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著名詩書畫家杜新元藝術人生訪談錄

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明?言之者多,識之者少。其實,「就是一個人文的教化,倡明」。杜新元老師是踐行者,其詩書畫三絕合璧,被歐陽中石老師稱之為「美、雅、妙」。已形成一個新的藝術風格,流派。今次訪談,可謂於無聲處聽驚雷,感悟一個真正的藝術人生。 (企業報道藝術資本)

杜新元

杜新元是一位集詩、書、畫於一身的藝術家。此次,筆者有幸採訪到這位有「四杜三王」之稱,「阿元三絕詩書畫」之譽的有成之師。聆聽他暢談藝術人生的經歷,觀點。感懷一位大家的人格品質和藝術魅力。

採訪:楊丹菲(企業家日報記者,藝術評論家)

受訪:杜新元(詩書畫家)

記者:杜老師,您的筆名阿元,齋號三聲閣,所謂「三聲」是什麼意思?

杜:風聲雨聲讀書聲,僅此而已。

記者:您有「四杜三王」之稱,「阿元三絕詩書畫」之譽,是從何而來?

杜:我詩學「三杜」(杜甫、杜牧、杜荀鶴)書法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四杜三王」是朋友的調侃。至於「阿元三絕詩書畫」都是真實存在。

記者:您是集詩人,書家,畫家於一身,可您為什麼自謂「草根詩人」。

杜:我即非「書協會員」,也不是「美協會員」,於「家不沾邊」。只是個普通的「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草根而已。

記者:劉文西老師說:「什麼大家,什麼大師?杜新元是真正的書畫家」。

杜:劉文西老師是踐行書畫真諦的君子。

記者:沈鵬老師也評說過,「杜新元詩書畫合璧作品是當代書畫藝術發展的一次升華。」歐陽中石老師也給予「美,雅,妙」的評論。說「杜新元的每幅作品無不給人以藝術的享受,希望您引領當代書法發展」您怎麼想?

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引領風騷?我人微言輕,豈敢,豈能。

記者:您是書法第一個出大紅袍的人,有關方面由此建議,啟動書法大紅袍工程,是這麼回事兒吧?

杜:是的,2012年醞釀,2014年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但我非單純書法,而是詩書畫合璧,所以不能說是書法的第一個。書法大紅袍由此發軔倒是事實。

記者:目前您被譽為「大師」,「國寶」。您怎麼看?

杜:當代無大師。至於「國寶」,有,那是大熊貓。有名的大熊貓都是圈養的,野生的珍稀,哪裡有名?

記者:《藝術大師三人行》《書法大師?杜新元》,您都是封面人物,實至名歸,不是嗎?

杜:諛言浮華,輕浮高舉,炒作包裝的時代,不足為據。需作品說話,歷史存錄才行。浮躁,宣囂之下,多數人不能自持。爭什麼「家」「名家」,甚至坐三望四,攫四沖五拜六。對此,我有一詩警人自警。

自視崢嶸未許誇,坐三望四己奢華。

丹青史筆頗吝嗇,不買王婆叫賣瓜。

記者:這首詩有所指代?

杜:警人自警,不要對號入座。不過有一首,給范曾老師的詩,已收錄在我的「大紅袍」中,公開的:

欲謁先生拜大方,識君祖上姓名香。

我宗老杜乾坤句,可否樓觀入岳陽?

記者:什麼是坐三望四?

杜:藝術家有「家」「名家」「大家」之分。何為「家」?有個性即為「家」。再具備時代性,就是當代「名家」「名家」兼具民族性,歷史性便是「大家」「大家」在創作實踐與學術理論上均有建樹,且成為後學之師範,影響所及當代及後世,便是大師。大家是坐三,成為大師便是望四了。

記者:您的三絕詩書畫,詩詞,篆隸真行草兼擅。畫作方面,您說您沒有經師,出藍之譽不適合,可這些成就是如何取得的?

杜:我的一首「戲為十絕句之九」便可為你釋疑:

十分根柢腑中藏,一點靈犀倏電光。

風雨多情攄血性,人間始得好文章。

《春江花月夜》規格:240cm×90cm

具備天賦是首要的,文化知識的積累也是必須的,靈感的抒發,機遇的抓住,專業的歷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真正能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是獨立意志,自由思維,而獨立的意志,自由的思維就是血性。

藝術家如無血性,便無個性風格可言。

我還有兩首詩,補充說明吧:

人生自是經風雨,大器晚成須有時。

菊韻蘭馨真國色,豈爭春早與秋遲。

藝術的成功不可急功近利,嫁對郎,入對行,天賦自具,天命難違。

我以我情畫我山,他人情事不相關。

不周山折驅來用,更起崑崙柱世間。

經師是為了繼承,啟蒙是入門,傳道,授業,解惑是登堂入室,學而似之,蹤跡前人袛半坡。學而化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學而破立之,自辟蹊徑,自畫我山,崑崙橫空矣。

一日為師,可終身為父,跪事之。非自然之師,不必終生仰視之,這才是從師之道。

記者:您沒有經師,全憑自學,這麼多年,您也不入書協?

杜:2010年北漂之前,出於對詩書畫的興趣,是熱愛,是痴迷,但於成名成家沒有感覺,也無念頭。以一位市級書協頭頭XX的話說,「杜新元,混混而已」。

2014年,當X推薦我為中書協顧問時,沈鵬老師詫異:「杜新元,竟不是書協會員,這怎麼可能?」

我的回答是一首詩:

三餘吟老莫咨嗟,老圃籬邊遺野花。

馥郁何分牆內外,東風見賞是橫斜。

2015年和2016年三聲閣詩書畫工作室分別在廣州文德廣場和北京琉璃廠賃屋落成。詩書畫合璧贏得青睞,但之初還是迎來了許多詢問:杜老師是書協的嗎?是美協的嗎?當回答不是時,多數報以不屑。看來無「家」,真是難安。

記者:聽說書協、美協、畫院要進行整頓,您有什麼看法?

杜:應運而生,隨勢而變吧。吳冠中先生說要取消書協、美協、畫院。

你以為可能嗎?脫鉤,輕勢位,重作品,修文厚德,不會畢其功而於一役的。

我倒是建議去掉「家」,換成「書法學會」「美術學會」,豈不更包容,更貼切,更學術化,然而無「家」,有些人便無趣無樂了。

記者:您的造詣是三絕詩書畫,獨具的風格是詩書畫合璧。您能具體談談成功的歷程和訣竅嗎?

杜:我不是七歲吟詩走馬成的神通,也沒有自幼習書畫的經歷,初背詩文應在讀國中時,初練字是高中畢業后兩年失學失業期間。至於畫畫,那是文革期間,搞大批判專欄的偶然機遇,其時已近而立之年。沒有老師點撥,缺少書籍滋潤,所賴私藏有一本唐詩三百首,一本唐宋名家詞,一套古文觀止,還有一套中華活頁文選。至於書帖,有幾幀,文革前,從舊書攤淘來的,蘭亭序,顏歐柳趙楷書一套。於詩文書畫只有興趣,沒有奢望,偶有夢幻迷離,卻無立志高遠。一幅杜牧《張好好》詩的書法影印,開啟了我學書的歷程:自作詩要自書之才好。學書啟蒙之初,不摹貼,只臨帖,讀貼,背貼,且三五日一換帖。無論楷行隸草,不汲汲於形似,唯究筆勢之異同,求結體之美者。創作中,實踐和理論并行,理論規範實踐。

詩:主張,情、境、理、趣為詩之旨。凡詩中必具其一,依律依韻而行。不作無病呻吟,不將標語口號入詩。

書:八字定義,「載義載道,漢字書寫」,載藝養眼,載道養心。

畫:偏愛寫意山水,偶寫梅蘭竹菊,主張詩書入畫,求一筆萬里之氣勢,點墨千秋之功效。

三年畫、十年字、一生詩。

篆隸真行草一筆,詩詞曲賦歌三聲。

三絕詩書畫,這是美術最高境界,其合璧而成便是文化的高標,已非是單純的藝術境界可言了。

《與宋元思書》規格:240cm×90cm

記者:當下學畫的,學書的,「家」以千萬計,歷代少有,您怎麼看?

杜:傳承中華文化藝術是大好事,體現了盛世繁榮。但「有高原少高峰」,卻反映了欠缺創新,遲滯發展。其實所謂的高原也是海拔不高,這是現狀。學之者以功利為目的,教之者,以功力為手段。褒揚批評者,無利不起早,以無知充有識。畫家只畫畫,書家只寫字,分門檻而各立門戶,佯知書畫同源,不曉詩文同氣,更不理解詩文書畫互為表裡。

綜看各級書協美協:「百二名家多畫手,萬千字匠幾詩人」。

記者:書法是國粹,國畫是瑰寶,如今淪為雅賄,令人憂心。

杜: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符號,國畫是東方藝術的精粹,雖說是雕蟲小技,卻彰顯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淪為雅賄是文化的殤逝,是道德的淪落,所以當務之急是修文厚德,不僅僅藝術家、收藏家,全民都要修文厚德。

記者:說到雅賄書畫,還有江湖書法,勢漸消匿,終將淘汰。那什麼是精品藝術?

杜:真正的書畫家都有其代表作,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這是個性。而有故事的作品才是極致的珍稀的精品,徐悲鴻的《田橫五百壯士》《愚公移山》,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書法如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詩歌如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這是個性+歷史性。

記者:您是怎麼看待書畫藝術發展的前景的?

杜:的詩書畫是道法自然,是哲學思維所產生髮展的,所以創新無窮盡,發展無止境,即使山重水複,總歸柳暗花明。

毛主席說「中華詩詞一萬年也打不倒」,他的兩首《沁園春》便是唐宋之後的高標,詩詞如此,書畫亦然,三絕已是極致,合璧更勝一籌。

畫不同於西方繪畫,西畫是科學思維的產物,講究光、色、焦點透視。古典寫實堪稱經典。然而自然科學越發展越精微,西畫越式微。意象派、抽象派、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各展現幾十年,無可奈何花落去,最後走向行為藝術,行為藝術還是繪畫嗎?畢加索說「真正的藝術在東方在,我要生活在我就寫書法。」

世界藝術大師如此,作為國人的我們還心存疑慮嗎?

平生所羨是「三蘇」「二賦」文章入畫圖。

我亦詩文書畫印,東坡爾後及人乎?

這是我三聲閣的一首詩,非自負乃自勵也。

感謝您的採訪。

記者:謝謝杜老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