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量化尋收益,對沖抗風險!量化對沖帶你穿越牛熊!

主持人看財經 周媛

圓桌對話嘉賓:

  • 浙江寧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何振權

  • 上海雷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金龍

  • 因諾(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 徐書楠

  • 深圳博普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總監 李佳

  • 浙江白鷺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章寅

主持人歡迎幾位嘉賓來到場上,因為在座各位嘉賓對你們都比較了解了,所以每人一分鐘時間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公司。何總先來。

何振權:大家上午好!我是浙江寧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何振權。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公司,因為我們公司前身是中泰投資,也是國內最早的做量化對沖的實踐者之一,從2006年開始我們就開始做量化選股。到現在我們是市場的倖存者也是幸運者。2016年我們成立浙江寧聚,成為全國一百家的陽光私募機構。到2016年我們成為寧波市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會長。我們公司主要做的產品主要是量化對沖策略以及事件驅動,包括一些另類套利,市場上除了商品這塊我們沒有涉及以外,其他的策略我們公司都有涉及。因為今天在座的有投資者也有我們合作的機構也在場,我這裡非常感謝大家,我們寧聚能到今天在這麼長時間裡面做投資還能倖存。得益於大家的關注與關愛,也感謝大家這麼長時間來的關心。我也期待大家一如既往地對我們寧聚投資的關注和關愛。謝謝!

李金龍:大家好!我是雷根基金李金龍。很榮幸受到邀請來參加這次的高峰論壇。我們雷根其實主要是兩大部門為主,第一塊部門是金融工程部,覆蓋的策略從最早的2013年一直到現在,從最初的股票量化策略到後期的股票量化對沖、純阿爾法策略,之後加入一些擇時等策略,2015年2月份我們發了一些期權產品,之後我們又發了商品期貨CTA。所以我們的策略是比較多元化的,而且是隨著時間的積累做成複合型的,所以金融工程部是我們的第一大核心部門。從去年開始我們建立自己的科技創新部。我們雷根第二大部門就是科技,主要是圍繞系統風控以及數據方面的研究,所以我們雷根結合著兩大部門,我們定位於一個科技金融,我們更多的是利用一些IT和技術的手段,來服務整體的金融工程部的投資,包括整體的系統方面的研究。我們雷根一直也是做量化對沖為主,從2013、2014年一直到現在,包括現場也見到很多老朋友,包括見到我們的客戶,我們也是堅持量化對沖的概念,就是量化尋收益,對沖抗風險,我們一如既往地堅持走到現在,感謝大家的支持!

徐書楠:大家好!非常感謝私募排排網的邀請,我們是因諾資產,註冊地在上海,辦公是在北京。我們公司是2014年成立的,第一個產品是在2015年3月份發行的,到現在大概兩年的時間。我們公司比較專註於量化投資這個領域。主要運用多策略運行的方式,它就涵蓋了套利、阿爾法、選股和CTA四大類策略種類。我們的旗艦產品在2015年3月份發行以來,2015年大概取得了74%的年化收益,2016年取得了25%的年化收益,而且兩年的最大回撤只有2.2%。所以,收益風險比是非常的好。它比較專註於為各位投資者取得非常穩健的收益,也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們的關注。

李佳:大家好!非常榮幸有機會在這裡和大家做一個交流。我是來自深圳博普科技有限公司的李佳。我們同樣是專註於量化對沖的對沖基金公司里於2012年,到現在將近5年的時間。我們涉及到的市場,境內的包括股票、商品、債券,境外的也同樣做股票和商品,基本上是大家可以想到的、可以投資的二級市場的領域以及工具我們都有所涉及。策略方面,公司是以套利起家的,慢慢的擴展到了股票對沖阿爾法策略,商品期貨CTA策略,包括債券策略,我們還有境內境外相關的策略,是一個純量化的對沖基金。

章寅:感謝主持人,感謝私募排排網。我是浙江白鷺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章寅,我們也是專註於量化領域的年輕的公司,團隊58人,核心的量化策略的研究人員主要是來自於中科院、北大、清華、浙江大學和廈門大學,我自己是廈大畢業的,所以我們公司叫白鷺。現在我們主要有兩個業務條線,我們自營業務條線主要也是量化多策略,主要是阿爾法,股票日內套利再加上我們CTA這塊。產品這塊2015年5月份發了第一個產品,正好是在大盤見頂的前幾天,第一個產品只存續了兩個月,正好大盤上漲和下跌都經歷了,兩個月時間穩步做到了1.3的凈值,後來融券停了,我們就把產品停了。2016年的情況年初因為熔斷有暴跌,白鷺1號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沒有虧損,我們產品穩賺,在榜單我們是排在非常前面的,八千萬的產品賺了三千多萬,主要是依靠多策略的融合,每個子策略在相關領域的專業性,我們做到這一點。現在我們20個億的規模,存續的產品都是正的,虧的都已經結束了。謝謝!

主持人:再次提醒場上的嘉賓,其實說老實話,我對量化對沖這個領域並不是太熟悉、太了解,所以可能我能夠按部就班地提出一些比較常規的問題,但是對於大家來說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問到各位同行真正所關心、關注的問題,所以待會兒我會給大家留出一點時間,如果您有什麼問題想和在座幾位直接交流的話可以提前準備好問題,畢竟今天主辦方請來這麼多優秀的大佬,希望大家能跟他們有更直接的探討和交流。

首先是關於期指鬆綁的,過去股指期貨受限加上負基差,對於你們來說會有很多限制,2月份剛剛放開了股指期貨,雖然只是放開了一部分,但是對於在座的幾位而言,你們有沒有什麼樣的影響?來談談各位的看法?首先我們聽一下何總的看法。

何振權:剛才在台下也聽了上一場嘉賓涉及的同類問題,我也非常贊同剛才的一些說法。我們覺得這次的期指的鬆綁,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主要還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因為大家都清楚的,這次的期指鬆綁的政策裡面,對支撐股指期貨的流動性和可以消除股指期貨大幅度貼水的核心的開倉、平倉的手續費沒有實質性的下調。這樣的一種政策,它還是不支撐股指期貨日內迴轉交易的投機功能。從這樣來看,目前一個月時間得到的實證,整體這次政策對整體股指期貨的流動性和貼水並沒有實質性的改善,沒有影響。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當然這個政策對我們量化對沖機構有一個利好是什麼呢?就是可以提高單個產品的規模,以及我們在具體做策略的時候對資金的效用上面會進一步提高。目前這樣的情況其實對我們做市場中性策略的策略來說,對你是高阿爾法策略的投顧,可能有一定的利好影響。但是如果這個策略,阿爾法並不那麼顯著的話,它可能還會被高貼水擋在門外。

當然,這一個月的時間,有一點是非常好的,就是管理層的信心更加明顯,因為恢復得還比較成功,至少我覺得更加堅定了管理層未來對進一步鬆綁股指期貨的決心。所以我們覺得,在不久的將來,量化對沖策略會迎來黃金期。謝謝!

李金龍:我個人對股指期貨的這次放開是有這樣的看法的:首先,我們分析是短期效應和長期效應,短期效應大家也看到了,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效果,不過至少從長期的角度來講,它從十手放開二十手,然後放開五十手、一百手,或者接下來一系列政策性的東西,在沒有放開之前阿爾法並不是特別好做的。我們在阿爾法做的過程中也嘗試了比較創新的辦法,比如阿爾法我們不是傳統的對沖,我們會利用一些波動率的辦法做對沖,這樣的話就可以計算出股票的組合和股指期貨組合的波動率情況,來解決一些負基差的情況。去年我們純阿爾法的產品也達到了正收益率,能做到4-5的基準率的情況。所以對股指期貨的手數的放開,會對我們收益方面有很大的改善。我們也是說把策略隨時準備著,無論政策怎麼調整以及怎麼放開,我們的策略都是隨機應變的去應對,這樣的話也不失整體基金的收益情況。

徐書楠:關於股指期貨鬆綁的問題也是這幾個月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因為我們是進行量化多策略的交易,所以我們的策略類型很豐富,所以我想具體地分析一下股指期貨的鬆綁政策對不同類型的量化策略的影響程度。如果從影響程度由高到低來排序,我本人可能會這樣去排,受利好影響比較大的可能是阿爾法策略和CTA中運用股指期貨的低頻策略,它們受的利好第一是資金容量方面,因為從十手放到二十手,資金容量比之前擴大了一倍。另外保證金比原來低了,預期的收益率當然就提高會有一定的增強。而且負基差當手數放開以後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收窄,雖然這個月並沒有體現出來,但其實這個預期在今年1月份就已經出現了,如果大家注意觀察市場的時候,會發現這個負基差在大概1月中旬的時候有一波大幅的回歸,是因為市場預期到了這個政策可能會有一些鬆動所以提前做出了反應。下次放開可能也是類似的情況,如果大家預期政策有鬆綁的話,那股指期貨的貼水就有進一步的回歸,任何的回歸都會造成阿爾法預期收益的增加,這可能是有利好的。

受利好相對比較小的就是套利類的策略,這類策略比如像期限套利,因為還是負基差所以還是不足以令他回歸到無風險套利的狀態。幾乎對它影響不大的就是像股指期貨的日內的交易策略、高頻交易策略,二十手的限制對他影響還是太大了,還是做不了。所以對不同策略的影響不太一樣。但是整體而言,實質利好程度是比較有限的,這點我贊同何總的看法,就是它的象徵意義更大一些,大於它的實質意義。謝謝!

李佳:我覺得其實股指期貨受限這個事情是在特定時期中臨時的政策,這個事情在海外市場也發生過,並且我們現在來看其實海外市場已經正常交易的,從發達市場看我們的未來,我相信肯定會有那麼一天我們還會恢復到完全自由交易的狀態,我也非常同意前面幾位嘉賓說的十手到二十手只是象徵意義。其實這只是一個開始。回過頭來說,過去十手的狀態我們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我個人覺得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了,之後只會越來越好。在之前的情況下,或者是說在當前這種並沒有完全放開的情況下有現在的市場環境中我們的操作方式,如果說自由的市場狀態我們有一種操作方式,在當前的市場狀態下我們不能老坐等政策的改變以及我們將來改變了之後怎麼操作,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我們要適應這種市場環境,適應負基差的狀態,適應高手續費等等各種約束條件,在當前環境下我們還要生存、還要賺錢,所以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我們有我們的操作方式,但是我們預期未來會越來越好。

主持人:能不能具體說一下您是怎麼適應的?目前採用的是什麼樣的方式?

李佳:舉簡單的例子,原來無風險套利、期限套利是無風險套利,當變成負基差之後,我從無風險套利,我的中軸是負值,當然是有風險的,那就根據交易員和基金經理的判斷來做帶有風險屬性的套利方式。對於阿爾法來說,負基差有貼水,如果做對沖的話也會有持續的虧損,是否選擇一定的敞口或者靈活對沖,這是由基金經理選擇的,所以我們適應當前的環境,而不是被動等待。

章寅:股指期貨今年的一點點放開,我想300、500的阿爾法來說,光在保證金的減少這塊,對整個策略的影響應該帶來2-5%之間的預期收益率的提高。但是對市場真實的影響現在看來短時間之內還看不太出來,但是我們實在的說為什麼大家這麼關注股指期貨這塊?主要是因為國內的對沖工具比較少,尤其是對沖股票現貨端的工具,大家認為好像只有股指期貨。其實比股指期貨對沖的性價比高的工具還是挺多的,比如說就拿股指期貨本身來說,可以通過跟一些金融機構進行股指期貨的互換,它的保證金就比現在的30%少很多。比如你可以用指數的ETF去對沖,只是你借不借得到的問題,有很多渠道可以借到。我們測算了一下指數ETF去對沖跟股指期貨比的話有50%以上的優勢。另外甚至你可以跟撲克牌級的金融機構通過融券的方式,甚至可以直接進行股票多空端的對沖,不需要跟指數對沖,很多沒有阿爾法的東西都可以不去配了。實際上還有很多方式,甚至在產品的架構里放入跟指數掛鉤的期權,都是一種對沖的方式,所以大家不用特別拘泥於整天關注貼水。

主持人:第二個問題,2017年全球宏觀形勢的變化,大類資產配置策略不知道各位會怎麼進行?

何振權:剛剛那個問題也是上組有涉及,我覺得總體的經濟周期處於美元強勢周期,所以在這樣的大的背景下,我們國內的貨幣政策總體也是趨於收緊。從前期的兩個數據大家都有一致的認識,從我們國內的CPI數據、PPI數據來看,真正的經濟的復甦,我們所謂的經濟走出底部區間目前來講還是維持為時尚早。在這樣的環境下面,我們覺得總體像債券類的確定性的資產投資機會不大。2016總體商品上面轟轟烈烈走了一波大牛市,但是這樣的結果它的誘因大家也清楚的,主要還是供給側的執行力很強所導致的結果。但我們從對商品來看,2017年總體我們覺得還是處於高位區間。

再說一下股票資產,從去年年底到今年的一季度,其實走了一個比較風口漂移的行情,大家都看到了,這一輪上漲主要是一些周期品種以及供給側的品種。相反,受到再融資政策的壓制以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總體股票在中小板塊其實它總體持續在擠泡沫。我們分析了一組數據,我們目前的總體估值水平與2014年下半年比較,目前來說股票裡面中小板塊的估值與2014年上一輪牛市起點的時候差不多。但是從滬深300權重板塊來看其實比2014年下半年已經高了。所以我們覺得股票今年後續的走勢可能周期品種與供給側的品種也是接近高位區間,但是從長期我們的邏輯判斷來看,最終風格一定會均衡的。所以未來我覺得如果說大類資產配置的話,可以配置一些不錯的股票類的資產。比如說量化選股策略,因為我們覺得2017年的機會會在中小盤裡面。

主持人:大類資產中最受關注的就是股市商品和債券,商品在高位,您指的高位是覺得高位震蕩還是說可能會存在有風險呢?

何振權:可能有風險。

李金龍:談到2017年,勢必大家都會講到資產如何配置、如何讓自己的資產相對於2016年能增值的情況。其實我們談到整體的資產配置,第一個問題就是風險,我們永遠是把風險放在第一的。相對來說2017年的風險度比2016年好很多,不過還是有風險的,我們整體的觀點險中求機。針對我們現在投資的標的物比如股市、債市、期貨市場,我們最近也在開始慢慢涉及港股市場。對於我們2017的投資邏輯和策略配置上,我們其實還是根據風險偏好程度,你的風險偏好程度如果傾向於低風險的話,我可能會建議你配置純阿爾法的,阿爾法可能會越來越難獲得,不過這個阿爾法可以是相對風險低。如果你要追求比較高收益率的話商品是不二之選。如果想平穩的低風險、中等回報的話,我建議複合型策略,因為整體的我們可以按照周期通過四個象限配置資產,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策略來配置不同的市場情況,來平衡整體經濟曲線。如果個人投資也可以考慮港股,因為港股現在來講還是比較便宜的,其實買它的原因沒有太多邏輯,便宜這個邏輯就足夠了。

回過頭來,2017年更多的建議還是專業的事找專業的人做,配置一些基金,尋找不同的風險偏好進行調整。

徐書楠:因諾是有兩條主推的產品線,一條是我剛才介紹的混合策略,這是一條低風險的產品線。另外還有一條量化選股的產品線是高風險的產品線。對於低風險產品線而言,我們是基本上不做任何主觀判斷因為它不能為我提供容錯空間,因為主觀判斷總有錯的地方,就會增加產品的風險,就無法維持它的低風險的狀態。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混合策略產品線它配置策略的時候都是基於這個策略長期的風險收益特性以及它跟其他策略的相關性做出的,我們不對市場其它趨勢做任何的判斷和調整。

但是我們的高收益產品線,也就是我們的量化選股產品線是有一定的主觀判斷的,因為它提供了一定的容錯空間。現在市場上很多機構推出了量化選股的產品線,就是做股票的單邊多頭策略,它的優勢在於市場為投資者提供了很多的超額收益就是阿爾法收益,它的阿爾法收益非常強,這和成熟市場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在成熟市場可能我們的投資經理會建議大家認購指數基金,直接買β收益,直接買ETF,因為在成熟市場作出阿爾法非常困難,比如在美國一年想作出2、3%的阿爾法都要付出非常艱辛的努力,但是在國內市場還是比較容易的,從我們的測算結果來看,一年大概平均的阿爾法也很容易可以做到25%以上。這種情況下我們當然就可以用這樣的量化選股策略去追求這樣的高收益。當然它相對於阿爾法策略,它也是有一定的優勢的,因為阿爾法策略雖然現在股指期貨有了一定的鬆綁,但是它的負基差還是比較大,而且我們預計今年的情況,如果股指期貨政策沒有進一步動作的話,這個負基差是會延續下去的,這個負基差給大家提供了額外的損失,我們可以簡單地做一個計算,比如說如果我一年作出了30%的超額收益,那這個時候如果我是做一個阿爾法策略的話,那它有15%是貢獻給負基差了,這個時候我只剩下15%的收益,如果股指期貨再佔用一定保證金我沒有辦法滿倉的話一年下來就是12%的收益,這個水平在市場中這個策略已經比較不錯了。但是如果我是做一個量化選股策略的話,那我一年就可以獲得30%的收益,如果這個指數沒有漲跌還是平的就可以獲取這麼高的收益。所以如果大家可以承受這樣的波動率的話,選擇量化選股的產品線是非常合適的。而且我們判斷2017年股市應該不會有暴漲暴跌的行情出現。不會出現股災和熔斷的行情。

李佳:其實說到大類資產,其實我們是做量化對沖的,我們看得相對微觀,我理解這個問題,我把它分成大類策略、股票類策略、商品類策略或者債券類策略。我們腦子裡想的只能做多的方式來進行資產配置和資產聯動,我們把它理解為大類策略。因為債券過去幾年經歷了將近三年的牛市,最近有一些調整,股票經過2015、2016年,我個人覺得已經把商品拿出來了,三年前說這個事情人們提商品可能少一點,商品類的資產其實是在過去的兩三年逐步地跑到投資者的視野里來,尤其是經過去年的暴漲暴跌的行情,商品已經和股票和債券成為投資者心目中的三類大類資產了。我個人覺得,今年商品有機會或者未來幾年商品都有機會。這個事情如果說大的話可以從基本面以及整個宏觀經濟的好轉來看。但是我個人來看有兩點,第一是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投資者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說配商品就買一點黃金保值增值,現在已經把商品擴展到了從黃金到資產類別了。這是大類資產配置我們應該有一定的商品類的風險暴露。第二是商品期貨CTA策略是目前國內期貨市場環境中最靈活的能做多做空的工具,或者換句話說說是最容易獲得絕對收益的投資工具、投資策略。所以我覺得如果從我這個角度來看的話,2017年甚至接下來幾年商品類的策略會逐漸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主持人:其實剛剛您跟何總的觀點並不一樣,您指的是原來的黑色系會強者更強,還是說會在其他品種中出現新的龍頭呢?

李佳:傳統理解可能是只有上漲我們才能盈利,其實商品類策略是高波動的情況下就能盈利,不一定要上漲或者下跌,我們是做多做空的可以獲得絕對收益的。

章寅:其實本身我覺得說股票市場好還是商品市場好還是債券市場好,這不是我們特別擅長的,但是我們可以宏觀地說,未來十年應該是量化資產值得配置的十年。通俗地說,未來我們說黃金十年,解釋到收益上來講,在這個子領域,在量化這個領域,我們有可能能尋找到相對高收益的資產,這就是黃金十年的意思。如果投資者能夠獨具慧眼,能夠找到專業的、有潛力的量化團隊,我想這十年你的戰略資產定能夠得到保值增值甚至增長。謝謝!

主持人:接下來問一下何總和李總和徐總三位,現在委外市場非常有吸引力,由於在去年量化對沖的穩定性特色,也是受到委外資金的青睞,你們在爭取委外資金的時候,通常會有些什麼樣的策略或者心得跟大家做分享嗎?

何振權:這個問題很好,作為任何一家國內私募機構來說,你受到委外的青睞都是很大的認可。但是我想我們整體的私募產品它的投資者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剛才主持人說的比如銀行這種專業的機構投資者,還有一類是普通投資者。銀行專業的投資者因為我覺得它是非常專業的投資者,就有非常強的資產風險收益流動性這種特徵的識別能力。所以我說,咱們公司也有1/3的規模是銀行的委外資金,替銀行管理者。我覺得作為一家私募機構來說,要去拿委外資金,我們應該設計好風格鮮明的各類風險收益的產品。銀行因為他非常專業,他自己會做資產配置,在每一類品類裡面我們要做到比如市場中性的策略、指數增強的策略或者量化組合策略比如CTA、債券等等,在某一個品類裡面你要做到優秀的。因為它是非常專業的投資者,相當於我們去飯店吃飯他會點菜的,他要吃某一類菜的時候就會想到你,我覺得這才是核心。

反過來,對一般的投資者來說,我們要做到你要給他配菜,你要告知他,他信用託付給你,他最後要輸出的是什麼?風險小的、收益高的東西。所以我們對第二類投資者也就是個人投資者或者非專業投資者,我們給他配菜。我們幫你尋找在不同時間點裡面的風險收益比最高的、性價比最高的資產,幫你配置。所以我剛才說的委外資金,我們做好每一道菜,在某個菜系裡面做到頂尖。當他們需要點菜的時候就想到我們,這是核心。

主持人:最大的核心就是在某個領域做到頂尖,他想要配置這個方面的產品就想到你了。李總?

李金龍:我對委外的資金並不陌生,因為我之前管理退休金、養老金和保險金比較多,這些資金屬性、標籤就是風險很低的,不過它們有一個要求,就是複合的,比如三年到五年,他可以信賴我們三年到五年的收益,而且他們可以容忍比如今年市場特別差,他可以容忍你虧一個點,不允許你連續三年或者五年沒達到基準水平。其實回到整體的我們國內或者上海來講,因為我們是上海的,我們也接觸了全國比如銀行、券商及一些委外的資金,我們從最早的時候去談,一直到現在,落地了好多,我們可以通過他們落地的產品屬性可以看到,其實他們對於風險也是比較偏好的,比如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接的委外是做純阿爾法的,而且是用套保做阿爾法的產品。我去年的時候慢慢接觸到了有些委外都願意接觸CTA的,願意承受一點風險。

其實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兩點:第一是把我們整體的風險控制住,達到它的整體資金屬性,至少風險不能太大,而且收益是達到平穩的狀態,不是追求高風險、高收益是追求低風險、中等收益的。第二是我們致力於要做的事情,希望希望跟委外長期做三年、五年的狀態,做到我之前保險金、退休金的狀態,三年到五年才能實現私募最良好的狀態。而且再加上我們國內的私募發展到現在,就按照備案的時間來算,2014年6月份一直到現在,給予我們的時間其實還是比較短的,也就三年的時間。其實對於一些委外接觸一些私募,他也需要一個過程。其實我們力爭要做到活得更久、做得更好、風險降到最低。

徐書楠:對於銀行委外資產,我個人是有這樣的看法,銀行委外其實是一筆非常大的資金,其實銀行委外和量化對沖基金這兩個並不是匹配的,因為它們兩個的管理的資金量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比如銀行委外資金有萬億、大幾萬億的規模,而整個量化對沖市場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大概只有小几千億的市場容量,即使股指期貨完全放開也就是大幾千億,很難上萬億。所以它們兩個的資金量是不匹配的,就是銀行委外的資金可以很輕鬆地把量化基金的容量填滿。所以我覺得主要還是看雙方長期的合作。

在現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要讓銀行委外的機構認識到量化投資是一種非常好的資產,它的性價比是很高的。所以我覺得目前的狀況下,我們保持我們的業績,這個才是重中之重,一定要維持長期穩健而且相對於其他資產更加有優勢的業績。這種情況下在未來在三到五年、在十年之後才能建立起更加持久的資金規模和更大的合作。所以現在的重點就是私募機構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邊界,不能無限制地去擴張作為的資金管理規模。因為大家都知道,規模是業績的敵人,而現在整個量化市場本身管理的規模又不大,一旦規模很大之後,這個業績一定會受到影響。這種情況下會使長期的利益受損。所以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邊界範圍內,在能夠作出優秀業績的前提下來擴充規模,這個是比較有利於長期健康的發展的。

主持人您公司現在這塊規模多大?

徐書楠:目前25億左右。

主持人這是你們現階段最適合的規模還是有空間?

徐書楠:我們還有一定空間,我們的混合策略產品線大概有30-40億的資金容量,我們的量化選股產品線大概有50億以上的資金容量,如果兩條都填滿的話大概不到100億的資金管理規模。但如果只需要低風險的規模的話只有3、40億的資金容量,如果更多的話就需要政策進一步放鬆才行。

主持人:在座幾位都是相對價值領域的佼佼者,你們是怎麼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們各自有什麼樣的特性?比如剛才何總說把一個策略做到最好,大家一做這個就想到你,你怎麼做到它呢?

何振權:這個問題其實也是我們做資產管理也是經常在深思的問題,你這個公司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我也是給大家做個分享吧。我們剛才說相對價值策略公司它的核心競爭力是在你能不斷地持續的在市場上面找到超額收益因子的能力。分開來講,我覺得是兩點,第一點,你產品的創新能力以及前瞻性布局的能力。第二點,圍繞投資者的核心價值以及產品本身的價值,這倒逼下面的投研能力的提升。如果這兩點核心能力打造好了,你就能不斷地去發現市場上面的超額收益的資產。謝謝!

李佳:我是這麼認為的,相對價值策略狹義上說是我們大家都說的股票和股指期貨之間的對沖以及套利,其實我們可以把它擴展得更廣一些,包括債券,我們現在有國債期貨,國債期貨也有它的套利空間的,商品期貨做多一個品種、做空一個品種或者進行跨期套利,這也是相對套利的一個分類,所以我們相對價值策略,它覆蓋的領域以及面還是很廣的。你說作出相對價值作出特色的話,投資標的、投資範圍可以更廣,而不局限於某一個領域或者某一個市場。

第二,我們一直認為套利類策略或者做相對價值策略,我們並不是市場的預測者,我們不去預測市場的漲跌,我們是市場中機會的捕捉者,當我們看到有機會的話,我們再去操作,再去進行套利。我們賺取穩定的、安全的相對收益,而不是暴漲暴跌或者賭方向的趨勢類策略。一個是擴展自己的投資領域、投資範圍,第二是要有耐心捕捉市場上的套利機會,而不去主動出擊。

章寅我覺得相對價值策略的核心競爭力宏觀上是來自於人,作為我們白鷺來說,我們核心的策略人員並不是說高校剛出來的菜鳥幫策略領頭人寫代碼,他們都是在各個子領域能夠獨擋一面的人,所以我們並沒有策略領頭人的概念,我們每個子策略都有他的領頭人,我們是在融合大家,每次開投委會探討這個禮拜每個子策略表現的情況和融合的情況,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從細節上來說,我們說多策略的產品,阿爾法、股票套利還是CTA的相對價值部分,我們都可以說是相對價值策略。到底怎麼樣可以獲得核心競爭力,無非就是多策略的融合,這個很簡單,假設兩個團隊阿爾法都差不多,其中一個團隊具有很頂級的股票日內套利的能力,它就有很大的優勢。導致兩個團隊可能很難去匹配、去比較。但如果這個不是核心競爭力的話,那什麼是核心競爭力?

說到多策略,又有兩個點很重要,包括何總、包括幾位老總也都提到,不是說1+1就等於2,這個問題不是那麼簡單。首先你在每個子領域你的策略團隊是不是已經做到頂級了?另外一個粗暴簡單的疊加,它其實產生副作用,你在團隊里怎麼樣把各個子策略進行組合,這裡面有很多的技術問題。所以總結來說,我覺得相對價值策略的核心競爭力,肯定來自於各個頂級的子策略以及他們互相之間的融合形成的多策略,你只有做到這一點,你才能說在這裡面有核心的競爭力。

李金龍一個是核心競爭力,一個是相對價值的體現。因為我們是做波動率,了解我們的都知道我們是做波動率對沖的。核心價值就是自身的優勢,我們現在公司的人數也是在不斷增加,其實到現在我會發現,我們不再是剛開始2013年成立時候的模式了,包括我這塊,其實現在有兩塊主要的工作,一塊是管理,一塊是策略的創新,管理方面隨著公司人員不斷增大,其實管理也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也是一個學問,就是如何把各個人員的潛力發揮出來,也就是說我剛剛講的1+1如何大於2,而不是小於2。管理問題就更多激發我們的機制。所以我們內部的管理也是企業的戰略規劃,因為企業想要做到更長、更遠,你沒有合理的戰略規劃,包括你的企業的戰略地圖沒有規劃好,其實對於未來的1-2年,跟你在一起工作的兄弟他都看不到前景,何況是整體的策略方面呢。

第二塊是創新,我們不斷去挖掘數據來研發自己的策略,來達到當市場上有任何消息出來或者有任何政策性鬆綁的話,我們都會積极參与。比如2015年2月份的時候剛有了50ETF期權我們就參與了,包括現在白糖豆粕的期權我們也準備參與,因為這些策略我們早就準備好了,還是在於市場的捕捉。

徐書楠:我本人認為對於對沖基金而言,它的長期的核心競爭力是取決於它的投研能力,特別是能否長期有效地補充新人,因為新人是新策略最重要的研發點,所以這也是我們因諾最重視的領域,我們的英文意思就是創新的意思,這也是我們最最重要的一點素質了。謝謝!

主持人:創新,來不斷擴充人才。我們幾位嘉賓剛剛探討了怎麼使得自己更加具有核心競爭力,在相對價值策略這個領域。接下來我們也想問一下現場的幾位嘉賓,你們覺得在的衍生品市場,未來的投資機會是怎樣?你們各自有什麼樣的期待?

何振權:衍生品我總體覺得未來空間非常大,對於眼前來說,我們公司也是在積極布局這類交易策略。從目前來看,總體國家在穩中求進,相對來說還是創新的大的背景下面,我們覺得可能大的交易機會不太有。但是未來我覺得它是一個非常好的市場。

李金龍:談到衍生品,我本人是學金融工程的,所以我記得我讀書的時候我們就學過期權,那時候期權還沒有被開放,包括互換。金融衍生品大家一聽到就有點談虎色變,感覺風險很大。其實金融衍生品它的不斷的創新包括不斷地推出,是對於你整體的資產是有很好的保護性作用的,也就是金融衍生品它是可以高效率的、低成本的來解決你一些資產當中的風險和成本,對於金融衍生品我們也是不斷地在研究。我們也是對於今後國內的金融衍生品期望值比較高的,我們一直在追求衍生品的策略和方向。而且金融衍生品不斷開放、不斷推出對於我們做量化對沖也是很好的幫助。

徐書楠:剛才李總有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就是所有的金融衍生品的推出都是為了對衝風險而推出的,所以金融衍生品本身就是這個市場風險的對沖工具。量化投資本身也是金融衍生品用得最好的投資方式,因為量化投資最大的優勢就是它能對市場的風險進行定量方面和分解。當它作出定量分析和分解之後需要有對沖工具就需要用到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金融衍生品相對來講還是不發達的,因為剛才我回答上個問題的時候也提到金融量化市場管理的資金體量還比較小大概是幾千億的規模,這跟市場整體的交易量是不匹配的,比如我們整體市場的交易量已經超過了美國市場的一半,但是量化投資的資金融資可能只有百分之幾,就是因為美國市場有很多金融衍生品,非常豐富的成梯隊的金融衍生品,而目前還比較缺乏,所以一個股指期貨一受限就影響很大。將來的量化市場的資金容量可以成指數級的向上增長,這對廣大的投資者,對於我們量化金融機構都是非常好的信息。

李佳:通常我們看的某一個行業或者某一類衍生品的發展情況,我們對標海外市場成熟市場、發達市場他們現在是什麼樣的狀況,我們就可以想象大概我們未來發展是什麼樣的情況。說到金融衍生品,我先說對沖基金行業,在美國已經非常發達、成熟,比美國的對沖基金、公募基金來說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對沖基金。國內的對沖基金剛剛起步,我們未來這個行業的發展是非常巨大的。衍生品,我們現在衍生品有什麼?基本上期貨能做空的是很簡單的線性的,期權這種非線性的衍生品現在只有一個,接下來推出兩個商品類的期權,但是對標一下海外的金融衍生品市場,那是發達得不能再發達,甚至他們由於監管覺得太發達了,他們要求往回開倒車,把一些衍生品不做了。海外是這個局面。國內相比之下和海外差距非常大。兩點:一、我們上升空間很大。二、我們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那個階段。所以我肯定是看好這個行業以及看好衍生品這個市場。但是我覺得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無論是從投資者教育以及投資策略,以及市場的投資標的等等都有很長的時間。

在場觀眾提問:你好,在私募進程大趨勢的情況下,量化交易策略是否會擠壓散戶的生存空間?因為市場的風格變化比以前要快速很多,所以想請問一下,後期高凈值的客戶是否會加速與機構合作的進程?在產品信賴度較低的情況下,怎樣去增加客戶對於產品的幸福度呢?第二個問題,會不會快速地加快去散戶化的進程?達到美國的水平的話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希望因諾的徐總回答。

徐書楠:非常感謝您。第一個問題是在量化投資下散戶的生存空間的問題,我本人認為,其實散戶是不適合自己參與到股票期貨交易這樣的市場中來的。因為如果我們現在看美國這些成熟市場,其實他們的散戶是非常少的,因為其實投資這個領域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這個領域當然是不太適合個人投資者每個人都進來自己玩兒的。就比如說如果我們要弄一個汽車肯定是到市場上買一輛,肯定不會自己做一輛,而為什麼投資就要自己做投資,而不找專業機構呢,這可能跟大家的習慣有一定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散戶投資者在這個市場上也吃過不少的虧,因為剛才我提到過美國市場的阿爾法效應是比較低的,大概只有2-3%就不錯了,但市場能夠輕鬆地達到25%以上這樣的超額收益,為什麼?就是因為本質原因有很多的散戶投資者,他造成了市場很多非理性的波動,這些非理性的波動就會被更加前進的投資者給捕捉到。大家的盈利很多時候就會造成散戶投資者的虧損。這種情況下,散戶投資者是不適合自己參與到這個市場中來的。

至於說到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做到去散戶化,我本人是比較難以判斷因為這不光是應不應該的問題,還有大家心態的問題,我本人認為可能在未來五到十年之內,可能會有慢慢的改善,但是想變成美國那樣的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狀態,可能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

在場觀眾提問:各位嘉賓、主持人好,我來自老虎證券,我們是海外券商,所以我想問一個與海外相關的問題,我僅僅知道在座幾位嘉賓之中,博普很早就有海外的布局,其他幾位嘉賓在2017年會不會有自己相應的海外的布局?為什麼?重點問雷根的李總和章總。

李金龍:我們雷根最早的時候起源於香港,2013年正式在上海成立。對於海外我們其實有在做,包括2015年的時候曾經發過這樣一隻產品,因為我個人做得比較多的是養老金、退休金,我2015年發了一個投資於在香港上市和境內企業在本地的,不過是在香港上市的一些債券,還有一些盧森堡債券,這是在2015當時通道不是很貴能出去。2016年為什麼發不出去了,是因為通道太貴了。而且我們境外產品的收益平均基本是在6-7左右,而且是沒有放槓桿的,達到差不多的水平。之後一直沒有投出去。不過我們今年7月份會繼續啟動這個事情,準備在香港申請牌照,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把一些港股的事情做起來。包括我現在也有很多之前的成熟模型,比如A+H的,就是A股加港股的模型,結合投資。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布局,只不過由於一些政策性的原因,所以還是要看通道和政策方方面面的支持,我們還會繼續做的。謝謝!

章寅:剛才徐總和李總都說過衍生品的問題,我們要往國外布局的話,其實國內的量化團隊說實在的現在還很少有團隊布局到國外的,國內的策略都還沒整明白呢。但具體就我們來說,確實我們現在在香港港股包括我們在做一些衍生品結構,實際上在國內現在衍生品大家說很匱乏,其實還是有一些渠道的,比如說從中金這邊,包括中信香港他們都在做一些場外期權的結構。在國內大家覺得很難做場外期權的東西,當你想買股票,你想放槓桿買股票或者想做增發,或者是去大股東減持,當你擁有確定思路的時候,其實像中金他們已經做得很專業了,所有的個股期權幾乎都可以覆蓋,只要你有一個思路,他在你想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都可以通過場外期權幫你優化。你說海外,像白鷺現在我們的產品有一些在通過中信香港通道在合規的做一些衍生品的東西,包括剛才徐總說的海外的一些東西,都可以去做,買港股,或者說我們通過折價買港股,其實已經是有很多衍生品可以運用。當然除港股以外的東西我們現在沒有在做。

在場觀眾提問:主持人和嘉賓你們好!我是來自天津的。剛才我聽何總提到貨幣的問題,我想問一個問題,關於貨幣的,世界各國前二十年是寬鬆的貨幣,從去年開始整個貨幣政策基本上全球收緊,這個政策特別是對我們在座所有的做資本市場的人來說,我感覺後期的影響比較大,特別對於股票和資本市場短期的一年或者兩年我也比較看好,但是對於後期中長期來看,從我在K線裡面發現,可能還會有比較長的調整周期。我的問題是,在貨幣收緊的情況下,對後期資本市場的影響,或者在貨幣收緊的情況下,哪個領域或者哪個方向會有機會?

何振權:這個問題比較大,說貨幣政策的影響我覺得有點大。但是我剛才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一開始說資產配置的時候,對個人投資者來說,資產配置確實要考慮到你的風險收益、流動性,以及佔了你資金的多少額度等等,就是你的比例。整體在美元處於強勢周期的時候,我們國內的資金總體再大幅度放水這種概率很低。在這種情況下面,比如股市要走出很大的行情,不太現實,我們總體還是偏謹慎的觀點。從最近眼前的三個月來看,漲的風格也是比較有特色的,還是主要是周期跟供給側的品種在領漲。我記得我看過一本書,2016年的11月20號開始,到2017年的2月20號左右,這段時間總體在股指上面的表現就是上證50要強於中證1000,強10個點左右。但我們從美國市場也好,從這麼多年的資本市場看也好,這種風格的偏移最終它會趨於均值回歸的。所以我剛才提出來,如果股票今年上面有一波行情的話,大概率會在中小盤裡面掘金。我們公司是一家專業做量化的公司,我們的核心是趨勢追隨,很難預測。我們覺得市場是無法預測的。就像擇時一樣很難擇。量化的核心就是90%的追隨和10%的預測。所以我很難就好的建議,如果自己做投資或者自己去配產品的話,2017年總體可能會是一個波動率窄幅波動的行情。可能你去配一些高超額收益的資產會好一些。比如像剛才徐總也說過的,量化選股策略。如果說在整體窄幅波動的行情裡面你去承受一點點波動,來獲取15-17%這樣的年化貼水,再加上超額收益,這種選擇是不錯的。謝謝!

在場觀眾提問:徐總您好!接著剛才這位朋友繼續問一個問題,因諾去年的規模是8個億,進入今年以後好像已經到了20個億左右,因諾啟航1號8個億,2號5個億。我現在買進去的話,你認為未來的收益是否會受影響?因諾最近好像在發一個指數增強的做量化選股的產品,這個產品的收益會不會跑贏因諾的混合策略的產品?謝謝。

徐書楠:您正好問了我們公司的兩條產品線,一個是混合策略,一個是量化選股。量化選股是我們從去年年底新推出的一條產品線,為什麼這樣呢?就是因為它是一個高收益產品線,當然同時它的風險也會高一些。我們開始是以低風險為主,這樣更有利與這個客戶積累穩健的收益。拿一個低風險產品線和一個高收益產品線去比收益,那肯定是不公平的。大概率來講,肯定是高收益產品線的收益高,但是它的波動也會大。所以如果您追求的是高收益,那麼顯然認購高收益產品線是更加的合理的。但是前提是您要能夠承受得住這麼大的波動才可以。所以要選擇適合您波動特性的情況下,選擇一個更高的收益。

您提到的我們策略的容量問題,我們這個量化選股這條產品線是剛剛開始,它的資金容量是很大的,所以這條產品線不存在資金容量的問題。混合策略產品線確實存在資金容量的問題,這個我剛才其實已經解釋了。我們混合策略產品線大概是3-40個億的資金容量,現在它已經大概有15-20個億之間了,大概還有1倍的擴張空間,所以啟航1、啟航2這兩個比較大的產品已經到了6-8個億的規模所以近期就會封閉,我們會維持每個產品在10個億以下的規模,這樣能夠保持它的收益。混合策略產品線也會開一個新的產品,如果您感興趣的話也歡迎您認購這個新的產品。

在場觀眾提問:您好!我們是做FOF投資的,我們在大類資產配置當中對量化產品配置的時候也有一些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是我想請問徐總或者何總,對我們這些FOF基金的配置的時候,在量化產品的配置的時候,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點和環節?我們又怎麼來為投資人選擇這樣的標的?謝謝。

徐書楠:您問的是想配一個量化多頭的產品,怎麼選擇量化中不同的產品類型,如果是這樣的話,其實我可以簡單解釋一下,其實用量化來做量化多頭產品有很多做法,比如我們推出的量化選股這個產品線,它是在指數增強的基礎上做了一個擇時,所以它是一個絕對收益產品,它的波動是要比指數小很多。當然它就比指數更加的穩健。如果是您對這種指數增強的產品更感興趣的話,它可能不做擇時,完全追蹤指數,在指數之上做增強。它在牛市當中的收益可能更高。但是如果碰上市場下跌的時候回撤也會更大。所以這個其實還要看每個產品本身的特性,沒有辦法作出一個比較一致性的判斷。如果您對哪個產品感興趣的話,我建議你去諮詢產品本身的理財經理,他可能會給您一個更具體的回答。當然,最基本的還是要根據您自己的收益風險特性和風險承受能力,只能您自己判斷。謝謝!

何振權:其實您是做FOF的一家機構,你肯定在大類上面自己已經有選擇了,各類資產的相關性如何來隔離等等。如果你純粹選一個量化策略的產品,要選到一個優秀的,剛才徐總說的是多頭的策略。我覺得一個是長期跟蹤,比如這家公司的長期的穩定性。第二個是總體去了解這家公司的策略的核心肌理,這種策略在未來環境的適應性。因為什麼?量化這種投資它最大的風險就在你的策略跟環境的匹配程度適不適應。也歡迎你關注我們寧聚投資,謝謝!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