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軍師聯盟2》劇透 | 五丈原之戰,熬死諸葛亮,看透司馬懿

編者按:熱播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第一部已經結束,故事也進入了新一輪的高潮,第二部中司馬懿終於要和諸葛亮杠上啦!為了更好的觀劇,小編是不會隨隨便便劇透的。這裡講的故事是按照正史中所記載和史學家們的分析整理而成,所以請放心閱讀。歷史中的諸葛亮應該不會點七星燈續命,而司馬懿也未必雄才大略。

面對三國這個題材,自然不敢不自量力提出什麼新觀點,只是希望借著大家熟悉的歷史背景,講述依循史料出發的原則。三國歷史的文章如此之多,良莠不齊,所以選擇很重要。翻看一本講三國的書,如果書中沒有《三國志》《晉書》的援引,沒有其他相關參考文獻,那麼恭喜你,你買到一本 「民科」史書,請當故事看。

五丈原之戰是流傳很廣的三國故事,除了《失空斬》一系列精彩絕倫的情節,諸葛亮的死也讓這個歷史片段變得尤為重要。一邊是《演義》中「智近乎妖」的諸葛孔明,一邊是史家評論「以狐媚取天下」的司馬仲達,這場五丈原之戰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展開無限腦洞的主要原因是史料的缺乏,留下了足夠的空間。正史中的描述主要有《三國志·諸葛亮傳》和《晉書·宣帝》中的兩個片段,《資治通鑒》作為一本二手資料,也對此有所展開。至於《太平御覽》等書中記載,或作參考。但是,即便如此,掌握的史料是極其有限的。下文內容僅作參考。

糧食是諸葛亮最大的困局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古代軍事戰爭中「糧草」一直是關鍵問題。

在生產力有限的時代,吃飽一直就是一件難事,吃不飽就軍心渙散,沒糧草就根本打不了仗。根據裴松之注的三國志來看,蜀漢滅亡時,全國戶籍人口大約在820萬左右,其中魏國443萬人,而蜀國僅有94萬人。而根據葛劍雄教授在《人口史》中的考證,三國末期全國人口大約有3000萬左右(因為算上沒有編入戶籍的兵戶、屯戶、吏戶等其他人口、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等)。無論是800多萬還是3000萬的全國總人口,蜀國大約只佔十分之一左右。換句話說,當時人多,糧食多的國家、是魏國,而蜀漢的人口、耕地面積都比較有限。那麼,敗局就成了一種必然。只要打持久戰,蜀漢一定會被拖垮!

糧草不繼,國力空虛,人心不齊,國必亡之。

「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三國志·諸葛亮傳》)

這段史料取自陳壽的《三國志》,描述的是諸葛亮與司馬懿在五丈原對峙的時候。這段史料說明兩個問題:

  • 第一,諸葛亮此次北伐的準備是不足的,沒有足夠的糧草;

  • 第二,諸葛亮犯了一個戰略錯誤,與魏國打持久戰。

五丈原之敗已經是註定,京劇里的《失空斬》寫得再妙,也無法辯駁這樣的事實。蜀漢北伐,卻要「每患糧不繼」,說明蜀漢的糧食生產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國民經濟建設並沒有為戰爭做足準備。即便有「木牛流馬」這樣先進的運輸工具,可能不能滿足「十萬大軍」的糧草需求。

「為久駐之基」則反應了另一個錯誤的戰略決定,就是說諸葛亮本人也已經知道,上了五丈原,就要打持久戰,所以要在那裡屯田,以繼糧草。蜀道艱難,如果持續北上,也需要一個屯糧的地方,可能這也是先上五丈原的原因之一。正如前文分析的,以蜀漢的糧食生產力,要進行持久戰,是不明智的。魏國占的是天時和地利,是中原地區肥沃的土地、適宜的氣候、廣闊的「糧倉」,是屯田令后恢復的社會生產。

百餘天的對峙,積勞成疾的諸葛亮免疫力下降,得了病,逝于軍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感動之餘,這種做事和管理的方式卻值得反思。事必躬親,不一定連芝麻大的事情也要去操勞。適度的放權,調動下屬的積極性,可能也是必要的。

帝問曰:「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幾米?」

對曰:「三四升。」

次問政事,曰:「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

帝既而告人曰:「諸葛孔明其能久乎!」

竟如其言

(《晉書·宣帝紀》)

事必躬親的諸葛亮在管理上犯了一個錯誤,管得太小太細,不肯放權給屬下。「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如此細小的案件,都一定要親自過問,一個軍的案件啊。諸葛亮不僅把自己累出病來,更嚴重的耽誤了蜀漢的人才發展。長期在諸葛亮管理下的蜀漢大臣們,沒有獲得足夠的鍛煉機會,能力欠缺。諸葛亮死後,楊儀、魏延在軍中爭權則從側面反應出蜀漢軍心不齊、諸葛亮管理欠佳。

晉書是有偏向性的,這一段史料的主要目的就是證明司馬懿的高明,通過對諸葛亮使者的詢問,預判了諸葛亮必定過勞死。當然,這個論據卻沒有支撐起司馬懿主動提出「持久戰」的拖延戰術,熬死諸葛亮,重創蜀漢政權結構。

膽子小還是有戰略?

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帝怒,表請決戰,天子不許,乃遣骨鯁臣衛尉辛毗杖節為軍師以制之。」 (《晉書·宣帝紀》)

對峙一百多天,司馬懿就是不出戰。從上述這段史料來看,其實不打併不是司馬懿的意思,而是魏國皇帝的意思。

魏國皇帝為什麼不打呢?

「時朝廷以亮僑軍遠寇,利在急戰,每命帝持重,以候其變。」

言下之意,如果不是魏國朝廷畏畏縮縮,司馬懿早就一舉拿下諸葛亮了。只是從這裡可以看出,司馬懿並有那麼高遠的戰略思維,想出「持久戰」這麼一招。相反,諸葛亮卻意識到如此僵持對蜀漢不利,所以多次挑戰。如果硬碰硬的打一仗,諸葛亮是有獲勝幾率的,而且這個幾率很大。那麼,至少在戰役層面,可能獲得勝利。但是,正如司馬懿自己說的「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諸葛亮為什麼不是一鼓作氣直接依山而東,取了陽遂呢?核心問題,可能就是糧草,諸葛亮需要佔據一個適合屯田的地方,搞點糧草,再圖中原。

另一面的司馬懿呢,自然被晉書寫得神乎其技:「會有長星墜亮之壘,帝知其必敗。」通過天文現象,就預料到了諸葛亮的敗局。只是,種種跡象都表明,司馬懿並沒有持久戰的戰略思維,反而是謹小慎微對待魏國朝廷的姿態幫助了他。

蜀漢軍心本就渙散

「會亮病卒,諸將燒營遁走。」

諸葛亮前腳剛死,內部就馬上奔潰了,一些將士燒了營帳逃跑。其實,蜀漢的軍心渙散是有原因的,除了諸葛亮這個精神領袖,當時的蜀漢並沒有太強的集體意識。或者說,蜀漢作為一個外來的軍閥政府,因為要備戰,必定要徵兵、征糧,即便諸葛亮再如何廉政,對蜀地的民眾來說,多少還是有疏離感。「亮悉大眾由峽谷出。」這一次的北伐,諸葛亮幾乎是把家底都拿出來了,可見徵兵、征糧之嚴酷。

蜀漢軍心渙散的另一個原因則是權力分配的問題,蜀漢內部並不是沒有各種利益集團的存在,無論是荊州集團、東州集團、還是益州集團,並不一定相互服氣。就連軍隊內部,楊儀魏延在諸葛亮死後立刻展開權斗,矛盾可見一斑。而之前的馬謖案件,也可能是為了平衡利益。

整個蜀漢政治集團在諸葛亮死後的狀態,都是諸葛亮時期的遺留問題。諸葛亮死後,丞相制度被廢,蔣琬、費禕分權而治,劉禪也親政了,然而蜀漢並沒有因此更好或更差,而是殘喘了又近三十年。

辯證看待問題,有一個絕對的能臣是好事,比如明末的張居正,可以給國家續命,但是這樣的能臣死後,往往就會讓政局陷入困境,一派群龍無首的姿態。

能臣往往讓皇帝變成廢人,優柔不決,同時也失去大臣的支持。而這一切的問題可能源於能臣手中的權力過大,一旦死去,手中大權無法合理分配。

其實,一個鞠躬盡瘁、忠心耿耿但是大權在握的能臣和一個野心勃勃、貪污腐敗的權侵朝野的奸臣,在某種程度上,對一個國家的損害是一樣的。國家的治理一定是依靠一套有效的體制、有效分權、持續選才來完成的。

歷史的長河浩瀚,歲月的故事無邊

往古的每一樁事件

都在偶然之中摻雜必然

風雲翻湧,化作落地的雨水一點

見微當知著

9月9日開學論壇,【復旦人文智慧課堂】特邀上海博物館李仲謀副館長為各位學友解讀「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從一件文物說起,帶你讀懂文物后的故事、故事中的歷史、歷史中交織的世界文明。

每一件文物的背後,都是往古歲月

每一個時代的背後,都是風雲千檣

時間賦文物以故事,文物賦時間以見證

上博副館長解讀「大英博物館百物展」

· 識別二維碼參與報名 ·

▼活動報名,點擊閱讀原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