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O"形腿「X」形腿,怎麼辦?

下肢伸直時,股骨和脛骨構成向外的角度,兩膝部靠攏,兩足內踝之間的距離增大,類似「X」形,稱為膝外翻,俗稱X形腿。其病變多發生於股骨。

二、什麼是膝外翻?

直立時,雙下肢向外側呈弧形凸出畸形,兩足內踝部靠攏,兩膝部之間不能併攏,有較大間距,類似「O」形,稱為膝內翻,俗稱O形腿或弓形腿、羅圈腿,其病變多發生於脛骨。

三、膝內翻和膝外翻的診斷

1、膝部內翻或外翻畸形,行走障礙。

2、成年人評估膝內翻時,囑患者雙足跟、雙足掌併攏,放鬆雙腿直立,如兩膝存在距離,就說明是有膝內翻。一般根據常態膝距和主動膝距2個指標,判斷膝內翻的輕重程度。所謂常態膝距,指的是直立時兩足踝部靠攏、雙腿和膝關節放鬆時,雙膝關節內側的距離。主動膝距,指的是直立時兩足踝部靠攏、腿部和膝關節用力併攏,雙膝關節內側的距離。

根據常態膝距和主動膝距的大小,膝內翻分為I、Ⅱ、Ⅲ、Ⅳ度:

「X型腿」是指兩足並立時,首先是兩側膝關節碰在一起,而兩內踝則靠攏不了,根據常態踝距及主動踝距大小,「X型腿」可分為I、Ⅱ、Ⅲ度。

雙下肢伸直時,雙膝或雙內踝顯著分開。常態距在3cm以下,主動膝距為0的屬Ⅰ度;常態距在3cm以下,主動膝距大於0的屬Ⅱ度;常態膝距在3-6cm,主動膝距大於0的屬Ⅲ度;常態膝距大於6cm的屬Ⅳ度。

3.X線攝片顯示股骨或脛骨彎曲變形。

1生理性因素

兒童下肢發育規律:兒童出生後主要以「O型腿」為主要表現,直到1歲半左右,兒童下肢會逐漸變直,到3-4歲的幼兒通常表現為「X型腿」,在6-7歲左右接近於成年人。在以上年齡段出現的膝內翻、膝外翻絕大多數是生理性的,不要太過擔心,過於積極地處理往往容易導致矯枉過正。

2病理性因素

對於病理性膝內翻、膝外翻,由於兒童下肢處不斷生長過程中,任何可以影響下肢生長的疾病或者應力均有可能導致膝內翻或者膝外翻:

(1)繼發於佝僂病、黏多糖病、脊髓灰質炎Blount病等原發疾病;

(2)繼發於骨折等損傷因素;

(3)繼發於骨髓炎等感染性疾病;

(4)8歲以上兒童出現特發性膝內翻或者膝外翻,這種膝內翻、膝外翻畸形不會自行矯正;

(5)使用學步車;

(6)有研究表明,13~15歲青少年出現「X型腿」或者「O型腿」,可能與經常參加對抗運動有關,尤其是橄欖球等對抗性強的運動;

(7)走路外八字腳、經常以稍息姿勢站立、長期穿高跟鞋、盤坐、跪坐、蹲馬步等,也會形成膝內翻。

膝內翻形成外觀上的畸形,破壞了人的形體美。有些人因此精神壓抑,甚至悲觀厭世。

在膝內翻情況下,內側關節面超負荷負重,使關節面的軟骨粗糙、變形、軟化、破碎脫落,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癥狀。過度的壓力和摩擦,會導致脛骨平台塌陷,繼發骨性關節炎。

膝內翻的患者,一般30歲左右可出現膝關節的疼痛,最初只是勞累后出現疼痛不適,以後逐漸加重,上下樓梯困難,不能下蹲,膝關節活動障礙,甚至行動困難。

六、膝內翻、膝外翻的治療

1、處於佝僂病活動期者,屬於內科治療範疇。

2、佝僂病已治癒,輕度膝外、內翻畸形者,隨著病兒的發育成長,畸形多可自行矯正,無需治療。Ⅰ度膝內翻,可以不作矯正,但日常續每天注意飲食補鈣,避免膝關節負荷活動如上下樓、爬山等,可做非負荷性的運動如游泳、騎腳踏車運動,避免關節過早退變而患關節炎。

3、中度畸形者,可行手法矯正或夾板矯正法,或穿矯形鞋輔助矯正。膝外翻者,可將鞋底的內側墊高;膝內翻者,則將鞋底的外側墊高。

4、重度畸形者,若為3-5歲的病兒,可用手法閉合折骨術矯正,術後用管形石膏固定4-6周;年齡超過5歲者,則行截骨手術矯正,酌情用骨內、外固定。

沒有「X型腿」或「O型腿」?

那麼,恭喜您,

省去了好多煩惱,

如果您身邊有朋友面臨這些苦惱?

那就轉發給他吧↗↗↗

EN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