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媒體報道︱重慶石柱:小辣椒點亮脫貧夢(圖)

一曲「世界經典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啰兒調以簡單的形式、快樂的旋律唱出了渝東山區石柱人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情感,廣為流傳。

一場仲夏透雨讓青山綠野喝飽了水,生機盎然。剛移栽完不久的30萬畝辣椒基地在淡淡霧嵐的裝點下美成了一幅幅水彩畫,驚艷了參加全國產業扶貧(重慶石柱)現場觀摩的62個貧困縣的縣委書記、縣長等代表們。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縣委書記蹇澤西以辣椒產業為例,分享了當地產業扶貧經驗。農業部總農藝師孫中華表示,產業扶貧就是要善於使用各種扶貧資源,協同發力,使原本不起眼的「小東西」變成農民脫貧致富的「頂樑柱」。

孫中華及與會代表考察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

孫中華及與會代表考察重慶小天鵝百福食品有限公司

三河鎮紅民村辣椒產業基地

孫中華在三河鎮紅民村辣椒產業基地調研

一棵小辣椒譜寫產業扶貧大文章,把石柱人脫貧致富夢想點亮。

選准產業——

「我們對脫貧有信心」

「我家今年種了4畝辣椒,對鞏固脫貧充滿信心。」家住石柱縣三河鎮拱橋村高橋組的曾凡盛一邊冒雨在辣椒地里忙活,一邊告訴記者,以前在外打工奔波多年,吃夠了苦,近幾年回家后種植辣椒,嘗到了「甜」。

與曾凡盛一樣有獲得感的,還有石柱縣的許多椒農,縣裡不斷發展壯大的辣椒產業,讓他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位於重慶東部、三峽庫區腹地的石柱縣,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是重慶市唯一集民族自治縣、三峽庫區移民縣、革命老區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於一體的特殊縣份。因地制宜,選准產業,是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依託自然稟賦和生態優勢,以產業發展為本,以脫貧致富為要,石柱縣將小辣椒做成了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大產業。

事實上,從民國時期開始,石柱便成為重慶地區重要的辣椒產地;二十世紀60年代,石柱三益鄉所產牛角尖椒品質優良,以鮮紅、肉厚、味辣、籽少、油氣足著稱。相比於其他糧食和經濟作物,辣椒種植投入少但效益高、工序多但勞動強度低,不同年齡段勞動力均能承擔,契合當前農村「三留守」人員較多的現實情況。石柱之於辣椒,可謂是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等優勢。

順勢而為。縣裡把辣椒產業作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第一抓手,先後出台「做大做強辣椒產業助推城鄉統籌發展的決定」、辣椒產業「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發展規劃,圍繞「低高山發展鮮食、中山發展干制加工」布局產業基地,按照「業主申請、農民投票、雙向選擇」原則建辣椒產業基地,推行合作社和訂單生產模式。業主與鄉鎮(街道)簽訂基地建設合同、與農戶簽訂種植收購合同,繳納履約風險保證金,並在產前傳遞市場信息,產中指導技術、配送物資,產後收完收盡,椒農生產不愁、賣椒不愁。同時,傾斜扶持貧困村,種植計劃優先保障貧困戶,對貧困戶給予260元/畝的辣椒種植補助及全額保險費補貼,保障了椒農尤其是貧困椒農的種椒積極性。

經過長期探索實踐,石柱辣椒產業形成並完善了「產業服務、價格統籌、風險保障、市場管理」四大機制,有力地推動了產業發展。

如今,全縣四分之三的鄉鎮種植辣椒、三分之二的農戶吃著「辣椒飯」。辣椒基地常年保持在30萬畝以上,累計發展辣椒專業合作社(業主)35個,25個鄉鎮(街道)、164個村、728個組種植辣椒,受益群眾近8萬戶。

延伸鏈條——

「提升價值是關鍵」

「春天一片白,夏天一片綠,秋天一片紅。」這是石柱椒農們對辣椒從育苗到收穫最形象、最直觀的描述。但辣椒收穫並不意味著結束,做大做強產業,延伸鏈條、提升附加值是關鍵。

「貴州有個『老乾媽』,重慶要出個『譚妹子』!」石柱縣土家妹子譚建蘭,瞅准縣裡發展辣椒產業時機,干起辣椒經銷、加工行當,組建了石柱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憑著一股子韌勁,多年打拚,如今合作社集種植、加工、銷售、服務於一體,擁有5800立方米冷庫、2.5萬平方米加工廠房、2萬餘畝辣椒基地,年吞吐鮮椒近2萬噸、綜合產值1.2億元。帶動10個貧困村、840戶貧困戶發展辣椒產業,其中350戶已經增收脫貧,490戶預計今年內脫貧。合作社獲得「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等榮譽稱號,譚建蘭也獲評「經濟女性年度創業人物」。

「譚妹子」只是石柱縣培育的26家本地辣椒加工企業代表之一。按照「圍繞基地建龍頭,發展龍頭促基地」的思路,縣裡還引進了重慶德庄、小天鵝、怡留香、香水火鍋、喜悅來、畢茲卡等火鍋產品加工企業6家,促進辣椒就地加工。

同時,推動加工企業研發新產品,逐漸形成鮮椒、泡椒、辣椒干、複合調味品等多層次產品供應體系,其中重慶小天鵝百福食品有限公司的產品達159個品種,「石柱紅」辣椒干廣受火鍋行業、調味品製造企業青睞。突破辣椒干制技術,研發建成48條自動熱風循環辣椒干制生產線,率先在國內實現辣椒機械化干制;建成組裝式冷藏庫23座,干椒冷儲能力達1.23萬噸;全面實施「煤改氣」,辣椒加工實現環保、品質「雙保障」。目前全縣干椒加工產能達5萬噸/年。

為擦亮品牌,縣裡先後註冊了「石柱紅」辣椒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企業註冊了長光牌、香水牌、老外婆等調味品商標8個,石柱辣椒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石柱紅」鮮辣椒及辣椒干獲「綠色食品」認證。為拓展市場,布局區域化銷售窗口10個,產品暢銷國內31個省份及日本、韓國、新加坡、歐美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石柱辣椒知名度、美譽度得到極大提升。

最新統計顯示,2016年,全縣辣椒種植面積30.3萬畝,鮮椒產量29萬噸,產業總產值16.8億元,椒農收入11.5億元。

利益聯結——

「沒想到能掙這麼多錢」

「同樣的幾畝地,一年能掙這麼多錢,這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自己種田種地,合作社白給股份還分紅,更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這幾天,石柱縣三河鎮紅明村中嶺組62歲的向大旬和老伴兒在自家7畝辣椒地里除草、施肥、提埂,從早到晚忙個不停,「累是累,但歡喜」。

以前主要種玉米和水稻,向大旬一家四口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如今,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向大旬成了椒農,並通過「辣椒股權」的形式,每年都能享受到固定分紅和效益分紅,家庭年收入在3.2萬元左右。

同樣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種植的東西不同,收益的差距竟如此之大。向大旬這樣的貧困戶是怎麼享受到產業扶貧的「辣椒紅利」的呢?2016年10月,石柱縣在深化產業扶貧中探索通過經營主體、資產收益和結對幫扶三個途徑帶動貧困戶持續增收。縣裡整合財政支農和扶貧資金2.08億元,通過股權收益、基金收益、信貸收益等多種模式將市場經營主體與貧困戶進行「捆綁」,貧困戶可以通過持股分紅的方式實現增收,獲得穩定的長效收益。具體來說就是按照每個貧困戶2萬元的標準建立股權化資金,經營主體、村集體、貧困戶分別按5∶1∶4持股,貧困戶每年按持股額的8%進行固定分紅、按不低於持股額的4%進行效益分紅。

向大旬一家所在的紅明村共有682.2畝辣椒。該村齊心辣椒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輝龍介紹,合作社對口幫扶的貧困戶目前戶均種植3畝辣椒,每畝產值在3000元左右,戶均收入9000元;合作社今年申請的辣椒烘乾「煤改氣」項目得到縣財政102萬元的資金支持,前提條件是必須帶動51個貧困戶增收脫貧。於是,合作社為這51戶貧困戶配股8000元/戶,每戶每年的固定分紅加效益分紅合計不少於960元。

截至2016年底,石柱的辣椒產業已帶動7219個貧困戶種植辣椒2.6萬畝,2016年戶均辣椒種植收入超過1萬元。到今年5月,全縣已審定辣椒產業扶貧項目48個,折股量化資金3918萬元,配股到戶1959個貧困戶,預計未來5年可實現戶均增收1.28萬元。

不只是辣椒產業,通過產業扶貧,石柱縣貧困人口由6.06萬人下降到1.03萬人。石柱也成為「調味品原輔料(辣椒)種植基地」「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辣椒之鄉」,實現了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的共贏。

農業部主管 農干院主辦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