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最悲哀的教育,就是把普通家庭的孩子,養成了富二代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家樂朗讀音頻

來源 | 青欖家長地帶

ID:educool

- 01 -

每個周末的清晨,我都會去小區後面的一顆大榕樹下晨讀。

經常能看到這個小男孩,幫他做環衛工的母親打掃街道。

打掃完了,母子倆還會一起歇一歇,說說話。溫情的畫面令人感動。

(小男孩和母親穿著同款的運動鞋)

眼前的這一幕,讓我情不自禁聯想到前不久發生在上海的一則新聞:

一名體型較胖的年輕女子,用手狠狠地拽著一個環衛工人的頭髮拖行數米,旁邊其他環衛工急忙上前攔架。

記者一採訪才知道,原來是女兒在向母親要錢。

這位母親已經48歲了,做環衛工10多年了,一個月才幾千塊錢。

她的女兒孩子都有了,還隔三差五伸手向母親要錢,不給錢就辱罵、吵架、打架……

同是環衛工的子女,為什麼這個小男孩這麼體恤母親,那個年輕女子卻成了白眼狼?

- 02 -

我問小男孩的母親:你家孩子真懂事,是怎麼教育的?

這位外地來的女環衛工不善言辭,說不出太多的教育道理來,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我們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嘛。」

這句眾所周知的俗語,並沒有滿足我的好奇心。

窮人的孩子中,有很多很懂事,也有很多很操蛋。

我相信,一定存在某種因素造成了這種區別。

這種因素究竟是什麼呢?

看到下面的故事後,我恍然大悟。

某君高中時沉迷網路,時常半夜翻牆出校上網。

一日他照例翻牆,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歸,面色古怪,問之不語。從此認真讀書,不再上網,學校盛傳他見鬼了。

後來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學問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說,那天父親來送生活費,捨不得住旅館,在牆下坐了一夜。

有沒有被這個父親感動到?

可是假如這個父親的艱辛,沒有被調皮搗蛋的兒子意外發現,兒子會洗心革面、改邪歸正嗎?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體恤父母,他們只有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父母的艱辛和苦難后,才會對父母心生感激,進而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

相反,如果父母把生活中的風風雨雨、艱難困苦,都向孩子進行過濾、屏蔽,為孩子刻意營造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環境,又怎能奢望他們知父母恩?蜜里泡大的少年,如何懂得愁滋味?

- 03 -

當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

富人家的孩子當富二代養,窮人家的孩子也當富二代養,「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有不少父母,不顧家庭資源稟賦差異,百般努力,傾盡所有,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

夫妻倆加上四個老人,六個人面對一個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真是含在心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放在過去的確是成立的。

上學時,我拚命地努力,想通過學習,去爭取更好的生活。

我從來不大手大腳地花錢,因為我知道,父母供我讀書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都是他們的血汗錢。

不僅是我,那個時候,我身邊大多數的孩子都是這樣。我們從小目睹父母辛勞、體驗生活困苦的孩子,懂得熱愛生活的道理,有著奮鬥與吃苦的自覺。

現在,一些條件並不寬裕的家庭,覺得虧欠了孩子,擔心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比下去,產生自卑心理,反而更加嬌慣、寵溺孩子。

大多數的孩子都過著一種極其享樂的生活,熱了有空調,冷了有暖氣,家家都有零食吃,人人都有新衣服穿。

父母再苦再累,也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罪。

當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東西和所有的愛都給孩子時,卻忘了告訴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艱辛,是難以想象的。

父母的呵護,對於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味毒藥。

孩子們心安理得享受著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體貼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還滋生了很多虛榮、懶惰、不學無術的壞毛病。

- 04 -

我一侄子今年參加完中考,接下來就是一個長長的假期。

他爸媽讓我幫忙,介紹到我家附近的奶茶店打工,體驗生活。

第一天,他回來跟我們彙報說:老闆教了各種技術,學會了做好幾種飲品,也能炸雞排和薯條了。還沒忘自誇,原先的廚藝不是白研究的。

第二天,又向我們說:「這奶茶店可真是太賺錢了,那麼幾勺糖粉,加上點水,加上一塊檸檬片,就要賣五塊,以後,我看開這麼個店兒不錯」。

後來,我跟他分析了各種費用,他一算,看來,錢也不好賺。

每天回來,都有新的話題,要麼是告訴我們一天做了些什麼,要麼就是店裡來了些什麼人,還知道了一些送快餐的騎手和一些業務員的事兒,說的頭頭是道的。

有一天我問他:上班容易不?

他說:也容易也不容易,我這上班這幾天,把一輩子的哥姐都給叫了,臉都笑僵了。

我問咋回事兒?

哥,來啦,喝點什麼?

好咧姐,你稍等,坐一會兒,馬上就好。

哥,進店來坐一會兒吧,有免費WIFI,有空調。

姐,你是喝橙汁還是喝奶茶,姐,糖要多加還是少加?姐,兩勺糖夠嗎?

姐,味道怎麼樣,多提意見,姐。

姐,你慢走,沒事兒過來玩兒啊姐。

哥,你走好,哥歡迎再來。

姐,帶著朋友來玩兒啊。

他吧啦吧啦,一口氣說了一大串,笑得我直不起腰來。

我說:「真是不容易呢,等你發了工資,你就拿著這錢去旅遊吧,好好犒勞一下自己」。

他說:「算了吧,我不想去旅遊了」。

我說:「為啥?你不是早就想去了嗎?」

他說:「我還是拿這錢到時候孝順孝順我爸媽,孝順孝順我奶奶,給他們買點東西吧」。

我把這話轉告給他爸媽,他們倍感欣慰。

  • 給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讓他親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正如曾國藩所說:「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今天的父母,總想著把最好的條件給孩子,這其實是在害孩子。

成長過程中,物質越充裕,精神越疲敝;精神疲敝時,創造物質的腳步自然會停歇。

反之,給孩子真實的成長,讓孩子懂得困難與艱辛,教孩子珍惜饋贈與財富,引導孩子依靠勤奮和努力,才是對孩子最深邃的饋贈。

- 05 -

有父母擔心,當別的孩子要什麼有什麼時,要求自己的孩子勤苦儉約,會不會讓孩子感到變得自卑、壓抑,影響健康快樂成長?

我們要求孩子勤苦儉約,不是說要像祥林嫂一樣,天天跟孩子訴苦,抱怨「我們很窮,買不起東西」,嘮叨「我每天起早摸黑地干,還不是為了你?你如果不成才,你還有臉嗎?」

這麼做,當然會把貧窮感和自卑感深深植入到孩子的心中,揮之不去。

在生活的艱苦面前,有兩種選擇:

  • 一種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

  • 另一種是坦然面對,自立自強。

父母的選擇與示範非常重要。

我認識一個母親,雖然家裡很窮,但總是穿著乾淨而陳舊的衣服,很早去撿瓶子,又很早回家給女兒做飯。

她的臉上從來沒有那麼多情緒,洋溢著淡淡的知足和隨遇而安。

而她的父親也是那麼平和,哪怕每天回家汗流浹背乃至臉色通紅,依然平和得沒有一點脾氣,開開心心地和家人一起吃著粗茶淡飯。

從他們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種在困境中仍然充滿希望,在貧窮中依舊保持堅韌的意志品質。

這樣的父母培養的孩子,即便生活在貧窮中,也不會養成寒酸、刻薄、拘謹的習氣,相反還能直面現實,錘鍊內心,進入曾國藩所說的「極耐得苦,故能艱難馳驅」的境界。

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里說: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生活」。

這是我們應有的生活觀和教育觀: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永不止息 ,深信再大的磨難,只要人活著,肯勤勞,就有轉機。

作者: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在全國率先推出《生活中的數學》免費公益節目,每天10分鐘,講一個生活現象和背後的數學思維,讓孩子驚嘆:數學真好玩! 一星期一本書經授權發布。

主播:家樂,河南電視台民生節目主持人,影視劇和動畫配音演員,希望只聞其聲也可以傳遞溫度。(ID:jialeshijian)。

-背景音樂-

劉偉《鋼琴傷感》

回復晚安送你一張特別推送,祝好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