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洞見驚心動魄的宇宙!我國成功發射首顆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

6月15日,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它將揭示宇宙中驚心動魄的圖景:黑洞吞噬被撕裂的星星、脈衝星瘋狂旋轉、宇宙深處猛烈的爆炸……據國防科工局消息,這顆衛星全稱為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由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送入550公里近地圓軌道。它將巡視銀河系中的X射線源,詳細研究黑洞和脈衝星,並監測伽馬射線暴,探索利用脈衝星為航天器導航。它被命名為「慧眼」,寓意在太空「獨具慧眼」,能穿過星際物質的遮擋「看」宇宙中的X射線,也為紀念推動高能天體物理髮展的已故科學家何澤慧。科學家希望通過「慧眼」解開黑洞演化、中子星強磁場等劇烈天文過程中的種種謎團,研究極端引力條件下的廣義相對論和極端密度條件下的中子星物態,以及極端磁場條件下的物理規律等基礎科學問題,這些是現代物理學有可能獲得突破的重要方向。本期熱點聚焦我們就來揭秘首顆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

要點速讀:6月15日11時0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

「慧眼」的探測面積很大,尤其是高能望遠鏡的探測面積超過了5000...

「慧眼」重約2.5噸,載荷重量981公斤,其上同時安裝了高、中、低能三組X射線望遠鏡,實際上是一座小型空間天文台。

據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衛星有效載荷總設計師盧方軍介紹,這顆衛星首次實現了1-250keV的能區全覆蓋,有利於從不同能段來觀測和研究X射線天體的輻射機制。

「慧眼」的探測面積很大,尤其是高能望遠鏡的探測面積超過了5000平方厘米,是國際上同能區探測器中面積最大的。「面積越大,探測到的信號就會越多,就越有可能發現其他望遠鏡看不到的現象。」參與衛星研製的科學家熊少林說。

「慧眼」的視場也很大,約兩天即可完成對銀道面的掃描,有利於監測暫現源。「對於一個已知源,當然也有可能取得新發現,但對於一個新的源,新發現的概率當然會更大。」熊少林說。

「慧眼」是建立在科學家李惕碚和吳枚提出的直接解調成像方法之上的准直型望遠鏡,因此它還具有觀測亮源的優勢。

據低能望遠鏡主任設計師陳勇介紹,X射線能量越低,光子數量就越多。「在觀測低能段亮源時,聚焦型望遠鏡會把所有X射線光子都聚到一點上,導致曝光過度,只能看到白茫茫一片;而我們的望遠鏡可以把光子分散開,看多亮的源,都不會晃瞎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慧眼」首席科學家張雙南的建議下,在不增加和更改軟硬體的前提下,只要對探測器工作高壓做適當調整,高能望遠鏡主探測器中原本用於屏蔽本底X射線光子的碘化銫晶體就可用來觀測伽馬射線暴了。這一創新設想將「慧眼」的觀測能區進一步推高到3MeV。

「慧眼」可活捉黑洞、脈衝星 神秘莫測的黑洞還隱藏著很多秘密。

由於「慧眼」有較大的視場,對銀河系巡天是它最重要的使命。「我們預期會發現一些新的黑洞和中子星。」張雙南說。

他說,儘管其他國家已發射的同類衛星開展過巡天觀測,但絕大多數X射線源都是變源,會不定期發生劇烈的耀發,不是一兩次巡天就能發現的,因此「慧眼」將反覆開展巡天掃描,及時探測銀河系內天體源的耀發。

「天上黑洞、中子星那麼多,但是現在還沒有一個被徹底搞明白,所以會不斷有衛星來觀測它們。」張雙南說。

神秘莫測的黑洞還隱藏著很多秘密。「黑洞能產生X射線等各種輻射,還有可能產生高能宇宙線以及強烈的噴流。它們究竟在幹什麼?現在人類只有二三十個黑洞的樣本,能發現更多當然好,對已發現的黑洞我們也希望研究得更清楚,找到黑洞只是開始。」張雙南說。

據他描述,黑洞有時很「冷靜」,有時很「暴躁」。當它「發脾氣」時,產生的X射線流強特別高。國外的衛星適合看「安靜」的黑洞,而「慧眼」特別適合看「暴躁」的黑洞和中子星。

「我們還不知道為什麼有些黑洞『發脾氣』,所以我們希望對銀河系的黑洞和中子星做比較詳細的普查。」張雙南說。

此外,「慧眼」還要給宇宙中詭異的中子星(脈衝星)「把把脈」。「我們還不清楚中子星的內部是什麼。它們具有超強的引力場、電磁場和核密度,可謂極端物理的天然實驗室。通過研究中子星的X射線,我們可以測量其表面的磁場強度,研究高密度、強磁場下物質的性質。」張雙南說。

未來的空間科學衛星將更為複雜,更具有競爭力

這枚來之不易的太空望遠鏡凝聚了幾代科學家的智慧與心血,將帶動天文學研究整體發展,實現空間科學重大突破。

中科院院士顧逸東認為,空間科學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應爭取經過15至20年的努力,使空間科學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歐空局科學理事會科學支持辦公室主任阿溫德·帕馬說,「慧眼」要通過X射線研究黑洞、中子星等,這些是全世界科學家都感興趣的題目。「慧眼」升空后,將有很多機會與歐空局的幾顆衛星開展聯合觀測,這比一顆衛星單獨觀測對科學研究更有好處。

「我對發展空間科學印象深刻,近兩年發射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量子衛星以及未來的發射計劃都顯示出有能力並致力於發展科學。」帕馬說。 義大利航天局資深科學家保羅·焦米說,未來的空間科學衛星將更為複雜,更具有競爭力,這些衛星與地面科學設施必定使成為空間科學知識的重要生產者。(新華社記者 喻菲、全曉書、屈婷、白國龍)

「慧眼」十問:科學家的非凡智慧

什麼是硬X射線?

X射線,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誰沒拍過幾張X光片呢?X射線的波長很短,約介於0.01-10納米之間,要遠遠小於可見光的波長,所以不能被肉眼觀測到。

科學家針對探測手段的不同,把X射線分成了硬X射線和軟X射線。能量在20千電子伏(keV)以上的X射線,傳統上被稱為硬X射線;能量在10keV以下的,就被稱作軟X射線。以前的天文儀器主要在上述兩個能段工作,中間這一段天文觀測得比較少。

硬X射線如何探測?

如果我們把一台普通的光學望遠鏡對準X射線源,則根本無法獲得其圖像。這是因為X射線的波長極短,能量很高,所以它不會像可見光那樣在鏡面上發生反射或折射而聚焦成像,而是會像一粒粒「炮彈」一樣,直接砸在鏡面上或者穿透鏡面而過,能量越高,「炮彈」的穿透能力就越強。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