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徐有富:程千帆先生的詩教(南大往事之九)

程千帆先生很重視背誦詩歌。1979年9月3日,他在南京大學中文系給大學部生上第一堂「歷代詩選」課時就說過:「學生畢業好比姑娘出嫁,學校要多陪送些東西。我提一個要求,要多讀、多背,三年後不背熟三百首詩,就不能畢業。有些學生不懂詩詞格律,就是因為作品讀得太少,沒有兩隻知音的耳朵。司馬相如說過,讀了一千篇賦,就學會了寫賦。」

《千帆詩學》

程先生在背誦詩歌方面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許多很冷僻的詩歌他也能記住。最讓人佩服的還在於他能隨時引用一些詩歌來說明問題。

先說上課,他早年在武漢大學中文系上「文藝學」課時,曾以岑參《白雪歌》中的兩句詩「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和新成立前的一首雲南民歌「大雪紛紛下,柴米要漲價。孩子要吃飯,老兩口要打架」為例,來說明上層貴族與下層窮苦老百姓對於下大雪的感受是迥然不同的。

《古詩今選》

後來,他到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仍喜歡以詩歌為例來說明問題。1981年1月11日,他在「古詩今選」的最後一堂課上,特地以蘇軾《王維吳道子畫》中的四句詩「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為例,說明每一片竹葉都有來源,都有依託。「我想,我們寫學術論文也是這樣,要言必有據。」

《閑堂書簡》(增訂本)

曾經有學生問程先生,為什麼他講作品,總能連及許多詩作,而且還隨口而出,背誦如流,每堂課又總會有一兩個精彩的例子,引得滿堂喝彩?程先生回答道:「誰也背不了那麼多作品;再說,即使背得下來,也不能絕對自信,說不定就記錯了。那秘密非常簡單——我備了課,今天晚上設計好,要引哪些作品,先記下來,到課堂上就會應付裕如了。每堂課都要準備好一兩個精彩例子,聽的人才會印象深刻。」

這個教學經驗實在值得我們當教師的學習,並付諸教學實踐。書到用時方恨少,上課時需要舉的生動例子,臨時是想不出來的,主要靠平時積累。

程千帆先生手跡

程先生寫信也喜歡引用詩歌來鼓勵自己的學生或其他人。他的第一個研究所吳代芳「右派」平反后,被分到高校當教師,程先生寫信鼓勵道:「世之人皆雲五十年代大學生,乃今之國寶,況研究所乎?古詩云:『努力崇明德,隨時愛景光。』昌(程千帆原名會昌)雖疲憊,固願觀足下之奔軼絕塵也。」

吳代芳說:「這些閃閃發光的詞句,反映了千帆師對晚輩弟子的厚愛和殷切期望,感人至深。」

程先生的書法很好,故有時也將詩寫成條幅或橫幅。他在1993年8月10日的日記中寫道:「方惟深(字子通)《過黯淡灘》:溪流怪石礙通津,一一操舟若有神。自是世間無妙手,古來何事不由人?志耀先生:憶王荊公激賞方子通此詩,德業有合詩意,宜書以贈,老無筆力,可愧也。癸酉秋八十翁程千帆。」

《中吳紀聞》

此詩見於宋龔明之《中吳紀聞》卷三《方子通》條,文中說:「蓋荊公欲行新法,沮之者多,子通之詩,適有契於心,故為其所喜也。」

志耀,姓周,是南京鼓樓醫院泌尿外科專家,曾為程先生成功做過前列腺增生射頻消融手術,程先生特地將這首詩寫成條幅贈給他,以示感謝。

1994年春天,程先生還將這首詩寫成條幅贈給他的研究所吳志達,主要是為了鼓勵她勇敢地承擔起《中華大典·文學典·明清文學分典》主編的重任,所以特彆強調了詩中事在人為,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的意義。

《中華大典》

1994年夏天,程先生又將這首詩寫給了他的學生周勃,並作了說明:「方子通此詩,為王介甫所激賞。比喻為文治學,何莫不然。運用之妙,在一心耳。」

周勃是程先生在文藝學方面的得意門生,早在1956年就發表了在文壇上產生過極大反響的兩篇文章,一篇是《略論形象思維》,一篇是《論現實主義及其在社會主義時代的發展》,結果這兩篇文章成了他被打成「右派」的重要依據。

平反后,周勃在湖北大學中文系任教,其專著《永恆的困擾——文藝與倫理關係論綱》於1992年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程先生給周勃寫了60多封信,他在信中曾和周勃談到文學與倫理之間的關係,並發表了極其深刻的意見。所以,程先生利用這首詩表達了師生間的論文之樂。

《永恆的困擾——文藝與倫理關係論綱》

有些年輕人並非出自程門,程先生也一視同仁,同樣愛用詩來表達自己對其的情感與心愿。

有位學古代文學的碩士生赴美留學,程先生在致函中寫道:「陸放翁詩云:汝去三年歸,我倘未及死。江中有鯉魚,頻寄書一紙。這是一個75歲老人的心愿。祝旅居一切安好!」

陸遊的這首詩題為《送子龍赴吉州掾》,是陸遊在送別兒子時,希望他常寄信回家。就是這麼一個平常的囑咐,寄託了老父親對兒子的殷切希望。程先生引用這四句詩也恰到好處地表達了自己同樣的心愿,讀罷頗讓人感動。

程千帆簽贈周紹良《閑堂詩文合鈔》

當然,程先生也經常用前人的詩歌來勉勵與寬慰自己。他的學生黃瑞雲於1976年初冬到東湖邊上去探望程千帆、沈祖棻夫婦,發現那間簡陋的平房空蕩蕩的,真是家徒四壁,但在一壁的正中卻貼著一張橫幅,是程先生手書的一首小詩:「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移山豈改愚公志,伏櫪寧忘萬里心?」

1977年6月27日,沈祖棻不幸去世后,該橫幅還掛在牆上,他的學生吳志達登門看望他,程先生說:「我要先把祖棻的遺著整理出來,不管能不能出版。」又指著這幅字說:「這兩句看似熟爛的話,表明我的決心,要把失去的時光奪回來。」

程千帆簽贈劉乃和《閑堂詩文合鈔》

程先生晚年體弱多病,不過他仍能用一些前人的詩句來寬慰自己。由於患白內障,閱讀不便,在致函友人時,他寫道:「弟日益昏瞀,不能觀細字書,老悖荒唐,亦不自知何以如此。因思雪堂贊文長老『山中老宿依然在,架上《楞嚴》已不看』,體會之深,真不可及。」「雪堂」是蘇軾在黃州時的室名。

程先生在另一封致友人的信中說:「近數日來目疾轉劇,不能看,不能寫,始知陳寅老詩『杜老花枝連霧影,米家圖畫滿雲煙』之妙也。」程先生在自嘲的同時,還順便談了詩歌鑒賞問題,可見他對詩歌的愛好之深。

《讀宋詩隨筆》

【相關閱讀】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蘋果手機用戶可長按

並「識別圖中二維碼」打賞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