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三個企業發力,助推脫貧攻堅

三個企業發力 助推脫貧攻堅

在石黃片區中心地帶,有著這樣一個貧困村:在新一輪脫貧攻堅工作中,三個企業的發力帶動,創新工作思路,培育新型農民,走出了一條特殊的脫貧致富道路。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近日,記者走進黔江區白石鄉安山村,進行了實地採訪。

村裡有廠子

許多去過安山村的人都有所耳聞,當地有一家苕粉廠。但遠不止如此,這家苕粉廠同時還是重慶市「市級示範社」、黔江區級龍頭企業以及2016年全區網銷產品大賽的三十強企業,在全村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天,記者來到位於安山村2組的苕粉廠,工人們正忙著對生產加工好的紅薯粉條產品進行包裝,即將運往外地銷售。「今年廠里進行了股權改革,通過農戶土地入股、企業年底返利的形式,每年每畝地可以固定分紅200元,帶動了78戶農戶增收,其中有38戶貧困戶。」經理張茂家告訴記者,近年來苕粉廠逐漸壯大,2016年銷售額達2000餘萬元,村民們也跟著一起增收了。

安山村2組村民王開福就是苕粉廠眾多的受益人之一,以前靠務農維持家庭開支的他,現在不僅種植了保底收購的紅薯,還在廠里務工,有了穩定的收入。如今,他家修起了新房,過上了舒心寬裕的日子。

「農戶種植高澱粉紅薯,廠子按照保底價進行收購,貧困戶家的比普通農戶每斤高2分,而且還會根據市場行情適當浮動。」張茂家介紹說,廠子每年免費向農戶提供種子、肥料、地膜等農資和技術服務,並與農戶簽訂合同保護價收購協議,以保障農戶的根本收益;在用工方面優先考慮高山扶貧搬遷戶及貧困戶等群體,實現農戶就近就地務工,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村裡還將扶持貧困村農業企業的200萬元扶貧資金作為入股資金,由企業與高澱粉紅薯種植農戶簽訂協議,每年按照1:4:5比例(村級10%、農戶40%、企業50%)由企業實行保底分紅,在村民穩定增收的同時,集體經濟也得到了壯大。」安山村黨支部書記蘇發榮告訴記者,近年來,村子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構建了從紅薯種植、加工到銷售的產業鏈體系,在安山村以及相鄰村子發展種植高澱粉紅薯原材料基地2000餘畝,帶動當地村民種植增收致富。

鄉上企業多

說起白石鄉的企業,可謂是遠近聞名了:渣海椒廠、奶牛場、食品加工廠、電子廠……「近年來,這些企業在推動鄉域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助推了全鄉脫貧攻堅,其中就包括安山村。」同行的鄉政府工作人員羅剛一邊介紹,一邊陪同記者前往上述企業進行採訪。

在渣海椒廠,工人師傅正忙著進行原料腌制。負責人說,渣海椒廠是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體制,帶動上游原材料兩季連作,土地流轉、基地務工、二次返利三重收入疊加,基地農戶比一般農戶年均收入高出30%以上,助農增收成效顯著,帶動了包括安山村在內的種植農戶2580戶。「我們制定了優惠政策,與貧困戶簽訂比一般農戶高出160元/噸的保護價合同收購辣椒,並免費向農戶提供種子、肥料、地膜等農資和技術服務。」渣海椒廠負責人李清華告訴記者,廠里用工也優先考慮高山扶貧搬遷戶及貧困戶等群體,還定期看望孤寡老人和慰問留守兒童。

在奶牛場,工人師傅忙著給奶牛餵食,一派熱鬧景象。負責人介紹,奶牛場採取訂單農業的形式,簽訂合同保護價收購全株玉米,帶動包括部分安山村村民在內的600多戶種植全株玉米2500畝,年收購全株玉米約4600噸,可帶動農戶實現收入300萬元/年。

在白石街上,還有一個於2016年6月引進成立的電子廠,生產用於鐵路航空、醫療器械、生活電器、智能家居、通訊產品等多個領域的電子產品,產品年產量約 4000 萬件,主要銷往武漢、深圳、東莞及西班牙、印度等國家和地區。負責人告訴記者,廠里也是優先錄用當地居民和建卡貧困戶,同時也錄用手、眼無殘疾及精神無障礙的殘疾人士,待遇與正常員工同等,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民工外出打工難、打工遠,返鄉難就業,殘疾人就業難」的問題,截至目前已為轄區群眾提供 60 余個就業崗位,預計在 2017 年底增加到 100 個就業崗位以上,保障每位員工的年收入在 3.5 萬元以上。

「在這裡上班既離家近,工資也比較穩定,心裡還是很滿意的。」在電子廠上班的安山村4組貧困戶吳小情笑著告訴記者。

民企來助力

「近年來,區工商聯駐村工作隊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同時,積極聯繫民營企業進行有效幫扶,助力安山村脫貧攻堅。」區工商聯幫扶幹部、安山村「第一書記」楊秀安說。

近年來,在區工商聯的牽線搭橋下,區青年商會、快消品商會等商會以及多家民營企業負責人曾多次來到白石鄉安山村,走村入戶看望慰問貧困戶,鼓勵他們堅定信心,發展產業,依靠優惠政策和自己的勤勞雙手,早日過上幸福生活。

同時,這些商會和民企負責人還通過區工商聯的對接聯繫,給當地有意向發展產業的村民把脈問診、提供幫助,並為當地貧困戶提供一些合適的工作崗位,部分企業還多次表示並投入了實際行動,把安山村當地的資源優勢合起來,與各自民營企業自身的產業優勢相結合併產生效益,實現雙方共贏。

致富思源、扶危濟困,在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中,黔江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也得到了實現。「近年來,黔江基層工商聯及民營企業積极參与到精準扶貧工作中來,安山村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黔江區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民營企業已經由原來的被動式扶貧轉變為主動作為,由輸血式扶貧轉變為了造血式扶貧。

……

2016年底,安山村實現了「整體脫貧」目標。在三個「企業」的助力下,這個小山村脫貧攻堅征途上還會走得更遠。

近日,記者在阿蓬江鎮柒坨村3組23歲建卡貧困戶張德釗的家裡看到,新修的兩層小樓房寬敞明亮、乾淨整潔。屋內,打雞飼料的機器嗡嗡作響,奏出了一曲脫貧致富的樂章。

「在黨委政府和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我家不僅建起了新房,還辦起了養雞場,現在已經告別了貧困,正向小康之路大步邁進。」張德釗高興地說。

擁有脫貧夢 政府來幫扶

我的老家在柒坨村3組包木嶺(小地名)。2歲的時候,母親棄家出走,至今沒有來過一封信,也沒來過一通電話,音訊全無。父親張興禮一個人拉扯我和姐姐張美紅長大,供我們上學。父親在磚廠干苦力,每個月只有2000多塊錢的工資。除了家裡的開支,還要供我和姐姐兩個人上大學,學費和生活費經常都是父親找親朋好友東拼西湊借來的。我們一家3口住在殘破的小木屋裡,破損的屋頂一到下雨天就嘩嘩漏雨,地上積滿了雨水。

生活在這樣一個困難家庭里,我從小就有一個脫貧夢想。在政府實施「脫貧攻堅」政策以來,我的脫貧夢終於實現了。2014年我家被評為建卡貧困戶,在黨委政府和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我家在公路沿線建了一棟2層小樓,外牆貼了瓷磚,地面裝了地板,2015年年底,我們住進了夢寐以求的新房。

家鄉變化大 返鄉來創業

去年1月,我在重慶理工大學成人繼續教育學院畢業,進了長安福特公司工作。那時,我很想回家鄉發展種養殖業,但是考慮到家鄉基礎設施差,而且沒有本錢,也沒有技術,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長安福特上班的時候,父親常來電話給我講村裡面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說村裡新修了很多公路,道路也硬化了,村戶院壩也進行了硬化,寬頻裝進了農戶。村裡正在大力發展種養殖產業,政府有補貼,還免費進行技術培訓。我聽到這些之後,就打定主意要回家鄉,發展養雞產業,靠自己的能力真正實現脫貧致富。

大學生養雞 脫貧在鄉村

去年12月,我和同事張勇商量決定,回到阿蓬江鎮柒坨村養雞。2016年12月31日,我倆辭了工作,帶著共同攢下的3萬餘元回到柒坨村,開始修建養雞場,學習養殖技術。區畜牧獸醫局還為我們提供免費的養殖培訓,包括飼養雞病情的預防、消毒、疫苗等知識。在政府的幫扶下,今年5月,我們修建起了一個約200平方米的養雞棚,買了4000多隻小雞,算真正走上了養殖業的道路。

餵養的時候,遇到困難或者有不懂的問題就向區畜牧局的專業人員請教,他們經驗豐富,幫我解決了很多難題。在餵養過程中,有的小雞生病死亡了,有的受到驚嚇死亡了,現在還剩3200多隻。這一批雞打算喂到3斤左右就賣掉,按市場價每斤16元來算,可賣到15萬元,除掉成本,大概有6萬元的純利潤。

「下一步打算做玉米種植,收穫的玉米可以用來餵雞,這樣既可以減少養雞的成本,也是另外一種實現增收的方式。我相信我們家一定會徹底擺脫貧困,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同時,我們將依靠現有的知識和經歷,帶動更多的老百姓參與創業增收,共同走上致富路。」張德釗堅定地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