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2017年陽光私募基金半年報

九大策略上半年表現

(一)股票策略:位居各策略榜首,領漲私募重點配置白馬、藍籌

(三)管理期貨:市場賺錢效應差,高頻策略大放光彩

1)程序化期貨

2)主觀期貨

(四)相對價值:阿爾法策略表現墊底,套利策略平均收益僅0.96%

1)套利策略

2)阿爾法策略

(五)宏觀對沖:上半年僅兩個月獲正收益,股票策略的配置貢獻大部分業績

二季度陽光私募

基金評級

(一)43隻陽光私募基金獲評五星級基金

(二)5星級基金變動:10隻基金新晉,4隻基金調出

(三)13家私募機構連續四個季度均有基金摘得五星桂冠

「公奔私」十周年

(一)公募派上半年收益2倍於私募行業,表現優於券商

派和民間派

(二)博時系表現最佳,上半年平均收益14.50%

(三)「公奔私」基金經理今年上半年業績排行榜

證券類私募行業大數據

(一)規模篇

1)行業規模突破13億,股權類增長是主因

2) 證券類私募顧問管理規模縮水,自主發行規模分佈呈現兩級分化

3)二八分化加劇,26家私募規模佔全行業1/5

4)112家私募機構規模超50億,29家新晉

5)大型私募機構擴張態勢明顯,1-10億規模明顯增加

(二)私募管理人篇

1) 近9成私募在沿海地帶辦公,湖南、四川成中西部主力軍

2) 已備案私募量環比漲5.34%,但新備案機構數和證券類機構數較上季度均減少

3) 新成立私募機構數量連續8個季度下滑,本季度降至14家

4)上半年17家證券類私募入會為觀察會員, 今年以來尚無普通會員入會

5)外商獨資和中外合資/合作企業本季度註銷4家,新成立7家(附名單)

(三)私募產品篇

1) 已備案產品數環比再增9.46%,新備案產品中一半以上為證券類私募產品

2) 新備案產品總數和證券類產品數連續三季度減少,本季度降至最低

3) 規模以上私募機構上半年產品備案熱度高,知名私募平均每月發8隻新品

2017年上半年大事件盤點

關鍵詞1:規模縮水

關鍵詞2:行業洗牌升級

關鍵詞3:創業板調研熱情上升

關鍵詞4:債券私募的冰與火之歌

關鍵詞5:港股布局加速

關鍵詞6:逐鹿公募牌照

截至6月底,私募基金行業認繳規模為13.59萬億,其中證券類私募規模為2.28萬億,已備案的證券類私募機構共7242家,已備案的證券類私募產品共37848隻。格上研究中心全面梳理了證券類私募行業的表現。

一、九大策略上半年表現

2017年二季度各項數據紛紛出爐,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陽光私募行業平均收益為3.49%。其中,股票策略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為5.37%,摘得各策略平均收益的冠軍。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發現,目前國內組合基金仍與股票型基金收益趨同性明顯。由於A股市場整體震蕩向上,受市場行情影響,組合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為2.86%,位居第二。

債市方面,前5個月在貨幣政策偏緊,金融監管持續趨嚴、降槓桿、防風險的格局下,債市震蕩下行,6月份雖有好轉,但在這樣不利的市場環境下,今年以來債券策略產品表現一直較為穩健,且上半年平均收益在九大策略中排名第三。商品市場方面,上半年多數品種結束火爆行情,進入持續震蕩下行通,整體趨勢並不明顯,期貨策略今年仍處於虧損狀態。

股票策略:位居各策略榜首,領漲私募重點配置白馬、藍籌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分化嚴重,其中「漂亮50」上半年上漲逾11%,上證綜指上漲2.86%,滬深300上漲10.78%,而創業板獨綠,上半年累計下跌7.07%。從行業來看,家用電器、食品飲料等大消費行業表現較好,其中家用電器上半年收益近30%,而表現較差的傳媒、紡織服裝、農林牧漁等行業上半年收益跌幅均超過-12%。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整體表現較好,平均收益為5.37%,為所有策略平均收益最高。同時,不少股票型基金斬獲出色業績,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股票型私募基金前1/4的平均收益達22.58%,正收益基金佔比達67.01%。

據格上研究中心了解,今年上半年股票策略表現突出的私募機構,其收益主要來源於重倉配置了白馬股、一線藍籌股,部分機構還抓住了一帶一路、雄安新區帶來的投資機會。

格上二季度巔峰榜北京地區榜首的源樂晟資產表示,今年上半年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主要是選擇了白酒、家電、保險、消費電子等景氣度高的行業,個股上以白馬龍頭股居多;類似的,深廣地區排行榜榜首的長金投資也表示今年收益主要源於重倉了大消費行業優質藍籌股;同樣看好消費行業、今年上半年有不錯業績的清和泉資本表示對上半年業績貢獻最大的是消費電子行業。清和泉資本認為隨著價值藍籌股與中小創的估值不斷拉近,成長股內部將大幅分化,基於此,低估值是配置主線。其次,經濟的回暖和三四線城市消費的崛起有利於消費行業的發展,故公司主要布局在消費行業。

長期堅持價值投資的景林資產認為堅守優質龍頭企業、分享企業盈利增長帶來的收益回報在當前A股正在發生趨勢性變化的時刻顯得尤為重要。包括貴州茅台在內的上半年表現突出的家電、食品飲料板塊的優質企業以及一些電子行業龍頭股,景林都是在整體低估的情況下投資的。

根據基金業協會相關辦法,不得公開宣傳私募產品收益,如需查看完整版業績表現,請點擊本文下方「閱讀原文」登錄註冊后查看。

債券策略:債市震蕩下行,債券型基金收益穩健

上半年,債券市場收益率整體震蕩上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去年末3.01%一度震蕩上行至3.69%,收益率上行幅度接近70個BP,較去年收益率低位上行超過100個BP。回顧一下,上半年新一輪庫存周期對經濟基本面形成支撐,工業生產平穩、外需改善,這些都是債券市場在上半年表現不佳的基礎性力量;而年初以來的貨幣政策持續偏緊,4月前後金融監管全面升級進一步加劇了債市調整;債市收益率在5月調整至階段性高點后,隨著監管放緩、資金面好於預期、基本面邊際下行及債券通落地等,6月國債收益率出現好轉。

從貨幣環境來看,2017年在降槓桿、防風險的大背景下,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上延續穩中偏緊的政策,逆回購+MLF的調控替代了此前常用的調準調息,2017年上半年流動性環境維持緊平衡狀態。截止6月底,央行在公開市場上貨幣累計凈投放-7500億元,呈現明顯收緊態勢。

在這樣不利的市場環境下,今年以來債券策略產品表現一直較為穩健,且在1月和5月平均收益均在九大策略中奪冠,6月收益最高為0.77%,而其上半年平均收益為2.32%,位列所有策略平均收益前三。據格上研究中心了解,上半年,部分債券型私募機構還是偏謹慎,採取縮久期、降槓桿、布局高評級品種的操作。雖然當前債券市場利率水平已到頂部區域,配置價值顯現,但真正的下行拐點還需要再進一步確認,貨幣政策和去槓桿政策何時轉向並不明確,加上信用風險的爆發,如何在積極布局的同時控制好風險是債券型私募機構下半年主要面臨的問題。

另外,格上研究中心注意到,17年上半年業績排名前列的機構中,主要的獲利來源是對高收益債的配置,其上半年收益普遍在10%以上。位列第一的是達仁資管旗下「達仁穩健自由行」產品,其今年以來收益達34.29%。據格上研究中心了解,該產品在上半年市場低迷時配置了高收益債,包括一些清倉券,從而獲得較高收益,同時也在策略中捕捉一些交易型機會;另外,像茂典資產旗下產品以24.44%收益位列第二,該產品也主要配置4-5隻精選的高收益債,今年有個券實現兌付,從而保證了穩健的高收益。另外,格上研究中心發現,另外有部分私募機構上半年配合債券交易策略和國債期貨相關策略進行操作,如泓信投資、暖流資產等。

管理期貨:市場賺錢效應差,高頻策略大放光彩

回顧整個商品期貨市場,格上研究中心發現,自去年11月份以後,市場交易量趨降。2017年平均月度成交量為2.44億手,較2016年下降28.82%;月均成交額為12.22萬億元,較去年縮減17.24%。

伴隨著交易量的回落,2017年上半年,商品市場多數品種結束火爆行情,進入持續震蕩下行通,整體趨勢並不明顯。多個品種出現突漲閃跌,震蕩幅度加大,尤其是周度趨勢無法持續,這對於市場上大部分程序化期貨策略是致命的,容易陷入反覆止損的境地。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程序化期貨策略平均收益-2.33%。而市場行情雖然缺乏趨勢行情,但整體表現能反應一定的基本面數據,而非完全由資金驅動,所以導致主觀期貨策略雖未獲得正收益,但表現優於程序化期貨。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主觀期貨策略平均收益為-0.77%。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程序化期貨策略均表現不佳,各細分策略表現有所分化,其中高頻策略表現大放光彩。按照跟蹤趨勢的不同,將程序化期貨分為高頻(日內)、中頻(周內)、低頻(周度)和超低頻(月度),上半年由於日間趨勢的難以持續,尤其是周度趨勢的反覆,導致市場上普遍較多的低頻策略出現持續虧損,而高頻策略反而表現相對較好,尤其是日內高頻策略。但是,由於高頻策略需要覆蓋滑點和手續費的成本,對手續費較為敏感,且下單量過大導致滑點變大,都將導致高頻策略無法賺錢,所以這類策略往往容量較小,很多機構還是以自有資金為主,或者容量已達上限,不再接納新資金。

相對價值策略:阿爾法策略表現墊底,套利策略平均收益僅0.96%

今年以來相對價值策略整體表現不佳,策略整體虧損-2.76%,其中阿爾法策略整體跌幅較大。

今年上半年阿爾法策略以-3.19%的平均收益在各策略中表現墊底,行業中僅9.29%阿爾法策略基金取得正收益,排名前五的阿爾法策略基金平均收益僅為2.01%。

格上研究中心認為,今年阿爾法策略表現不佳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今年市場二八分化且中小盤個股整體表現弱勢的情況下,阿爾法策略的股票多頭難有出色表現;另一方面,目前各個期指仍處於貼水狀態,股指期貨對沖頭寸開倉即需承擔虧損。

格上研究中心調研了解到,在今年中小市值個股集體表現弱勢的市場行情下,市場中能夠獲取一定超額收益的阿爾法策略私募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調整選股模型,在模型中選用更多的基本面因子,來減輕中小市值個股整體性下跌對組合的影響。如今年上半年位居阿爾法策略榜首的尋乾資產,目前尋乾資產的選股模型中超過40%的因子為基本面相關因子,旗下阿爾法策略產品今年以來的收益也超過3%。另一類是通過增加整個組合的交易頻率,提高每次交易的勝率,從而為組合累積收益。如今年摘取阿爾法策略亞軍的九坤投資以及季軍得主致誠卓遠投資,其中九坤投資旗下阿爾策略產品今年收益超過2%,致誠卓遠旗下阿爾法策略產品今年收益也超過了1.5%。

套利策略方面,目前整個套利策略旗下細分策略眾多,包括商品期貨、股指期貨的套利(包含跨品種、跨期、跨市場)、期權套利、分級基金套利、ETF套利等。今年上半年套利策略的平均收益為0.96%,超過50%的套利型基金獲取正收益。

在今年收益排名前5的私募中,有擅長做跨市場套利的選手、有做期權套利的管理人也有做股指期貨套利的管理人,其中排名第一的為領新投資旗下產品。據格上研究中心了解,領新投資旗下策略較為豐富,包括債券策略、股票策略、套利策略、組合基金策略等,其中套利策略基金「領新1號私募基金」今年業績超過20%,主要來源於個股期權的套利、ETF套利等。此外盛冠達資產旗下的「盛冠達黃金套利1號」上半年也獲取了超過13%的收益,據格上研究中心了解,該產品今年業績主要來源於貴金屬套利。

根據基金業協會相關辦法,不得公開宣傳私募產品收益,如需查看完整版業績表現,請點擊本文下方「閱讀原文」登錄註冊后查看。

宏觀對沖:上半年僅兩個月獲正收益,股票策略的配置貢獻大部分業績

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平穩向好,基本面好於預期。從各大類資產表現來看,上半年A股市場「二八行情」分化明顯,其中以上證50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白馬概念股領漲,而中小盤個股泥沙俱下,上半年恒生指數和中證1000指數之間漲跌幅相差近30%。債市方面,債市上半年收益率先受貨幣政策轉向、金融去槓桿等因素影響整體呈上升趨勢,后隨著市場流動性的逐步改善開始反彈,各債券收益率開始逐步下行。商品期貨市場則上半年表現相對疲軟,大部分品種均未走出明顯的趨勢性行情。格上研究中心發現,從宏觀角度配置大類資產的宏觀對沖策略今年上半年整體表現不佳,策略平均收益僅為-0.8%。

格上研究中心發現,從上半年的各月來看,宏觀對沖策略基金僅4月和6月為平均正收益,其餘月份均為負收益,且2月份,宏觀對沖策略基金以-1.91%的平均收益在各策略中墊底。此外,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超過6成的宏觀對沖基金收益為負,其中超過一半的基金收益水平在0至-10%之間。

格上研究中心發現,今年上半年表現突出的宏觀對沖型私募基金主要由股票策略貢獻了大部分的收益,其中股票策略主要配置了一些大盤藍籌股。在格上二季度巔峰榜宏觀對沖策略居首位的樂正資產表示,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主要貢獻來自於股票和國債期貨,其在去年年底開始著重尋找低估值、增長確定性較高的行業和個股,並重點投資了港股,股票主要覆蓋汽車、電子、消費行業。

位列第二的砥俊資產表示,今年上半年收益亮眼的瑞安系列產品以股票價值投資和商品期貨中長線交易為主,兼顧兩市場的投資機會。其中,上半年收益由股票貢獻7成,商品期貨貢獻3成。砥俊資產認為在2015年夏天股災之後的兩三年內A股投資必須以低估值的大盤藍籌股為投資主線做價值投資,遠離高估值的創業板等中小個股,因此今年其主要配置為高端白酒、家電和金融板塊,略配置了一些醫藥板塊的個股,對未來半年表示仍看好白馬股行情。

位列榜單前三的凱豐投資認為其業績的穩定主要源於對基本面的理解和把握,其基本面主要紮根於大宗產業,標的有期貨、股票和債券,上半年由股票和期貨策略貢獻了主要的收益。

組合基金:緊跟股票型基金,6月表現最佳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分化嚴重,個股被市場戲分為「漂亮50」和「奪命3000」,其中「漂亮50」上半年上漲逾11%,滬深300上漲10.78%,而創業板獨綠,上半年累計下跌7.34%。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組合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為2.86%,在各策略中排名第2,僅次於股票策略,且其與A股表現仍呈現較強相關性。

格上研究中心發現,目前國內組合基金與股票型基金收益相關性仍舊明顯。從月度表現來上半年各月中,正收益佔比最高的為6月,佔比高達82.81%,2月正收益佔比為82.56%,僅次於6月,這也與該月收益率相呼應,2月和6月分別為1.06%和2.41%。

另外,格上研究中心發現今年上半年高毅資產旗下高毅精選FOF以23.17%的收益位居組合基金策略第一名。高毅資產分散投資於高毅旗下各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場,旗下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以偏價值白馬股居多,比較適合今年行情。此外,格上理財旗下產品也以16.30%的收益位居組合基金榜單前五。

二、二季度陽光私募基金評級

(一)43隻陽光私募基金獲評五星級基金

格上研究中心2017年季度評級系統打分結果顯示,本次共有991隻陽光私募基金納入三年期評級範圍,其中五星級私募基金43隻,四星級私募基金183隻,三星級私募基金560隻,二星級私募基金155隻,一星級私募基金50隻。

格上研究中心發現,本次納入評級的991隻陽光私募基金在三年時間內的平均收益為65.53%,平均最大回撤為29.54%,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70.04%。其中,五星級私募基金三年期平均收益為148.71%,期間平均最大回撤為9.23%。

格上研究中心發現,進入五星評級的私募基金,既注重業績的增長,又注重風險的控制。收益方面,格上研究中心本季度評選出的五星級基金中,有34隻的基金在三年內業績翻倍,佔比76.74%。其中 「航長紅棉1號」、「穩健增長(外貿)」、「新思哲1期號」、分別以415.33%、349.79%、278.10%的業績排名前三,且三者均為股票策略。最大回撤方面,格上研究中心評選出的五星級基金中,平均最大回撤僅為9.23%。其中,寧聚投資旗下「寧聚理財年年紅1期」獲得最小回撤,僅為0.22%。

從投資策略來看,本季評選出的43隻五星級基金中有33隻為股票策略,佔比達76.74%。除股票策略外,本季評選出五星級基金的投資策略還有相對價值策略、債券策略、量化複合策略以及宏觀對沖策略等,各策略的佔比如下圖。

據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二季度共有7家機構擁有兩隻以上的五星級基金,分別為銀帆投資(5隻)、樂瑞資產(3隻)、易鑫安資產(3隻)、雷根資產(2隻)、冰劍投資(2隻)、世誠投資(2隻)、申毅投資(2隻),共涉及19隻私募基金。值得注意的是,這19隻基金平均收益達122.81%,遠超行業平均水平(65.53%),而平均最大回撤為8.28%,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29.54%)。

(二)5星級基金變動:10隻基金新晉,4隻基金調出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二季度評級結果與2017年一季度相比有一定的變化。本季新晉五星級基金共有10隻,另有4隻基金評級下調。格上研究中心發現,10隻新晉五星級基金中「睿策1期」和「大朴進取1期」這2隻基金的三年期收益和索提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四星基金晉陞為五星基金;「信合全球」和「冰劍5號」是由於其索提諾大幅增長而升為五星級產品;「念空跨境套利基金」和「悟空對衝量化」均為格上資料庫新加入產品,上季度未參與評級;「冰劍7號」、「樂瑞宏觀配置基金」、「艾方多策略對沖套利1期」、「寧聚理財年年紅1期」這4隻基金均為2014年二季度成立產品,初次納入評級資料庫;根據各項指標綜合后的得分來看,排名行業前5%。

此外,相較上季度,本季度有4隻基金從五星級基金中調出,具體名單見下表。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盈沖1號」產品由於統計期內的最大回撤較上季度出現明顯增加導致綜合得分下降,由上季度的五星級產品降為四星級;「澤泉信德」由於三年期收益較上季出現明顯下滑、最大回撤增加,雙重因素最終影響其評級結果,由原來的五星級降為三星產品;「東航金融種子一號」雖然最大回撤較上季度有所下降,但因其三年期收益大幅下降而最終遺憾落榜;另外,上季度五星級基金「金泉動量對沖基金」由於產品不再公布凈值,因此未能參與此次評級。

(三)13家私募機構連續四個季度有基金摘得五星桂冠

格上研究中心發現,13家私募機構自2016年三季度以來一直表現突出,連續四個季度均有基金獲五星評級。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這13家機構中,在北京辦公的機構最多(6家),其次是上海(4家)。從成立時間來看,這13家機構平均成立時長8年;其中誠盛投資成立超過12年,最短的信復創值投資成立時間也已經有4年。

格上研究中心發現,在連續四個季度均有基金摘得五星桂冠的私募機構中,有致力於投資低風險品種的債券型選手樂瑞資產;也有擅長靈活操作的銀帆投資、道誼資產等;同時也不乏通過量化手段來獲取穩健回報的量化型機構申毅投資;也有深挖基本面、精選個股的股票型選手,如世誠投資、淡水泉投資;不管採用何種投資手法,這些私募機構均追求較高的風險收益比,在控制下行風險的同時為投資者努力賺取超額收益。

三、「公奔私」十周年

自2007年第一波「公奔私」大潮后,一批又一批的公募基金經理投身於私募,如今一些「公募派」私募已經成為私募江湖的中流砥柱。正值「公奔私」10周年之際,格上研究中心梳理了公募派基金經理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

(一)公募派上半年收益2倍於私募行業,表現優於券商派和民間派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公募派的基金經理旗下產品平均收益達6.75%,是私募行業上半年收益(3.49%)的近2倍,同時也高於券商派平均收益4.44%和民間派平均收益4.15%。

(二)博時系表現最佳,上半年平均收益14.50%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在管理規模超過10億元的私募管理人中,本次統計的有持續業績更新的公募派基金經理中屬於華夏基金和嘉實基金的均有8人,其次為博時基金有6人,此外還有部分基金經理出身南方基金、富國基金、易方達基金等其他公募基金。值得注意的是,博時基金出身的基金經理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為14.50%,為業績表現最好的派系;嘉實基金和華夏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分別為13.19%和9.57%。

(三)「公奔私」基金經理今年上半年業績排行榜

排名標準:

1.本榜單隻統計基金經理所管理股票型產品的平均收益

2.私募管理人需在基金業協會有備案數據,且管理規模超過10億元

3.參與排名的基金經理管理的股票型產品不得低於2只

4.2016.12.31至2017.06.30持續向格上財富披露凈值

四、證券類私募行業大數據

NO1:規模篇

(一)行業規模突破13億,股權類增長是主因

格上研究中心發現,二季度A股市場整體延續二八格局,加之國內外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佔比較大的股票型基金在規模擴張上較前期有所減速;債券市場處於漫長熊市,難有較強表現。在股市、債市均缺乏明顯投資機會時,市場在逐漸加大股權投資的配置。

基金業協會備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私募基金行業認繳規模為13.59萬億,較2016年末增長了3.35萬億,增幅約32.71%。其中證券類私募規模為2.28萬億,較2016年末縮水0.49萬億;股權、創投、其他類私募認繳規模為11.31萬億,較2016年末增加3.84萬億。格上研究中心注意到,雖然整個行業的規模在不斷增長,但證券類私募管理人的規模卻自2月開始出現不斷減小,下降幅度達18.9%。

(二)證券類私募顧問管理規模縮水,自主發行規模分佈呈現兩級分化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本季度私募顧問管理規模較一季度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在本季度顧問管理規模發生變化的機構中,超過55%的私募管理規模出現跨檔級的縮水。格上研究中心認為,隨著去年投顧「3+3」要求的趨嚴,不少以前以投顧身份發行產品的私募在新規實施后開始不具備投顧資格,最終導致了其投顧產品規模的減少。

自主發行規模方面,相較上季度,本季度私募自主發行規模分佈呈現兩級分化,自主發行規模在0-1億(佔比超過83%)和50億以上的私募數量和佔比較上季度有所提升,而自主發行規模在20-50億的私募數量和佔比均有所下滑。

(三)二八分化加劇,26家私募規模佔全行業1/5

據格上研究中心調研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百億級私募證券管理人共26家(詳見下表),與一季度持平,主要分佈於北京、上海、深圳地區。格上研究中心統計發現,隨著監管的逐漸趨嚴和行業洗牌加劇,私募行業二八分化也在逐漸加劇。這26家百億級私募雖然僅占私募證券管理人數量的0.33%,但他們在規模體量上較大,其總規模達到5035億,占證券類私募總規模的22.08%,佔全行業私募實繳規模的5.32%。

格上研究中心注意到,與2017年一季度相比,涌峰投資、泓信投資、新價值投資和三度星和4家機構新晉百億級私募,而遠策投資、千為投資、博道投資、瀚信資本則不在百億名單。這些私募機構縮減規模至百億以下的途徑也不盡相同,例如,博道投資拿了公募牌照,不再納入私募名單統計;遠策投資在股票多頭和定增策略方面規模有細微縮減;瀚信資本、千為投資截至本季度末未向格上研究中心拒絕透露相關信息,暫不予統計。

(四)112家私募機構規模超50億,29家新晉

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共有112家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的規模達50億以上,較一季度增加了6家,其中有29家為新晉私募。格上研究中心注意到,在這新近的29家機構中位於北京和上海地區辦公的就佔了絕大多數,其中,12家在上海,10家在北京,6家在深廣及其他地區。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112家管理規模達50億級以上的私募機構至今成立時間均滿一年。格上研究中心發現,成立於近5年之內的50億級以上私募機構數量均比一季度末統計時再次有所增加。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50億以上私募機構中,二季度成立時間滿五年的佔比為43.33%,成立時間滿三年的機構佔比則達72.22%。另外,引人注目的是,新晉50億規模的私募成立時間集中在2012年,此前該年份成立的50億以上私募數量為0。

格上研究中心發現,二季度50億私募的地區仍以北上廣地區為主,但數量與上季度相比則分別上漲了2.54%和0.97%。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本季度數據變化不大,但是依舊可以看出50億以上大體量私募仍舊是誕生在北京上海地區,其他地區大體量私募佔比在逐漸減少。

(五)大型私募機構擴張態勢明顯,1-10億規模明顯增加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在登記備案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中,管理規模為零的證券類私募機構在本季度明顯增長,從上季度的715家增長至973家,同比幅度為35.89%。

但與此同時,格上研究中心注意到,規模為1-10億的私募佔比則自2016年一季度以來呈現增長態勢,本季度達到一個相對高峰,約為15.34%。

格上研究中心發現,截至2017年7月7日,管理規模10億以上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中成立於2015年的最多達到26.25%,並且增長迅猛,同比增長13.02%。與此同時,與一季度底數據相比較,10億以上的規模的機構成立時間在2003到2013的佔比均處於下降狀態。

NO2:私募管理人篇

(一)近9成私募在沿海地帶辦公,湖南、四川成中西部主力軍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目前超7成私募辦公地區集中在北上廣,近9成私募選擇在沿海地區辦公。相較而言,中西部地區私募較為分散,值得注意的是,湖南、四川兩省證券類私募機構分別有101和134家,佔中西部地區約4成,成為中西部地區主力。

(二)已備案私募量環比再總增5.34%,但新備案機構數和證券類機構數較上季度雙雙減少

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協會備案的私募機構共19590家,相較一季度增加了994家,環比增長5.34%,增速較一季度(6.7%)放緩,其中二季度新備案私募機構1148家,註銷機構154家。

(三)新成立私募機構數量連續8個季度下滑,本季度降至14家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從已備案私募機構的成立時間來看, 2015年二季度新成立私募機構破2000家達到近兩年頂峰,之後各季度新成立私募機構數量呈逐步下降趨勢,並在今年二季度降至最低谷,新成立私募機構僅14家,其中證券類私募機構僅2家,環比下降95.75%,同比下降98.95%。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本季度新成立的2家證券類私募分別為「西安合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珠海橫琴華茂融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這兩家私募均為今年6月中下旬成立。其中,「珠海橫琴華茂融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為黃榮,在創辦該公司前,其在廣州匯垠天粵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西安合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楊萌在創辦該公司前曾做過自由職業者、陝西賽高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等。

在私募機構註銷方面,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與今年一季度相比,本季度註銷的私募機構新增154家,其中證券類私募機構有15家,均為去年年底前備案,截至一季度末其管理規模均為0。

(四)上半年17家證券類私募入會為觀察會員, 今年以來尚無普通會員入會

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目前備案的私募機構中共有2024家是協會會員,其中261家為協會「普通會員」,1763家為協會「觀察會員」。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僅19家私募機構入會,且均為觀察會員。

據格上研究中心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從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的金融機構加入協會,應當先申請成為觀察會員,符合以下條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才可以申請成為普通會員:(1)自成為觀察會員之日起滿一年;(2)最近一年在協會備案的基金規模在二十億元以上,或者備案的創業投資基金規模在三億元以上;(3)不存在違反法律法規及協會自律規則的行為。

(五)外商獨資和中外合資/合作企業本季度註銷4家,新成立7家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目前在協會備案私募管理人中,內資企業仍為主流,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共佔比不到1%。本季度,共有7家外商獨資和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完成備案,其中僅「杭州陽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備案類型為證券類投資基金。此外,本季度有4家外商獨資和中外合資企業從協會公示系統中消失。

NO3:私募產品篇

(一)已備案產品數環比增加9.46%,新備案產品中一半以上為證券類私募產品

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在基金業協會已備案產品總數突破6.5萬,環比增加9.46%,但相較一季度環比增幅12.65%,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其中,證券類私募產品對增加額貢獻度最大,相較一季度增加了2908隻,佔比超50%,股權類私募產品增加了1773隻,其他各類產品增加量均少於1000隻。從增幅來看,創業投資類私募產品量環比增加21.91%,變化幅度最大。

(二)新備案產品總數和證券類產品數連續三季度減少,本季度降至最低

基金業協會備案數據顯示,2017年二季度新備案產品5777隻,較上一季度新備案產品環比下降15.45%,較2016年二季度新備案產品同比下降9.30%。此外,在新備案的私募產品中,2915隻為證券投資類產品,佔比50.46%,其次為股權投資類產品(佔比30.90%)。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新備案產品總數還是新備案證券類產品數均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滑。

(三)規模以上私募機構上半年產品備案熱度高,知名私募平均每月發8隻新產品

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共有33家私募機構備案的產品數超過了100隻。其中,備案產品數排名前五私募機構以行業內的三方機構及其相關公司為主,包括歌斐資產(旗下共有備案產品978隻),恆天中岩投資(備案產品648隻)等。

從本季度新備案產品數來看,有17家私募機構新備案證券類產品數超過10隻。其中,二季度新備案證券類產品數最多的私募機構為方圓達創股權投資,新備案產品26隻。

此外,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備案證券類私募產品超過10隻產品的私募管理人共81家,其中管理過規模超過50億的私募佔比超過35.80%。值得注意,在今年備案證券類產品超過10隻的私募管理人中,管理規模在10-50億區間內的中型私募佔比僅為33%,相較其他規模類型的管理人其在新產品備案上出現明顯滯緩。

五、2017年上半年大事件盤點

關鍵詞1:規模縮水

基金業協會備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證券類私募規模為2.28萬億,較2016年末縮水0.49萬億,較2月頂峰下降18.9%。一個主要原因在於,基金業協會在2017年3月調整了統計口徑,此前是直接根據基金類型統計數量及規模,調整后改為對於同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不同類型私募基金的,產品規模按其所屬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機構類型歸類統計。

此外,新成立私募機構、新備案產品數和證券類產品數紛紛下降。新成立私募機構連續8個季度下滑,本季度降至14家 ,其中證券類私募機構僅2家,環比下降95.75%,同比下降98.95%。新備案產品數和證券類產品數連續三季度減少,本季度降至最低。基金業協會備案數據顯示,2017年二季度新備案產品5777隻,較上一季度新備案產品環比下降15.45%,較2016年二季度新備案產品同比下降9.30%。此外,在新備案的私募產品中,2915隻為證券投資類產品,佔比50.46%。

關鍵詞2:行業洗牌升級

2017年上半年,基金業協會陸續發布一系列私募監管的重磅文件。格上研究中心認為, 從2016年的規範元年到現在,私募行業正在邁向更加規範、透明的未來。

(1)專業化經營

4月4日, 關於「資產管理業務綜合報送平台」第二階段上線運行與私募基金信息報送相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證券類、股權類業務分別由不同類型管理人申請;要求同一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可兼營多種類型的私募基金管理業務。完成相應整改之前,不得新增私募基金備案申請。

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私募基金管理規模13.59萬億,整體風險在加大,監管難度更高,業務分離是大勢所趨。這樣能保證行業的准入門檻,讓真正有資產管理能力的機構選擇適合的業務類型。私募資管機構應該更專註於自己的管理能力建設,有效地進行風險把控。

格上研究中心發現,一些大型私募機構均已在協會有多個登記備案的管理人主體,例如景林資產在今年1月17日在協會備案登記了第三個公司主體——上海景林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業務類別為股權、創業投資基金。與此前景林備案的兩個主體,上海景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證券投資基金)和景林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股權投資基金)一樣,公司法定代表人均為蔣錦志。此外,北京和聚投資、上海朱雀投資、上海鼎鋒資產、深圳瀚信資本等大型私募均已在協會有多個登記備案的管理人主體,從事不同類型的私募業務,股權、證券私募業務類型均有嚴格區分。

而對於一些沒有按專業化經營原則的私募機構,也將會受到處罰。湖南漢坤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因「登記備案信息不準確;私募基金投資運作不規範;未遵循專業化經營原則」,湖南證監局決定對該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並記入誠信檔案。

(2)適當性新規

7月1日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30號)(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為配合《辦法》落地,統一公私募基金適當性管理實施標準,落實基金募集機構適當性管理的主體責任,加強投資者保護,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了《基金募集機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實施指引(試行)》(中基協發〔2017〕4號)(以下簡稱《指引》)。根據《指引》,投資者需知曉以下事項:要求募集機構建立適當性管理制度;要求基金募集機構在銷售基金產品或服務的過程中,根據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5類)來銷售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或服務;投資者劃分為專業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二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對於客戶辦理業務的過程,要求「雙錄」即錄音、錄像。

在適當性新規下,由於需要在系統改造、流程梳理、人員設置上加大投入,私募的運營門檻無形中提升。目前來看,私募機構需要至少6億元的管理規模才能維持生存,一些小規模的私募或許很快被淘汰,也將進一步強化私募基金行業強者恆強的趨勢。此外,據格上研究中心了解,自7月以來,已經有吉林 、廈門、河北、廣東、安徽等5個地區的證監局對轄區內的近20家私募基金公司採取監管措施,其中有私募因適當性合規被罰。

(3)私募機構註銷新增154家,同比增長11.35%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與今年一季度相比,本季度註銷的私募機構新增154家,其中證券類私募機構有15家,均為去年年底前備案,截至一季度末其管理規模均為0。

關鍵詞3:創業板調研熱情上升

5月調研熱情最高,創業板關注度2月以來連創新高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私募走訪上市公司1308家,環比下降5.77%,共計調研5933次,環比上漲4.60%。其中,今年5月,走訪上市公司354家,調研1485次,創今年上半年最高。

格上研究中心發現, 從今年2月份開始,私募對創業板的關注度屢創新高,截至6月份創業板的關注度增至35.59%,創2017年以來新高。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小板關注度則一路下滑,從2017年初的46.40%至本月跌破39.64%,主板關注度今年以來下降2.09個百分點,達24.77%。

關鍵詞4:債券私募的冰與火之歌

今年上半年,債券型私募經歷冰與火之歌。一方面,受政策面央行操作、MPA考核、銀行業監管等影響,資金面持續趨緊,債市收益率持續上行,業績受壓;在銀行委外受制約中,業務面臨收縮。另一方面,債券通的開啟,有利於債市的長期發展。

(1)規模和業績承壓

除了公募、券商資管等機構,近年來銀行委外資金也成為了債券私募規模增長的最大「推手」。據格上研究中心了解,國內很多大型債券私募的資金來源中有較大比例來自於銀行委外。有私募機構2014年初的規模僅為50億,2015年底就突破了100億,2017年一季度甚至達到400億規模,規模增長迅速和前兩年債券牛市、委外資金大舉進入密不可分。但受MPA考核、銀行業監管等影響,今年上半年,很多債券型私募在委外資金收縮的背景下,公司管理規模也在收縮。

但有些私募機構已經在做好防禦,開始一些新的嘗試,包括:量化對沖、宏觀對沖、定增等。這些新探索,好處在於:1、可以擴充公司產品線,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促進公司全方位發展;2、充分發揮投研團隊優勢,拿宏觀對沖和債券策略來看,都要求公司對宏觀經濟、大類資產有深入分析,這也是很多債券團隊轉做宏觀對沖的原因。壞處在於:開發新的策略往往需要引進新的團隊,在團隊融合和穩定性方面具有一定挑戰。

此外,2016年年底以來,債市進入一個公認的熊市階段,但今年以來債券策略產品表現一直較為穩健,且在1月和5月平均收益均在九大策略中奪冠,6月收益最高為0.77%,而其上半年平均收益為2.32%,位列所有策略平均收益前三。據格上研究中心了解,上半年,部分債券型私募機構還是偏謹慎,採取縮久期、降槓桿、布局高評級品種的操作。

(2)債券通長期利好債市

7月3日上午9時,債券通開通儀式在香港中環交易廣場舉行,債券通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更便捷的進入內地市場的窗口,有力穩固內地市場的對外開放,數據顯示,截止7月3日上午9時23分,剛剛開通的債券通就迎來了86家機構參與,成交額破21.57億。債券通實施首月,境外投資機構對債市的投資熱情正逐漸升溫。

對於債券通的開啟,私募機構普遍認為對於國內債市而言,短期資金量有限,加上境內外評級體系的差異,市場仍需要時間適應,所以短期影響有限;但長期來說利好,有助於促進市場成熟發展,推進境外機構資金的流入,由於與其他資產類別和貨幣的低相關性,債券市場前景可觀。

關鍵詞5:港股布局加速

今年以來,港股表現突出,恒生指數期半年內上升3764點,升幅達17.11%,且連升六個月,為近十年以來最長的一次升浪。

格上研究中心發現,在港股飄紅的行情下,越來越多的私募機構開始積極布局港股。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今年二季度新成立的2889隻私募證券類基金產品,投資範圍包含港股的有1549隻,佔比53.62%,去年同期佔比僅為37.82%。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新成立的證券類基金產品數量從去年3季度開始呈逐步減少態勢,但投資範圍中包含港股的產品佔比卻逐步增加。

此外,據格上研究中心了解,從去年以來申請9號牌照的私募機構越來越多,有些私募機構已經在幾年前就已經取得香港9號牌照,如景林資產、盛世投資、赤子之心等,也有些私募機構是在近兩資年取得香港9號牌照,如朱雀投、重陽投資、富善投資等。

關鍵詞6:逐鹿公募牌照

繼鵬揚基金另闢蹊徑斬斷私募業務「圓夢」公募后,今年上半年,凱石基金也通過實現「全面私轉公」進軍公募市場,博道投資也在6月2日成為第三家轉型成功並拿到公募基金業務牌照的基金公司,另外,朱雀等知名私募機構仍在排隊申請公募牌照。

格上研究中心認為,隨著自身私募業務不斷發展壯大,為追求管理規模以及品牌知名度的不斷提升,部分私募可能會繼續申請轉為公募,但是由於公募牌照申請門檻較高,且需具備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大批量私募均去追逐公募牌照的概率不大。

私募投身公募業務,一方面,私募機構需在原有的私募業務和未來將要開展的公募業務間做好平衡與隔離,如鵬揚投資在拿到公募牌照后目前已基本暫停其私募業務。另一方面,私募轉型公募,需在人力、系統、場地等方面做相應的鋪設,前期需投入一定的成本,公司轉型初期或將面臨一定的運營壓力。此外,2015年下半年以來,公募基金整體的銷量也一直處於寒冬狀態,資金募集難度較大,對於私轉公成立的新公募而言更是不小的挑戰。

除私募公外,公奔私的浪潮依然未變,多位原公募基金經理現身私募機構,包括深圳前海瑞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為何江旭,他曾經在2009年至2016年間擔任工銀瑞信基金權益投資總監,並出任多隻基金的基金經理,此前還曾任國泰基金基金經理、基金管理部總監等職務;共青城乾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孫建波,曾經出任上海景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基金經理的在奔私4年後也選擇獨立創半私募;上海睿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彭硯曾在中銀基金和南方基金任基金經理,2015年5月從南方基金離職;上海霖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賀軼是原富國基金的基金經理。

【版權聲明】本文系「格上研究中心」原創文章,,並在正文前註明「稿件來源:格上研究中心」,違者必做舉報處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