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經濟走勢跟蹤(1739期)不必過分擔憂中國經濟

摘要: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轉為改善,海外看待的目光正在重新轉向樂觀。由於不同時間的數據,經濟展望在樂觀論和悲觀論這兩個極端之間往複,尤其是波動幅度巨大。在評價經濟時,樂觀論目前正在佔據優勢,但問題也不容忽視。

該對經濟悲觀,還是樂觀?

日本經濟新聞編輯委員村山宏認為的經濟增長有可能再次轉為減速。

今年1-3月GDP增長率為6.9%(同比)。與去年7-9月的6.7%和10-12月的6.8%相比,正在一點點改善。由於經濟改善的推動,媒體刊登的論調也出現了變化。美國經濟雜誌《福布斯》(網路版)3月30日刊登了題為《奇迹並未終結——奇迹進入第2階段》的投稿文章。而在日本,《文藝春秋》5月號也刊登了題為《不要被經濟失速論所欺騙》的文章。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引人注意的新聞。那就是5月8日日經QUICK新聞刊登的題為《淺川財務官:經濟放緩趨勢構成世界經濟風險》的短篇報道。淺川雅嗣財務官8日發表演講,指出世界經濟呈現復甦態勢,但「有可能是例外」。「誒?難道不是相反嗎?經濟的復甦或將拉動世界經濟增長」,這或許是很多看到這條新聞后的人的看法。雖然不了解淺川發言的詳細內容,但對於經濟的脆弱性,筆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感到認同。

經濟自去年4季度轉為加速,但看起來已經過了頂峰。這是因為,此次經濟好轉只是政府暫時「容忍泡沫」的結果。由於持續至2013年的住宅價格暴漲的影響,政府出台了購買住宅限制措施。結果,2014年以後住宅價格出現下跌,但經濟減速更加突出。為了遏制經濟減速,政府自前年起至去年初放寬了投資限制。

正如政府的期待那樣,自去年春季開始,住宅銷售趨於火爆,帶來了經濟的好轉。但是,放寬住宅投資限制的結果是,再次招致了住宅價格的暴漲。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出現了「泡沫」,即使拿出年收入的30倍以上仍然買不起住宅。政府不得不從去年秋季開始,再次加強此前一度放寬的投資限制。由於限制重新加強,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的房價上漲開始觸及天花板。

另一條引人注意的新聞是,《第一財經》等媒體4月23日刊登的題為《一季度罕見出現財政赤字 財政刺激力度加大》的報道。在每年下半年增加財政支出、進而導致赤字是慣例,但今年早早就出現了赤字。第1季度出現赤字,自2009年數據被公開以來尚屬首次。這是作為經濟刺激對策、不斷展開基礎設施投資和減稅等財政刺激的結果。很難想象政府會對赤字擴大置之不理,今後或將減少支出。

在住房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都有可能踩下剎車的形勢下,自去年秋季開始上漲的鋼材價格進入3月後轉為了下跌走勢。日本經濟新聞電子版4月21日報道稱,「受鋼材價格下跌拖累,鐵礦石現貨價格1個月下跌3成」。如果經濟再次減速,國內的過剩產能和不良貸款問題也有可能日趨受到影響。正如淺川財務官指出的那樣,經濟放緩作為世界經濟的風險仍然存在。

不過,不能忘記的一點是,即使經濟增長再次減速,在最糟糕的情況下陷入被稱為「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停滯,仍然存在長期商機。有些地區和行業仍保持快速增長。人工智慧(AI)、通信類內容、醫療和藥品、老年人養老等不受經濟動向的影響,長期來看將穩定增長。或許應在作出經濟判斷和分析投資風險的同時,意識到將來的商機。面對完全陷入悲觀論,將失去投資機會。

除了,沒有樂觀論和悲觀論的波動幅度如此巨大的國家了。從「超越美國、達到世界第一的經濟規模」這種樂觀論,到「經濟失速、即將崩潰」這種悲觀論,都在媒體上廣泛傳播。國土廣大、各地區和企業的差異巨大、再加上接近14億的人口、以及公開信息受到質疑,容易產生極端的說法。筆者經常告訴自己,「既不要過度樂觀,也不要悲觀」。

儘管如此,最後還要重申一下,關於目前的經濟,不宜走向樂觀論。

何時該擔心經濟?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隔岸關注混亂金融市場的外國投資者看來,有時市場似乎每周都會面臨一場小型危機。最近股市、債市和大宗商品市場的大跌引發了對過去崩盤行情重演的擔憂,同時也催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如果金融市場陷入混亂,經濟能有多健康?

好消息是,最近的市場波動更多地是政府金融去槓桿努力所致,而不是因為出現了圍繞經濟增長的新擔憂。金融市場中的槓桿已經高到令人擔憂的地步。此外,政府採取行動的同時,高負債企業利潤仍在增長:第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創下六年來最高水平。

上一次債市大跌發生在一年多前,更多地與企業信用有關,當時企業收入增長緩慢,煤炭等部分行業幾乎陷入全行業虧損。觸發大跌的導火索是一連串央企和國企債券違約事件,一些由中央政府或省政府控股的重要工業企業的債券暫停交易,這動搖了市場信心。之前市場相信政府總是會出手救助國企。去年3月底至5月中,債市的恐慌情緒導致享有AA評級的公司債收益率與享有AAA評級的公司債收益率之差擴大了兩倍。

這一次基本沒有跡象顯示投資者在撤離評級較低的債券:債券收益率差值的擴張要小得多(2月份以來AA評級與AAA評級債券收益率之差基本沒有擴大),並且遭拋售最多的是政府債券和高評級債券。這表明,在政府加強監管之際投資者正在通過收縮投資組合來套現,但對於基礎資產並不是特別擔心。

壞消息是從現在開始債務風險可能會再度上升,並且若2017年晚些時候出現政策失誤,或者是資本外流重新加快,可能引發更大範圍的危機。

目前關鍵的房地產行業保持了良好勢頭,但4月份通脹和投資數據顯示,整體經濟增長的周期性高峰已經過去。隨著下半年企業定價能力減弱,會有更多的企業開始感受到借貸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周二央行向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投放量創下1月份以來的單日最高,反映了央行的擔憂。

未來形勢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央行能否保持其漸進緊縮步伐。目前,隨著美元走軟加之加強資本流動管控的舉措奏效,資本外流有所緩解,但今年晚些時候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進一步加息,那麼目前這種平衡局面可能會被打破,迫使決策者再次在人民幣貶值與流動性短缺之間面臨兩難選擇。

如果這一輪監管收緊導致房地產投資失去動能,或者出現資本外流加速,那麼債市投資者或許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問題。

房地產市場周期的黃金時期已結束,越來越多的開發商正在把目光投向印度,但他們面臨不可避免的困難。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目前的貨幣收緊意味著,對於本地房地產開發商來說,當前房地產市場周期的黃金時期已經結束。據熟悉該市場的人士表示,因為相信價格和基本面已經開始背道而馳,黑石(Blackstone)等大型國際投資集團如今正在出售資產而非收購。

這或許解釋了為何內地一些開發商對印度市場產生興趣。包括大連萬達、碧桂園、復星和華夏幸福在內,至少5家企業正處於在印度雄心勃勃地推進項目的不同階段。

印度的房地產市場成為了讓東方強大鄰國萌生興趣的最新行業。如今製成品銷往世界各地。當地行動電話的零件幾乎全部在製造,正如從空調到白色家電等其他產品一樣。科技公司正加大對印度電子商務和金融科技初創企業的投資,相信從其他新興市場得到的知識經驗也將證明在印度有用。

這體現出企業的信心——內地那麼多企業都在走向海外市場,特別是東南亞和南亞市場。在東南亞,長期以來華人群體對商業的支配程度超過他們在印度尼西亞、泰國和馬來西亞所佔的人口比例。例如,碧桂園正在馬來西亞靠近新加坡的地區建設一項總值1000億美元的住宅項目,儘管像企業在海外進行的其他投資一樣,該項目也受到了北京方面試圖限制企業和個人(無論是科技投資者還是購房者)向海外轉移資本的影響。

對於開發商來說,印度或許會一樣麻煩。隨著主要房地產集團在印度尋找增長點,他們可能會遭遇在這個國家做生意常見的困難,並幫助解釋為何印度民間投資和就業增長持續如此令人失望。「他們很容易認為印度正處於和相同的發展軌跡,只是落後於,」一家主要的另類投資公司的亞洲負責人表示,「他們認為,兩國是類似的,都擁有渴望住房的新興中產階級和城市化等趨勢。但印度的複雜性遠遠超過——特別是涉及到將一塊塊土地集合起來時。」

在印度,對房地產和規劃的控制權保留在各邦政府手中,這使得新德里難以制定鼓勵開發的政策。在孟買等城市,政府和港務局控制了大部分土地,在普納(Pune)和班加羅爾(Bangalore)等二級城市,軍隊也是主要的土地擁有者。即便是對於本土開發商來說,想要開發大片土地也是具有挑戰性的。

去年,當大連萬達攜帶著雄心勃勃的計劃來到印度建設大型項目時,印度多個邦紛紛競爭吸引這家綜合企業。如今,萬達在德里附近的哈里亞納邦的100億美元房地產項目陷入停滯,因該公司在股權分配的問題上與當地政府發生爭議。

另外,目前房地產開發商湧入印度的時間不利。該國已存在巨大的住宅房地產庫存,但需求持平或下降,特別是在高端領域。旨在保護買房者的監管規定加大了開發商獲取資金為項目融資的難度。

房地產開發商面臨的障礙令人遺憾,原因有幾個。多數印度建築商沒有強大的資產負債表,儘管印度暫時出現供應過剩,但它們的建設規模不可能滿足該國的長期需求。另外,最緊迫的需求是廉價房,這是房地產開發商的核心競爭力,他們習慣於建設大規模房地產,以彌補較低的單位利潤率。撇開其他不談,這些不可避免的困難將讓房地產開發商對國內市場感覺更輕鬆,儘管這裡競爭激烈,政府正通過限制很多潛在投機者的槓桿控制一線城市的房價,同時央行在收緊流動性。然而,如果房地產開發商在印度房地產投資方面遇到困難,事實可能證明,相對於這些外部開發商而言,印度以及該國失業青年遭受的損失更大。

(FT中文網,2017.5.18)

網路虛擬貨幣「比特幣」的價格正在飛速上漲。5月19日,比特幣以美元計算的價格超過了傳統「無國籍貨幣」黃金的歷史最高價。著眼於劇烈的價格波動,投機資金持續流入,比特幣最近1個月的價格漲幅達到60%。

據比特幣信息運營網站CoinDesk統計,比特幣價格在北京時間19日下午一度達到1比特幣兌1934美元,超過了黃金於2011年9月6日在紐約期貨市場創出的1盎司1920.8美元的最高價格。在周末的20、21日比特幣價格繼續攀升,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關。到北京時間22日上午升至1比特幣兌2070美元左右。

此外,比特幣價格每天的波動幅度甚至超過100美元,3月曾一度跌破1比特幣兌1000美元。

在所有比特幣交易中,來自的交易佔到大部分。有觀點認為,由於存在人民幣貶值預期,比特幣交易參與者中80-90%為人。在因資本管制導致個人投資對象受限的背景下,作為監管漏洞,將資金向比特幣轉移的趨勢加強。

最近,日本的比特幣交易也在增加。大型電器連鎖店比酷相機(Bic Camera)在東京都內的部分店鋪試驗性啟動了比特幣結算服務。自7月起,在日本購入比特幣時不再需要繳納消費稅,使用比特幣的難度將進一步下降。

比特幣通過網上交易所進行交易。雖然與根據重量交易的黃金無法單純比較,但具有供給量存在制約、可兌換為各國貨幣的共同點。

工商銀行旗下的工銀標準銀行的東京支店長池水雄一表示,比特幣「除了成為資金的避風港之外,還處於買盤刺激買盤的狀態」,指出比特幣處於過熱狀態。

(日經中文網,2017.5.22)

2017年初,日本經濟實現了連續五個季度增長,是十多年來最長的一個增長期。首相安倍晉三的政府已經嘗試了四年半的時間,希望把經濟提到快速增長檔。雖然日本的經濟產出仍居世界第三,排在美國和之後,但這樣持續的增長讓人感到難以理解——處在人口下降和通貨緊縮等逆境中的日本竟然獲得了這樣的成果。

日本內閣府5月18日初步估計,在截止3月份的三個月內,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化增長率為2.2%。自2005到2006年以來,這是經濟擴張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2005年那次增長持續了六個季度。而且這次的擴張步伐也比上季度加快了,高於經濟學家的預期。多家通訊社的調查顯示,分析師平均預測增長率為1.7%。

是什麼在推動經濟增長?從這次增長期的一開始,出口就一直在提振產出,上季度也不例外。除了全球經濟的廣泛復甦之外,日元疲軟也是一個因素,它讓日本的汽車、電子元器件和其他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更加實惠(日本的貿易順差刺激川普政府批評了該國的一些做法)。從國內的角度來看,日本經濟沒有這麼亮眼,因為消費者和企業的支出相當疲弱,缺乏連貫性。但在最近一個季度,消費和商業投資都有所增長。

日本經濟在快馬加鞭嗎?小步跑是肯定的。經濟產出在2016年全年增長了1%——沒有那麼快,但仍比經濟學家基於勞動力和消費者的萎縮狀況所做的估計高出一倍。安倍晉三2012年上任的時候就承諾要增長競爭,在最初幾年裡,日本經濟時而擴張時而收縮。但現在似乎進入了一個更加穩定的階段。

「安倍經濟學」成功了嗎?政府和中央銀行一直在向經濟注入資金,毫無疑問,這些舉措有助於提振經濟增長。但這裡面缺少了一個關鍵因素:通貨膨脹。安倍晉三的策略被稱為「安倍經濟學」,它的原理是推動消費者價格的上漲,從而提高企業利潤和工資水平。政府表示,這樣做不僅會加快經濟增長,而且會提升增長的連貫性。然而,消費者價格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因此許多經濟學家猜測,目前的增長趨勢雖然令人高興,但它終將會黯然褪色。

經濟

4月房價數據顯示,整體而言,房價延續一季度末嚴調控以來的漲勢放緩;隨著因城施策發揮效應,一二線和三四線城市房價走勢分化加劇,強力調控抑制了一二線漲勢,而三四線則在寬鬆政策環境下持續上漲。

在前期已有40餘城收緊調控的基礎上,4、5月各地的樓市調控仍在繼續,補丁政策層出不窮。同時,隨著部分城市落實增加土地供應,供給面獲得一定改善。

「較之前不同的是,本期房價環比數據顯示出一二線『低頭』、三線繼續向上的態勢,這是差異化調控和精準化打擊的結果。」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夏丹表示。她預計,政策「高峰」並未完結,調控正走向深化,近幾個月市場成交將承受較大壓力,房價增速有望延續4月出現的分化走勢。

路透根據國家統計局5月18日公布數據測算,4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同比升10.7%,連漲19個月,但漲幅連五個月收窄,低於上月的11.3%。從環比看,4月新建住宅銷售價格較上月漲0.7%,連漲兩年,漲幅較前月的0.6%稍有擴大。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價格指數4月則環比上漲0.8%,與3月漲幅相同。

在中央一再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背景下,多個城市升級調控措施、加入限購大軍。3月以來,部分熱點城市實施從限購、限貸、限價、限售等全方位調控措施,房地產交易迅速降溫。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4月,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繼續發揮作用。從同比看,15個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均比上月回落,幅度在0.7至7.4個百分點之間。從環比看,九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或持平;五個城市漲幅回落,幅度在0.2至1.1個百分點之間。

其中,本輪調控最為嚴厲的北京市,調控效果在4月已開始顯現: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從3月的20.6%縮窄至17.4%,環比從0.4%降至0.2%;二手房市場亦明顯降溫,環比漲幅從3月的2.2%降至持平。

不過仲量聯行研究部負責人周志鋒指出,一線城市所謂的新房房價不漲、甚至小幅下跌,是政策在銷售控制的結果,而不是開發商真正去降價。考慮到新房供應量少,以及土地成本、出讓量的情況,一線城市新房價格上漲壓力並沒有消除。

他預計今年政策並不會放開,一線房價數據會延續目前走勢,但如果哪天放開,他擔心一線新房房價會再次快速上漲。而對於二手房,他認為年初市場需求太強,掛牌價格有點虛高,透支了未來,現在越來越理性,二手房上漲動力緩和。

國家統計局數據並顯示,上海和深圳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分別為15.4%和6.7%,環比下跌0.2%和持平;二手房房價環比漲幅較高,均為0.8%。

上海上日繼續收緊調控政策,該市住建委發布意見稱,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商業辦公項目清理整頓工作,要求停止審批公寓式辦公項目,加強商業辦公項目建設、銷售監管,並對在售商業辦公項目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清理整頓。

隨著因城施策繼續推進,一二線和三四線房價走勢在4月進一步分化。統計局劉建偉表示,初步測算,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連續七個月回落,4月比3月回落2.8個百分點(3月下降3.4個百分點);二線同比漲幅連續五個月回落,降1個百分點(3月為下降0.6個百分點);而三線城市同比漲幅則比3月擴大0.4個百分點(同3月)。

交通銀行的夏丹援引CREIS監測數據稱,三四線城市銷售表現相對較好,三線代表城市4月成交環、同比增速分別為13%和16%。在差異化調控的背景下,庫存狀況正向好改善,4月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減少1341萬平方米,其中基本上為住宅庫存的減少,已連續第二個月明顯下降。她並指出,近期一線城市主要銀行紛紛上調首套房貸利率至基準水平,未來或有更多城市加入上調首套、二套房貸利率的隊伍之中。此外,政策正引導商業銀行信貸資金流向,銀行按揭資源或向部分表現較好的三四線城市傾斜,這將有利於其成交在年內保持相對穩增態勢。

對於未來走勢,仲量聯行的周志鋒認為,「分化不會進一步擴大,三四線價格漲勢會慢慢下來。」他分析稱,一二線限制了,而一些三四線房價低又不限購,投資進入后帶動本地需求,但這種需求深度不夠,很快會消化完,同時供應量還比較大,預計這些三四線城市房價目前會漲一些,但很快漲幅會下來,不會瘋狂。周志鋒還指出,開發商普遍對三四線土地還是興趣偏低。投資主要集中在地理位置重要的三四線,如上海、北京周邊的崑山、嘉興、廊坊等,「開發商跟五六年前不一樣,注重規模,現在更注重質量,對未來前景沒那麼看好,融資成本也增加很快,特別是民企,需要考慮為潛在冬天做準備。」

目前價格上漲過快的三四線城市也面臨調控壓力。如4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最高的唐山(2.3%),5月17日晚間發布通知升級限購措施,對已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在唐山連續一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特定範圍內向其售房。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房地產政策調控的一個亮點——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應,從4月數據看取得一定進展。

統計局稍早公布的前四月土地購置面積和土地成交價款增幅分別擴大至8.1%和34.2%。交通銀行的夏丹稱,推地力度加大體現了住建部、國土部對地方政府供地的新要求,土地成交活躍反映了房企對土地補庫存「饑渴」的客觀需求,特別是大型房企對土地儲備的重視程度有增無減;而土地成交價款相對購置面積的大幅增長表明地價仍在快速提升。

不過她同時指出,來自新開工、銷售和資金的壓力依然存在。新開工方面並沒有出現明顯改善的信號,1-4月增速較上期還有所回落;銷售增速仍在繼續下行中,資金面的收緊也正在進行時,下半年開發投資壓力猶存。

住建部和國土部4月初聯合發布通知,要求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應,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別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應規模,去庫存任務重的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

(Reuters,2017.5.19)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調查顯示信貸收緊成為市場最大風險,牛津大學的馬格納斯表示,未來6個月至兩年內影子銀行融資可能出現危機。對於全球投資者,甚至是全球評論家來說,仍是一個非常迷人的課題,但同時也帶有一個健康警告。

據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發布的一項調查,近三分之一的基金經理表示,近期正將矛頭對準影子銀行領域的有關部門對信貸的收緊,現已成為市場最大的尾部風險。而自2016年1月以來,投資者的頭號擔憂對象一直是歐元區解體危機,而不是。

風險的催化劑就是北京方面一項遲來的行動:對巨大的信貸泡沫進行控制。結果導致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激增,五年期國債收益率已超過那些十年期的,這兩項金融緊張的跡象都反映了對槓桿的打擊。

更廣泛的擔憂是受金融環境緊縮影響,經濟增長不斷減速,這意味著對全球實現通貨再膨脹努力的雙重打擊。因為就在此時,政治爭議吸引了華盛頓方面的全部注意力,導致川普政府實施促進增長政策的能力成疑。

因此,在參加英國《金融時報》倫敦一場活動的讀者看來,馴服巨大的信貸泡沫對全球金融體系具有巨大意義。此次活動的重要嘉賓喬治•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是牛津大學中心研究員,他目前正撰寫一部著作,其內容是關於所面臨的五個陷阱:債務陷阱、資本陷阱、人口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觀眾們希望聽到他對這些問題以及其他話題的深刻見解。活動開場后,主持人詢問觀眾是否認為的情況構成泡沫,70名觀眾中一半以上的人都舉起了手。

在吸引境外資金進入其債券市場。出於種種擔憂,境外投資者迄今興趣不大,但隨著債券被納入國際指數,他們很可能會別無選擇。

近年來以一系列資產價格猛增著稱,其範圍涵蓋了股票、房地產、大宗商品,甚至是比特幣,因此每當談話轉向時,很難不去理會人們對泡沫的擔憂。

近年來,信貸爆發一直是經濟的動力。如果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作比,信貸比例從2009年初的141%,上漲至2016年底的260%。

無怪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國際清算銀行(BIS)都對的信貸擴張差額,即信貸增長與其長期增長趨勢的偏差提出警告。IMF去年就警告說,與「經歷過痛苦的去槓桿化的國家,比如西班牙、泰國或日本相比」,的信貸擴張差額非常大。

雖然存在令人難以置信的信貸數額,對槓桿的過度使用,以及對錶外理財產品運用的暴增,但很少有投資者認為今年秋季前宏觀經濟會出現動蕩。現在與近期幾次動蕩相比,一個主要區別是人民幣穩定,資本流出停止。

這緩解了爆發一場全球通縮衝擊的風險,2016年初以及2015年8月人民幣突然貶值時,這一前景曾有力地提振了國際市場。

但是,隨著繼續對影子銀行部門施加壓力,國內投資者或將開始受到境外資產誘惑,正如瑞銀(UBS)分析師最近指出的:「從而對人民幣造成壓力,改變形勢」。

或許吧。但正如馬格納斯對英國《金融時報》的聽眾所言,經濟今夏如出現任何大幅放緩,都將促使北京方面放棄以過強力度擠壓流動性的努力。

部分聽眾的感覺是,能夠應對過去,並避免債務問題失控。鑒於大部分債務是國有實體或政府支持的實體的負債,沒有理由認為經濟很快將爆發一場西方式的銀行破產危機。

不會那麼快地發生,馬格納斯回應道,他警告,通過銀行間同業拆放和回購為償債獲得影子融資,是的一個致命弱點。這類債務的融資結構確實有一個償還時間表,期限比針對國有企業和銀行債務的國家展期短得多。他估計,影子銀行融資出現危機(因放款機構不斷關閉這一體系),進而發生可能對整個金融體系造成可怕後果的崩盤,很可能在從現在起6個月至兩年的時間內上演。

正由於這個原因,今年晚些時候召開的十九大做出的決定,將對理解多年寬鬆貨幣政策和泛濫的信貸製造帶來的長期影響至關重要。

馬格納斯說,北京是否真的願意以經濟增長下滑至遠低於當前6.5%的目標之下為代價解決這一信貸泡沫,代表著一場「嚴峻考驗」,「你不可能悄無聲息地解決一場債務危機」。

(FT中文網,2017.5.19)

編譯、整理:李彥松;責任編輯:王硯峰

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官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