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物聯網十問十答(上)

01

問:物聯網是最令人困惑的技術趨勢嗎?

答:一方面,所有預測都說:數百億設備將很快「連接」,數萬億經濟價值將被創建;另一方面,大部分終端消費者的感覺:這些昂貴的小東西最好是能有,但也不是非要不可;作為一種技術趨勢,它發展速度實在太慢,每年進展似乎只有一點點。

造成上述困惑的原因,部分是由「語義學」造成。雖然這些新型裝備確實是物聯網一部分,但物聯網的定義不僅僅是台式機、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的連接,而是「一切硬體的連接」,這是種更廣泛和深入趨勢,貫穿於消費者、企業級應用和產業空間。

從根本上說,物聯網是關於任何客觀物體變成一串數字數據的轉換過程,你一旦給某個東西加上感測器,它就會像任何數字產品那樣運作:

1.發出用量、位置和狀態的數據;

2.可被追蹤、控制、個性化和遠程升級;

3.當與大數據和AI結合,它還可以變得智能、有預測性和協同工作,甚至某些情況下可自主工作。

02

問:物聯網目前到底處在什麼位置?

答:如今物聯網所處位置,基本是1999年時的互聯網或是2007年時的手機。

1999年,互聯網已經顯示出很多偉大之處,比如谷歌和亞馬遜發展得如火如荼,但那時的上網體驗還經常讓人受挫:撥號上網怎麼都上不去;或者就是一個可怕未知數,把銀行資料輸入到網站,你是在開玩笑嗎?同樣,手機業在2007年已經取得許多關鍵性進展,比如更小外形、能通過WAP站點連接互聯網,甚至第一代iPhone已經發布,但當時,很難想象現在的智能手機革命。

今天的物聯網就處在這樣一個拐點:未來已經展現,但分佈還不均勻。從可穿戴、AR/VR頭戴式設備到聯網家庭/工廠、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和智能城市,一個全新世界和計算模式正在我們面前湧現,不過目前還呈片狀分佈,而且既不好看,也不好用。

03

問:為什麼物聯網需要花這麼長時間?

答:有兩類原因,減緩了物聯網發展。

一是簡單的「生態系統不成熟」問題

物聯網願景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是設備可連接到互聯網,也是設備和設備間能無縫連接,但截至目前,設備間的「互操作性」很大程度還不存在,困難包括存在太多標準、沒有足夠多人對其中某項表示贊同等;

其它難題還包括:

1.將東西連到網上其實超乎想象地難,尤其是在工業環境下(像高溫、潮濕環境等,這些地方沒手機信號也沒WiFi或遠離城市中心);

2.很多大數據相關問題需要解決,包括如何在本地處理數據、如何在感測器或網路級別減少雲數據傳輸量(這被稱為「霧計算」,還是個早期概念),目前還不清楚現有數據基礎設施是否能承受由物聯網創造的大量數據;

3.安全和隱私也很重要和根本,很多企業剛剛對數據可能帶來的麻煩有了解,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會把這些事提到日程表優先項;

4.隨著無人機和無人車出現,法律法規也需要重新適應。這方面,監管機構的謹慎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物聯網和互聯網不同,它不僅和軟體相關,也涉及硬體

互聯網在網上創造一個全新世界時所遇到的「摩擦係數」很少,因為它幾乎只和軟體打交道,但物聯網涉及硬體,而硬體有物理客體必須遵循的兩大鐵律:距離和時間。

硬體難題

過去2-3年,許多新物聯網創業者和VC不得不學習到/重新學習到一件事:要做出一個好硬體產品需要很長時間:

1.硬體產品迭代速度遠不能和軟體比;

2.一旦產品進入製造環節,根本沒回頭路可走;任何設計中錯誤都會導致幾個月時間的延宕;

3.一個物聯網創業公司平均要花非常紮實的18-24個月,才能實際交付第一個產品。

而無論出貨過程多麼難,這還只是戰鬥第一步,分銷問題隨之而來。網路銷售很偉大,但你必須和零售商打交道,這可能又會另外花你1-2年,才能真正做到多渠道分發的建立並開始大批量銷售;

而所有這一切也影響價格:因為各種硬體組件成本和來自零售商的利潤壓力,物聯網創業公司很難定價產品到很便宜,這也減慢消費者胃口——埃森哲2016年調查:高價是阻礙消費者購買物聯網產品的第一原因。

另外除像AR、VR和無人機等這些新產業,物聯網領域大規模產品的採用,很大程度將與市場上現有產品的自然周期有關。技術發燒友和嘗鮮者可能不會等,但消費者和企業,都不太可能一夜之間淘汰現有設備,特別是當新產品很貴時。

要實現物聯網世界的轉換,可能還需要完成以下事:可連接系統被植入下一代公寓建設(如預裝全屋智能感應系統的新公寓房)、車輛或工廠設計中不過,生態系統中某些部分可能逆勢而相對更快改變,比如無人駕駛汽車可能會比預期早發生。部分觀察家預測未來12-18個月,無人駕駛車將被允許在美國一些試點城市的真實生活場景中使用。

如果類似事發生,則將提速整個產業,特別是當製造商能證明自動駕駛比人類駕駛更安全時。但即便如此,現有公路基礎設施仍需要發展,以去適應無人駕駛汽車的大批量生產,這裡,則又需要幾年。

04

問:創業公司持續大爆炸嗎?

答:2016年初,我們已進入到物聯網創業大爆炸的第3或第4個年頭,特別是在專註「消費級」這一側的物聯網應用。

很多孵化器(包括專攻硬體也包括YC和TechStars這種所有項目都孵化的)都在炮製這個領域的創業軍團。眾籌提供早期資金(儘管不像之前那麼給力),而大型製造商也樂意與這些創業公司合作,甚至直接投資。像DragonInnovation這樣的諮詢公司/服務提供商,也做了很多手把手的指導。

此外,物聯網創業更像是個廣泛的全球性現象。Mattermark排名前100的物聯網公司中有52家(超過50%)不在矽谷;2016年物聯網年報里,則有超過150家公司不在美國;另外高達160家法國創業公司參加了16年CES展,當然,已經是世界硬體工廠。

05

問:VC投入的錢持續增加

答:我們先來看看投資機構注入的資金量:

2013年18億美金;

2014年25.9億美金;

2015年33.4億美金;

CBInsights:投資交易量即Deal數有下滑:2013年307筆、2014年380筆以及2015年322筆,但這也反映出產業一個自然演變,即種子投資減少,錢被更多集中性投向了一小部分晚期公司。

物聯網位於起步階段的公司還非常多,很少有公司到B輪或B輪之後的投資。不過就整體而言,絕大部分VC對硬體公司並非「一見鍾情」,而更多是「起初不喜歡,後來被培養起」的那種情感:因為Fitbit去年IPO證明物聯網創業公司可能非常成功,並且財務指標完善(FitBit很賺錢,多數SaaS公司則不是)。但許多傳統風投人依然對硬體創業抱有懷疑,投資物聯網在今天很大程度上仍是「實驗性質」。

雖然現在硬體公司創業所需資本密集度已大為減少,但我們從市場上看到:一家公司仍需要融到1000萬美金,才能啟動並保持持續前進,至少在美國是這樣。

今天先講到這裡,后五問將於5.5日為大家繼續講述,敬請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