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16家「一帶一路」境外合作區結盟 促進資源優化整合

商務部資料顯示,目前在20個「一帶一路」國家建設56個境外經貿合作區,佔在建合作區總數的72.72%,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然而,當前海外園區面臨政治環境、政策法律、招商融資等各方面的考驗,成功的比例並不高,一些園區甚至建成后一直閑置荒廢。

為形成合力、破解共性問題,「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園區聯盟在天津「一帶一路」境外合作區高峰論壇上成立,該聯盟由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發起,創始成員包括「一帶一路」沿線的十六個境外合作區。

「聯盟的成立有利於將境外合作園區的資源進行優化和整合,更好地服務境外合作園區的發展,更好地服務企業走出去。」 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冼國明在上述論壇上表示。來自國內外政界、學界和企業界的與會代表探討了境外經貿合作區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與路徑、分享了合作區開發建設實踐中的經驗。

融入發展規劃

「這些年來,綜合開發研究院派出幾十支專家隊伍到世界各地幫助各國規劃經濟特區,這是因為有實實在在的需求。」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在論壇上稱,「模式究竟包含怎樣的內容,如何把這一套模式從』引進來』向』走出去』進行有效轉變,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曲建指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最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是在新建的經濟特區、工業園區和新經濟區里。當年「方案」的聰明之處在於「以點帶線、以線帶面」非平衡型發展,在「點」上發展經濟特區,而非鋪天蓋地投資基建,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

他強調,今天中企「走出去」是沿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路徑,從產業的選擇上來看,從能源開採、礦產業開採向製造業轉移,從「獲取資源型」向「配置要素型」轉變。的製造業要更好地走出去,就需要相關企業、政府指導部門和智庫聯手制定一個完整的對外投資戰略安排。

如何提高企業在境外開發園區的成功率?據曲建介紹,在「模式」中,園區成功的經驗核心是「123體系」。

「1」指制定一部「特區法」。「如果沒有『特區法』的保證,對外投資的企業要慎之又慎,不要相信雙方簽訂的協議,因為東道國的執政黨經常更迭,變化之後協議往往出現一系列的廢止、調整,法律是唯一能夠保護企業利益的手段。但制定法律涉及到主權問題,需要智庫領域專業人士介入,以顧問的方式提出設立『經濟特區法』的相關建議。」他解釋稱。

「2」指兩個規劃,即必須明確所建經濟特區的「產業規劃」和「空間規劃」。

「3」指三個方案。「第一個是商業模式方案,必須明確盈利模式到底是什麼:很多企業之所以吃虧就在於,以為土地盈利模式是普天下皆準的方案,想當然地將的土地管理模式引入到非洲、亞洲其他地區甚至歐洲;第二個是融資方案不能斷,經濟特區、產業園區必須立足於全生命周期30年,如果只考慮三五年則一定以失敗而告終;第三個是必須制定好全生命周期的運營方案。」 曲建說。

「我這兩年每到一個地方都要看看當地的開發區、經濟特區和工業園區建設,問題還是不少,一些園區沒有做好規劃,不知道應該吸引怎樣的產業進駐。」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張文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說。

張文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企業在設計、建設境外園區時關鍵是要與東道國的對外合作、經濟開發戰略相吻合,特別是本國經濟走廊的布局和規劃。

「企業一定要『吃透』所在國的政策法規,還要看該國與周邊國家的自貿、投資安排,這樣園區生產的產品不僅可以面向本地市場,還能夠輻射周邊市場。」他說,「一些國家政府能力比較弱,園區開發企業可以幫助和推動其制定好的政策、法規,反過來對園區的建設和運營也有好處。」

面臨融資困境

融資難目前仍是困擾園區發展的一個巨大瓶頸。華信中俄農業產業合作區的投資方東寧華信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園區管理部總經理胡麒在分論壇上提到,長期以來,儘管公司在境外園區建設中拓展了多方位的融資渠道並進行了大量的農業儲備,但政策和金融的不確定性始終存在。

胡麒指出,在俄羅斯從事種植的農業企業大多小而散,在「各自為政」的種植環境下,配套的水利、農田基礎建設也十分落後,因此投資需要巨大的資金量。「從自有資金來看就存在很大的風險,關鍵是不能可持續投資。俄羅斯的現代農業貸款利率是17%,貸款成本非常高;俄羅斯的匯率不穩定,資金的保值受限。」

此外,資產評估、保險機制也造成融資困難。「我們在境外嘗試了很多次,希望引入保險機構進入俄羅斯農業。保險機構認為無法對資產作出正確的應變,俄羅斯保險機構則會提出相應的制約條件,非常苛刻。」他說。

商務部資料顯示,華信中俄(濱海邊疆區)現代農業產業合作區是第一個境外國家級農業產業園區,該項目是2010年3月20日習近平出訪俄羅斯期間簽約的中俄地方合作十個重點項目之一,2015年被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中優先推進項目清單。

儘管合作區得到兩國政府的支持與認可,但胡麒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國家政策方面還存在不協調的情況。「俄羅斯地區有自己的農業支持政策,與園區農業政策路徑不同,俄羅斯的發展區政策必須合約進入才能享受,兩國政府還需要進一步溝通來達成共識。」

被稱為「非洲最大自貿區」的吉布地國際自由貿易區為境外經貿合作區的融資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案例。

絲路國際銀行的成立為吉布地國際自由貿易區的融資提供了重要抓手。「未來我們會在整個『一帶一路』沿線依託港口和自貿區部署更多的絲路國際銀行,比如在多哥、白俄羅斯、斯里蘭卡、寮國、立陶宛等國設立絲路國際銀行,形成一個鏈條,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絲路億商副總裁陳春瑩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

他還透露,公司考慮建立產業發展基金,目前主要服務於在吉布地、多哥等國的產業園和中資企業等,「我們的融資模式是發行基金,委託絲路國際銀行進行管理,用於建設海外園區和該國重要的國家基礎設施,如公路、港口、金融中心等。」

針對企業面臨的政策、融資等困境,中非泰達提出了「園區+」的概念,通過園區+政策、金融、產業等進行資源整合。

中非泰達執行總經理魏建青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解釋道,「園區+政策」是指可以和駐在國政府針對經貿合作區建立磋商機制,給予政策引導;「園區+金融」是指將銀行、基金等吸納到園區平台上來提供金融支持;「園區+產業」是指園區可以和很多產業聯盟合作,進行「集群式招商」。

「企業海外投資有風險、困難大,『園區+』的模式是希望能夠打造一個生態圈,使企業的招商、盈利等問題迎刃而解。」他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監製/李雨思 編輯/許金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