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五臟與五體、五華、五竅、五液、五志的關係分別是什麼?

五體,含義有二:

一是指肢體的筋、脈、肉、皮、骨等。五體與五臟相合。肝合筋、心合脈、脾合肉、肺合皮、腎合骨。

二是指各種不同類型的體質,如《靈樞·根結篇》說:「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是說五種形體不同的人,即骨節有大有小,肌肉有堅有脆,皮膚有厚有薄,血液有清有濁,氣的運行有滑有澀,經脈有長有短,血份有多有少,以及經絡的數目各異等等。本題所談五體,是指前者而言。

心與脈管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皮膚的顏色上。肺與皮膚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毫毛上。肝與筋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甲上。脾與肉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口唇上。腎與骨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頭髮上。

心合脈,肺合皮,肝合筋,脾合肉,腎合骨。其道理是;因心主血液,血循脈中,而血管與心相聯;肺主宗氣,散精以滋養皮膚;肝主藏血,血養筋;脾運化水谷精微,以滋養肌肉;腎主藏精,精生髓,髓養骨。

九竅,頭部七竅(目、鼻、口、舌、耳)及前陰、后陰為九竅。九竅分別由五臟所主。「肝開-竅於目」、「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腎開竅於耳及二陰」等。另外,中醫還有「五官」之稱,即指鼻、眼、口唇、舌、耳等五個器官,也分屬於五臟,為五臟之「外候」,又稱為五臟之「苗竅」。《靈樞·五閱五使篇》說:「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又說「五官者,五臟之閱也。」

五華,即面、毛、發、爪、唇;《素問·六節臟象論》載「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朧者,倉稟之本,營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心主血脈,心氣旺盛,心血充盈,則脈搏和緩有力,面色紅潤而有光澤,舌體紅潤有神,若心氣不足,心血不充則脈弱而細,面色蒼白無華,舌淡失神,若心血疲阻,面色青紫,舌體紫暗或有瘀斑;若心火上炎,可見面紅,舌尖紅或舌體糜爛等。

肺氣宣發,皮毛得以溫煦滋養而潤澤,若肺氣壅實閉郁,或肺氣虛而不能宣發衛氣、津液於皮毛,不僅衛外功能減弱,肌表不固自汗,易患外感疾患,而且皮毛焦枯失澤。肺開竅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若外邪客於肌表,肺氣不宣,則氣道不通,鼻塞流涕;若肺內熱邪壅盛,則肺氣上逆喘促而鼻翼煽動。

脾主運化,脾氣健運,氣血化生有源,肌肉豐滿壯實,口唇紅潤。若脾氣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充養肌肉,肌肉消瘦或萎廢,唇色淺淡甚至萎黃無華;若脾不健運,水濕不化泛溢肌膚,則發為水腫。脾開竅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肝藏血,『淫氣於筋」,筋骨運動正常,若肝血虛,血不養筋,筋失所養則愈瘡肢麻,手足震顫,屈伸不利;若高熱劫傷津血,則四肢抽搐,甚則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肝風內動證。肝主筋,爪為筋之餘,肝血充盈,筋強力壯,爪甲堅韌,若肝血虛,筋弱無力,爪甲多軟而薄,或枯脆色不澤,甚至變形。肝開竅於目,「肝受血而能視」,若肝血虛,視物昏花或夜盲,肝陰不足,則兩目乾澀。肝經風熱,則目赤紅腫癢痛,肝風內動多見目斜上吊等。

腎開竅於耳和二陰,臨床多以腎虛證表現子耳與二陰的功能失常。關於「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肝主藏血為血海,但中醫學認為腎藏精,「精血同源」,精血能互生,發由血滋養,但其生機則根源於腎氣,所以「發為腎之外候」。若腎精氣充盈,則毛髮豐茂而光澤,若腎精氣虛衰,則發枯不榮甚至變白或脫落。

五液,五臟所化生的液體,即汗、涕、淚、涎、唾。

①五臟所化生的液體。即汗、涕、淚、涎、唾。《素問·寒明五氣篇》:「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參見五臟化液條。

②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包括汗、溺、唾、淚、髓等五種。見《靈樞·五癃津液別》。

五志,喜、怒、思、憂、恐五種主要情志活動的合稱。

喜、怒、思、憂、恐五種情志的變動。《內經》認為情志的變動和五髒的機能有關,心志為喜,肝志為怒,脾志為思,肺志為憂,腎志為恐。

「五志過極皆為熱甚」的觀點是劉完素研究情志致病可以化熱而提出的,他認為「五臟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過度則勞,勞則傷本臟,凡五志所傷皆熱也。」情志活動過度,躁擾陽氣,化生火熱,而致中風偏枯、驚惑、悲笑、諺妄、癲狂等。反之,火熱亢極,又可擾亂神明,出現神誌異常。但劉氏又認為五志化火生熱的關鍵是心,若心火暴可致中風偏枯、諺語、狂、癲、悲痛苦惱,其因是由腎水虛衰,不能制火,致心火易亢,治宜清心火,益腎水。

五志分別歸屬於肝、心、脾、肺、腎等五臟,五臟又分別主筋、脈、肉、皮毛和骨等五體,五志與五體均為五臟功能活動的外在表現.正常的五志對五臟功能無不良影響,但五志太過均可傷及五臟相關功能,使各髒的氣血運行出現異常,進而影響五臟主五體功能,表現於五體之上則出現筋脈失養、面色無華、肌肉枯萎、齒搖發脫等虛損之象,影響人的容貌

五聲,「五聲」是古漢語語音學(傳統稱為「音韻學」)中的一個概念,即五類聲母類型。古代音韻學上對聲母按發音部位進行的分類,五聲(或作「五音」)指「唇、舌、齒、牙、喉」(七音再加上「半舌、半齒」)。這就是音韻學中的「五音」,由於此五音指聲母的物種類型,所以又稱「五聲」。

宮、商、角、徵、羽。

五聲,又叫「五音」。古代指宮、商、角、徵(zhǐ)、羽五個音比近似現代音樂簡譜少的1、2、3、5、6後來又加上二變,即變宮、變徵,變宮近似現代音樂簡譜中的「7」,變微近似現代音樂簡譜中的「4」。傳統的音樂中沒有和「4」相當音。五音加二變,合起來叫做「七音」或「七聲」,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七聲音階:宮(1)、商(2)、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

大的分類方向為三:清樂調式,雅樂調式,燕樂調式。

五聲與古代的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穀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

指呼、笑、歌、哭、呻五種聲音,與五臟相關。如肝在聲為呼,心在聲為笑,脾在聲為歌,肺在聲為哭,腎在聲為呻。

五聲也稱「五音」,即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五個音級。五聲與古代的所謂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穀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戰國策·荊軻刺秦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文中的「變徵」是角、徵二音之間接近徵音的聲音,聲調悲涼。

什麼是五行五色五聲養生呢?

付科學說:「我們在調理中採用五行配五聲的養生法。五行來自於《黃帝內經》,它是講世間萬物都分為木火土金水五種狀態,有相生和相剋。而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五個音律,五個音階分別被傳統哲學賦予了五行的屬性:木(角)、火(徵)、土(宮)、金(商)、水(羽)。」

傳統中醫認為「百病生於氣而止於音」。《靈樞•邪客篇》里說:「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理論。《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藥物一樣有味,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古代宮廷配備樂隊歌者,不純為了娛樂,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用音樂舒神靜性、頤養身心。「通過不同樂器演奏出來的音樂會有不同的振動頻率,對人的心情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

那到底什麼是五聲呢?

角調為春音,角音樂曲,有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對於脾胃不好者、鬱鬱寡歡者,常聽角調樂曲,可疏肝理氣,消除憂鬱,傾瀉肝火,保肝降脂。此時如揉按太沖穴、期門穴效果更佳。

徵調為夏音,徵音樂曲,熱烈歡快,活潑輕鬆,構成層次分明、性情歡暢的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對於心慌、胸悶、失眠、多夢等人群,常聽徵調樂曲,可以心情愉悅、精力充沛、益氣安神、提高睡眠質量。此時如揉按心俞穴、內關穴效果更佳。

宮調為長夏音,宮音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對於肥胖、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人群,常聽宮調可健脾和胃、消食散積、消除思慮,輕身降脂。此時如揉按天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效果更佳。

商調為秋音,商音樂曲,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對於面色黃白、咳嗽氣喘、免疫力低下等人群,常聽商調可養陰保肺、潤肺化痰、美容養顏、提高免疫力。此時如揉按曲池穴、合谷穴、迎香穴效果更佳。

羽調為冬音,羽音樂曲,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雲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對於腰酸腿軟、面色晦暗、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等人群,常聽羽調可以補腎強身、滋陰壯陽、提高活力、增強記憶力。此時如揉按命門穴、腎俞穴、關元穴效果更佳。

付科學說:「比如『羽』就非常悲壯凄婉,你會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彷彿冬天的寒冷,一聽身體的燥熱就降下來了。我們知道怒傷肝,如果患者發怒,我們會讓他聽一些悲傷的歌,讓他的怒隨之發泄。不同的聲音可以活躍不同的經絡。再比如徵調是夏,偏熱的,如『我的熱情好像一把火』。我們有不同的欣賞音樂,有催眠音樂,有疏肝理氣的音樂,也有抑鬱的音樂。音樂能改善人的健康狀況。在國外,奶牛聽音樂可以多產奶,雞聽音樂可以多產蛋,人聽音樂身體就容易放鬆、血液循環就會更好。」

「中藥分主熱、主寒;音樂也一樣,我們給音樂不同的節奏,使用不同的樂器,達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中藥需要配伍,音樂也需要配伍。音樂與歌曲有歸經、升降浮沉、寒熱溫涼,具有中草藥的各種特性。同樣的歌曲和樂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節奏、力度和聲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藥處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區別一樣。通過不同聲波頻率振動,以此打通受阻經絡,調節氣血,平和心情,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當問到五行五聲如何運用到中醫調理中時,付科學說,古代記載的「生於氣而止於音」,就是通過不同的聲音達到愉悅和放鬆的效果。古代皇帝經常歌舞昇平,我們認為是奢華,其實他們也是通過音樂來放鬆養生。毛主席在晚年做白內障手術時就讓人給他放《滿江紅》音樂,只用了六分鐘,手術非常成功。後來有人問他是怎麼熬過來的?主席說他感受著《滿江紅》的壯烈,完全感覺不到疼痛。

道家有吐納法,氣入丹田。比如發出一個「啊——」字,平時可以多練練,讓自己的氣先通,血才通;因為氣是推著血走的,氣不通血液循環也不會通暢。比如丹田的氣我們可以找一下,發一個「啊——」音,讓它滾動起來流暢起來。這個方法很簡單,白領坐在辦公室自己就可以練,讓這個聲音從丹田起,從印堂打出來。肺主皮毛,氣通暢的人肺就比較好,呼吸和聲音也會好,皮膚會發亮。音在丹田最低,在印堂最高,這樣由低到高,循環一圈,就可以把你身體里的濁氣、穢氣和廢氣都趕出來。

付科學說到這裡做了演示。只見他先氣入丹田,然後「啊——」音伴著一股氣彷彿火箭噴發一般,瞬間就由低音躥入高音,然後帶著十足的中氣在高音上空盤旋了四五秒鐘,又徐徐旋落,聲音裊裊的,彷彿氣又回到了身體,韻味十足。

付科學笑著說,如果多練習,越練時間會越長,讓氣連上。過去老人常說找對象要找聲音洪亮的、氣足的;氣足說明他血液循環好;血液通暢,經絡就通暢,思維也會活躍,做事就比較有方法,容易成功。比如肺和大腸相表裡,一個腸道蠕動不好的人,宿便堆積比較多,他的呼吸道也不會好。所以一個長期便秘的人,容易口臭。肺主皮毛,皮膚缺少光澤,氣色不佳,讓人感覺運勢也不佳!所以我們給患者調理的時候,要先讓他發出聲音,然後用音樂入他不同的經,在他不同的經絡上去扣拔。

付科學說中醫里不同的聲音可以表現出五臟六腑不同的問題——

「肝音為呼」。發「噓」音。如果肝血虧虛,人容易發脾氣,會發出喊叫聲。有的人生氣後會發出嘆氣、嘆息聲,像吹氣的噓噓聲,這是肝氣被郁的表象。其實,發出類似聲音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可以卸除或舒緩肝經的壓力。

「心音為笑」。呵呵、哈哈聲的震動可以讓心血循環起來。但這種笑聲又分為正常和非正常兩種:如果一個人心氣足,他的笑聲就代表他的心氣運行沒有阻礙;但如果平時總是無意識地坐在那呵呵樂或夢裡笑醒,《黃帝內經》講「心氣動泄也為笑」,那是一種心氣將散的癥狀,比如心慌、氣短、胸悶,甚至出現心肌缺血。我們可以通過聲音判斷出人的很多疾病。大喜和大恐都對健康無益,有句成語叫「樂極生悲」!

「脾胃為歌」。「呼」即像唱歌一樣。正常的脾胃之象應該是歌聲廣大嘹亮,可以傳播四方,就像脾的四方輸布之象一樣無所限制,但是如果脾胃有病,在唱歌上也會有表現。

「肺音為哭」。發「嘶」音,可令肺氣足。小孩子如果肺氣足哭的聲音就特別響亮。孩子的哭聲通常升中有降,哀而不傷,並不動情,只是告訴家長我需要你了。《黃帝內經》曾經專門探討過哭的問題,認為從一個人的哭聲裡面,能聽出很多東西。比如一個人要是流眼淚了,就說明他動了肝氣,因為肝主木;如果哭得滿頭大汗,說明他動了心氣,因為汗為心液;如果哭的時候流鼻涕,說明這個人動了肺氣等等。

「腎音為呻」。發「吹」音可以補腎,我們都知道元氣藏於腎,如果一個人發出呻吟之聲,那就說明動了「老本」。一般人在疼痛、受傷、興奮、過度虛弱的時候有可能發出這種呻吟的聲音。所以如果平時配合不同的聲音來調整自己,我們的身心靈將會得到一個更高層次上的和諧統一!

「在治療時,我們一般讓患者試唱,讓他練發不同的聲音;之後根據他的身體狀況給他選不同色彩的房間;對應他不同的經絡,配合刮痧和推拿、罐療。這樣在不同色彩的房間播放適合他身體狀況的對應不同經絡的音樂,加上罐診治療效果就是加倍的,而且還能修身養性,靜心安神。患者在調理中不僅身體能得到改善,身心靈也會獲得和諧和寧靜,進入完全放鬆的狀態。未來我們還將著重用五行五色五聲調理人的身心,根據每個人出生的時間:如春、夏、長夏、秋、冬,以及身體的不同癥狀:風、寒、暑、熱、躁、濕、邪,來選擇和定期調換五行養生靜心環境,讓人身心平衡與和諧。」

五色

五色跟五行還有五臟是相對應的,具體如下:

金——肺——白

木——肝——青(蒼)

水——腎——黑

火——心——紅(赤)

土——脾——黃

中醫指五臟反映在面部的五種氣色。據以診斷疾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公乘陽慶﹞更悉以禁方予之(倉公),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死生,決嫌疑,定可治。」張守節正義引《八十一難》:「五藏有色,皆見於面,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也。」《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察色》「欲識小兒百病原,先從面部色詳觀,五部五色應五臟,誠中形外理昭然。」註:「五色者:青為肝色,赤為心色,黃為脾色,白為肺色,黑為腎色也。」

五行學說術語。指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按照五行學說,青屬木屬肝,赤屬火屬心,黃屬土屬脾,白屬金屬肺,黑屬水屬腎。但以此來診斷疾病時,必須結合實際,與病史和脈證合參,不能機械地硬套。參見五色主病條。

以豆為例,綠豆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入肝經為木性;紅豆有補血、利尿、促進心臟活動的功效,入心經為火性;黃豆益氣補脾,入脾經為土性;白豆含有較多的鈣質,入肺經屬金性;黑豆治消脹,下氣,性寒,入腎經屬水性。再如:一個五行缺木的人,應多吃綠色的食物,多穿戴綠色的衣服飾品,甚至多些接近綠色的東西。

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種味道。其實甜就是甘。

中醫認為,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早起,若感覺口有酸甜苦辣咸,分別表示肝膽脾肺腎有病起。

即指藥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藥物作用規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藥物真實滋味的具體表示。

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嘗藥物的真實滋味而得知,繼而人們發現藥物的滋味與藥效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和對應性。如:

多甘味能補虛緩急;

多酸味能斂肺澀腸;

多苦味能降泄燥濕;

多鹹味能軟堅散結;

多辛味能發表行散;

(一)、辛

1治療作用:能散、能行、能發散、行氣、活血作用。

2不良反應:辛味葯多大能耗氣傷陰。

(二)甘

1、治療作用:能補助、能緩、能和、有補虛、和中、緩急、調和藥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膩膈礙胃,令人中滿。

(三)酸

治療作用: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作用。

不良反應:酸味葯大多能收斂邪氣。

(四)苦

1、治療作用:能泄、能燥、能堅、能泄含義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顯能堅的含義有二:一指苦能堅陰,即瀉火存陰,二指堅厚腸胃。

2、不良作用:能傷津、伐胃。

(五)咸

治療作用: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通腸作用。

不良作用:多食咸則脈凝冷而變色」能傷脾胃。

五欲,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腎欲咸,此五欲合五臟之氣也。

五宜,青色宜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黃色宜甘,黑色宜咸。

五行:金、水、木、火、土

五色:白、黑、綠、紅、黃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臟:肺、腎、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舌、口

據《呂氏春秋通詮》載:「五行配五味」,謂酸屬木、苦屬火、甘屬土、辛屬金、咸屬水。

五味與五臟(注):

《黃帝內經》中有記載:食物的酸味與肝相應,有增強肝臟的功能;苦味與心相應,可增強心的功能;甘味與脾相應,可增強脾的功能;辛味與肺相應,可增強肺的功能;鹹味與腎相應,可增強腎的功能。

但是,在選擇食物時,必須五味調和,這樣才有利於健康;若五味過偏,會引起疾病的發生。如:酸味太過容易造成肝氣太旺而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過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剋制肺氣(火克金);甘味太過很容易造成脾胃過旺而剋制腎氣(土克水);辛味太過容易造成肺氣過盛而剋制肝氣(金克木);鹹味過多很容易造成腎氣過盛而剋制心氣(水克火)。

各類食物與五臟滋補關係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的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為主的烏梅、山萸肉、石榴、西紅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維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動脈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藥苦口之說,中醫認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堅陰,具有除濕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積累,治療各種瘡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還具有緩解痙攣等作用,如紅糖、桂圓肉、蜂蜜、米麵食品等都是補甘食物的不錯選擇。

4辛入肺:中醫認為辛味食物有發汗、理氣之功效。人們常吃的蔥、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既能保護血管、又可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經常食用,可預防風寒感冒。但患有痔瘡便秘、神經衰弱者不宜食用。

5咸入腎:咸為五味之冠,百吃不厭。中醫認為鹹味食物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鹹味有瀉下、軟堅、散結和補益陰血等作用,如鹽、海帶、紫菜、海蜇等屬於優質的鹹味食物。

五行,五臟,五穀對應表

五穀 黍 麥 粟 稻 豆

六腑(小腸三焦) 膽 胃 大腸膀胱

五臟 心 肝 脾 肺 腎

其他 血 筋 肌肉 皮毛 骨

五官 舌 目 口 鼻 耳

五液 汗 淚 涎 涕 唾

五志 喜 怒 思 悲 恐

五聲 笑 呼 歌 泣 呻

五色 赤 青 黃 白 黑

五方 南 東 中 西 北

五季 夏 春 長夏 秋 冬

五氣 暑 風 濕 燥 寒

五化 長 生 化 收 藏

五味 苦 酸 甘 辛 咸

五音 徵 角 宮 商 羽

五行 火 木 土 金 水

五色 紅 青 黃 白 黑

五菜 紅菜 青菜 黃菜 白菜黑菜

五果 紅果 青果 黃果 白果黑果

喜傷心 怒傷肝 思傷脾 悲傷肺恐傷腎

五勞心勞血損肝勞神損脾勞食損肺勞氣損腎勞精損

三焦 上焦心肺 中焦脾肝下焦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