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漢昭帝平陵周圍 15名業餘文保員義務「守陵」

原標題:漢昭帝平陵周圍 15名業餘文保員義務「守陵」

帝陵守望者

在咸陽城區以西,土路鄉間緘默不語,有一群人,他們時不時騎著腳踏車或步行在麥田和苞谷地旁的小道上,或巡查或守望,默默守護著這裡的漢代帝王陵。

「土疙瘩」旁長大

「這是祖宗留下的寶貝」

據考證,咸陽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有漢高祖長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等27座赫赫有名的帝王陵以及大量陪葬墓,被譽為「金字塔之都」。

位於咸陽市秦都區雙照街道辦的平陵是漢武帝之子漢昭帝劉弗陵與上官皇后合葬陵墓,東為帝陵,西為後陵,同塋不同穴。2001年6月,平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平陵遊玩的市民會發現,總有那麼幾個人,或是步行或是騎車在陵區周圍轉悠。他們就是這裡的「守陵人」。

今年57歲的周保柱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家住秦都區雙照街道辦小寨村,距離平陵陵區有三五百米遠,自家耕地距離上官皇后陵僅200米。周保柱從小對家門口的這座「土疙瘩」就有種說不出的感情,不論是放學還是去地里看大人干農活,他都會到「土疙瘩」附近去玩耍。

村裡老人不時會嘮叨幾句,「不要小看它,這是祖宗留下的寶貝,不要到跟前去破壞。」即便這樣,當時的周保柱對文物保護也沒有概念。

挖出陶罐殘片

沒意識到其實是文物

20多年前,周保柱在地里栽種果樹時,時而挖出瓦當和陶罐殘片,覺得對種地有影響,周保柱很生氣,扔在渠岸邊。

周保柱說,早在上世紀70年代生產隊平地時,瓦當等殘片滿地都是,家家戶戶都有,瓦片上有漂亮的雲紋圖案,「村民拿回去洗乾淨,當饃案子。」

到上世紀90年代,周保柱發現街頭有人收瓦當和陶罐等物品。就在周保柱感到疑惑時,身邊也有朋友向他打聽,是否能收到瓦當,「說是打拓片」。這時,周保柱也沒有意識到這些東西其實是文物。

讓周保柱出乎意料的是,1998年的一天,他上午在地里幹活沒發現異樣,中午回家吃飯休息后,等下午再去干農活時,竟發現自家地里有一個60厘米寬、兩米多長、80至90厘米深的坑,「這人在地里幹啥呢?」周保柱沒有感覺到是在盜挖東西。隨後有村民給他說,親眼看見有人在地里挖瓦當。

盜挖現象猖獗

意識到保護「古董」的重要

從這時開始,周保柱有心留意這些物品的價值。後來,他接觸一個收瓦當的販子,對方打聽他是否有瓦當時,「我說有,實質咱是個幌子,引誘下,看到底能出多錢。」聽到對方給出的價格是150元,周保柱感到吃驚,「當時工資水平低,打工一天才掙20多塊錢。」

在利益的驅使下,陵區附近盜挖的現象開始猖狂起來,甚至有的村民也在自家地里開始挖瓦片。「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咋能讓人隨便挖走賣錢呢。」周保柱意識到保護「古董」的重要性,只要看見便會上前阻止,「這個東西不要挖了,是國家的。」同時,他動員村民監督,「先教育,不聽的話報警,讓公安處理。」

作為生長在這裡的「老咸陽」,周保柱認為自己有義務保護這些歷史文物。在他看來,帝王陵如果得不到保護,很可能就會被挖掘得千瘡百孔。「我從小看著它長大的,希望後輩以後也能看到祖先留下來的東西。」

「我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周保柱說,2007年前後,他便開始義務保護文物,在冬季夜長或作物較高利於「作案」時,他會叫上幾名村民到陵區附近轉轉,防止盜挖。而這段時間,陵墓被盜挖的現象竟然越來越少。

當選業餘文管員

「為保護歷史遺存盡一點力」

2010年,因熱愛文保事業的周保柱被選為平陵文管所的業餘文管員。「當時說沒有錢,盡義務呢!」即便如此,周保柱想都沒想答應了下來,「只想為保護歷史遺存盡一點力。」

平陵20餘平方公里,文保區橫跨十幾個行政村。「開車巡邏一圈得2個小時,步行也得大半天。」這些年,周保柱的任務就是不定期巡邏,在陵區看到村民深挖要及時制止,發現可疑人員和車輛及時上報。

「巡查、值班、看監控,比較枯燥。」平陵文管所副所長華學為坦言,「文保員不是說讓誰干就能幹,有些人操不了那個心。」

2013年6月份,周保柱開著文物稽查車巡邏到陪葬墓區時,發現掛有外地牌照的私家車停在路邊,幾名可疑人員鬼鬼祟祟,等他準備上前詢問時,對方立即上車加速逃跑,他追了一段但未追上。

「巡查一圈的路程大約有20公里。」周保柱說,他記不清自己圍著這個「土疙瘩」轉了多少圈。儘管偶爾會覺得無聊,家人一開始也不理解,「一天沒事在地里轉,正式活也不幹。一年給你那點錢,還積極得很。」在周保柱看來,自己做得對。

「這項工作很有意義。」。周保柱回憶,2011年冬季的一天晚上,他帶著手電筒和木棍準備出門巡邏時,特意叫上兩個兒子一起。碰巧的是,周保柱和兒子巡邏時剛好發現有人在地里,躲在暗處的盜賊聽見他們腳步聲后跑得無影無蹤。等他們上前查看時,現場還留下了鐵杴等工具。

文保民間力量

一段路每天最多重複十幾趟

與周保柱一樣,目前平陵有15名業餘文保員。57歲業餘文保員李森盟的巡查範圍是帝陵西邊到后陵東側的中間部分,大約有四五百米遠。飯後或睡不著時都會去轉一圈。這段路,最多時他一天要重複走上十幾趟。

平陵文管所所長王嫚介紹,平陵總保護區域20多平方公里,包括平陵陵區、陪葬墓區、遺址區。由於管轄區域面積較大,文管所很難對所有情況及時掌握,就在周邊村裡找了一些村民擔任文保員,隨著年齡和熱愛程度逐年更換,目前該所有15名業餘文保員。

「文物保護不能光靠政府部門,還要依靠民間力量。」平陵文管所副所長華學為稱,這些文保員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熱愛文保工作,有責任心,平時主要負責行政村周邊的保護及防護工作,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儘管工資很低,卻非常熱愛這份工作。

有了電子「守陵人」

「我還是要繼續守護它們」

華學為稱,2004年,平陵安裝了第一批監控設備,2008年地震和雷擊導致該批設備破壞,直到2015年才安裝了新的設備,監控面輻射僅5平方公里。雖然近幾年村民文物保護意識顯著提高,但秋季作物長高后視野變差,仍有人利用農作物為遮擋,在地里盜挖瓦當。

3月27日,平陵文管所一間辦公室內,一面牆上有16個大小不一的監控顯示屏,周保柱坐在桌子前,目不轉睛地盯著監控大屏幕中顯示的文保區內每個角落。「雖然用上高科技了,但總有死角監控不到的地方。」周保柱說,也有可能會遇到停電等情況,「即使有了電子『守陵人』,我也要繼續守護好它們。」( 記者 薛望 實習生 柴欣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