融入也罷。

如果是依親移民,那麼你本來就是去「依親」的,無關當地的「融入」。如果此後你自己找到事做,那就更好。可以歸入上面的那些範疇。

老實說,一個移民如果進入所在國的歸化程序,又在上述任何一個類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那麼他/她的生活水平在移民的國度應該說就屬於中等偏上了,對比很多本地人應該感到滿足。第一代移民能做到這一步,就是做到了在異國他鄉安身立命。這個標準比「融入」要清楚簡單得多。

所以我贊成用「安身立命」作為衡量移民生活的普遍標準。不信的話你可以去問身邊的移民們你是不是在那裡安身立命了,他們的態度和答案肯定比回答你是不是在那裡融入了要清楚和容易。

我不是不明白「融入」比「安身立命」聽上去要高一個境界,也不是要完全否定「融入」這個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我也能猜到它的意思。我只是說,一方面,這個概念本身太含糊和泛化;另一方面,如果要從這兩個字的字面意義上來較真地衡量,絕大多數第一代移民都不可能做到。

就拿在美國的生活來說,所謂「融入」可以指以下這些日常生活的場景:除了看CNN、MSNBC、FOX等等頻道,你看地方台嗎?除了NYT、WSJ和LA Times這些大報,每天或每周甩在你家門口的地方報紙你會像對待北京晚報或者新民晚報那樣看嗎?你和鄰居寒暄會超過五分鐘嗎?你會像邀請華人朋友來開派對那樣經常請不同族群的同事朋友鄰居來做客嗎?你去診所醫院法院等等地方,那裡的話你能聽懂多少看懂多少自己又能正確地流暢地表達多少?電台電視台的各種節目你都不打隔楞能津津有味地跟上嗎?參加孩子的家長會你能滔滔不絕地說上幾分鐘話嗎?

這樣的問題可以無限制地開列下去。它們主要涉及的首先是語言能力。就第一代移民來說,無論是學生還是成年人,今天在異國他鄉,尤其是那些言論和信息自由、尊重多元文化的國度,互聯網的發達已經大大地降低了學好本地語言才能生存的要求。所以,互聯網的出現實際上是在語言溝通的意義上增加了「融入」的難度,或者說是減低了「融入」的必要性。除了互聯網,各地如韭菜那樣一茬茬的中文報刊也起到了同樣的作用。

同樣的問題也涉及你可以在這些事務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作為第一代移民,你的學習和工作常常佔用了你的整個白天,等到夜晚降臨,就算你還有精力,就算你沒有家務負擔,又有幾個人能做到不想放鬆一下,在自己熟悉的那個環境—例如中文互聯網—里待上一陣?

那麼,所謂「融入」就做不到了嗎?

按照字面意義,我相信絕大多數第一代移民做不到。我本人在美國大學做正教授多年,用英文出版過專著,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十多篇論文,參加過難以計數的討論會。但老實說,離開了校園和學術環境,在美國很多日常生活的場景中,不但在文化環境,而且在語言能力上,也還是有太多的力不從心之處。

而且,要做到忘記你是個「人」(應該是華裔更準確),更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有這些,都大大限制了你融入周遭環境的能力和機會。那麼問題就來了,像我這樣的人如果還不覺得或不被認可融入了美國社會,那怎樣才算是「融入」了呢?

和「融入」相關的是「主流」。「融入主流文化」—這兩個詞常常是這樣連著使用的。那麼,一個移民克服了自身的種種限制,在所在國當上了大學教授,教所在國的學生,用所在國的語言大量寫作,在很多方面比以所在國語言為工作語言的同行出色,用標準看應該算是高級知識分子。如果這還不算進入主流,那麼什麼是主流呢?

所以,應該說是「融入」這個概念本身有問題。

首先,「融入」這個概念是把個人在一個文化和族群多元化的社會中的處境混同於在一個文化和族群相對單一的社會中的處境。一個文化和族群多元化的社會除了要求你遵紀守法,也會希望你多接觸和了解本地的其他文化,但不會也不可能用是否「融入」來要求和判斷你。因為本來就不存在或者很難有「融入」的標準。如果有了,那就不是多元化而是一元化的國家了。

其次,對於奉行多元化的移民國來說,你的到來和安身立命,本身就意味著對這個國家做出了很多本土公民做不到的貢獻。例如你開了一個小餐館,滿足了周遭很多人的生活需求。儘管你可能笨嘴拙舌,除了餐館用語和日常寒暄,和顧客們說不了多少話,但捫心自問,你又交稅又提供服務,難道比很多無所事事卻操著一口流利的本地語言的人對這個社會的貢獻小嗎?

第三,所謂「融入」,是很多華人不切實際的奢望。他們把自己在單一族群和文化環境下積累的生活經驗和精神舒適帶到海外,希望在享受安全感和公正感的同時又保有充斥於一個人情社會的豐富的人際關係,和當地人打成一片,那是不可能的。

最後,所謂「融入」是從一個被動的角度來看待自己和環境的關係,總是認為人被環境改變,所以你要「融入」。但實際上人與環境是互動關係,彼此相互改變。對你來說是一個融入問題,對別人來說就是一個適應和接受問題。例如你的工作單位原來沒有華人,現在有了,很多同事就要逐漸適應你的存在和你的「那一套」,時間一長你工作單位的職場文化就會包含你的特色。

移民對於所在國的這種主動的改變正是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得以形成的動力。認識到這一點,對於消除作為移民的自卑非常重要。

寫到這裡,想起幾天前在學校停車場,一個黑人大叔一面走向他自己的車子一面向我大聲打招呼——「Happy New Year!」我楞了一下,因為元旦已經過去一個半月了……然後我突然想起他是在向我賀東亞文化的新年,趕緊對他說「Happy New Year to you, too」。

他察覺出了我為什麼會有片刻的遲疑,也看出了我的恍然大悟,於是揮揮手哈哈大笑著進了車子。

所以,你適應環境,環境也因你而改變。作為移民,融入不融入,心理上真是不要太在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