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全媒體記者成長史

拿到夢寐以求的新聞記者證,是在1998年1月。我還能清晰地記得那本綠皮證件的樣子,23歲的我對能加入這個行業倍感榮幸。

文字的征程開始了。從23歲到30歲,我先後在《勞動(保障)報》、央視、《新聞周刊》、《南方周末》做記者,發表了超過100萬字的作品,直到7年後轉型為編輯。有人說,記者的稿子是用腳寫出來的,我完全不同意這個觀點:稿子是用腦子寫出來的。當然,你使用的工具非常重要——它決定了你是個普通記者,還是個全媒體記者。

17年前我加入《勞動報》時,這家行業媒體的絕大多數人還是用筆寫稿。當時,電腦已經基本普及,但 「老同志」們並不習慣鍵盤模式。為此,報社還有一個叫作「照排室」的機構,負責將手寫稿件錄入計算機是它的職能之一。只有我們幾個社會招聘的年青人直接用電腦寫稿,因為受到照排室美女打字員的熱烈歡迎。不是因為我們顏值高(其實也不低),而是省了她的時間,有些老同志的字真的像天書。

當時,互聯網接入也只有5年。四通利方剛剛更名為「新浪」,我的前老闆張朝陽先生也揣著夢剛剛從美國歸來。而百度還在孕育之中。所以,那時候的文章基本是原創。為了搜索資料,國家圖書館是我最常去的地方——也許是命中注定,當我進入《南方周末》時,這家名報的駐京記者站就設在國圖院內。

2001年,我跳槽到《新聞周刊》。我第一次在時任副主編的劉豐嘴裡聽到了一個詞「姑姑」,他說那是個神奇的東西,要啥有啥。若干年後,才知道這是GOOGLE(谷歌)的在他嘴裡的中文音譯。得知真相后,我真的要給他跪了。搜索引擎迅速成為我的重要寫作工具,還包括電子郵件——它讓稿件的瞬間傳遞成為可能。

至今,我也還保存著當年的幾十個採訪本,以及當年的錄音筆。我總結過採訪本的使用方式——特別是大腦記憶、現場記錄和錄音之間的關係。可惜的是,當時缺乏上傳工具,很多精彩錄音只能塵封為史,如果在今天,一定是全媒體表達中重要的素材。

沒有經過這種「刀耕火種」時代的記者,可能很難體會到我們對互聯網的崇拜。如果沒有這根網線(信號),紙張或者廣播、電視根本不可能實現全媒體。

轉眼就是十年。2007年9月,發生了一樁震驚全球的造假事件,陝西農民周正龍把年畫上的老虎PS到照片上,稱「發現野生華南虎」。

已在《南方周末》做編輯的我,派出一名記者前往陝西安康調查。調查是南周最擅長的文體,除了事件本身之外,直擊原因和背景,故稱「深度報道」。問題是,作為一張周報,儘管它可以在「深入成就深度」上做文章,但消息通常會滯后好幾天。記者當天拿到的很多「猛料」,在都市報和門戶網站的夾擊之下,第二天就變成了「剩聞」。這也搞得現場記者非常鬱悶。

我決定改變這種方式,恰逢《南方周末》網剛剛上線。我與網站主編吳蔚多次溝通,決定採用這樣的方式——記者按照日記體,每天發一篇消息回來,在網上刊出。然後再從消息稿里抽取最精華部分進行縱深,進行補充採訪,形成調查報道后在南周紙媒上發表。

當時在假虎照現場的年輕記者,聽到這個方案后非常興奮,並順利完成了「消息+調查」的複合式報道。這也是《南方周末》創刊23年來,第一次以「網路+紙媒」、「速度+深度」的方式報道新聞事件。

最可貴的是,記者在採訪中拍攝了「深山追蹤華南虎蹤跡」的視頻——視頻在南方周末網同步播出,並被CCTV等媒體引用。文字、圖片、視頻,這也形成了我構想中全媒體採訪的最初模式。

這位記者叫潘曉凌,現任壹讀傳媒副主編,分管新媒體。當年的探索、今年的歸宿,這或許也是冥冥之中的註定。

我試圖把這種模式帶到《新聞周刊》。2008年3月,我離惠回京,任《新聞周刊》副主編,分管社會新聞及重大突發事件。當時周刊的理念還是比較先進的,從總編輯秦朗到副總編輯劉新宇,包括我在內,都意識到了網路的魅力。於是在2009年,由新宇和我擔綱,新聞周刊新媒體部正式建立,我兼任副總編輯。

一批非常有活力的年輕人出現在新媒體編輯部,包括後來接任總監的李賢娜。在他們的探索下,今年的新聞周刊新媒體影響力——特別是微信和微博,已經被公認為業界翹楚。

而在當時,我帶領的社會新聞部也正在飛速成長期,憑著《甕安事件調查》、《血色烏魯木齊》、《楊佳案羅生門》等報道,我們連續三年拿下了「南方周末年度傳媒致敬」——這被譽為的普利策新聞獎。我們的團隊代號「狼群」(關於狼群的更多故事,請參見《超越門戶》一書下編「遠去的狼群」)。

也正因為新媒體部和狼群都由我分管,我開始籌劃把兩個部門打通。理想的模式是,一條新聞——特別是類似烏魯木齊「七·五事件」等重大突發事件,形成一個報道鏈條:

1.記者第一時間用周刊官方微博發出短訊,並根據事件發展實時更新微博;並由新媒體部的編輯進行推廣運營。2.根據事件發展,記者隨時發回消息稿,由新聞周刊網進行刊載——包括圖、文、視頻、音頻。3.根據網站上的關注重點,形成深度報道,由《新聞周刊》雜誌進行刊載。4.如拿到獨家重要視頻資料,由新媒體部進行編輯,形成新聞專題片在網站上刊載。5.深度報道在當年年底集結出書。

今天看來,這些模式都是順理成章的,甚至有點過時。但別忘了,這是在6年前!當時微博剛剛興起,微信這種社交媒體還沒被發明。而我和周刊的同學們,憑著對新媒體的敏感,成了最早的「飯否」用戶。這個社交媒體當時只活躍在PC端,那時人們很少用智能手機。因為烏魯木齊事件,言論過度自由的飯否被關,才有了新浪微博崛起的機會。飯否的兩位創始人,一位現在是美團(加上大眾點評)的CEO王興,一位是最重要的競爭對手——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

但因為內部管理問題,全媒體採訪在《新聞周刊》社最終沒有完全實現。到2011年,狼群成員基本離職,其中,最優秀的記者王婧去了《財新》雜誌。她介入之時,正逢財新掌門人胡舒立投入巨資,試圖打造全媒體。所以,包括王婧在內的記者們,每月要求寫N篇網稿——供財新網,也要為雜誌供稿。某次,當王婧在群里抱怨辛苦時,我說:「你知足吧,還沒讓你拍攝素材供給財新視頻部門呢。今天的記者,必須是全媒體採訪的全才!」

全媒體採訪的真正實現,是在我加盟搜狐之後。2012年,我進入這家門戶擔任新聞總監,2013年10月被提升為總編輯。有感於在搜狐工作的3年,互聯網的無窮版圖在我面前次第展開。

機遇來自2014年3月——一個春光明媚的下午,搜狐公司掌門人張朝陽發起了一場公司史上最大最徹底的變革。我所掌管的內容部首當其衝,打破所有二級部門重新組合,按照「中央廚房生產、不同餐廳分發」的模式,在3個月內完成了一場媒體融合變革(關於搜狐媒體融合詳細內容,參見《超越門戶》下編第八章)。

我的人生因為這場變革跌宕起伏。回想起來,除了一個先進的理念和完美的組織構架之外,這場改革最得意的一個細節,就是搜狐新聞中心全媒體採訪部的誕生。

此前,搜狐新聞中心已經成立了自己的採訪部門,主要負責「新聞當事人」等深度報道的采寫。我始終認為:碎片化和淺嘗輒止一定不是網路的專有名詞,凝練的主題、嚴密的邏輯、優美的文字、精道的包裝,以及對原因和背景的追問,在任何時代、任何媒體上,都會受到追捧。搜狐採訪部成立之後,先後獨家專訪了上海法官嫖娼案獨家爆料人、李天一之母夢鴿等新聞人物,作出了《陝西孕婦72小時逃亡路》、《湖南千年鳥道被誰終結》等深度調查。在2013年兩會前,我們還推出了《習近平從這裡走向中南海》等獨家政要特稿。

如同《新聞周刊》的情形,這些深度報道並不能發揮採訪部的全部優勢。而當移動互聯網逐漸成為主流渠道之時,一個特殊報道形態開始備受關注——直播。

今天,當重大事件發生——比如MH370失聯、天津爆炸、抗戰勝利日大閱兵時,直播已經成為APP上展示信息的重要手段。直播時的現場感和懸念,文、圖、音頻、短視頻的報道形態組合,特別是網友可以隨時參與互動,讓這種報道形式備受歡迎。在搜狐網媒體融合變革之前,直播由移動媒體部負責,而深度報道由PC端的採訪部負責。雙方各干各的,在重大報道上無法進行資源共享。

頂著巨大的壓力,我將兩個部門合二為一。這就是後來的全媒體採訪部。當重大事件發生時,這個部門工作流程如下:

1.迅速派出記者前往現場。2.後方直播間同步啟動。在記者未能發出獨家報道前,使用新華社、人民網等合作媒體消息作為信息源。3.記者抵達現場或拿到素材之後,與後方直播統籌主編、直播圖文編輯進行溝通,發回現場文字、圖片、短視頻,特別是音頻——因其不受帶寬限制且現場感極強,在全媒體直播里很受網友歡迎。4.在直播進行中,收集優質素材,形成消息稿。5.尋找最有價值的新聞點進行縱深,形成深度報道。6.找到核心當事人,請其到搜狐直播間進行訪談,同步欄目《新聞當事人》。7.收集優質視頻素材,製作新聞視頻專題片。8.以上內容爭取在搜狐新聞客戶端、手機搜狐網、搜狐網、搜狐微門戶同步展示。

也就是說,搜狐全媒體採訪部的記者,在重大事件面前,要使用多種「工具」及展示手段,真正做到「一魚多吃」。後來,當「新聞當事人」的公號開創之後,微信平台也成為全媒體採訪的一個組成部分。

藉助著搜狐這樣一個擁有上億用戶的互聯網平台,全媒體採訪部攻城略地。其中,馬航MH370失聯(一度連續直播288小時)、呼格案等報道,成為經典。當「殺人犯」呼格被平反時,這位蒙古青年的母親拉著搜狐記者的手,放了一掛鞭炮。那洗血冤屈的噼啪聲,在搜狐的直播間里被毫無刪節地傳遞,大約100萬網友觀看了這次直播。三篇關於呼格的深度報道,在PC和移動端的總閱讀則超過了1000萬。

2015年5月,我和全媒體採訪部主編王鵬先後離開搜狐。我到了,在這樣一個互聯網入口或平台級的產品上,全媒體採訪不再被需要。而王鵬轉型到一家巨型互聯網O2O公司出任公關媒介總監,與《新聞周刊》社會新聞部副主編王剛走了同樣的路。

我們幾人還會小聚,回憶狼群的故事,也常常總結全媒體採訪的路徑。從新聞一線到二線、從甲方到乙方,有些不舍。但這就是成長的代價——正如我構想、並不斷實踐的全媒體採訪,也在成長一樣。

一次,我遇到了一個朋友,她也剛剛從記者轉型創業。言語中,她流露出對採訪工作的不舍。我說其實不必要,因為這個行業帶給你的東西,早已融入血脈:

1.那些寫在紙上,或者可以在網路上搜索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乃至直播頁,會永遠留存。它們是你工作的成果,或許不盡如人意,但畢竟是一種記錄。正因為有了你的全媒體記錄,才給這個國家增加了一點亮色或灰色,讓公民們有了認知真相的另一個維度。如此,你有榮焉。2. 做記者時培養的工作方式——比如對細節的觀察,對原因的追問,對重要性的判斷,以及嚴密的邏輯,優美的文字,包括與人溝通的技巧,會為你的下一份工作帶來諸多便利。而全媒體記者的綜合能力、素材多次使用能力,以及對不同平台和表現手段的駕馭能力,也會讓你在處理紛繁蕪雜的事務時有條不紊。3.還有那些曾被無數次提起「新聞理想」。雖然那張「一紙風行」的媒體已經衰落,雖然當年的偶像已經轉行甚至身陷囹圄,雖然「理想」這個詞在今天已經成為奢侈品,但它畢竟伴隨我們成長。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永恆之事物,就算宇宙也有生有滅。只是在我們擁有之時,好好珍惜即可。我們不把它掛在嘴邊,並不能證明已經將它忘懷。

這就是你的全媒體記者生涯。不必回頭,大膽前行。如果未來有一天,你回頭再看這段日子,你會感慨並感謝它——如同你所愛之人,必定影響你一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