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佛教辯論的意義

現在很多人喜歡去藏傳佛教寺院,尤其愛看喇嘛們辯經。邊看邊拍很多照片,還一邊說:「哇!藏傳佛教辯論很好看啊,你看喇嘛的動作像舞蹈一樣!」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看的,只有一兩個動作而已,任何一個小縣城文工團的演員,都會跳得更好。動作不是藏傳佛教辯論的特色。

我們不能把辯論看成一種稀奇好看的表演。它的真正內容和意義到底是什麼?這是我們更需要知道的。

表面上看,藏傳佛教的辯論好像是為了獲得勝利,實際不是。佛教的辯論是為了辨別真相、發現真理。

人生於世,有很多事理我們根本不了解,還有很多事理,我們一直猶豫不決,說是也不對,說不是也不對,存在許多懷疑。現在人問題特別多,一個原因可能是自己沒有認真地學習,另一個也可能確實沒有一個有效的途徑,疑惑一直沒有真正得到解決。除了未知和懷疑,第三是,還有很多顛倒的見解。比如:一切萬法本來是無常的,但是因為後天教育和環境的影響,認為有些法永遠不變;本來善有善報,惡有惡果,卻認為因果不存在;本來前世後世是存在的,卻認為前後世不存在;等等。這些顛倒的思想叫做邪見。

我們辯論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斷除未知、懷疑和顛倒的執著,把這些心態一一推翻。所以辯論非常有意義。

尤其在現在末法時代,科學極其發達,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分別念非常複雜。此時,很需要一種特別嚴密的邏輯推理方法,首先推翻我們相續當中對佛法的各種懷疑、成見和邪執,之後,再樹立真正如理如法的定解。這一點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目的不對,辯論就會出現一些誤區。比如有些人僅僅在詞句上辯論,一直咬文嚼字、吹毛求疵,而不去深入意義,這是沒有價值的。藏族有一句諺語說:「有口才的人,讓別人寸步難行。」別人說一句話就給他挑一個毛病,這不叫辯論,叫刁難。

真正的辯論,是基於意義的辯論。藏傳佛教所有關鍵的辯論中最重要的一個主題,是把釋迦牟尼佛證成為量士夫。喇榮佛學院每年圍繞這個題目都會開一些研討會。它的意思是,釋迦牟尼佛是否是通達一切真理的人,是否能作為正確的標準?很多人經常產生類似的懷疑:佛說的話正確還是不正確,可信還是不可信?要想斷除這種疑惑,首先要學習陳那論師和法稱論師的論典,學習他們樹立正量的智慧,然後再進行推斷。

陳那論師和法稱論師是佛教歷史上非常著名的高僧。他們把釋迦牟尼佛的真理,以因明的道理廣弘於世,是位列「二聖六莊嚴」的大祖師。

當然,想學習這些論典要一定的時間,先要學《集量論》和《釋量論》等因明七論,還要學相關註疏,然後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這些論典中,最重要的是《釋量論•成量品》。《成量品》全文依據《集量論》的第一句頌詞,從順逆兩種次序證明了釋迦牟尼佛是量士夫。這句頂禮頌是:「頂禮定量欲利眾,大師善逝救護者。」

最初,陳那論師開始造《集量論》的時候,在山洞里寫下了這個偈頌,然後出去化緣。回來時發現偈頌已被人抹掉。他不動聲色地又寫了上去,但是化緣回來發現字又被抹掉了。到了第三次,他說如果沒有必要,請不要擦掉,如果此舉有目的,請站出來與我辯論。後來一個外道就走了出來,跟他進行辯論。但是外道辯不過他,反而用神通燒他的資具。陳那論師產生極大的厭離心,想:這些眾生如是剛強難化,不如自己入涅槃好了。這時文殊菩薩親自顯現,賜予安慰,並告訴陳那論師:「你這部論典,將來會成為世人的眼目,它的光芒會照耀整個世界。」於是,陳那論師繼續撰著,完成了這部論典。

後來無論是在印度還是在藏地,陳那論師的這部著作都得到了極為廣泛的弘揚。漢地的法尊法師晚年曾翻譯過《集量論》,並作了相關的註疏。還有法稱論師的《釋量論》,法尊法師也翻譯過,同時根據僧成論師的講義作過比較短的解釋。總的來說,《釋量論》比較難懂。前幾年,我按照麥彭仁波切的《釋量論大疏》,把《釋量論•成量品》翻成了漢語,並在佛學院給部分人傳講過。

總而言之,因明辯論是為了深入意義。現在藏傳佛教當中包括喇榮佛學院,有極少數的人經常不在意義上探討,只是在字面上辯來辯去。這不是佛教辯論的真正目的。

——《擊掌空聲·佛教的辯論方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