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二十二》:「慰安婦」老人的傷痛,是整個民族的傷痕

寬窄說:正視歷史,莫忘民族傷痛,珍視歷史,方知腳步沉重;俯視歷史,始懂珍愛和平,重視歷史,才能贏得尊敬。

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估計很多人不知道。

8月15日,如果不是媒體大力宣傳,也很少有人知道是「日本法西斯投降紀念日」。

就在這個節點,有一部紀錄片,沒有小鮮肉,不是著名導演,更沒有大製作。更慘的是,受到《戰狼2》的衝擊排片率不及1%。很多影院甚至找不到它的影子,可上座率比《戰狼2》還高,豆瓣評分達到9.0分。

馮小剛、舒淇、李冰冰、徐崢、黃渤、何炅、韓寒......小半個娛樂圈都紛紛發文力挺。

她就是《二十二》。

1937—1945,八年的時間,至少有20萬女性被強征為「慰安婦」。「慰安婦」曾經是人「心裡的恥辱」,曾幾何時,是多麼敏感的一個詞。

導演郭柯也這麼想過,直到查閱資料時震驚地發現,「慰安婦」這個群體,竟然只剩下32人。每個人都知道她們,但也只是知道而已。

她們現在怎麼樣?如何生活?她們,還好嗎?

於是當了十年副導演的他,扛著攝像機,決定拍下她們最後的故事。

一、是「慰安婦」,更是女人

2012年12月,在廣西桂林,新坪鎮桂東村,郭柯第一次見到韋紹蘭老人。昏暗的屋子裡,只看到一位滿臉皺紋,掉光牙齒的老人,佝僂地坐在床板上,你分不清她是睡著了,還是正在回憶.......

1944年10月,日軍包圍了桂林。正背著娃兒在做農活的韋紹蘭,被迎面衝出來的日軍嚇到了。他們舉著刺刀沖她過來,卻不是殺她,而是把她連同背上的嬰兒,一起拖走了。

「下山時遇到一位婦人,就一起拖走了,走了沒多遠,又遇到了一位,又一起拖走了......」老人回憶說,「不知道抓了多少個,沒敢數。」

「白天晚上都去你房間強姦你,一次有五六個鬼子,兩三個女子輪著來的。」

怕嗎?

「當然怕了,日本兵身子一轉回來就心慌, 連睡覺的時候都是顫抖的。」

韋紹蘭被關在黑暗房間里的三個月,每天都蒙著眼睛,不敢抬頭。

眼淚?只敢往心裡流。

有一天凌晨,趁著守衛在打瞌睡,早已在白天看好地形的韋紹蘭,背起自己的女兒偷偷跑了。不敢走大路的她,沿著山中的小路,走了兩天兩夜,這才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一進門,正在煮稀粥的丈夫愣了愣,說了一句:「我以為你不曉得回來了。」

在慰安所那麼慘那麼苦,都沒哭過的韋紹蘭,一下了哭了出來。

回憶起不堪回首的往事,老人不停地顫抖著,布滿皺紋地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試圖找到一點溫度。

起先郭柯還沒有意識到什麼,還在不停追問,直到下一秒鐘,老人突然大哭了起來,眼淚順著臉上的溝壑直淌。

更讓在場所有工作人員吃驚的是,導演郭柯立馬關掉了機器,衝上去抱緊了老人。

「我為什麼要這樣,老人這麼信任我,為什麼要讓她回憶那些讓她痛苦的事情?就為了鏡頭的好看,就這樣去對待一個老人,我還是人嗎?」

郭柯在開始拍攝前,很多人就已經表示過質疑。他們說這是在揭老人的傷疤,懷疑他是在用老人的痛苦,博觀眾。

他沒有解釋,因為和老人呆了三天後,他已經意識到:「慰安婦」是我們強加給她們的標籤,她們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她們也不是每天憤怒、憎恨,走不出歷史的是我們。她們有自己的方式,她們也在努力生活下去。

我真的想讓大家看看她們姓什麼,叫什麼,住在哪裡,過著怎樣的生活。」

於是你看到鏡頭一轉,韋紹蘭老人已經擦乾了眼淚,她說一開始丈夫恨過她,也罵過她,但最後還是選擇好好待她。

家裡窮的沒有米吃,他讓韋紹蘭守在家裡帶孩子,哪裡都別去。每天自己一個人去山上砍柴砍草,換點糧食。但是一個月後,因為在軍營里受到的虐待,自己的女兒還是去世了。

更不幸的是,韋紹蘭發現自己懷孕了,是日本兵的。

「哪個男人會看得起這樣的女人」,受不了的韋紹蘭自殺過,最後還是被救了回來。婆婆哭著說:「死什麼死,把命留住總是好的。」

丈夫不願意要這個孩子,但是全家人都擔心她的身體受到過重創,以後無法生育了,最後還是決定生了下來。

二、「日本人」羅善學

1945年7月13日,一個乾乾癟癟的小男孩出生了,取名羅善學。

丈夫從不對外說,這個孩子不是自己的,甚至從不捨得打罵。除了一次上廁所拉在了褲子上,小傢伙的屁股挨過兩巴掌。

家裡窮,一天就三四兩的米,都熬成稀粥喂他喝了。韋紹蘭和丈夫就湊合吃著野菜。但是這個從小被家裡疼大的羅善學,卻一直都很苦惱。

村子里的老人和小孩,經常在背地裡喊他:日本人。

直到有一天,他放學回家,聽到爸媽在吵架,「我爸爸講我不是他的兒子,他也講我是日本人。」

他從不開口問媽媽,這是怎麼回事。直到有一次學校組織看電影,大屏幕上放映的一幕幕,讓他明白過來,當年那些日本兵,都幹了些什麼。

68歲的羅善學,一輩子都沒討到老婆。他相過六個姑娘,即便姑娘都答應了,卻每次都被對方的母親狠狠拒絕了。

「嫁什麼人不好,嫁日本人,這個名譽好聽嗎?」

於是他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每天養雞、放牛、挖草藥......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有一碗熱粥喝。

因為生活總是要繼續。

可日子過的是真窮啊,村子里都住上了瓦房,韋紹蘭和兒子還住在一層的土房,連電燈都捨不得開。

三個月才領90塊錢,只敢買最便宜的大白菜。一次買夠五塊錢,省著點慢慢吃。

所有人都心疼的不行,奶奶對於自己省錢的技能,卻是很自豪的。

她很愛吃水果凍,沒事還愛唱山歌,她對著鏡頭害羞地說:「當年18歲,唱的很好聽的。」

「人只愁命短不愁窮,這世界紅紅火火的,會想死嗎?沒想的。」韋紹蘭奶奶說,「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都要留出這條命來看。」

三、她們雖「恨」,卻有分寸

李愛連也是在新婚後被抓走的,她回來后,村子里異樣的眼光和指指點點從沒有停過,她也曾想不開過,丈夫卻說:「是日本人抓你去的,又不是你自己要去的。日子該怎麼過怎麼過。」

導演還記錄下一件事,王玉開老人,看到當年傷害過她的日本兵的照片時,突然笑了起來:「日本人也老了,連鬍子都沒了。」

沒有憤怒沒有咒罵,她就只是輕輕地調侃了一句。

拍攝的過程中,也有老人嘴裡念著:「恨啊真是恨啊。」

等你再湊近點,就聽到老人嘟囔著:「哎呀,這麼好的草藥,我怎麼就老到不能蹲下來挖了。」

▲和大家在門口嘮嗑

▲面對鏡頭調皮的比出「勝利」的手勢

於是,當海外的投資人希望這次的片子不要太平淡,「要夠慘」、「揭開老人的傷悲,讓觀眾看了就哭」。郭柯一口拒絕了。

「把這些老人當作親人去看待,你的拍攝就有了分寸,問題就有了底線。」

即便他知道自己堅持初心的後果,是對方會立馬撤資。

所以在採訪的過程中,郭柯自己也從不問尖銳的問題,只要老人擺手說:「我不說了,不說了。」

他立馬轉成空鏡,絕不勉強。

所有人包括郭柯自己都知道,「慰安婦」痛苦回憶的鏡頭才有衝擊感,才最能戳中觀眾,他卻從不願意這麼做。

「拍攝這些老人們的真實生活——這是《二十二》的底線。我不是去拍『慰安婦』,而是去拍老人。在老人和『慰安婦』這兩個身份中,老人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

我看到過網上的有些照片,也知道那些照片怎麼出來的,他們拿這些老人的痛苦去博眼球。

▲看到導演又來看她,老人特別高興

▲劇組和老人聚在一起吃粽子

四、正義可能遲到,但從不缺席

張歆藝借了他100萬,還有32099位觀眾的支持,暫時解決了資金問題,紀錄片《二十二》在8月14上映。因為那一天,是第五個「世界慰安婦紀念日」。

CCTV、《人民日報》早早為它宣傳。8月13日,上映前一天,馮小剛也站出來為《二十二》發聲,10W+的轉發,半個娛樂圈都站出來聲援。

然而和大家預想的一樣,排片1%,很多城市鄉鎮的電影院,甚至連一場都沒有。觀眾當起了自來水,電影院的負責人,免費送宣傳《二十二》的大橫幅,冒著被領導批的風險,開了最大的影廳。

當電影播放完畢,所有觀眾都捨不得離場。大熒幕上滾動的,是支持過這部紀錄片的名字,32099位,導演一個字一個字打上去。

1937-1945年,至少20萬女性被強征為「慰安婦」;

2012年,全國還有32位「慰安婦」受害者被發現;

2014年,這個數字降為22位;

2017年7月,電影成片出品時,僅剩下9位老人;

遺憾的是,就在《二十二》上映前夕,大陸最後一位起訴日本政府的「慰安婦」倖存者黃有良老人,於8月12日晚去世,享年90歲。

「慰安婦」這個群體,只剩下最後8位!

我們知道,總有一天所有老人都會離我們而去。但值得慶幸的是,她們教會了我們要如何正視過去。「記錄是為了記住,不怨才能不忘。」

片子里沒有不停地放大那些可怕的經歷,相反你會發現,這22位老人是那麼的樂觀、平靜。因為不敢正視,不敢面對,走不出那段歷史的,不是她們,而是我們。

五、正視歷史,修正人心

去年,位於上海市虹口區的原日軍慰安所「海乃家」建築險些被拆遷,幸好被及時叫停,歷史遺址才能免災磨滅。

▲日軍於上海開設的慰安所「海乃家」

對於拆遷的理由,上海虹口區舊改指揮部房屋徵收中心是這樣回復:「如果每一個慰安所都保留下來,肯定會影響到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

是的,正是需要維持區域的經濟發展,上海的慰安所舊址已經越來越少,證據在加速消逝,歷史也逐漸成為無頭冤案。

央視《新聞調查》欄目就「海乃家」的去留問題採訪了相關人員,附近的鄰居說:「那就是妓院,這麼不堪的歷史就不要拿出來研究了。」也有學生覺得羞於討論「慰安婦」話題。

恐怕等到每個人都能正視「慰安婦」這個群體時,這群老人早已離我們而去了,正義不會缺席,但或許會遲到。

她們選擇將自己暴露在公眾的眼皮底下,讓生活了幾十年的鄰居知道她們的真實身份,不是為了賺錢,更不是為了炒作。她們能站出來,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她們不希望這一段歷史會泯滅在人心浮躁的時代之中,泯滅在日本的歷史修正主義之中。

記住歷史,不是要銘記這種仇恨,而是記住因為戰爭而死去的人,堅信遲來的正義。正是因為歷史不堪,才能成為我們的警鐘,這也是指控暴行的唯一證據。

當有一天,我們無視歷史,將「慰安所」這類沉默的證據拆除,歷史只怕會重蹈覆轍。

電影上映前一個月,日本東京新聞有一則關於《二十二》的報道,大致意思是:「這是慰安婦的戰後生活現狀的紀錄片,拍攝目的不是為政治抗議,是提醒日本人勿忘歷史。」

正如一位老人所說:「希望和日本要一直友好,不要再打仗。因為一旦打仗,會有許多人死去的。」

文/鳳梨君

編輯:寬哥論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