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學生居然不了解中國歷史?這些讀國際學校的孩子們,這樣成長真的正確嗎?

2016年底應邀去深圳做了一場以《如何最大化留學回報》為主題的講座,席間認識了一對母女,她們令人印象深刻。

孩子扎了根馬尾辮,是一位國小生。母親衣著端莊,說話臉帶微笑。今年秋天母親將送女兒去瑞士讀私校。在問答環節,這位母親很有意識地讓女兒扮演主角,與嘉賓進行對話。看似稚嫩的孩子,在眾目睽睽之下,很自信地向台上的幾位嘉賓直接提問,並且對嘉賓的問題進行回答。我對她的第一印象:語言流利、思路清晰、表達到位,這位孩子很棒。

在過去5年裡,我遇見的低齡留學生越來越優秀,不僅僅中英文嫻熟,而且不少從小就開始接觸中西體育或者參加海外中短期學習項目,提前熟悉環境;家長也越來越國際化,因公因私,經常穿梭於海內外。瑞士的中國小,不僅僅要比家喻戶曉的美國學校更小眾,而且學費更貴,但這顯示了這個家庭做選擇並非盲從,而是有自己的見解。

當天母女聽講座是為了取經,想進一步了解如何更全面地為低齡留學做準備。這位家長向我提問,她的孩子目前還需要做哪些準備,如何能夠融入更快,如何能夠學地更出彩。

如果讀者是剛入門的預備留學家庭,對於前期準備,我一般會有以下幾個建議:

首先是英文能力,尤其是學術英文(英文寫作最關鍵)。

其次,學生最好能夠掌握一項體育技能,因為體育是認識新朋友非常直接並有效的方法。

再者,時間充裕的家庭,最好在出國之前,為孩子提供獨立生活的機會,比如參加海外的寄宿制夏校。

如果讀者是一位已經準備充分的家長,我估計以上建議並非新鮮。那麼除了英文和體育,是否還有更加重要的準備?答案是:有。今天的文章就是要討論一項比英文和體育能力更加重要,但又輕易被家長和學生忽略的準備。

這裡分享兩個故事片段,拋磚引玉,希望通過故事來回答家長的提問。

故事1:

我在美國私立高中當老師的第一年,結識了一位來自韓國的9年級新生,Steven. 也許是因為我是全校唯一的亞裔老師,Steven 很自然地與我走的很近,時不時放學後會找我聊天。

起初,Steven 對美國的高中教育充滿了憧憬,在交流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他很期待將來上個好大學。但是漸漸的,我發現他身上背負的壓力巨大,其中來源之一是他時常所感受到的文化衝擊。他自己的信仰和世界觀與典型美國少年身上那種勢利和肆無忌憚的感覺顯得格格不入。具體一點來說,他不理解為什麼好些美國同學對人類的幸福安寧毫不關心(對殘酷的越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開各種玩笑,好像它們只是電腦遊戲),也不理解為何好些同學與父母的關係很差(研究美國寄宿高中發展史,你會發現很多家庭就是因為父母與子女關係不融洽,才送兒女讀寄宿學校)。Steven 懷疑自己之前的認知是否存在問題,他糾結是否需要改變自己才能找到歸屬感?

故事2:

這個故事來源自於飯桌上的一次不經意的交流,讓我記憶猶新. 在美國高中, 跟同事在學校食堂一起用餐的時候也是 老師們聚集在一起 「吐嘈」 的最佳時刻,「吐嘈」 的對象當然是學生。一般是討論需要幫助的學生:如某某同學最近晚上不好好睡覺,功課落了或者是某某學生最近心情不好,需要了解或者安撫。

有天在學校食堂吃午飯,一位教世界歷史的老師坐在我旁邊,跟我聊起來。他開門見山地就問我關於學生對於歷史的了解。記得當時他問我的時候的所流露出來的表情是困惑加驚訝。他困惑為什麼好些學生不了解歷史,特別是現代史。私下與幾位學生聊天,一位上海學生分享了她剛開始上美國歷史課的一次尷尬:

記得剛來美國上學的第一天,在歷史課上老師正好說到歷史,老師也許認為我是人所以應該對的歷史比較了解,就讓我解釋一下宋朝為什麼很昌盛,我頓時啞口無言,找不到一點思緒。我當時覺得十分尷尬,回答不出問題不算什麼,但是連自己國家的歷史都不知道,就是一種無知。所有的家長都關心如何快速融入,如何快速適應,但是「融入」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主觀的認知。你可以跟每一位同學混個熟臉,但心裡還是覺得自己是個外來者;就如同故事一的主人公,他幾乎每天有意去跟美國學生一起用餐,特意走近美國同學圈,甚至還有意疏離韓國人圈子,但是他終究兩邊都沒有找到歸屬感,心裡很是困惑。

十幾歲的少年,哪怕二十幾歲的成年人,也許為了在一個群體里找到歸屬感。我們都會試圖把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但這終究是徒勞。因此,若談「融入他鄉」,我們不得不先談自身。除了英文和體育,每個留學家庭要準備的是為自己的孩子提供機會去深刻體會自己的家庭價值觀並深度了解自己的國家歷史,這是一項比英文和體育更加根本,但容易被忽視的留學前準備。

最近紅火的央視古詩詞大賽節目讓觀眾,尤其是青少年看到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魅力。每一個小留學生家庭,倘若能夠在出國之前投入時間掌握或欣賞文化的某一方面的表現,想象一下哪天你作為留學生有機會去教授他人一門課(例如位於美國麻州的伯克希爾中學以及美國的俄亥俄州的歐柏林大學都讓學生開課,並授予學分)。那個時候是別人主動來找你,聽你的課,來了解你。

讓我們回到文章開頭那位深圳家長的提問:女兒的外語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能力都達到了一定高度的水平,目前還需要做些什麼?我建議母親讓女兒在離開出國之前,多學習文化和歷史,然後掌握用英文來表達自己文化的獨特和歷史的深度。我相信通過展示自己的優點,讓美國人或瑞士人了解歷史,讓他們喜歡上我們的母文化,他們當中就會有人自然地願意接受我們,喜歡我們。

在這之上,我們每一位留學家長都應該進一步思考:外國人接受我們固然重要,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全心接受自己。當我們深刻體會並欣賞自己母文化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更好的接受自己,認可自己,這才是「融入他鄉」的最關鍵。心理學有種說法,只有當一個人懂得「愛」自己的時候,他才會懂得去愛別人,同時也會被別人所愛,這也正是眾多小留學生所缺失的最關鍵留學前準備。

北京國際學校家長交流qq群已建立,我們將持續新建全國各地國際學校家長交流群,趕快添加小助手官方QQ1819218592入群吧!

乾貨大集合:

近期,小編整理了一系列非!常!實!用!的乾貨大禮包,詳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