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今的好設計還是離不開數據的支持

UX 設計的面貌正在發生改變。幾年前,產品設計的決策通常是根據設計師的需求與直覺來推行,而今天,用戶所提供的反饋信息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通過分析來決定規則的今天,數據是驅動設計的核心因素。可以說,如今的產品開發流程中,數據是基石,它能夠讓開發更清晰地梳理出優先順序,提升整體體驗,提升用戶滿意度。

為了跟上時代,設計同樣需要藉助數據作為參考。

設計師為何需要數據?

喬布斯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著名的言論:「焦點小組設計產品是如此的簡單。很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麼,直到你向他們展示出來。」

如果遵循這一思路,產品研發只需要招聘一組頂級設計師就能完成所有的產品決策了。但是這樣存在幾個現實可見的問題。作為一名創新者和發明家,喬布斯的這一思路在強大的技術支持和頂尖的設計開發團隊下,可以創造革命性的產品,但是這並不貼合絕大多數的普通產品的研發環境,對於絕大多數的設計師而言,他們所面對的是對於當前產品有著相當了解、已經具備固有使用習慣的普通用戶。

其次,即使雇傭了世界上最頂尖的設計師,他也無法準確預測用戶的想法和需求,設計師畢竟不是用戶(當然,為設計師開發的工具除外啊)。我們必須承認,設計師和用戶之間的知識結構、思維、視角、關注點都有著巨大的差異,即使具備同理心,同樣需要有足夠的測試和數據支撐的情況下,才能準確判斷用戶想要什麼。

設計師的解決方案從來都不是憑空而來。設計人員需要同用戶互動來藉以洞悉需求,制定可靠的用戶體驗方案。而數據,是驅動設計的途徑。

如何界定數據驅動的設計?

數據驅動設計聽起來很高大上,甚至有些玄乎。但是實際上,概念很簡單,讓數據作為設計決策的依據。藉助數據,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會更容易被理解、結構和使用。

常見的數據可以分為兩類:定量數據和定性數據:

定量數據會告訴你正在發生(或者不發生)的事件的數據,通常它們會有具體的數字來對事件進行說明。

定性數據不一定會以具體數字的形式出現,它通常會告訴你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以及好壞。

比如 Google Analytics 會告訴你有多少人訪問了你的網站,這些用戶來自於哪些地方,以什麼樣的方式訪問,以及他們進行了哪些操作。但是,這些數據並沒有告訴你為什麼。為什麼一些用戶會傾向於訪問頁面A,更喜歡使用控制項B?為什麼內容C更吸引這一部分用戶,而表單D的填寫比例很低?為什麼是很重要的,它關乎用戶邏輯的奧秘。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獲得定量數據,然後又轉向定性數據。

定性數據比定量數據更好?

當然不是!事實上,任何設計決策都不應該只由一種類型數據來作為支撐,定性和定量的數據結合起來使用,才能讓你更了解產品的使用模式。定量數據告訴你當前的狀態,定性數據為你揭示原因。定量數據幫你了解產品的實際運用狀況,而對於未被使用到的功能,則需要通過用戶的定性反饋來了解。這樣一來,在數據支撐下發現問題,提出假設然後找到解決方案。

數據驅動設計的三個必要元素

從數據到設計,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整合、解讀、分析和轉化。想要更有意義地使用數據來驅動設計,我們需要將兩者合理地連接起來,從而最終得以洞悉需求,看清問題。

數據驅動的設計策略,通常是基於下面的3個因素的:

1、數據

基於數據的設計策略當然需要數據。但是數據本身是沒有意義的,解讀賦予數據以意義。為了創造有意義的用戶體驗,分析數據將原始的數據轉化為有用的信息,才能讓它們服務於設計。

正如同《數據驅動設計的6個迷思》這篇文章所說,如果你想用數據來驅動設計,那麼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來運用它們:

證明:通過A/B測試和分析來驗證設計決策

改進:衡量改變和調整的效果。這通常是藉助數據做設計迭代,優化產品。

發現:不要僅僅只是分析和整合。使用數據來探索,深入研究問題,不僅僅是分析對錯。

除此之外,還要能快速判斷能用來分析的數據。下面的準則應該對你有幫助:

知道你需要哪些數據。如果你不知道要測量什麼,也不清楚數據測算的基準是什麼,那麼這樣的設計基本上就是瞎的。所以,要知道你需要哪方面的數據,以及如何獲得數據。

拓展對數據的理解。不同來源的數據能夠幫你描繪出更加多元、細緻的圖景,換句話說,它們能夠幫你獲得可行性更高的設計方案。你應該使用多種不同的獲取數據的方法來提升體驗:分析、A/B測試、語境研究、客服日誌、社交媒體數據、用戶研究、用戶訪談、可用性測試、相關票據等等。

避免過度使用數據。許多團隊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保守,因為他們會越來越依賴數據來做決策,最終因為無法接受新的東西而最終走到死胡同,陷入癱瘓。讓數據為你所用,而不是被數據束縛住。

規避認知偏差。數據的解讀方式多樣,如果始終只是堅持自己主管臆想的方式來獲取信息,忽視客觀存在的其他內容和可能性,那麼最終受損的是產品。如何規避認知偏差,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想讓設計更走心?你得學會用共情來驅動設計》。

同時記錄數據和場景。每個數據得來的背景都不相同,而特定的數據在特定背景下,能夠揭示出特定的問題,所以兩者不可分割。找出數據的含義,同時不要忘了記錄相應的細節。

2、共情

共情(Empathy)對於設計師有多重要,想必我已經在上一篇文章《想讓設計更走心?你得學會用共情來驅動設計》中有過詳細的說明。你的產品最終是要交付給用戶的,能否站在用戶的角度來看待需求,解決問題,決定了你的產品能走多遠,影響著它的核心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所搜集的數據,都是是人所產生的,數據是人活動的痕迹,所以數據本身就傳遞著關於人的真實含義:

通過數據來讀懂人們的語言、行為、思考和感受。找到數據背後,那些關於人的重要意義。

追溯情感,了解人們行為的深層原因,行為動機和痛點。

當我們理解了用戶的想法,自然能夠創造出更加適合用戶的產品。特斯拉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就很好地運用了「共情」這一利器。特斯拉將他們的技術和積累,以一種新鮮有趣的方式打包起來,但是有不讓用戶感到陌生。Model S 背後的設計意圖就很明確,創建一個「奇怪的」產品:一輛讓人覺得很貼近傳統汽車體驗的全新的電動汽車,打破了陌生感,又集合了最新的技術,熟悉而又新穎。

3、願景

當我們懷著創新的想法藉助數據來做設計的時候,數據是用來輔助我們做決策的,但是千萬不要讓數據作為唯一的參考,別讓它左右我們的奮鬥目標。純靠數據來推動設計,所存在的問題非常大。首先,你所倚靠的數據是基於你所構建的內容,而所獲得的數據通常是基於你當前的受眾和已有的產品設計模式。考慮到這一點,搜集的數據實際上只能是影響決策的因素中的一小部分。其次,數據和共情始終都是手段,作為設計師的你才是擁有目標、提供判定標準的決策者,產品的意義是你所賦予的,也就是說,你的願景也是一個關鍵的影響因素。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產品會沿著你願景的方向前進,作為工具的數據和作為手段的共情則為產品提供動力與支撐,幫你達成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決策,在錯誤和反饋裡面不斷學習完善。

好設計的關鍵是平衡

任何產品的設計團隊如果僅僅只是依賴一部分因素做決策,最終的產品都很容易跑偏,這種狀態下的「優化」有時候很可能是負優化。和現實生活中中的一切一樣,設計和設計決策都是需要平衡的。在今天,良好的設計離不開數據的支持,共情的優化,願景的指引。所以,你需要在三者之間找到平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