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勤政廉政的模範崇禎皇帝,為何葬送了大明王朝

最近在報紙上讀了一篇文章《明朝皇帝「昏君」輩出,為何還能近三百年不亡?》。說的是朱元璋之後的幾任皇帝都是「荒唐至極」,有沉迷於斗蛐蛐的促織皇帝明宣宗;有貪玩致死的明武宗;有一生企求煉丹成仙,二十八年不上朝的嘉靖帝;有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曆帝;還有一生痴迷木匠活兒的明熹宗等等。令人奇怪的是,在二百多年由昏庸皇帝治理下的大明王朝不但沒有亂,反而國富民安。反倒是勤政愛民兢兢業業的崇禎帝朱由檢上台後,使大明王朝快速走向滅亡。

文章說,明朝皇帝「昏君」輩出,還能近三百年不亡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針對前朝的封建管理體製做了完善,而後代又做了改進,使之前大小事務都由皇帝累死累活的親自處理,改為國家的日常事務均由內閣管理,即使皇帝再怎麼荒唐、昏庸、不上朝,都還有內閣在正常管理著國家

這情形很像近年來發生在希臘、比利時等國家的無政府狀態。這些國家在沒有國家元首的無政府狀態下,航班照常起飛,計程車正常運營,垃圾仍有人處理,公務員依然上班拿工資。甚至各國首腦還能如期在無政府狀態的比利時召開國際會議。北約軍事干預利比亞時,比利時作為成員國還派了F15戰鬥機參戰

二是明王朝有一個很好的互相監督體制。對於大權獨攬的內閣大臣們,則由掌握東廠等特務機關的宦官負責監督,使之與大臣們互相制衡,這樣就不會產生專權者。同時明朝還有完備的言官制度,使皇帝及內閣能及時聽到不同意見,能夠對隱藏的危機快速發現並採取對應措施。因此,明朝皇帝即使不上朝、不理政,也不用擔心自己的權力旁落,使自己受到威脅。「大明朝沒有一個皇帝是大臣或者宦官殺死的,就說明了這一點。」

內閣、宦官、言官互相牽制,頗有三權分立之勢。 在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言官制度。說得通俗一點,言官就是專門負責給政府或皇上提意見的主兒。在古代,言官又稱諫官或垣官,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對中央和地方官員的監察,曾設立過名目繁多的監察機構。因為許多統治者都明白,「知屋漏者在宇下,知失政者在草野」的道理,要給老百姓說話的機會,讓民情有上傳的渠道。而明代的監察制度與組織機構則是最為完善的,並形成了一個十分獨特的言官群體。大家熟知的劉基、于謙、王守仁、海瑞等人都曾擔任過言官。明代的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給事中組成,其主要職責就是規諫皇帝,彈劾、糾察百官,巡視、按察地方吏治。也就是說,從中央到地方,從皇帝到百官,從國家大事到社會生活,都在言官的監督和議論範圍,極少有禁忌和敏感區域。同時,明朝還從制度上對言官進行有效地保護,一般不會因言獲罪,或因言獲罪時也不致死,最多是一頓杖打。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種奇葩的現象,一些言官因諫言被打之後,被打者便由此贏得了巨大的社會威望,言官們紛紛以被當廷杖打為榮。由此,言官對宦官的監督也就非常有效,比如嚴嵩當政時期,有十餘位言官前赴後繼地彈劾嚴嵩,即使遭到嚴嵩假借皇權對言官進行廷杖、除名、貶謫、下詔獄等打擊報復也在所不辭,終於使嚴嵩、嚴世藩父子伏法。

正是因為言官的忠於職守,有人監督政府、批評官員,所以才在神宗三十年不上朝,光宗留戀床第功夫,熹宗專攻木匠活兒的情況下,使朝廷和地方政府仍能正常運轉。直到最後出了一個勤政廉政的模範崇禎皇帝,反倒葬送了大明王朝。

原來這崇禎皇帝熱心朝政,大事小事都想親自抓,使得固有的互相制衡的體制受到了衝擊。無休止的召開扯皮會議,下發一個又一個學習文件,直到李自成的大軍挺進山西,直逼北京,崇禎才有些著急。

甲申年正月初三,崇禎叫來左中允李明睿商量南遷之事,李明睿說得很明確:您只要遷都南下,大明就有中興的希望,就像當年宋高宗趙構遷都南渡一樣,並且以咱大明現在的條件,比趙構那時候的條件好多了,咱們的陪都南京正在那兒等著咱們呢。可崇禎擔心由自己提出放棄首都會挨罵,希望讓大臣們在朝堂上先提,自己假裝不同意,然後臣下一再勸遷,這樣再作出遷都的決定最好。

可在朝堂之上,當崇禎皇帝假惺惺地流淚試探說:「形勢緊急,我想親自上前線戰死疆場,你們誰都別攔我」之後。糊弄上級糊弄慣了的臣下卻一個個爭著表忠心,要代主子出征,就是沒人提出南遷。後來李自成的大軍越打越近,崇禎只好暗示李明睿寫一份報告,公開提出南遷。誰知群臣義憤,說「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要南遷者是別有用心,並要求嚴罰李明睿,表現得一個比一個忠誠。就這樣爭了近兩個多月,崇禎終於忍不下去了,他果斷地對李明睿等人說:「不管他們了,這事我來拍板吧,咱們立刻南遷!」李明睿卻告訴他:「來不及了,現在北京城被困的連只蒼蠅都飛不出去了。」

儘管如此,歷史還是給崇禎留了一個機會。原來驛卒出身李自成只是因下崗起事,對突如其來的勝利並無思想準備,他甚至想不明白自己攻佔了北京能幹些什麼,就像川普突然當選總統之後一樣茫然。所以在打到今天的復興門那一帶之後,居然給崇禎皇帝寫了一封信,要求和談,並且要價不高:割讓西北地區給他自治,中央撥付一百萬銀子慰問金,他替政府打擊境外敵對勢力。

對於崇禎皇帝而言,這本是天上掉來的一個餡餅,並且別無更好的選擇。可在朝堂上,假話說慣了的臣子們依然慷慨陳詞,說割地求和有辱我大明朝廷,必須與逆賊血戰到底,與北京共存亡。

崇禎本想乘著夜色混出城去,但從安定門、朝陽門到大前門,沒有一個城門為他打開。最後,這位明代最勤政的皇帝只好走向煤山,弔死在那棵至今仍十分著名的歪脖子樹下。

崇禎死後僅三個小時,李自成便闖進了金鑾殿。那些曾在崇禎面前政治堅定,誓與逆賊血戰到底,與北京共存亡的臣子們,第二天便去李自成的辦公室外,排著隊要求為新政府工作了。這才是那些在朝堂上高喊忠君愛國,私下裡賣國利已者的標準套路。

由此可見,只要有一個好的制度,君主再昏庸也不會影響大局;而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制度,君主再勤奮敬業也無用。正所謂領袖越偉大,國家越危險!

參閱文獻:

1、《明朝皇帝「昏君」輩出,為何還能近300年不亡》,見《剪報》,作者不詳。

2、《言官:百度百科》,見網路,作者不詳。

3、《明代言官以被打為榮》,見網終,作者不詳。

4、《崇禎本可不上吊》,見網路,作者:習驊。

(文:司馬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