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她憑什麼不怕老?

梅里爾·斯特里普的好萊塢女前輩們,基本上在40歲后就步入了邊緣然後銷聲匿跡。

68歲的斯特里普,如何逃脫了四十危機?

-1-

年過四十,硝煙頓起。臨近38歲時,梅里爾·斯特里普就開始擔心了,自己的演員生涯是不是就要這麼結束了?

每逼近40歲一年,她都會勸自己,我最好接這個角色。她的雕塑家丈夫倒比她樂觀,跟她說說糖水話,比如,會有更多的好角色找上門來的。但斯特里普始終不覺得自己能有機會演戲超過40歲。

而此前,她是1980年代美國演員們口中的傳奇和勁敵:「如果好萊塢每年只有一兩個好角色,那它們都是梅麗爾•斯特里普的。」

是啊,論起點高,當時的好萊塢很少有人能拼過斯特里普的。

她是耶魯大學戲劇學院的學霸,能輕鬆演繹上至18歲少女下至80歲老嫗,「耶魯的女主角」可不是浪得虛名的;耶魯劇院(Yale Repertory Theatre)是她的事業起步地,這裡是諸多百老匯名劇的誕生地,斯特里普在這演了三年。

接下來,她去了紐約,光環也緊追著,拍的第二部電影《獵鹿人》(1978年)就獲得了 奧斯卡最佳女配提名,那年她29歲。第二年,30歲她就憑《克萊默夫婦》(1979年)將前一年的提名落了實,奧斯卡女配獎收入囊中,三年後,《蘇菲的抉擇》(1982年)讓她摘取了奧斯卡影后的桂冠。

《蘇菲的抉擇》(1982年)

她鋒利得就像一把不世出的寶劍,人人都想求而得之。也有一些無關痛癢的小否定,比如,年長她11歲的凱瑟琳·赫本就公開表達過對斯特里普的不屑,「我最討厭斯特里普,因為你仔細看就會發現,她演的每個角色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只是你失去了鑒賞力而已。」

但你可以把這想象成對手之間的隔空喊話,畢竟在1982年,倆人同台競爭過奧斯卡影后,最終凱瑟琳的《金色池塘》PK掉了斯特里普的《法國中尉的女人》,而至今,仍有人為斯特里普鳴不平,評論界稱「在美國電影《金色池塘》和英國電影《火戰車》的夾殺下,同樣卓越的《法國中尉的女人》被犧牲了」。

但很快,1989年,斯特里普的40歲不可阻擋的到來了。

好萊塢是天堂和地獄的結合體,它是瑰麗旖旎的夢工廠、青春佳人的遊樂場,但,也是年過四十女演員的銷聲器。斯特里普的前輩們,基本上在40歲后就步入了邊緣然後銷聲匿跡。

哪怕是現在,好萊塢的女演員們也多為自己40歲的到來擔驚受怕。2012年,頂著一張不顯老亞洲面孔的女演員Junie Hoang,起訴了互聯網電影資料庫及其所有者亞馬遜,索賠100萬美金,就因為資料庫公布了她的年齡,減損了她的演戲機會。

那年她是多大呢?不多不少 40 歲。

1989年,斯特里普舉家從紐約搬到了L.A,世界電影工業的中心,在洛杉磯,吸脂就像敞篷車一樣流行。一年內,她接連收到了三個女巫的角色。20來年前,在好萊塢大熒幕上演女巫就相當於在大陸電視劇里演個單調無趣的惡婆婆。斯特里普明白這套路,「這就像電影工業開始說,我們不知道該拿你怎麼辦。」

-2-

《飛越長生》(1992年)

「當女性過了步入更年期,或不再具有性魅力時,她就會陷入低谷。」她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用性魅力這詞實在有點雅了,她說這句時用的英文原詞是fuckable。

她早就考慮過未來的路該怎麼走。《梅麗爾·斯特里普:一個演員的剖析》一書的作者、前洛杉磯周報的電影評論家Karina Longworth說,早在1970年代末期斯特里普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時,她就明白,她可以做得更多,走得更遠,只是,1989年她40歲時,電影工業的大環境並沒有為她的轉型準備好。

1980年代末期和1990年代初,斯特里普發現自己正處於職業生涯的十字路口。

「梅里爾可以像凱瑟琳·赫本一樣在熒幕上不停得去演繹女性的優雅和美麗,也可以像凱思琳·漢娜一樣,去表現生命的真相,去演繹為那些不能為自己代言的女人的生活經歷。」Karina Longworth說。

出生於波蘭的凱思琳·漢娜比斯特里普小9歲,既是演員、歌手,又是女權主義活動家,你聽聽她演過的電影名字就明白了她與更主流的凱瑟琳·赫本的不同,《廢物、傻帽和怪胎》(1994年)、《暴女朱迪》(1995年)。而赫本善於飾演任性逞強、易於激動的淑女,總之還是正劇范,可能讓年輕時候的她代替斯特里普去演《走出非洲》里的女主角色,也能別有風味。

斯特里普開始有意去拓寬自己的戲路,比如,去嘗試喜劇。1990年代初,她的平均片酬是400萬美金,跟男影星的片酬沒法比,但作為女人,她被認為是拿了高片酬的。當時的一個專欄作家這麼總結斯特里普審美疲勞,「斯特里普能別那麼嚴肅么?她能輕鬆下來嗎?」

她也在尋找能讓她笑的劇本,但她覺得自己和好萊塢的喜劇的概念隔了好幾層皮,「我看了挺多電影,周圍的人都樂得不行,但我卻覺得自己來自外太空,那些玩意兒是危險的、愚蠢的、可怖的,歧視女性的。」

畢竟她是斯特里普吧,選來選去還是能得到一些她有慾望拍的本子的。

1992年,她參演的《飛越長生》公映。陣容挺大咖的,導演是羅伯特·澤米吉斯,1995年拍出了經典的《阿甘正傳》,男主演是布魯斯·威利斯,另一女主角也是奧斯卡影后級別的歌蒂·韓。

《飛越長生》擁有一種類似B級片的荒誕感,斯特里普飾演一個不擇手段的百老匯虛榮女演員,為了和昔日好友歌蒂·韓一爭高下,不惜求助女巫,她那扭曲的脖子、詭異的表演還成了好多人的童年陰影。

片子里呈現出來的黑色幽默,像是對洛杉磯年齡歧視的一個寫照。但《飛越長生》在當時並不怎麼被看好,或者說,人們習慣了她以往嚴肅的、深沉的角色,還看不慣她演一個被人性之惡驅動著昏了頭的女逗逼。一個記者還暗示,《飛越長生》遠遠配不上她的影響力。

斯特里普略帶反諷腔地回,「很遺憾你這麼想,我所做的都是嚴肅的,包括這部誇張的喜劇。」

-3-

《廊橋遺夢》(1995年)

現在回過頭來看,25年前的《飛越長生》是斯特里普轉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學院派出身的她,開始去嘗試更放鬆、更真實、更不那麼在乎自己在大熒幕上是不是還年輕貌美,甚至將她自己對中年危機的恐慌投入到《飛越長生》的角色中。

這取決於她的一個自我判斷:要做演員,而不是明星。做明星的人,自我的光芒會蓋住角色的光芒,而演員是忘我的,是將自我作為工具,掰開、揉碎、放大了投入到角色中。「做一個明星,只會讓我學會躲起來,但做一個演員,可以打開我的靈魂。」她說。

有記者問過她和角色之間的關係,她如何能做到「變色龍」一般將自己投入到角色中。她的回答是:「即使進入了角色,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不是那種自我意識很強的人,至少我不會經常自我分析。我和我的角色沒有界限,她們都是我。比如,在《絲克伍事件》中,當女主角發現自己因為工廠核輻射被感染后,那種憤怒、驚恐和害怕的感情其實都是我自己的。」

《演技·表演——如何評價一個演員的表演》一文中提到:「如果一個演員想要長久的屹立於影壇則不能局限於所謂的本色,一旦固定自己的類型則很難轉變,一切重大變化都可能導致票房價值的下跌。如經典好萊塢時代的紅星瑪麗·璧克馥試圖放棄自己慣常的小姑娘角色時,觀眾表示不能接受這種改變,她只好在四十歲時帶著厭惡退出影壇。比如赫本演了一輩子玉女,因為她本身就是玉女,你也可以說她是個偉大的演員,但赫本除了玉女其都演得比較平庸;所以阿爾·帕西諾、丹尼爾·戴·劉易斯和梅麗爾·斯特里普的偉大性就出來了,無論我演啥,我都能表現出那種能喚起觀眾特定反應和認可的現象。」

每一個她所飾演的角色,都看不到相同的痕迹,這確實是斯特里普能轉型的根基。再加上,她開始去承認,她不再年輕了。至少從她扮演的角色中可以看到,她從未否定過自己的真實年齡,和真實年齡之下,作為一個女性的困惑、猶疑和激情。1995年的《廊橋遺夢》便是一個有力的印證。

那年她46歲了,她演一個住在麥迪遜大橋旁邊的不起眼的又不那麼甘於平淡生活的小鎮中年女人。她將飽滿但微垂的胸部、不再纖細的腰肢都藏在一件系扣束腰連衣裙中,看似平凡得不值一提,但又交織著少女的羞澀和少婦的風韻。電光火石的激情和漫長晦澀的隱忍,斯特里普將一個中年女人的情慾拿捏得爐火純青。

如你所知,《廊橋遺夢》早已成為經典之作。這個當年北美票房的第19名,在廣大的不那麼年輕的女觀眾心中引發了強烈的共鳴風暴,連斯特里普都說,「來看的都是我的女朋友。」

《廊橋遺夢》中有一句經典台詞,「當人漸老,恐懼會漸漸消退,你短暫一生中的真正模樣,才是最重要的值得探尋的事。」(As one gets older, one』s fears subside. What becomes most important is to be known,known for all that you were during this brief stay)

-4-

《穿普拉達的女魔頭》(2006年)

好萊塢到底是不是40歲以後女演員的消聲器?40歲以後的女演員是不是再沒那麼多合適的角色了?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但憑藉著《角鬥士》獲得了最佳男主的羅素·克羅,在2015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出了一個看似「政治不正確」的評論——他說,女演員應該去飾演適合她們年齡段的角色,而不只是年輕的模特。他舉了個例子,一個女演員曾經試圖改變角色,讓自己飾演的角色少幾個孩子時,他毫不憐惜地講:「結束叨叨,好好演吧。」

「如果你願意活在此刻的皮囊之下,你仍能當一個演員。如果你假裝自己還是個年輕的傢伙,那你確實沒戲了。重要的是,你確實準備去接受人生有不同的階段,所以我不能永遠是角鬥士。」羅素·克羅說。他還順口說了句,斯特里普會給你10000個例子,為什麼說年過四十女演員沒什麼好角色了都是一派胡言。

斯特里普非常同意羅素的看法,年長的女性不該再飾演天真無邪的少女。40歲后,她確實與少女角色無緣了,但卻開闢了一個又一個原本主流電影並不看重的女性角色的陣地。

2006年,一部《穿普拉達的女魔頭》將57歲的斯特里普推至票房號召力的巔峰。「梅姨」這個稱呼,也開始在影迷口中流傳。她目光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但又面臨著婚姻塌陷和事業可能的塌陷的雙重夾擊,梅姨將中年女性「風暴中的寂靜」詮釋到極致,一個眼神就能讓24歲的安妮·海瑟薇黯然失色。

若無梅姨,這部片子多半要淪為一部成色不足的時裝片吧。

時代也開始了漸變。女性開始出現在電影工業中說了算的位置上,不僅是產業鏈條中的重要席位,別忘了電影院里的觀眾席。女人們愛看這個老戲骨演繹人到中年的更多可能。

《媽媽咪呀》(2008年)

「女魔頭」之後,她演繹的角色更輕鬆、有趣了。2008年她在音樂劇《媽媽咪呀》里又蹦又跳,作為一個單親媽媽被被包括皮爾斯·布魯斯南和柯林·費斯等在內的紳士們追求,2009年出現在《愛很複雜》里,與前夫20年的婚姻解體,但並不妨礙她被才華橫溢的建築師愛上。

《梅麗爾·斯特里普:一個演員的剖析》一書的作者Karina Longworth說,她的喜劇電影,始於女性主義,逐漸進化到去展現以前被主流電影忽略掉的女性的經歷,比如,《愛很複雜》,比起《蘇菲的選擇》,女性主義色彩淡化了很多,但這種類型和成功,讓她抵達了更多的觀眾。

-5-

《魔法黑森林》(2014年)

進入21世紀后,跟梅姨同時期的女演員,大多消失於主流電影圈了。但她卻無視所謂40歲女性在好萊塢不再有發展空間的傳統「智慧」,越發成為票房蜜糖和不可思議的性感女演員。《媽媽咪呀》票房大賣后,梅姨說,「我太高興了,因為這片子吸引了一批之前沒人在乎的觀眾。」

2008年,當59歲的她被沃爾特·里德劇院的電影協會致敬時,她說想給年輕時的自己說一句話,「當我看到的這個漂亮的年輕女人,擔心自己太胖,或鼻子太大時,我想對她說,放心吧,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鐵娘子》(2011年)

梅姨將自己活成了這句簡單建議的樣板。2011年,時隔29年,她憑藉《鐵娘子》二度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那年,她62歲。猶疑的眼神和懦懦的恐懼,她將衰老的無情,一股腦注入給曾經叱詫風雲的撒切爾的老年孤寂。

她也正是在這一年,開始頻繁地、公開談起自己在臨近40歲時的憂心忡忡。但也正是這種曾經的憂心,讓她更好地理解了撒切爾的孤老。

年齡改變了她的工作方式和她看待自己的方式。三年前,她甚至在音樂劇《魔法黑森林》里飾演了一個女巫,用這個恰逢其時的角色徹底擁抱了她內心的老太婆。

不僅如此,她還想進一步改善電影產業的生態。她支持了一個基金,專門扶植年過四十的女編劇的創作。

有人說,看斯特里普的表演,與其說是看一個女人如何老去,不如說看一個女人在不同年齡段的樣子。

梅姨承認了這一點:「你厭倦了那些妥協的或遷就的行事方式。當人們活著的日子越來越少時,就會更加希望做真正的自己,而不只是為了在別人眼中,自己看起來很舒服而已。」

「大女嗨」公眾號

記錄女性的尋覓、選擇、自醒和勇氣,推薦關注。

關注可搜索公眾號「大女嗨」,或識別下圖二維碼。

回復【晚安】

推薦閱讀歷史消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