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1940年的世界怎麼看敦刻爾克大撤退

原標題:1940年的世界怎麼看敦刻爾克大撤退

了解全球局勢,世界趣聞,微信關注一個就夠了:世界說(ID:globusnews)

今天我們能到電影院看一個英國導演的電影《敦刻爾克》而不是德語版的《大決戰之敦刻爾克戰役》,自然與二戰英國人贏了,納粹輸了有關。只是,設身處地,1940年的那個夏天,人們還不知道未來世界的結局。奧斯維辛的地基也沒打好,普通人並不知道納粹的種族滅絕是怎麼回事。日本仍對歐洲戰局保持中立,而美國的孤立主義者還在指責羅斯福總統妄圖把美國拉入不必要的戰爭中。

算了,其實我們也不是想給您上一堂歷史課。我們就是把當時的報紙翻了一下,正如電影里每一個士兵的視野都折射出戰役的某個角落一樣,看看不同國家的報道如何呈現了彼此眼中發生在敦刻爾克的現實。

1940年6月,三十多萬困守法國北部港口敦刻爾克的盟軍士兵成功逃出了德軍的包圍網。對主力慘遭德國閃擊圍殲的同盟國而言,這一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撤軍行動無疑是不幸中的萬幸,但也是下一階段抗戰工作的出發點。

英國《每日見聞報》1940年6月3日頭版:《三十萬人逃離敦刻爾克》;《五分之四聯軍獲救》《海軍與陸軍共赴時艱》。諾蘭在《敦刻爾克》中營造的愛國情懷與二戰以來英國的敦刻爾克敘事一脈相承

與英國媒體一樣,法國媒體也在6月初的報道中慶祝了敦刻爾克撤退的成功,並大力稱頌本國軍隊在撤退行動中付出的努力。6月5日法國《費加羅報》的頭版標題是《最後的盟軍部隊有序撤離敦刻爾克》,文章中刊登了法國方面對敦刻爾克撤退的描述。《費加羅報》引述法國軍方說法稱,本次史無前例的偉大撤離行動,有賴英法兩軍通力合作,才得以完成(然而丘吉爾規劃從敦刻爾克撤兵的「發電機行動」時並未第一時間通知法方);根據法國海軍通報,法國總共有超過500艘大小軍民船隻參與,法軍在撤退過程中損失了兩艘驅逐艦與若干魚雷艇。

《費加羅報》的頭版文章中提到,法國陸軍在貝特朗·法加爾德中將的指揮下充當了「英雄的後衛部隊」,對戰局起到了關鍵作用。在敦刻爾克撤退中指揮法國海軍的阿布里埃爾元帥則稱讚了英國海空軍不知疲倦的支援。《費加羅報》宣稱,敦刻爾克撤退打破了敵人消滅英法盟軍主力的圖謀。有趣的是,《費加羅報》在頭版還報道了英法空軍在6月3日和4日晚間對德國西部工業、鐵路設施及機場的轟炸,為陷入焦慮的法國民眾補充了一些正能量。

《費加羅報》6月5日頭版。法國軍隊在敦刻爾克包圍圈內的英勇作戰得到了稱讚,但英國在敦刻爾克撤退中扮演的核心角色並沒有被提及

《晨報》(Le Matin)1940年6月5日頭版標題是《北方軍335000名軍人撤離》《阿布里埃爾海軍上將最後一個離開敦刻爾克》。值得注意的是,《晨報》的頭版文章報道了丘吉爾著名的「我們將戰鬥到底」演講,但對其中表示抗戰決心的雄辯部分毫無記載,僅引用了丘吉爾對盟軍在法國北部大潰敗的客觀解釋。

《晨報》1940年6月5日頭版似乎顯示出比《費加羅報》更務實的姿態,《晨報》立場右傾、親德親納粹,在1940年6月底法國淪陷后便採取了與納粹佔領軍合作的立場

在德國看來,敦刻爾克撤退意味著法國北部的攻勢大功告成,英法盟軍的主力受挫之後,將難以繼續組織抵抗。在用輕微損失換來的重大戰果面前,三十萬丟棄重裝備渡海逃亡的英法士兵只是一點小小的缺憾而已。

《漢堡新聞報》1940年6月5日頭版的標題是《西線再開拔!德國陸軍與空軍部隊準備進行最後的戰鬥》。在左側名為《驚人的大捷!》的小標題下,作者熱情洋溢地描述了德軍在法國北部戰線上痛殲英法敵軍、震驚世界的另一場軍事奇迹:「近日,我軍長驅500公里直抵敦刻爾克的歷史進軍已非言語所能形容……120萬敵兵淪為戰俘,無數武器輜重落入我軍手中,我軍僅損失10000人。……根據義大利人的估算,在海峽里淹死的英法士兵人數都比我軍的戰損更多。」

在《漢堡新聞報》頭版的作者看來,敦刻爾克標誌著德軍在法國第一階段作戰的結束,與新一階段攻勢的開始。「敵人起兵數百萬對付我們,但我們嶄新的國防軍對他們給予了痛擊。即便最多疑的觀察者也會在我們微不足道的損失面前顫抖。」《漢堡新聞報》熱情謳歌了希特勒對德軍將士發布的命令,鼓勵他們宜將剩勇追窮寇,攻佔100餘公裡外的巴黎,消滅被徹底孤立了的法國。《漢堡新聞報》稱讚法國北部的大捷喚醒了德意志民族,並在文末歡呼「武門的未來!我們的勝利!」(unser Zukunft! unser Sieg!)

《漢堡新聞報》1940年6月5日頭條:世界驚呼德軍不可戰勝,英法恐成最大輸家

義大利人民晚報1940年5月20-21日頭版:《同盟國軍隊在法國和比利時毀滅性的撤退》。與德國相比,日本對歐洲戰局的報道立場顯得中立許多。雖然日本與德國早在1936年便已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但直到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尚未簽訂,所謂「軸心國」陣營在1940年6月尚未存在,日本對1939年以來的歐洲戰局一度採取中立態度。

在昭和十五年(1939年)由日本朝日新聞社發布的《朝日年鑒》中,共用了13頁篇幅回顧當年歐洲的戰局。在介紹了納粹德國對波蘭的閃擊戰與在西線對英法盟軍的所謂「假戰爭」之後,《朝日年鑒》闡明了日本政府對歐洲戰事的中立立場:

昭和十五年(1939)《朝日年鑒》中所記載的當時各國對歐洲戰局的外交立場,日本在中立國中位列第一。此時德國對法國的閃擊戰尚未展開,西歐大陸上呈現出膠著態勢

在1940年的《朝日年鑒》中,回顧歐洲戰事的部分比1939年增加了一倍。在名為「弗蘭德斯殲滅戰」的段落里,《朝日年鑒》具體敘述了德軍從包圍英法盟軍、到攻佔空城敦刻爾克的過程。「四五十萬英法軍被困在以敦刻爾克-奧斯坦德海岸線為邊、以里爾為頂點、面積相當於東京府的區域內……聯軍頑強地死守敦刻爾克,並在海空軍掩護下試圖從該港口撤離,雖然一部分英法軍成功逃脫,但其餘部隊或被殲滅或成為俘虜,5月31日聯軍在弗蘭德斯戰線即以大敗收場,6月4日最後的據點敦刻爾克在激戰過後被佔領,一切戰鬥結束。」在這個版本里並沒有提到三十萬盟軍的撤離,大部分盟軍都被德軍圍殲在了法國北部的戰場上。這顯然採取了更接近德國立場的說法。

1940年《朝日年鑒》所載之「弗蘭德斯包圍殲滅戰」,即導致敦刻爾克撤退發生的法國北部戰役。

大決戰的戰果統計:英法聯軍120萬人被俘,大量人員傷亡,德軍死亡約一萬人,失蹤八千多人,四萬多人負

在軸心三國對敦刻爾克的報道中,最為詳盡的反而是看似事不關己的義大利。在1940年6月5日,義大利《新聞報》頭版標題是《隨時發動進攻》,並在右側標題《攻佔敦刻爾克,四萬戰俘,戰利品不計其數》下詳細記錄了德軍的戰場所得,包括「七名法國將軍,330名軍官,34600名士兵,320門大炮和100輛坦克」。

義大利《新聞報》1940年6月5日頭版

《新聞報》6月5日頭版上還刊登了一篇題為《丘吉爾對下議院就敦刻爾克「浩劫」發表講話》的小文章,詳細記錄了丘吉爾那場著名演說的內容。文中提到丘吉爾向下議院披露有33.5萬人得以從敦刻爾克撤離,但有大量物資裝備損失;丘吉爾承認法國北部戰局是一場巨大的軍事災難,但強調了與法國共同抗擊德國的決心。

《丘吉爾對下議院就敦刻爾克「浩劫」發表講話》

而早在6月3日,《新聞報》就在頭版上刊登了一張從英國海岸眺望法國戰場夜景的圖片。左邊的光點為敦刻爾克方向的戰火,最右邊為激烈交火的反光,中間依次為海岸線上的燈光與加來方向的巨大火光。最下方文章的標題洋溢著樂觀情緒:下一場攻勢是巴黎還是倫敦?

敦刻爾克的戰火

也許最為諷刺的是《新聞報》 1940年6月1日頭版文章 「敦刻爾克逃兵抵達倫敦」。在報道中,《新聞報》記者稱有大量英國軍人正陸續從歐陸戰場抵達倫敦。目前撤離的軍人人數仍被官方保密,不過有猜測稱其為數萬人,乃至總人數的一半(即二十萬人)。

《敦刻爾克的逃兵抵達倫敦》。如果希特勒讀了義大利人的報紙,會不會下令德軍加快速度攻打敦刻爾克?

在《新聞報》記者看來,即便是「數萬人撤離」的非官方估算,未免也太過樂觀,高估了英法盟軍的能力。但事實似乎表明,在1940年瞬息萬變的時局面前,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戰場上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世界說 徐一彤

發自 北京

了解全球局勢,世界趣聞,微信關注一個就夠了:世界說(ID:globusnews)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