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董克平:只有高級吃貨才會懂的飲食禁忌

《廚王爭霸》大概成了央視經濟頻道的王牌節目,春節首播後到今天,已經進行了多次重播。今天吃晚飯的時候,朋友微信通知我電視里正在播出《廚王爭霸》,我在屏幕上的形象還挺好看的。

個人覺得在這次《廚王爭霸》的錄製中表現還是不錯的,評價菜品時雖然語言嚴厲了一些,但態度是認真的,標準是客觀的。但是節目播出后,微博上有很多罵聲,大致是說我偏向外國廚師,是洋奴。看到這些謾罵,心裡多少有些不愉快,不過很快就釋然了。那些人沒有經歷現場,不知道具體過程,罵幾句無非是發泄一下;而且這些人的見識實在有限,和他們是沒法講道理的,所謂「夏蟲不可語冰」。今天在微博上又看到了有人爆粗口,心想這些人真是有閑工夫,閑的沒事跑到公開場合秀自己做人的底線,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沒文化似的。

斯圖爾特·李·艾倫在《惡魔花園—禁忌食物的故事》一書的結尾部分,討論在歐洲一些食物禁忌與流行的歷史時說,「這些禁忌背後的原因並非出於對社會問題和健康問題的關注,人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想把非基督教的/外來的物質排除外社會機體之外。」用這個說法來分析微博上那些罵聲背後的ID,大致也是行得通的。那些對西餐的輕蔑態度,那種簡單的認為中餐比西餐牛逼的觀點,那些因此而對不同觀點不是進行討論而是張口就是謾罵的人,無非是他的認識認知範圍的狹隘,想把非中華文化/外來的東西排除在他喜歡的習慣的認知之外,謾罵則是這類人無意識的、淺陋的知識儲備的、粗魯無教養的爆發,只是更多了一層無知愚昧的外衣與愛國賊的底蘊。

說點別的吧。與過去相比,我們可以吃到的食物越來越多了,在北京,基本上可以吃到全國各地的風味菜肴,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的菜式基本也可以吃到,這是在餐廳酒樓里,如果加上網購、電商提供的各種便利,各種水果、各種零食也可以出現在我們的冰箱里。食物的極大豐富之後,卻經常聽到很多人吐槽,覺得今天所吃到的食物與過去相比,更不滿意了。文化歷史學家皮埃羅·坎波雷西把認為這種情緒源自於「與過去的深度中斷」,沒有飲食禁忌(非健康方面的,歷史上那些和道德宗教有關的飲食禁忌)的現代飲食行為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是簡單的空洞的膚淺的,由此導致人們沉迷於世俗的快樂,道德上精神上沒有了追求。

朱古力是曾經的禁忌食物

馬鈴薯(土豆)在十八世紀的英國被認為是使人懶惰的食物

這樣的情形在沒有什麼災荒和飢餓歷史的歐洲也許是存在的,這樣的理論大概也是成立的。對於我這一代人,大致是不適用的。很簡單,沒過上幾年好日子的我們這一代人,在飲食上與過去沒有什麼中斷的感受,只有一天天好起來、豐富起來的感受。食物極度匱乏的,哪裡有什麼食物的禁忌,只要是能吃的基本都被人們吃掉了,吃光了,在生存危機面前,任何食物的禁忌都是軟弱無力、不堪一擊的。從缺衣少食的過去走到吃啥都有的今天,我們有的只是對逐漸豐富的記憶與感激,慢慢的也會有一些和健康有關的食物禁忌,而這種禁忌和在改革開放前的基本是不存在的。雖然大多數人認為性關係和聚餐是維持家庭基本要素,而現在回家吃飯已經成為一種時髦,對性關係的寬容態度讓有些人感到禮儀缺失道德淪喪,但是我們依然享受著食物帶給我們的快樂,只不過這些快樂更多的時候是在飯局上體現的。飯局不僅給我們提供了一定的營養物質和力量補充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精神上的滋養與撫慰。美妙的食物帶來了肉體的享樂和營養的補充。八卦話題釋放出種種壓力,喚醒該有的世俗的快樂。

參加周曉燕老師師門新春團拜會時合影

和朋友們一起品嘗古志輝師傅的新菜

這是一個開放的年代,我們只不過把原本屬於家庭的、有些私密性的快樂放到了公開場合,這種交往的快樂在我看來是正確的、必然要有的快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