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家教最有效的手段是家訓

古代重視家庭教育,家庭在把自己的子女送入社會之前,要把道德準則、社會規範、價值觀念以及社會角色所需要的知識經驗等,傳授給自己的子女。從某種意義上說,古代青少年兒童的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自古以來是一個重孝道、重親情的國家,其治理、安定主要依靠家族、家庭的維繫力量作為基礎。家族是一個「大家庭」,它不僅有族規、族法、族田、族產、還有族訓,家訓、族學、家學等等。

古代人們多把「名垂青史」作為自己的人生目的,因此光宗耀祖是一種普遍的價值取向。教育出一個好子弟,不僅家庭可以「與山俱高,與水俱長」,長久地存在下去,並享有盛譽,國家也會因此興盛。如果把子女培養成賢人君子,就可以彰顯祖功宗德。

正是因為古代重視家庭教育,也正因為古人認為個人的成功不僅意味著個人的人生價值的實現,同時也是家族與長輩的人生價值實現,所以家族家庭教育在整個社會結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青少年兒童不僅要接受來自父母親的教育,還要接受來自大家庭中的祖輩和父輩的教育,其言行舉止無一不受到大家族成員的關注和引導。

家訓的形式有很多種,如訓誡、遺言遺訓、書信、詩歌格言警句、著作等等。如諸葛亮的《誡子書》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把修身、養德、明志聯繫起來,認為只有寧靜、儉約、淡泊才能有君了之行。也就是說,首先要在個人的內心世界營造一種寧靜、淡泊的氛圍,不為外部世界的物慾而迷惑,這樣才能達到「淡泊以明志,寧靜的致遠。」這樣的訓誡的力量是十分深刻的。又如《曾文正公家書》約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最多的。家書寫得辭意懇切、語言簡煉明暢,苦口婆心娓娓道來,肺腑之言躍然紙上,令人感奮。由於曾國藩的子弟有不少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所以人們都認為他「教子有方」,《曾文正公家書》也就格外受到推崇。

家訓往往是由家庭中的長輩或有名望、有社會地位的子弟所撰寫,作為為人處事的準則傳授給家庭的子弟,教育家庭的子弟;也有的是由子弟追記長者之言、垂範後世的。家訓大多是撰寫者本人或家中長者人生經驗和感悟,他們「語語折衷於聖賢,而日用倫行不出其範圍」,在鼓勵子弟上進和「折衷於聖賢上」表現出共同的價值取向。它們不僅包括日用道德準則、家庭倫理和價值觀念、行為處事的規範和戒條,還包括生活的情趣、職業的選擇、讀書學習的技巧以及各種社會角色的預期等等。為了使子弟能成為一個好人,於是他們把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知識傳授給子弟,要他們讀書耕田、布衣蔬食、以清貧勤苦立家業。為了子弟讀書進仕,增長見識,修養心性,於是他們教給子弟讀書、修身養性以及學習的方法和技巧。為了子弟立身處事,保住家業,他們告誡子弟選擇好一門職業,掌握好一種技藝,並把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知識、經驗傳授給他們。由於家訓作者們的豐富人生經驗、較高的文化學術修養,以及他們對子弟的殷殷期望,使他們與自己的子弟之間,既有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關係。也有家長與子弟親情相向的關係。因此,他們在教育子弟時,既注重知識教育,也注重道德教育、人生教育,這三種形式的教育往往交織在一起,形成古代家訓教育的一大特色。

家訓、家教的目的,是為了子孫「敦倫立品、修身樹德、紹繼家風、培育人才。」在子孫入世之前,完成其人格教育,教其如何修德、守分、進學、處世、立業等等。從一篇篇家訓中,可以看到先賢先祖的苦心,真是為子孫作百代計。

當代國學大師湯用彤先生(公元1893-1964年)在教育其子湯一介先生(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中華孔子學會會長)時說:「家風不可中斷。一個家庭應該有他的家風,如果家風斷了,那麼這個大家族也衰落了。」湯用彤的曾祖父就培養了三位進士,其中包括湯用彤的父親湯霖。湯家家教極嚴,家訓中有「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素位而行,隨適而安」等語。湯用彤先生學貫中外,能同時開、西方、印度哲學思想方面的課程,可謂古今無倆!湯一介先生繼承前兩代人及北大前輩們而發揚光大。

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古代的家訓家教,重讀古人經典家訓,重立今人家教觀念,培植家風、修身齊家、故曰:家和萬事興、子孝人倫正。家風看世風,此淳彼亦淳。這也是當代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們應關注的。因為子弟個性、人格的形成,家訓家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從某種單座上說,家訓家教也是我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

古代兒童寫的詩 讓你不得不服

古代十大閑人:閑著不可怕,就怕閑得沒文化…

投稿郵件[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