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媒體:斷交潮下民眾大量囤貨 卡達真危險了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微信公號「俠客島」(ID:xiake_island)6月6日消息,對卡達來說,今天(5日)應該是非常重大的變局之日——從早上到下午,先後有沙烏地、巴林、埃及、阿聯酋、葉門、利比亞等6個中東國家與之斷交,就連南亞島國馬爾地夫,也趕來湊了一把熱鬧,成為今天第七個與之斷交的國家。阿盟也發出聲明,開除卡達。

卡達,面積約1.152萬平方公里,人口154萬。在地圖上,看上去是真正的「彈丸之地」。作為海合會的創始國、富裕的產油國,卡達到底是為何遭此變局?

為了解答這樣的疑惑,我們今天邀請到了島叔、國際廣播電台前駐卡達首席記者鍾正傑。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號「俠客島」

導火索

事情要從5月底的一場風波說起。

當地時間5月24日,塔爾通訊社網站和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的社交媒體賬號發布了一些言論,稱卡達支持伊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以及卡達同以色列關係密切,並批評了美國在卡達的軍事存在,不滿重新與伊朗加深對抗等。其援引的來源,是塔米姆在軍方的內部講話,稱伊朗是「不容忽視的伊斯蘭強國」,並且「對伊朗懷有敵意是不智的」。

此言一出,立即被大量海灣阿拉伯國家媒體轉載,並引起部分國家的強烈反應。比如沙烏地的許多媒體,就指責卡達脫離海合會成員國的隊伍,站到了「敵人」(伊朗)的一邊。隨後卡達緊急發布聲明闢謠,稱網站和社交媒體賬號都遭到了黑客攻擊。

但沙烏地、埃及、阿聯酋等國則顯然不買賬——自當天起,他們就屏蔽了卡達媒體,包括半島電視台、卡達的新聞網站等。

且不論這則消息是「假新聞」還是卡達為了緩和局勢所作的姿態,都是此次斷交風波的直接導火索。最直接點燃火焰的,是卡達跟伊朗的關係。

眾所周知,在中東,沙烏地跟伊朗一直都不對付。2016年初兩國斷交,只是兩國悠久對抗史的最新註腳。

在去年俠客島的文章(沙烏地伊朗斷交給出了個大難題)中,我們已經指出,沙烏地與伊朗的新仇舊恨簡直不要太多——在中東分執遜尼派與什葉派之牛耳,形成根本的宗教分歧;一千多年前阿拉伯第二任哈里發征服古伊朗,種下民族矛盾的種子;一個是親美的海合會首領,一個是中東頭號的反美國家;在敘利亞、在葉門等地,兩國也是各支持一派,在別國領土上兵戎相見。

偏偏,卡達,這個海合會成員、遜尼派國家(跟沙烏地一樣信奉瓦哈比教派),跟伊朗關係一直就非常不錯。

在卡達的五年多時間裡,島叔曾經試圖在各種資料中尋找卡達和伊朗這種良好關係的起源和原因,但記載並不明晰。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關係之好,居然超越了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宗教分歧。

事實上,卡達境內,居住了不少伊朗民眾,且兩國經貿往來密切,涉及到能源等多個方面;卡達航空更是開通了通往伊朗德黑蘭、設拉子、馬什哈德三個城市的三條航線。伊朗人在卡達各個領域的活動深廣到什麼層次呢?據消息人士透露,甚至在卡達的大型國有企業的主要控股人中,都有伊朗人的身影。這種經貿關係的密切,遠遠超出卡達和其他海灣國家(阿曼除外)的關係。也有分析指出,卡達跟伊朗有共享的海上油氣田,這是兩者共同的利益所在。

因為跟伊朗的特殊關係,卡達曾一度想做海灣國家和伊朗之間的疏通橋樑。2016年,島叔曾經看到報道稱,伊朗外長和沙烏地外交大臣曾同時到訪卡達,當時就有猜測稱,卡達正在居中調節斷交后的沙伊關係。如果屬實的話,那就是調著調著,沙烏地跟卡達也斷交了……

順便說一句,在島叔看來,跟中東隔著老遠的馬爾地夫,此次也跟著湊上「斷交」的熱鬧,很可能也是因為伊朗。去年5月,這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南亞國家就宣布了對伊斷交,認為伊朗的舉措不僅影響了中東,也影響了本國的安全。

跟伊朗的關係當然是造成卡達外交被動的原因,這一點在川普訪中東之後尤其如此。在川普此行中,與傳統盟友(沙烏地、以色列)的關係被進一步穩定,沙烏地買了1100億美元的美國軍火,而川普則一改歐巴馬時期美國對伊朗緩和鬆動的態度,明確轉向對伊朗的孤立和遏制。在此情況下,雖然在本國有美軍在中東最大的空軍基地,卡達依然遭受了巨大的被動。

「還債」

當然,卡達被7國外交圍堵,也不光是因為跟伊朗關係好。更大程度上,是因為之前的卡達奉行的獨立外交政策。

雖然國家不大,人口不多(本國民眾只有30萬),但卡達曾經一度不甘寂寞。畢竟,2012年的時候,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人均GDP達到8.8萬美元。從2010年到2013年,特別是爆發「阿拉伯之春」以來,卡達曾經似乎看到了機會,試圖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扮演更大的角色、發揮更大的作用,取代埃及和沙烏地,爭奪地區事務主導權。

比如,在推翻卡扎菲的行動中,卡達是第一個派出戰機參與利比亞戰事的阿拉伯國家;在葉門衝突中,卡達首先提出讓總統薩利赫交權;第一個公開支持阿拉伯國家開進敘利亞;支持巴勒斯坦反對武裝哈馬斯,哈馬斯的領袖就住在卡達;支持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而穆兄會被沙烏地等國明確認定為恐怖組織……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此次斷交潮中,沙烏地、阿聯酋、巴林、埃及等國都指責卡達「支持恐怖主義」、「干涉本國國內事務」。敘利亞為什麼沒和支持反對派的卡達斷交?那是因為他們壓根就沒建交。

換句話說,前幾年卡達在中東的一系列行動,幾乎讓自己周圍的所有鄰居交惡。

可以挨個數——

埃及動亂后,穆爾西政府上台,這是卡達大力支持的;之後塞西政府推翻穆爾西,卡達又跟新勢力沒有任何聯繫。就連埃及普通民眾,有許多對半島電視台極度看不慣,認為都是假新聞,甚至連坐飛機都堅決不在卡達轉機。

巴林為什麼斷交?巴林是沙烏地的堅實盟友,沒有沙烏地就沒有巴林,巴林跟卡達還有領土糾紛;葉門的流亡領袖哈迪一直住在沙烏地,自然也站沙烏地,海合會領導的聯軍攻打反對派的胡塞武裝一直無果,因為胡塞武裝跟伊朗關係好,他們早就在懷疑卡達是否在打擊行動中真正出力了。

剩下的中東國家中,阿曼幾乎什麼都不管;科威特雖然跟卡達算不上壞,但跟沙烏地關係更好;伊拉克、黎巴嫩幾乎無政府狀態,自顧不暇;再往西去北非,半島電視台一向在那邊口碑不好。

換句話說,在前任埃米爾和首相(兼外交大臣)的時代,卡達在一系列事務上的「大出風頭」,已經讓沙烏地嗅到了危險。加上沙卡兩國對伊朗、對穆兄會等的態度分歧,沙烏地率領各國向卡達集中發難,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此番沙烏地又獲得了美國的支持和背書,行動就更加沒有後顧之憂了。

當然,卡達也發揮過建設性作用。蘇丹戰亂的達爾富爾和談,就是在卡達簽成的協議;支持哈馬斯的原意,也是想推進巴以和談。

所以,在政權交接之後,卡達也把首相換成了內政大臣兼任,注意點開始轉向國內,開始政策調整。不過,他們依然在給此前的政策「還債」。

危機

事實上,這也不是卡達第一次遭遇此類危機。2014年,沙烏地、阿聯酋、巴林三國就曾以類似的理由,對卡達召回大使。之後,經過科威特、阿曼的調解,8個月後,事情解決。

此次斷交,相比起來事情則嚴重得多,想必危機也將持續更久。畢竟,卡達的大多數基礎物資,均來自沙烏地、埃及等國。就連卡達航空飛往歐洲的航班,都得繞道伊朗、伊拉克了。島叔在前線的朋友已經看到,在卡達當地,民眾已經開始在超市中搶購物資,雖然還未到恐慌的地步。今天上午開始,卡達的股市已經大跌。至於2022年世界盃會不會移師……應該還不至於影響那麼久。

當然了,在沙烏地-卡達的外交風波背後,無疑是大國博弈的最新註腳。敘利亞戰場上的代理人戰爭仍在持續,美國依然需要沙烏地、以色列來遏制伊朗,表明自己在中東的存在。在沙烏地拋出1100億美元大單、徹底向美國表明態度之後,卡達的角色,當然會很尷尬。如果未來美國不出手在中東各國調解,卡達未來的日子恐怕會相當難過。

觀點/鍾正傑(國際廣播電台前駐卡達首席記者)

編寫/公子無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