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比年輕人買不起房更扎心的是中年人沒錢給年輕人買房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英國年輕人的日子不太好過。

根據 Local Government Association 的一份報告,現在英國25歲的年輕人的住房擁有率在最近二十年間下降了約26%,如今每十個年輕人當中只有兩個人買了自己的房子。

對此,美國的年輕人也有話要講。18~35歲的年輕人的住房擁有率下降到1994年以來的最低值,僅有34.1%,而且他們正不斷推遲買房的時間。

雖說這兩個國家的年輕人一直都很習慣租房住,但他們越來越買不起房也是不爭的事實,而且真要買房時,買不買得起和買什麼樣的房子取決於父母跟長輩的支持成都。

這跟買不起房的年輕人面臨的情況一模一樣。

但更糟的你知道是什麼嗎?

就是相較千禧一代的年輕人,出生在X世代的中年人日子也並不舒心。換言之,當我們說服年輕人買房時說的——你啊,咬咬牙,堅持下,這幾年日子緊巴點沒關係,趁年輕好好乾,以後就幸福了——這個理由,越來越站不住腳了。

讓我們認真地考慮這樣一個問題,買不起房的年輕人跟可能失去房子的中年人,哪個更扎心?

就算為工作所困,可也沒有了從頭開始的條件

如今我們更多地談到年輕人在面臨工作時的種種心塞,可中年人依舊為工作感到焦慮,而且面臨的現實比年輕人更「扎心」。

在美國蓋洛普績效管理諮詢公司2016年的一項調查中,他們發現在受訪的中年人中,只有三分之一在享受工作,剩餘的三分之二都覺得工作實在是「折磨」人。

人到中年想從頭再來或者找到薪酬更好的工作實在太難了:因為要面臨年輕人的競爭,要適應眾多新事物也相當費時費力,而且很可能沒有了年輕時的雄心壯志,更容易對現狀灰心。更關鍵的是,年少不知腰珍貴的他們,要比年輕人承受更大更多由職業帶來的生理疼痛。

而一旦失業的後果將更加嚴重,要退休太年輕,被雇傭似乎又有點「老」。於是,在職場上,有越來越多的中年人被歸為「新不可能受雇族」。

一直沒買房子的話那就買不起了,而買了房子也有可能會失去

相比還飄忽不定的年輕人,中年人工作可謂非常努力了,也似乎得到了應該得到的回報,但現在,這些東西都正在被從他們手中奪走。

尤其是工薪階層的中年人,在最近三十年的經濟發展中,由於工資不斷縮水,房價和生活成本卻在不斷上漲,他們跟年輕人一樣會很謹慎的買房。

哈佛大學 Joint 住房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中,他們就發現美國30~40歲租房的人數相較十年前多了300萬,考慮到這個年齡段的人數在不斷下降,於是輕易不買房的中年人只會更多。

就算買了房,也要面臨巨額債務和失去房子的風險。前段時間刷爆朋友圈那篇「中年失業的家庭財務悲劇」的文章就說到了這點。一個在深圳某通信企業拿著到手兩萬多月薪並有兩套房的中年人,因為一場突然的裁員而成為了無所事事的人,他面臨的情況是很難找到跟之前待遇一樣的工作,於是整個家庭的財務立馬陷入困境,進不得,退又不甘心。

在這位中年失業者身上,我們能看到那些在CBD,拿著不菲的薪水,享受高檔辦公區和裝修精美的公寓的年輕人,在失去了年輕這一資本后所面臨的尷尬情況。

在大城市的叢林法則里,一個漸漸變老的中產最承受不起的就是被後浪的年輕人排擠出去,而他們在沙灘上不知去哪裡。

這真的很喪啊!

這個社會並不乏敢於求變的中年人,但問題是他們似乎被「誤導」了

這幾年,「逃離北上廣」一直是個很熱門的話題,可真正有資本逃離北上廣,或者說逃離了就能過上「詩與遠方」生活的,大部分是那些賣了北上廣的房子,拖家帶口移居或移民的中年人。

他們被看做是精明的城市人,是眾多能夠在城市叢林里隨機應變的故事中的一種,但問題是他們並沒能給後來的年輕人創造出多少堪稱榜樣的「桃花源」。

去大理開民居、寫字、養生,到深山裡種樹養花看山……這些所謂的「人生贏家」卻發現他們在「遠方」的賺錢速度遠遠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整日散步、發獃、逛吃、養生、會友也很快讓他們厭倦……而看著北上廣的房價一次次飆升,他們半遮半掩地在朋友圈透露出「後悔」的情緒。

於是,當去年那篇百萬級爆文《我賣了北京的房子移居大理后》的原作者對你說「物質需求越儉樸,越容易感到自由」時,你會信嗎?

所以,這些中年人的經歷就是如今年輕人的未來嗎?答案是我們也不知道。

那怎麼辦?感覺人生好絕望呀!

不要怕。等到了60歲,你自然而然會幸福起來的,原因是你看開了一切。於是,開頭那句「你啊,咬咬牙,堅持下,這幾年日子緊巴點沒關係,趁年輕好好乾,以後就幸福了」看來更適合對中年人說呢。

這,挺黑(老)色(鐵)幽(扎)默(心)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