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vivo應該學一學愛迪生,再學一學OPPO

在上周舉行的2017年MWC(上海)大會上,vivo「全球首發」了屏下指紋識別技術。雖然手機越賣越火,但vivo這兩年一直被業界詬病 「沒技術」、「低配高價」,這一次全球首發,確實讓vivo揚眉吐氣了一把,居然搶在了蘋果和三星的前面。

全球首發的新聞確實引來輿論不少的關注。如果vivo能夠在下一款產品上實現商用,其在國產手機領域的技術進步意義將非同尋常。

不過,隨後vivo的「隱形指紋識別」被媒體指出是「PPT」技術。短期內難以量產,搶發只是為了「噱頭」。

再之後有業內人士質疑:這一核心技術是屬於高通,vivo只是在高通解決方案的基礎之上做一個應用。

還有,三星設計研究所所長的@李炫弘ShaneLee發了微博:

這個微博指出該項技術的兩大硬傷:

1、目前良品率還不足以大量生產,並且只是拿了高通+某廠的方案。

2、只能穿透OLED,OLED只有三星能穩定供貨,並且產能還在爬坡中。

總結下來,vivo在上海2017MWC上搶先發布了一個亮瞎眼的「隱形指文識別」技術,貌似搶在了蘋果和三星的前面,但事實是:

1、核心技術是高通的。

2、目前良品率還不足以大量生產,只是一個PPT產品。三個月後的蘋果可能是真正首發。

3、必要的OLED屏,還在產能爬坡。

結論是:短期內vivo無法實現商用。如果非要馬上商用會怎樣呢?那可能就要支付更高的代價:比如高通的專利費,不良率導致的成本過高,以及為了拿到供不應求OLED屏付出更高的成本。並且,還要冒著技術和原器件不成熟的風險,以及用戶的抱怨。

這麼做值不值?這是很多企業都會面臨的選擇題。

記得小米在2015年發布小米Note的時候,原本是衝擊高端市場的一次絕好機會,恰好那一年三星在市場開始衰退。

小米在面對一些新技術的時候,做了一面保守、一面激進的選擇。

保守是第一代Note上沒有使用指紋識別技術,那一年其他品牌的主流機型都開始向指紋識別技術靠攏,華為Mate 7就是最典型的一款旗艦機。

而激進是第一代Note使用了高通驍龍810。恰好,驍龍810是高通比較失敗的一代新品,因晶元導致手機發熱而被用戶廣泛病詬,很多款「積極搶鮮」的手機,都被這款晶元所拖累。

那一年市場分化的結果是:三星衰退,華為憑藉Mate 7崛起,小米沖高端受挫。

懂懂到底想說什麼?

保守,不使用指紋識別技術,小米錯了。

激進,使用最新的晶元,小米還錯了!

這是什麼屁邏輯?不矛盾嗎?

懂懂想說的是,在技術創新與商業轉化之間,還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

比如,一項技術非常創新,但是對用戶體驗來講並沒有明顯的提升,你覺得需要嗎?

再比如,一個技術非常創新,但是還不成熟,十個人用,有五個人用得很順暢,另外五個人天天用著出毛病。這樣的技術,你覺得適合商用嗎?

再比如,一個技術非常創新,但是成本極高,如果商用意味著要將成本轉移給用戶,你覺得用戶會買單嗎?

這讓懂懂想起了「得到APP」中的一封《吳軍的矽谷來信》裡面,講到了愛迪生為什麼不使用交流電的故事,懂懂覺得vivo有必要仔細學習學習。

這封來信里講只了兩個人:

一個人是愛迪生,吳軍認為他是一個秉持實用主義的人,一生獲得的專利無數,但大部分屬於「實用新型」專利,而不是發明專利。

另一個人是愛迪生的「宿敵」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特斯拉是一個超越時代的人,他的很多超前的創新(比如無線傳輸電力)直到今天才被實現。

尼古拉·特斯拉

特斯拉一生有無數的發明,他靠轉讓專利賺的錢比辦公司多得多。在他所有的發明中,最重要的是交流電和相應的發電機、電動機等等。後來他將這個技術高價授權給了西屋公司。

交流輸電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在幾乎不損失什麼電量的前提下傳輸幾百公里,而直流輸電傳輸的距離只有幾公里,否則在線路上損失的電量會高過實際使用的電量。這樣明顯的輸電效率差距,使得堅持直流輸電的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ic)在競爭中落在下風。

那麼為什麼愛迪生不採用交流輸電呢?因為愛迪生不是一個單純的發明家,更是一個商人,他要考慮企業利潤。

在那個時代,西屋和特斯拉的交流輸電、發電和交流發電機技術是受到專利保護的,並不是愛迪生想用就可以用的。事實上,西屋採用了特斯拉的技術,為此支付了高額的專利費,這個費用幾乎使西屋破產。

而特斯拉和愛迪生一生交惡,怎麼能指望特斯拉讓愛迪生低價使用專利呢?從商業的角度考慮,如果專利的成本比發電成本還高(當時西屋面臨的情況就是如此),任何人在愛迪生的位置上一定是寧可在電路上損失掉一半電量,也不會支付高額的專利費。

愛迪生的通用電氣和西屋電氣的競爭是商業競爭,不是學術上的競爭,因此不能以科學家或者發明家爭論對錯那樣的眼光看待直流和交流之爭。作為科學家,如果他認為交流輸電是對的,他必須這麼說;但是作為商人,那可不一定,這要看能否給他帶來利益。

對此吳軍表示:為了在商業上打敗對方,愛迪生一直詆毀交流電,但這不等於他真的相信自己的那些鬼話。美國的專利保護期一般是17年(加上三年延長期),愛迪生要做的就是在這17年裡不要輸掉,而他採用的方法就是在商業上壓垮對方。

吳軍強調,愛迪生不僅不使用交流電,還在一段時間內「詆毀」交流電,根本原因就是「企業家」這個身份,愛迪生必須讓自己的企業活下來,然後才能有所發展。

看到這裡,是不是彷彿看到很多今天商戰背後的原因了?很多技術之爭,很多所謂的專家站台,除了技術本身的因素之外,還有更多的商業因素在左右真相。

再看看特斯拉與愛迪生的結局。

特斯拉一生靠專利,賺了很多錢,但他把錢又投到下一個超前的發明中去。其中最大的投入就是在1900年建立的瓦登克萊弗塔(Wardenclyffe Tower)。這其實是一個大功率的無線發射塔,按照特斯拉的設想,它可以向大西洋對岸傳送電話、廣播,甚至無線輸電。

有沒有被嚇到?1900年,無線輸電……對,這個近幾年才剛剛被實現、到今天還沒有被廣泛應用的技術,特斯拉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投入研究了。

特斯拉這個想法太超前,花盡了特斯拉的所有資產也沒能實現。

愛迪生

而愛迪生的晚年則是風光無限,除了電燈,愛迪生一生還有很多重要發明。他去世后,為了紀念他,美國全國停電一分鐘,在這一分鐘里,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陷入了一片黑暗。一分鐘后,整個北美大陸又燈火通明。愛迪生如同現代的普羅米修斯,向歷史宣告人類「電的時代」的到來。

在得到APP里,吳軍老師關於愛迪生和特斯拉的故事,更為完整,更為精彩。建議懂懂筆記的讀者可以訂閱一份吳軍老師的「矽谷來信」,真的能學習到很多知識,特別是視野的提升。

懂懂在本文中只重點講吳軍老師的結論:很多時候,看似很奇怪的決定是由很多原因共同造成的。具體涉及到和商業有關的時候,盈利才是硬道理。

在面對新技術的時候,有時候會因為看不清技術發展而錯失良機。但也有很多時候,過分強調新技術,會因為成本過高,用戶不接受,反而成為先烈。

企業就是企業。拿一個短期內實現不了的、並且還不屬於自己的技術,秀一下PPT,又如何呢?所以,懂懂想說,vivo應該學一學愛迪生。

當然,vivo還應該學一學OPPO。

vivo和OPPO本就是「同胞兄弟」,兩家在商業上的打法也非常一致。而在圈裡,大家都覺得vivo是OPPO的小弟。

懂懂覺得vivo該學OPPO的是低調務實。OPPO跟vivo一樣,也曾被詬病「高價低配」,缺少核心技術創新。但OPPO這些年一方面大力投入研發、不張揚,另一方面在創新上不搞噱頭,而是強調實用。

OPPO最成功的創新之一就是「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

電量,是智能手機的一大痛點。OPPO就針對這個痛點下功夫。技術上攻克這個痛點,還要讓用戶體驗到這個技術的好處。當「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天天在你耳邊轟炸的時候,這個功能就成為你買手機的重要條件之一。

OPPO並沒有早早地宣傳一個還不能實現的技術。而是通過技術創新去解決用戶的痛點,進而讓創新的技術成為產品最大的賣點,實現商業上的成功。

文章有點長了,簡單總結兩個觀點:

第一:vivo應該向愛迪生學習,並非因為新技術就要把原有的東西否定掉,在商業活動中,一切要以長期盈利為目的。在恰當的時候選擇使用恰當的技術,秀PPT對商業沒有幫助。

第二:vivo應該向OPPO學習,創新要更務實,讓用戶能明顯體驗到創新帶來的實質性的變化,將成熟且實用的技術帶給用戶。要先做后說,而不是先說后做。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