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專題 | 理性行動,守正出新——關於核心素養在課程體系建構中落地的思考與建議

2016年9月,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回應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兩大本質問題,為學校教育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學校育人的核心載體就是課程,學校理念的踐行、育人目標的實現及核心素養的落地,都離不開課程建設。構建科學合理而富有校本特色的課程體系,可以說是落實核心素養的首要前提。為此,許多學校結合自己的辦學理念,著力開展課程體系構建,出現了「1+X課程」「5+X」「五彩課程」「活力課程」「綠色教育生態課程」「和美課程」「進步課程」等富有校本特色的課程體系架構。

一、當前學校在構建課程體系中的問題

值得肯定的是,豐富多彩的課程架構展現了學校的課程創生力,展示了不同類型學校的辦學追求和教育特色,同時也關注了類別、層級、性質等不同課程橫縱關係的搭建。但是在當前課程體系架構中,仍出現了一些問題。

例如,某校建構的校本課程體系如下:(1)以延伸學生學科視野為中心的學科拓展課程領域;(2)以開發學生智力為中心的學科競賽課程領域;(3)以培養學生開放意識為中心的小語種課程領域;(4)以強化身體技能和心理健康為中心的體育與健康課程領域;(5)以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動手能力為中心的科技活動課程領域;(6)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為中心的藝術類課程領域;(7)以培養學生社會生活能力為中心的生活技能類課程領域;(8)以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為主的人生遠足課程領域;(9)以培養創新拔尖人才為中心的初高中一體化課程領域;(10)以午間論壇為主的校園文化課程領域。

從這一課程的架構中可以看到,學校開設的課程的確多元且富有特色,但是缺少歸類和整合,不少課程開設的內容、目標相互交織、重疊。例如,以開發學生智力為中心的科技競賽類課程和以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動手能力為中心的科技活動課程、以培養學生社會生活能力為中心的生活技能類課程領域和以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為主的人生遠足課程領域,無論是從目標還是從課程內容上都有交叉。此外,作為「課程領域」和「課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具有類屬關係。上述羅列的課程,有的可以稱為「課程領域」,如「體育與健康課程領域」「藝術類課程領域」,但有的只能稱為「課程」,如「以午間論壇為主的校園文化課程」。

以上例子說明,學校在構建課程體系的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混淆了不同類型的課程概念。課程設置也比較隨意和散亂,沒有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即使建構了體系,也不能完全自恰。這些問題是許多學校所苦惱的。

二、關於學校構建課程體系的建議

怎樣才能將核心素養與學校課程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既科學又富有特色的學校課程體系?筆者認為,要構建一個理想的學校課程體系,應澄清一些概念和關係。

1.理解處理好目標與課程的關係

核心素養是基礎教育各類學校各學段長期加以圍繞的核心關鍵育人目標,具有三個方面、六大素養、十八個基本要點,蘊含在學校各個課程和育人載體的實施過程中。課程尤其是學科課程,多數是以內容領域為依託所開展的育人活動。因此,核心素養與課程設置未必是一一對應的關係,但是一些學校卻將兩者機械地對應起來。

例如,某學校的校訓是「樂學善思、陽光心態、健康體魄、創新發展」,於是就將課程領域劃分為「樂學善思課程」「陽光心態課程」「健康體魄課程」和「創新發展課程」。顯然,這一劃分混淆了目標與內容的關係。

試想,除了「健康體魄課程」比較特殊外,「樂學善思」「陽光心態」「創新發展」在哪個課程中是不需要追求和落實的?這些目標僅僅是要通過課程來培養的嗎?其實,作為某門或某一領域的課程,所承載的育人目標非常多元、多維,教育目標也需要在多種路徑、方式中去實現。課程結構更多的是依據課程內容、課程性質和課程類別進行劃分,核心素養的實現要蘊含在所有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中,不能將其一一拆解、機械對應。

2.釐清縱橫交錯的課程形態與概念

許多學校的課程體系之所以混亂,是因為將許多不同的課程概念混淆在一起,並沒有從不同的功能維度加以釐清。

目前,學校在課程體系中出現的課程概念的確不少。從課程實施主體來看,有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在校本課程中,一些學校還出現了年級課程、班本課程、家本課程的概念。這些概念的出現,顯示了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深化與創新。從課程內容劃分,有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從課程功能劃分,有基礎類課程、拓展類課程、提升類課程。從課程實施選擇性質劃分,有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選修課程里又分為任選課程和必選課程。從課程實施質量劃分,有精品課程、特色精品課程和一般課程。從課程實施的空間場域劃分,有常規學科課程和活動實踐類課程。從課程實施組織形式劃分,有教師走班課程和學生走班課程。從課程實施的時間劃分,有長課程、短課程、微課程等。

以上這些課程概念,是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被定義出來的,因此在構建學校課程體系框架和實施方案時,學校一定要釐清不同課程概念的內涵和劃分標準,按照一定的維度或分類標準進行表述,不能將其混在一起,胡亂搭建。

同時,也要弄清課程體系、課程與課堂之間的關係。課程體系是指在一定教育價值理念的指導下,將課程的各個構成要素加以排列組合,使各個課程要素在動態過程中統一指向課程體系目標實現的系統。課程體系是實現培養目標的載體,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課程要素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資源、課程評價、課程主體等。而課堂是課程實施的路徑與過程,是課程實施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課程包含課堂。當我們說要進行課程改革時,其實也包含了課堂改革。一些學校將「課程改革」和「課堂改革」並列提出,這是不科學的。

3.理解處理好核心素養與育人目標的關係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育人目標,那麼學校的育人目標與核心素養又是什麼關係?核心素養的提出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育人目標的深化和具體化。

作為黨的教育方針的最新表述,黨的十八大提出「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所有學校必須遵循的共性育人目標。學校提出的育人目標,是在共性目標的基礎上生成的,學校自己更加看重而又著力培養的育人目標,因此,學校的育人目標是共性育人目標與個性育人目標的有機統一。學校必須肩負全面整體育人的使命,同時也可追求自己的辦學特色和教育特色。

當前,不少學校的課程體系名稱都在力圖凸顯學校特色,冠以「三生課程」「幸福課程」「和美課程」等,這無可厚非,但作為辦學者,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學校特有的育人目標只是局部個性目標,在教育目標的問題上,不能以個性替代全面。學校的課程整體框架一定要既能體現共性目標,也可體現個性目標,處理好全面育人與特色育人的關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