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報告精讀 | 德國藍皮書:德國發展報告(2017)

近日,由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德國藍皮書:德國發展報告(2017)》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2017年對於全世界以及歐洲包括德國依然是一個有著許多不確定性的年份。德國不僅將在9月24日迎來聯邦大選,而且在國內、歐盟和國際層面依然面臨著諸多嚴峻挑戰。在國內層面,難民融入是德國社會未來的最大挑戰,德國的反恐形勢也依然嚴峻,右翼民粹勢力在此背景下的上升也給德國政治生態帶來了一個新變數。在歐盟層面,不確定因素一度在於荷蘭與法國大選是否會飛出「黑天鵝」,在荷蘭大選中雖然主流政黨涉險過關,「非左非右」的獨立候選人馬克龍在法國大選中大獲全勝,但右翼民粹勢力並未偃旗息鼓;在英國啟動脫歐進程的背景下,歐盟急需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多速歐洲」雖然看來成為大多數成員國的共識,但其實施依然存有很大的變數和挑戰。在國際層面,美國川普總統的上台及其所推行的孤立主義政策使跨大西洋關係的價值基礎受到侵蝕,德國需要在推進全球化進程中尋找新的夥伴,而且必須提高德國自身的軍力及推行歐洲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以便承擔起歐洲自身乃至全球的安全責任。

大選后德國有望保持政策延續性

2017年對於德國、歐洲乃至全世界而言依然是一個有著許多不確定性的年份。德國不僅將在9月24日迎來聯邦大選,而且在國內、歐盟和國際層面依然面臨著諸多嚴峻挑戰。在國內層面,難民融入是德國社會未來的最大挑戰,德國的反恐形勢也依然嚴峻,右翼民粹勢力在此背景下的上升也給德國政治生態帶來了一個新變數。在歐盟層面,不確定因素一度在於荷蘭與法國大選是否會飛出「黑天鵝」,在荷蘭大選中雖然主流政黨涉險過關,「非左非右」的獨立候選人馬克龍在法國大選中大獲全勝,但右翼民粹勢力並未偃旗息鼓;在英國啟動脫歐進程的背景下,歐盟急需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多速歐洲」雖然看來成為大多數成員國的共識,但其實施依然存有很大變數和挑戰。在國際層面,美國川普總統的上台及其推行的孤立主義政策使跨大西洋關係的價值基礎受到侵蝕,德國需要在推進全球化進程中尋找新的夥伴,而且必須提高德國自身的軍力及推行歐洲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以便承擔起歐洲自身乃至全球的安全責任。

無論2017年9月24日大選后,德國的聯合組閣形勢是怎樣的,新政府都無法迴避上述挑戰。從基民盟與社民黨的政策主張來看,兩黨在上述議題領域並無明顯的立場差異,因此可以預見,德國新政府會延續目前的政策取向。這無疑為2017年這一不確定年份增加了一份確定性。

德國組閣形勢撲朔迷離

2017年聯邦議院選舉后的組閣在很大程度取決於德國另類選擇黨和自民黨的選舉結果。如果兩個政黨都能進入聯邦議院,那麼就會史無前例地有6個政党進入議會,這將使沿著傳統的分歧線組成慣常聯盟更加不可能。如果遵循長期的民調數據,則可以預計到,德國另類選擇黨將獲得約10%的選票進入聯邦議院。但是在其他主流政黨看來,德國另類選擇黨仍然不具備聯合執政能力,因此組建大聯合政府是最有可能確保多數席位的選項。倘若綠黨能從目前的民調低迷中走出來,自民黨能夠進入聯邦議院,那麼前面提到的「牙買加」聯合政府(黑黃綠聯盟)也就不會像第一眼看上去那樣難以實現。

藍皮書稱,德國政黨體制失去了一種通過類似於公民表決選舉聯合政府(由此選舉總理)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德國關於聯合執政的決議是在選舉之後通過與執政夥伴可能進行的長時間談判確定的。許多可能性還取決於德國另類選擇黨的選舉結果。儘管2017年初民調顯示社民黨的支持率曾經有增加的趨勢,但這取決於政治的發展態勢,可能還會發生的情況是德國另類選擇黨贏得超過10%的選票,甚至使三黨聯合執政成為必須,但前提條件是社民黨不願再次組建一個不受黨內基層歡迎的大聯合政府。

德國經濟回升勢頭延續,2017年GDP將增長1.7%至1.8%

2016年德國經濟總體表現良好,公共財政狀況亦然。2017年德國經濟面臨著來自國內外兩方面的考驗。國內的考驗在於:如何在不過分依賴公共財政支出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經濟增長潛力,同時解決好社會公平和氣候保護問題。國外的考驗在於:(1)如何在英國脫歐以後加強歐盟內部的團結;(2)如何在美國政局不確定的背景下穩定國際貿易和經濟合作秩序;(3)如何解決難民問題。對此,德國政府在其未來經濟政策中做了相應考慮和應對設計。

自2013年以來,德國經濟處於一個平穩的回升期。從供應側看,第二產業對經濟回升的推力並不明顯,第三產業的增長推力主要來自信息與通信業及企業商務服務業,但二者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不足16%。……藍皮書預計,2017年德國經濟主要取決於需求側表現,預計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1.7%至1.8%,近年來經濟回升的勢頭在2017年以後仍會得以延續。

「精英倡議計劃」打破德國「吃大鍋飯」的傳統

藍皮書稱,「精英倡議計劃」的實施打破了德國「吃大鍋飯」的傳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尋求差異化發展的觀點,即現代、高效的科學需要通過一個由各具特色的大學組成的、結構上具有差異性的體系來實現。德國科學委員會在其於2006年發表的《關於大學在科研體系中的未來地位的建議》中把高校之間的差異分為縱向差異和橫向差異,其中縱向差異是指高校在科研成果、教學質量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產生的等級化差異,但這一差異常常被簡單地縮小到科研成果範圍,而橫向差異則涉及高校在不同方面的多種功能。在一個具有橫向差異的高校體系中,各個高校的重點並不局限在單一方面(如科研),而是根據社會需要及高校自身的特點,打造每個高校自己的特點,設立自己的重點領域。

「精英倡議計劃」一方面推進了德國高校的橫向差異化發展,獲得資助的德國大學紛紛將其重點設定為科學研究,以與其他以教學或其他職能作為重點的大學區分開來。而另一方面,德國高校的縱向差異也顯現出來,在「精英倡議計劃」的框架下,具有世界尖端科研能力的大學受到資助,進一步挖掘其研究潛能。高校間的差異從高水平著作或論文的發表情況、第三方經費等方面可見一斑。

英國脫歐使歐盟處於進步與停滯的十字路口

對於歐盟整體而言,英國脫歐所造成的影響更多是政治成本。有學者認為自由主義的英國是改革的重要推動者,也是歐盟中干預主義的重要制衡,英國脫歐是歐盟的損失。但也有學者認為,英國脫歐將有利於歐洲一體化。因為英國一直都主張「有選擇地退出」(Opt out),即在申根協定、歐盟財政契約等不同政治領域爭取各種特殊待遇。沒有英國掣肘,歐盟可能可以更順利地克服當前的多重危機。但在已經危機重重、疑歐主義泛起的歐盟,英國脫歐最令人擔心的還是其示範作用。英國脫歐究竟是將釋放並消解國家利益與歐盟利益衝突生成的離心力,還是會使這種離心力顯性化,從而將其強化,尚不得而知。

但不爭的事實是,歐盟的人口及歐盟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全球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目前分別為約7%和約25%),而社會支出在全球所佔比重卻不斷上升(目前約為50%),可以說歐盟正處於進步與停滯的十字路口。英國脫歐只是一個現象,缺乏真正的文化整合、統一貨幣與民族國家主權之間的矛盾、資本流動較易而勞動力流動較難等深層次問題才是真正阻礙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絆腳石。

2014年歐洲議會選舉之後,歐盟峰會就新一屆歐洲議會的5年戰略達成了一致,其中包含了英國對歐盟未來發展的憂慮。另外,英國雖然反對讓-克洛德·容克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但容克的政治計劃與英國政府提出的幾點重要的歐盟改革主張不謀而合:深化內部市場,以及在歐元國家和非歐元國家之間建立起更為平等的關係。當今,雖然英國仍然選擇了脫歐,但英國在歐盟改革方面的這些主張不應隨之被扔進廢紙簍。畢竟,歐盟改革不是為了向某個成員國妥協,而是以存續和發展為根本目的的自我完善。如果能以警示促進這種自我完善,那麼英國脫歐也就具有了相當正面的意義。

德國「崛起」給帶來挑戰和機遇

在英國脫歐、法國國力虛弱的背景下,歐盟內部原先的英國、法國、德國「三駕馬車」的領導結構處於解體狀態,德國再也不可能像之前那樣,讓英國、法國為歐盟的整體利益「衝鋒在前」,而自己躲在背後「搭便車」,避免因與其他國家「硬碰硬」而有損本國的經濟利益。在連「歐盟本身的存在都備受質疑」的嚴峻形勢下,德國必須為歐盟「挺身而出」,將歐盟內部的團結置於對外政策的優先位置,甚至需要為此犧牲本國的對外經濟利益,這是德國領導歐盟必須也是「願意」付出的代價,因為相較於其他成員國,「歐盟解體」更是德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如果沒有歐盟,德國今天在國際舞台所享有的一切政治榮耀和經濟利益都會大打折扣。所以,德國的外交政策需要在經濟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之間尋找新的均衡點,重建平衡。沒有懸念的是,新的均衡點會更加靠近歐洲一體化,德國的外交政策會拒絕與歐盟之外的重要貿易夥伴建立「特殊關係」的誘惑,會變得更加「歐盟化」。這意味著地區安全、人權保護、公平貿易等歐盟層面的關切在德國對外政策中的權重將越來越大,德國長期以來以拓展經濟利益為主軸的務實對華政策會逐漸改弦更張,這對而言是一個真實的挑戰。但是,這也為突破和拓寬中德利益的固有邊界,以德國為槓桿夥伴國,塑造一個符合利益的歐盟帶來了機遇。

即可訂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