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雨雨雨雨雨,古人怎麼遮蔽這惱人的梅雨?

《浪淘沙》

唐·白居易

青草湖中萬里程

黃梅雨里一人行

愁見灘頭夜泊處

風翻暗浪打船聲

雨雨雨雨,成了這幾天的主題,沒帶把傘都不敢出門,因為冷不丁的就會豪雨降臨,纏綿的雨和炙熱的溫度,讓梅雨季成為一年最難熬的時節之一,我們今人躲雨全靠傘了,那麼古人呢?

古代也有傘,傘何時出現無從考證,據傳為魯班之妻雲氏發明,歷經歷代改進更發展為絹傘、油紙傘、油傘、蝙式傘多個品種。

但是!有一個歇後語「和尚打傘—無法(發)無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除了僧人不蓄髮和打傘會遮住天空的客觀事實外,就是因為古代用傘有規制,很長一段時間內,傘是帝王和貴族的御用品,尋常百姓是沒資格打傘的!

蓑(棕)衣

日常百姓,最常用的是蓑衣!因用一種叫「蓑草」編織的像衣服一樣的雨具,所以叫蓑衣,蓑草的表皮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狀,製成的雨衣,雨水不易滲透,其為賤物,輕易可得,在很長時期內,不分尊卑,外出遇雨,都穿這種蓑衣。

現在的蓑衣多用棕皮製作的,蓑衣也叫棕衣。現在蓑衣需求量少了,而且蓑衣製作工序複雜,蓑衣手工製作蓑衣的手藝人也逐漸變少。

斗笠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蓑和笠的關係,如同今日雨衣和雨帽的關係。「笠」的製作原料是竹子,而不是草,而且「笠」晴雨兩用,既可避風雨,也可防烈日酷暑。

草鞋、木屐

除了遮雨器物外,雨天在外行走,還要顧及地下的潮濕泥濘,於是就有了雨鞋。先秦時有一種雙層底的鞋,稱「舄」,底層上臘,草鞋、木屐,材料生活輕易可得,又通風透氣,都是梅雨天行進的上上選。

雨亭、廊橋

除了可移動的設備,古人為了遮陽避雨還會專門修建雨亭、廊橋等設施,勞作之後還可以成為納涼好去處

梅雨天的古人並不如我們想的那般困窘,反倒多了幾分高雅,每到梅雨時節,古人有收集梅雨烹新茶的雅俗,「陰晴不定是黃梅,暑氣熏蒸潤綠苔。瓷瓮竟裝天雨水,烹茶時候客初來。」身處古代現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片熱愛生活的心,多準備點乾的衣服、鞋子,吃吃新上市的楊梅一樣美美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