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法國人為何選小三馬克龍?

Konstantin Korovin

39歲的馬克龍當選為法國總統,法國終於有一點和美國一致了:第一夫婦,年齡差都是24歲。

馬克龍當選,歐盟避免了迅速瓦解的風險,把歐洲大陸搞得慘一點。

同樣是關鍵時刻,英國人選擇脫離歐盟,美國人選擇了務實的大商人當總統,而法國人選擇維護歐盟,繼續為德國總理默克爾點贊。讓人想到1940年6月22日,法國先人們的投降。

法國作為左派大本營,平等博愛喊得震天響,這種選擇,一點不奇怪。或者說,他們失去了英國美國一樣的自我糾偏能力,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平等與博愛,是人類的高尚情感,沒錯,人類在互相交往、交換的過程中,也離不開平等博愛。但人的行為,有個重要前提:自願。

愛是無法強迫的,博愛也無法強迫。

歐盟現在推行的政策,就是強迫納稅人去愛難民、愛窮人、愛失業者,掙得越多的人,被剝奪得越多,越懶的人,得到的越多。政府強征房屋安置難民,政府為難民發放高額福利金。在博愛的大旗之下,這是政治正確,幾乎沒人敢公開反對。在英國脫歐投票和美國大選中,沉默的大多數通過選票表達了真實想法,改變本國的潮流。

法國與歐盟,只能越來越左了,下次選舉,企業家離開更多,食利的窮人與難民更多,力量更懸殊,只有鼓吹迎合均貧富、高福利的政客才有機會。我們有生之年,應該可以看到歐盟變傻變窮。

默克爾馬克龍之流,在連岳冬粉里選,不可能贏,畢竟都是一群自由自在的人,不受他人強迫,也不會強迫他人。

可他們在全選,我估計得贏。既出傑出的企業家,也出海量的寄生者,他們羨慕不勞而獲,認為高福利是天堂。即使簡單的邏輯說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他們最後也會被情感征服:有人給我錢,我管他誰出,管他能持續多久。

理智會對同樣的事情做出同樣的判斷,2+2,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等於4。情感則不同,對同樣的事,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反應。

15歲時,馬克龍愛上大他24歲的女老師,3個孩子的有夫之婦,17歲時,表白定情,最終娶了她。

這個小三上位的故事,在憎惡小三的,也被許多人贊為「真愛無敵」。輿論普遍不反感,當成了傳奇。

如果他們性別對調一下,一位中年男老師,有婦之夫,和未成年高中女生談戀愛。噁心,下流,誘姦,可能什麼咒罵都來了。

或者想象一下,川普競選時,吹噓自己總是愛年輕美女,現任老婆小自己24歲,就是真愛無敵的象徵,輿論會有什麼反應?

同樣的愛,不同的性別,就得到不同的評價,這說明什麼?說明判斷不是基於理性,而是基於情緒。

我們在作判斷前,得先問自己,我這麼做,是基於理性,還是基於情緒?不問這麼一句,人往往被情緒帶著走,多問這麼一句,有時還是會失控,但多數時候,還是能夠降溫的。

推薦閱讀:脫歐讚歌

上篇文章:愛情珍貴,吝嗇不配

iPhone用戶讚賞二維碼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