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讀不讀大學的差距,悄然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思·悅讀

為讀者提供最有價值的觀點

清華大學李宏斌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剔除掉學生的先天能力、家庭背景因素以後,大學教育的平均回報率是10%,而高中教育回報率幾乎是0。什麼是教育回報率?教育回報率低,就不讀大學了嗎?等讀完此文,你就會知道,除了家庭背景,還有一些因素會影響大學回報率。如果背景不強,還有其他方面可以努力。

高中畢業後有沒有再讀至少四年的大學,將會造成兩種學歷的巨大收入差異。

清華大學教授李宏斌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大學回報率,指出教育的真實回報率被高估了。所以,目前人們在接受完所有教育后獲得的經濟回報、職業地位中,只有1/3真正來自校內校外的教育,而2/3是由家庭背景和先天能力帶來的。

因此,李宏斌教授說,在剔除掉學生的先天能力、家庭背景因素以後,大學教育的平均回報率是10%,而高中教育回報率幾乎是0。

看到這個結論,可能有的人會很吃驚。都說讀大學是幫助一部分人實現地位提升、社會實現公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可如果連大學回報率都要依靠家庭背景,那麼背景不強的孩子,是不是就真的沒得選擇了?

解教育回報率

1.什麼是教育回報率?

毫無疑問,教育是一場長期、高額的投資。投資就要期待回報,因此,所謂「教育回報」(return on investment of education),就是一個人多受一年的教育,在工作以後能收回多少回報。

這個回報,可以是經濟收入這樣的顯性收益,也可以是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的提高帶來的精神滿足,以及社會地位晉陞、人脈資源增加等隱性收益。如果算上上學時遇到未來的人生伴侶,那麼這個回報可能還包括「婚姻回報」,和為下一代改善基因的「基因回報」。

因為這些顯性收益和隱性收益,都是通過一個人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后才得以體現,所以在探討「教育回報率」時,我們會著重於「大學回報率」。

資源、人脈、社會地位提升等隱性收益,很難將其量化比較,而金錢收入是最直觀的衡量標準。所以,經濟回報仍是學生和家長在做決定時考慮的首要因素。同時,經濟學家也會以收入水平來衡量「大學回報率」。

2.大學回報率平均有多少?

歷年來有很多研究算出,城市教育回報率大多在6-10%,意思是多一年教育,收入就增加6-10%,而農村的教育回報率則在4%左右。這就意味著,高中畢業後有沒有再讀至少四年的大學,將會造成兩種學歷的巨大收入差異。

美國聯邦儲蓄銀行經濟學家們,將人們讀大學的成本,與大學畢業后直到65歲退休的收入進行了核算,得出大學部學歷的平均回報率在14-15%,比一般銀行儲蓄率的6%還要高出一倍多。

相信有過投資經驗的人都會知道,這是何種水平的回報率。

3.大學回報率受什麼因素影響?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想:大學回報率看起來並不賴,但為什麼有人讀了大學從此海闊憑魚躍,而有人即使拿了畢業證也只能蝸居地下室呢?

研究人員也發現,即使平均的大學回報率很高,但並非意味著每一個人享受相同的回報率。有人能得到51-91%的回報,可以說是通過大學獲得地位飛躍;而有人卻收穫-32%的負回報,生活質量還不如高中畢業。

為什麼會有如此懸殊的差異呢?

這就要看,每個人受教育的回報率,到底受哪些因素影響。

個人能力

現實中,很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他們花了四年時間和數萬元學費、生活費,最後得到什麼?

在一項關於「職業技能」的權威研究中,學者發現有五項能力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在事業上獲得成功。這五項能力就是「情緒穩定、性格外向、樂於嘗試、為人親和、做事盡責」,其中,情緒穩定、性格外向和做事盡責是最重要的三項。

有的人讀了四年名校,甚至再加上2-3年研究所,都不一定學到了這些至關重要的能力,因此更容易在職場上頻頻受挫、加薪無力,讓人產生「白讀書」的感覺。而有的人只讀三流大學,甚至沒有大學文憑,卻因為能力出眾而走得更高更遠,成為「讀書無用論」者廣為推崇的傳奇典範。

其中的差距,就在於職業能力,而非學歷高低。而這些能力,其實要看你究竟怎樣利用時間和學校資源,充分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

學歷出眾、能力超群,就可能全面向好、所向披靡;學歷了了,能力一般,則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

所以,如果你沒有進入一所很好的大學,或者一流的專業,那麼你完全可以通過針對性地訓練以上幾方面能力,幫助自己彌補學歷不高的遺憾。

學校質量

一般說來,名校學生的大學回報率,會高於普通大學的回報率。

李宏斌教授測算出,畢業於名牌大學、211大學,比普通高校的回報高28%。所以在讀好大學是有回報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要擠破頭進入好大學的原因。

這一點也無可置疑,名校不僅教學質量高、硬體條件佳、社會聲譽高,而且校友資源廣,也會在精神境界、人脈廣度、社會軟資源等方面上,給予學生很多的支持,幫助他們在日後的職業生涯中獲得更多機會、走得更遠。

所選專業

總的來說,工程類、計算機類和數學專業,將會比文科類專業的回報率更高。

在美國,即便同在一所名校,計算機、工程科、數學專業,也要高於商科專業,而商科又高於人文社科類專業。

從下圖可以看出,斯坦福大學、哥倫畢業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MIT以及哈佛大學,都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高居回報率榜首,而同樣是名校的大牛專業,斯坦福的經濟學專業的經濟回報率,就要稍遜於計算機科學專業。

如果孩子實在對文科類專業感興趣,那麼名校的文科專業回報率,一定要比普通大學文科專業回報率高。

還有一項調查顯示,在大學部各專業中,數學和計算機的大學回報率高達18%,高於平均水平的10%。接下來是工商管理(17%)、社會科學(15%)和其他文科類專業(12%)。另外,教育學專業的回報率最低,是9%。

在,各專業的回報率排名也基本相似。

根據2016年教育諮詢機構麥可思的數據,大學十大大學部專業畢業半年後的月收入如下,依然顯示出理工科>商科>文科類的趨勢:

十大大學部專業畢業三年後的月收入如下:

除了「理工科類的大學回報率較高」這個事實,相比於文科類畢業生,理工類畢業生還比較容易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

美國的Pew研究機構,專門對不同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做了調查,其中有60%的理工科學生表示,他們找到了與大學專業對口的工作;而只有43%文科類學生的職業與專業對口。

在,2015屆大學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最高是醫學(95%),其次是工學和教育學(均為71%)。

因為滿意度不高一般都會離職轉行,而文學和農學半年內離職率,是各專業中最高(31%),醫學專業半年內離職率則只有12%。依舊說明,理工科類最容易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對自己工作滿意度較高,也較少在短期內做出轉行決定。

如果畢業后所從事的職業與專業有較大差異,這就意味著,工作中有很多知識需要重新學習、很多的思維定式需要打破,這勢必會給畢業生較大的工作壓力,也會付出更高的時間、金錢等轉換成本。

家庭背景

根據文章開頭李宏斌教授的結論,家庭背景對一個人未來的影響,包括大學畢業后的工資收入與發展前景。比如,相對而言,出生於城市、富裕家庭,第一份工作的工資更高。

英國一項研究社會階層流動性的研究發現,那些出身於富裕家庭的孩子,即使能力不佳,也會因為家庭背景優越,而不至於掉下已有階層。其中原因在於,家境優越的中產父母,為了防止自己孩子階層下滑,利用金錢優勢、社會資源、人脈關係,為孩子有效創造了一個「玻璃屏障」(glass floor)。

這個「玻璃屏障」,讓經濟優越的孩子能夠擁有更豐富的學習機會,學到足夠的社交能力、情緒控制能力,以及自律、溝通、堅持、堅毅等非認知能力。

這就導致,哪怕一個富裕家庭的孩子成績差,也比來自貧困家庭的優等生,更有可能成為高收入者。

那麼,貧困家庭的優等生讀了大學,會不會就可以和富裕家庭的差等生抗衡呢?

回報率低,就不讀大學了嗎?

上一部分中呈現的客觀事實,也許會讓很多家庭背景不佔優的人開始沮喪:既然大學文憑都無力與家庭背景匹敵,那麼讀大學還有什麼用呢?

也許你聽過幾個「僅憑國中學歷就躋身百萬富翁行列、大學輟學卻成為億萬富豪」的故事,很多人更是信仰「讀書無用論」,期待自己也能不讀書就賺到大錢。

然而,這樣的傳奇故事只是少數中的極品,這些人成功的關鍵,也絕對不是「輟學」這一項。

正如無數被修枝剪葉、添油加醋的成功學案例,太多「沒文憑的逆襲故事」,去掉了不符合邏輯的細節,成為忽悠底層大眾的障眼法。

也許,的確有些人憑藉絕佳運氣或超人能力成為了佼佼者,但更多的人,則會在盲目跟風和衝動效仿后,重重跌倒、成為炮灰,被社會所忘記。

你只知道,喬布斯和比爾·蓋茨從大學輟學后創辦了傳奇企業,而你不知道的是,他們早已就有了專註的領域,輟學以後也針對性地專業持續學習,並沒有扔掉知識和書本睡大覺。更不要提比爾·蓋茨的父母給了他最初的資金,促成了第一筆生意,以及從小就有的知識、技能的熏陶。

如果你還認為,沒有學歷也一樣可以成為資本大鱷,那就讓數據告訴你:

大學文憑也許並非階層流動的通行證,但根據李宏斌教授的說法,在,如果沒有剔除先天能力和家庭背景,大學回報率有16.3%,高中回報率非常低,只有4.5%。而且,多讀一年大學能增加16%的收入,大學畢業生與高中畢業生相比,收入要高出64%。

而在美國依然如此,沒有這一紙文憑,會讓你整個職業生涯少賺100萬美元。

1.大學與高中文憑的收入差距

Pew研究中心發現,儘管從2001年到2013年,美國經濟危機導致大學部學歷工資下降10%,高中學歷者工資下降8%,但大學學歷仍比高中學歷多賺75%。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拿到大學文憑的人,會比只有高中學歷的人多賺100萬美元,而且不同專業最高薪資及最低薪資差距或將達340萬。

例如,一名石油工程大學部學位的畢業生一生收入約480萬美元,而一名幼兒教育大學部學位畢業生收入僅140萬美元。建築學和工程學專業平均年收入為83000美元,而教育學專業畢業生的平均年收入是60000美元。

也許你會發現,剛畢業的大學生工資其實並不高,甚至可能還不如已工作幾年的高中畢業生。但Pew的數據是「整個職業生涯」,說明高中學歷者收入增長的幅度和速度,是越來越慢的。

而擁有大學學歷的人,即使起步收入不高,但他們在大學中積累的知識、能力、資源、人脈,會在整個職業生涯中起到重要作用,從而使收入的增長速度越來越快,拉開與高中畢業生的差距。

2.學歷差距的時代特色:高中學歷越來越不值錢

正在讀文章的你,或許會認為,過去年代的高中文憑就很值錢,與大學文憑的差距也並不是很大。但Pew的研究會告訴你,隨著時代的發展,高中學歷的含金量將會越來越低,高中文憑也將越來越不值錢。

Pew研究發現,1979年,高中學歷者收入,是大學學歷者的77%。而如今這一代,也就是2013年正處於25-32歲的年輕人中,這個百分比成了62%。兩種學歷之間的收入差,正在越拉越大。

再看學歷與貧困的關係。在今天這一代的年輕人中,就有22%只有高中文憑的人處於貧困中,而1979年時的年輕人中,只有7%的高中學歷者處於貧困。

可以看出,如今只有高中學歷,日子將會越來越不好過。

現如今,如果僅僅止步於高中文憑,就很難在社會中維持生活。倘若不去讀大學,那麼一場大學教育可能帶給你的各種「軟資源」,就會與你失之交臂,更不要說獲得事業和人生的成功。 社會習慣於將」沒讀書的大老闆「和」高學歷的小職員「相比較,以論證」讀書無用論「的有道理,卻忽略了時代的變遷和成功要素的變化。

正如有篇文章中所說:

不需要科技含量的小五金創業時代即將成為過去,「沒有讀書」的人要想再創業成功,已近痴人說夢。

沒讀過書的農民企業家,因為缺乏發展企業必須的技術,已經很難與科技含量高的企業相抗衡。低技術行業已經形成了壟斷,在這些領域很難有零起點、無技術的創業成功者。

也就是說,以後的發展,很難再出現」沒讀書的大老闆「,而更多的將是」讀過書的大老闆「,而且他們將出現在科技含量更高的行業。

因此,從收入水平、事業空間和工作滿意度來說,讀了大學的人,都完勝沒讀大學的人。

讀大學是一件不需要猶疑的事

要算清教育回報,並非一個簡單的話題,如果你想弄清楚「讀大學究竟會如何影響人一生的收入,以及貧困家庭的孩子要不要讀大學」諸如此類的問題,勢必需要堅實的論據和數據。如果僅憑一味的說教和個人案例,是很難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的。

在這些證據中,有比較殘酷的現實,比如「家庭背景的確會影響初次就業收入,和畢生的收入水平」,但依然有鼓舞人心的信息,就像「高中學歷將越來越貶值,大學學歷總能比高中學歷多賺75%」。

對於家庭條件好的家長來說,讓孩子讀大學是一件不需要猶疑的事。

他們考慮的更多是「能不能讀名校」,以及「讀什麼專業」。這篇文章中「理工科大學回報率高於文科類專業「,以及「名校文科類專業,其大學回報率高於普通大學」,這些信息可能會對他們更有用。

而對於條件不是很好,且掏出孩子學費都要費很大力氣的家庭來說,讓孩子讀大學,與相似家庭背景、但沒有讀大學的同齡人相比,他們會獲得的經濟收入和隱性資源,將是高中學歷者遠遠比不上的。

拼能力、拼學歷,或者拼家庭,你總得有一樣拿得出手。

也許家庭是你無法改變的,但能力可以加強,學歷可以提升,擔心普通大學回報低,就去考名校。

貧困,也許無法在一代中消除,但至少可以通過教育而逐漸淡化,在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擺脫貧困。

一代人的微小努力,都會在下一代身上產生不小收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