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金融匯 | 影子銀行風生水起,「去影子」成監管難題

眾所周知的美國

次貸危機於2007年爆發,這場危機使得全球各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都出現了資金短缺的現象,對全球經濟影響巨大。也正是這場由次級抵押貸款帶來的金融風暴,讓世界各國認識到了在繁榮經濟的背後,還存在著規模巨大的影子銀行體系。

而在危機爆發之時,由於分管政策的嚴謹以及金融衍生品發展不成熟等原因,除進出口貿易受到衝擊之外,經濟並未受到巨大的影響。但是僅僅兩年的發展,的影子銀行體系便初步成型,以至於銀監會將其列入「影響經濟的三大風險之一」。

影子銀行的演變

影子銀行的概念已將提出,其指代的內容由於各國國情或是所處立場不同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在早期,影子銀行被簡單地認為僅僅是一個實體。PIMCO的執行董事麥考利認為影子銀行就是指具有融資功能的但是卻不是銀行的金融機構;FRBNY行長蓋特納

則將其定義為那些通過獲得短期的借貸資金來購買大量風險高但是流動性卻偏低的長期資產的機構。

但是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影子銀行體系的壯大。時任英格蘭銀行金融穩定部副總裁Paul Tucker指出,影子銀行體系不僅僅涵蓋了那些有實無名的銀行金融機構,還應該包含各類金融工具。而在危機後期,美聯儲便將這些非銀行的機構提升了金融中介的位置。

雖然定義與範疇存在差異,但是各國的影子銀行體系也有相似之處。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個基本特徵:

一是不受當前的政策監管,或者是當前監管措施無法正確披露其交易信息、風險狀況的情況的業務。這類業務與傳統商業銀行業務

不同,是監管套利下的產物。

二是受現代科技的影響,利用互聯網平台、業務構成較為複雜並且涉及面較廣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三是功能上具有信用轉換、高槓桿、期限轉化等性質的信用中介。

但是由於獨特的經濟體制,的影子銀行體系也具有自己的特徵:

第一,銀行負債方面。在傳統文化和思想的影響下,居民更加崇尚「適度消費」以及「節儉消費」,再加上影子銀行出現的時間短,接受度不高。因此,居民更加願意將富餘的資金儲存起來,造成了儲蓄率較高,銀行脫媒的後果更加嚴重。

第二,銀行資產方面。在2015年10月之前,對貸款流向尤其是存貸比的管理更加嚴格,國有企業及各級政府可以從銀行獲得低成本貸款,但是由於自身規模較小,安全度不高等原因,大多數小企業無法從傳統的渠道獲得融資。

第三,銀行脫媒更不均衡。脫媒,在金融領域,是指「金融非中介化」。雖然,銀行的負債脫媒需求已經產生,但是由於銀行收到的管制較為嚴格,還未建成證券化渠道。這就造成了銀行無法通過正規的方式去引導參與者投資,而是在市場上推出理財、信託等方式進行資金收集。除此之外,由於在資本市場不夠健全,社會融資在基本上依靠銀行,因此風險更大。

第四,政府參與度不高。在監管方面,政策體系不夠完善;在產生階段,缺乏頂層設計。在此基礎上,影子銀行體系是對市場資源配置的一種糾偏。

影子銀行的發展

依據國務院發布的「107號文」,可以將影子銀行機構按照是否持有金融牌照和監督管理被分為了三類:第一類是指是信用中介機構,這類機構不持有金融牌照,但是監管力度並不足,例如阿里巴巴

等在內。二是存在一定監管的信用中介機構,但是仍舊不持有金融牌照,但是。三是既持有金融牌照又具有相對嚴格的監管的機構,但是監管的漏洞使得影子銀行業務的依舊存在。

從上述三種類別來看,可以將影子銀行業務分為三種:

1.帶來監管套利的業務。目前在能夠帶來監管套利的業務主要有融資類理財產品以及委託貸款,而這些業務的主要實行者是商業銀行。通過這些業務,商業銀行能夠實現融資從而獲得收益,又能利用銀行表內業務和表外業務所涉及的資本、撥備、信息披露等監管要求不同來實現監管套利。

2.存在監管漏洞甚至是真空的非銀行機構。由於利率市場化仍在發展階段,利率管制以及價格雙軌制依舊存在。與此同時,銀行存貸款利率差的不斷減少讓社會閑散資金越來越多。在此基礎上,為謀求更高的利益以及資源的更好的配置,部分機構往往通過發行影子銀行產品來實現融資。由於監管政策的原因,它們不能吸納社會儲蓄。但是也正是如此,審慎監管對其約束力不大。所以在高額回報的驅使下,這些機構便在監管真空的便利下,以中介的身份在市場參與者之間進行資金互通。

3.利用技術創新的業務。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以網路交易平台為基礎的金融創新,最主要的業務是資產證券化和衍生品交易。目前,的衍生品市場並不成熟,業務也主要是利率和外匯衍生品。

影子銀行的發展是從2010年正式開展的。在此之前,國內外機構在進行測算的時候,涵蓋面很小。

在目前影子銀行體系(如圖2.1)中,業務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商業銀行出售的理財產品;第二種是民間借貸。而其中增長最快、規模最大的產品是銀行理財產品。

自2010年之後,影子銀行正式進入了蓬勃發展階段。在信貸資產證券化方面來看,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試點暫停。但是自2012 年重新恢複試點之後,僅在一年的時間,國家開發銀行等四大機構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規模便達到了192. 62 億元。這一數據幾乎追平2005到 2007 年的資產證券化總額(212億元)。「影子銀行」還有一個重要的業務是貨幣市場基金。雖然貨幣市場基金發展速到較快,但是規模還不是很大。

債券回購交易的開始於1997 年,當時的回購業務結構較為簡單,主要包括三類: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和中央銀行融資券。交易開始的第一年,成交量便達到了309.87億元。企業回購債券最早是在2002 年 12 月 30 日由上海證券交易所易推出,深圳證券交易所也於次年1月推出。

影子銀行體系對經濟的影響

由於傳統銀行的信貸投放模式受制於各國的監督管理政策,數量上已經遠遠無法匹配市場的需求。因此,在市場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影子銀行體系的產生很好的填補了商業銀行借貸缺口。一方面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另一方面能夠促進市場化經濟的轉型和發展。

影子銀行的產品作為經濟發展的結果,在良好的監管政策下,只要做好影子銀行產品的設計和監管,那麼便能發揮金融衍生品最好的作用。因為影子銀行的參與者並不受傳統監管的限制,所以產品的利率由市場的供求決定,這促進了市場上產品的良性競爭以及衍生品的創新。明顯高於商業銀行儲蓄利率的市場利率是推動利率市場化的一劑良藥。除此之外,影子銀行體系的不斷壯大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大市場上交易貨幣量的不確定性,從而迫使利率浮動指標向市場利率靠攏。實質上,現階段商業銀行和影子銀行並立的狀況正是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

矛盾的產物。

在影子銀行體系之前,採用的是分業經營的模式。嚴格的金融監管模式不利於經濟的轉型發展,尤其是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此情況下,影子銀行在監管之外創新的一些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對這類金融模式有較大衝擊。不成熟的金融體系在受到打擊之後,勢必會使公共機構不得不面對自身設計的漏洞。因此,在正確認識到影子銀行的有利影響后,監管機構可以從影子銀行管控入手,在完善監督管理體系之後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金融的不穩定性。

利率是市場競爭的體現,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市場化進程的加快,頻繁的波動在所難免。因此為了規避利率風險,各類金融衍生品層出不窮。由於這類產品的收益率都遠遠大於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所以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會將閑置的資金投入股票以及債券市場,期許獲得最大的利潤。因此,一些大型國企憑藉自身良好的信用將從銀行取得的短期借款投入到高風險的衍生品市場,憑藉獲得利率差來賺取利潤。這種資金利用方式將原本應當投資於實體經濟的資金挪用到了股票市場,加劇了資本市場的泡沫性。相反,真正帶動實體經濟發展的中小企業由於自身規模和信譽的原因,只能以高利率在市場上獲得借款。本就不多的利潤擠壓,帶來的只能是再投資的規模的降低。

影子銀行之所以能夠以遠遠高於商業銀行儲蓄利率聚集社會閑置資金,最主要的原因是其資金投資於大多是高風險的項目。由於其監管體系不完善,資金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一旦發生資金鏈斷裂的情況,投資者將會血本無歸。眾所周知的溫州民間借貸風波在爆發之後曾一度影響到社會穩定。另一方面,影子銀行體系的壯大造成了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居高不下的房價嚴重影響著人們得生活質量。

影子銀行的監管

目前的金融模式是分業經營。在此金融模式下,各類金融機構在業務上各司其職、相互獨立。因此為了對各個金融機構進行更好的管理,採用的亦是「一行三會」的監管模式。分業監管的好處在於公共管理機構可以根據自身機關的機構特點設立與之相適應的監管方法。影子銀行的出現卻這種局面,其產品的複雜性使得其不單單屬於任一監管機構的職責範圍。而監管部門的互相推諉便造成監管的缺失甚至是漏洞。

影子銀行的業務和產品涉及的領域很廣,跨越了單純的證券、銀行等不同的金融行業。監管死角的出現使得監管當局無法及時和正確的獲取影子銀行信息,導致公眾甚至是監管部門對影子銀行業務的信息知之甚少,進而導致監管當局無法正確得認知其風險,造成監管失職。

由於影子銀行體系的發展還不成熟,因此暴露出來的風險仍舊有限。而且監管措施的頒布大多早風險暴露之後,所以儘管監管部門在監管體系的建立上做出了很大的改進,但是進一步的改善也是必須的。

影子銀行的監管措施建議

危機的爆發是影子銀行的內在缺陷以及外在監管缺失的共同作用,因此的監管措施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監管的缺失和真空現象的產生,最直接的原因在於大眾

對於影子銀行內涵沒有明確的界定。因此認識的不統一,導致了各行各業對影子銀行測算的偏差,進而造成了監管部門監管對象的不確定性。這就要求監管部門能儘快對影子銀行的內涵進行統一的界定,明確監管責任和對象,避免監管部門的互相推諉。除此之外,影子銀行的範疇隨著經濟的發展也在不斷的擴大,這就要求監管機構能夠做到及時有效的發現和定義影子銀行,真正的做到監管的全面性。

影子銀行業務的更新換代之快難以估計,而其暴露的風險危害之大亦難以衡量。當前的法律監管體系僅僅是對已暴露的或者是已形成的影子銀行業務的一種監管,並不能達到對影子銀行進行的全面監管。因此,監管部門必須加快推進影子銀行監管立法的工作,這樣才能給金融創新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金融市場的發展。而監管的法律體系也應當主要針對影子銀行內在缺陷的監管,同時做好業務的良好擴張。

目前的分業監管模式給影子銀行提供了良好的監管套利的土壤,但是監管政策的制定畢竟非一日之功。這就要求,在現行的監管政策下,各個部門加強合作和組織的協調性,一方面加強對各自領域的監管,另一方面明確模糊領域的監管職責,杜絕互相推諉現象的產生。

影子銀行存在和發展便是金融需求多元化與金融抑制大環境相矛盾下的產物,換言之便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矛盾下的產物。這種金融抑制使得市場很多的閑置資金無法得到有效的配置,從而催生了高風險的影子銀行業務。在,影子銀行體系中很大一部份就是民間融。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會帶來影子銀行業務的不斷壯大,與此同時,其內在的風險也會不斷降低。

原文刊在《金融匯》雜誌2017年3月號

更多內容,掃描二維碼關注「江蘇金融匯」

回復「雜誌」了解詳情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