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最失敗的教育是 讓孩子失去犯錯的勇氣

孩子犯錯是常事,大多數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會火冒三丈,批評孩子甚至打罵孩子。對於孩子的「不知錯而為之」,家長會厲聲指責,教訓孩子,希望他們以後能杜絕,少走彎路,少吃虧;對於孩子的「明知錯而為之」,家長更會大發雷霆,表現出失望和不耐煩。其實,「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把「犯錯」妖魔化,而讓孩子失去犯錯的勇氣,同時失去成長的機會。

在擁有最多可能性的年紀,因不敢犯錯而原地踏步

家長對孩子的「錯誤」抱以嗤之以鼻的態度,不去安慰,反而出言諷刺,這會讓孩子將「錯誤」視為一件羞恥而丟臉的事情,漸漸地,孩子會因畏懼犯錯而不敢再輕易嘗試,最終在平淡與平庸中失去更多可能性。

家長對孩子犯錯施以情緒化的處理方式,對孩子犯錯大驚小怪、厲行嚴懲,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諒他們,去告知他們錯在了哪裡、怎樣補救。更要命的是,有些家長,對自己的錯「睜隻眼閉隻眼」,對孩子的錯卻「錙銖必較」。這種教育方式不僅對「糾錯」毫無益處,反而會嚴重影響孩子對家長的親近感,更會讓孩子心生委屈,久而久之產生叛逆心理,越走越「偏」,一錯再錯。

世界無常,我們無法控制。一味地讓孩子避免犯錯無法幫他們躲過未來的風雨,反而會讓他們喪失自己「站起來」的能力。真正的教育不是讓孩子避免犯錯,而是讓他學會糾錯,得以從容應對未來生活中的一切失誤;真正的教育不是讓孩子畏懼犯錯,而是放手讓孩子去試錯,去跌倒,幫助他站起來,他才能去往更遠的地方,更廣闊的天地。

給予孩子犯錯的權利,幫助他在犯錯中成長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聰明,十全十美,希望他們永遠做一個乖孩子。然而,這樣充滿愛意的願望其實也是錯誤的。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在孩提時代多犯一些錯誤,父母對此應該抱著寬容的態度,小時候犯錯是為了保證孩子在踏上社會後少犯致命的錯誤。

當然,這裡的「錯誤」並不是指違法亂紀等原則性的錯誤,而是孩子在求知過程中因認知能力的稚嫩導致的失敗、經受的挫折和多走的彎路。比如,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發明電燈以前歷經了無數次失敗,也可以說是犯了無數個錯誤,才使他最終「悟」出了「鎢絲」的價值和作用,從而發明了電燈。

犯錯是在所難免的,父母應給予孩子犯錯的權利,幫助他在犯錯中成長。

1.讓孩子在犯錯中學會擔當

在孩子犯錯時,家長應讓孩子直面後果,幫助孩子在後果審思中明白所言所的帶來的弊端,所造曾的傷害,從而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學會擔當。

2.讓孩子在犯錯中吸取教訓

在孩子犯錯時,家長應幫助孩子糾正錯誤,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錯了,如何錯了,從而吸取教訓,下次規避。

3.讓孩子在犯錯中發揮潛能

在孩子犯錯時,家長應幫助孩子糾正錯誤,並鼓勵孩子不斷改進方法,提高自我,這樣不僅能避免再錯,還能基於對錯誤的認識發揮這方面的潛能,創造更多的可能,完成自我實現。

4.讓孩子在犯錯中越挫越勇

在孩子犯錯時,家長應傳遞給孩子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觀念,並且鼓勵和支持孩子改正自己的錯誤與避免再次犯錯,因為改過的過程其實就是勇敢地克服困難的過程,就是堅定自己的毅力的過程,就是孩子成長的過程。

孩子犯錯,父母可以採取這些對策

你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孩子有自己的天性,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對於孩子的錯誤和缺點,要做到心平氣和地溝通,讓孩子認識錯誤的後果,並幫助孩子找到彌補錯誤的方法,這才是幫助孩子真正改變錯誤的途徑。盡量向孩子說明什麼是他應該做的,什麼是他不該做的;接著,和孩子商量,如果他做了不該做的事情,該怎麼處理。

和孩子共同制定規則后,孩子就會知道自己犯什麼錯該受到怎樣的處罰,他就不會因為無知、猜測而做出錯誤行為,從而有效約束孩子的行為。

你需要幫助孩子認識錯誤

生活中,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犯錯,很喜歡為孩子尋找借口,例如孩子還小,不懂事,卻不知道這種姑息遷就,把責任扛到自己的肩上,會使孩子做了錯事還若無其事。當孩子再犯錯時,他就會否定自己的錯誤行為,還會把錯誤行為合理化,更會為自己錯誤行為辯解,以推卸自己的責任。

因此,孩子犯錯時,家長要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細緻地跟他講道理,指出他的錯誤行為,說明由於他的錯誤行為而破壞了規定,造成別人的損傷,或傷害了別人的感情,強調他必須對錯誤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進行補救。事實上,清晰、明確地將孩子的過錯與彌補聯繫起來,孩子會更容易接受要他進行彌補的建議。同時,要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到受害者的困難處境上,看到自己所應負的責任,讓孩子做一些事情來挽回。比如孩子傷害了別的小朋友,媽媽應該立即告訴孩子:「你看他都受傷了,該有多疼啊!」然後讓孩子向對方賠禮道歉。父母不要跟孩子說:「我以後再和你算賬。」或「等你爸爸回來再說。」而應及時引導孩子彌補自己的錯誤,因為拖延只會使孩子把自己的錯誤行為忘掉。

你要和孩子一起彌補錯誤

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有義務幫助孩子彌補錯誤。但這還不夠,父母還需要讓孩子參與到彌補錯誤的「行動」中來。這樣做,孩子才會覺得自己只是做錯了這一件事,而不是父母不喜歡我,不願意幫助我。在和孩子一起彌補錯誤的時候,你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彌補的辦法,這將促使他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更多的思考,增強他的責任感。假若孩子提出的辦法不恰當,你可以再提出一些彌補的辦法來引導他。

孩子犯錯時,優秀的父母只說這八句話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問題。作為家長這時不要急著插手,可以先問孩子八個問題,聽聽他們有什麼想法。而往往問不到幾個問題,事情就已經很清楚並得到解決了。家長不妨可以一試。

「發生什麼事情了?」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髮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會打你。」「一定是你做錯事,老師才會處罰你。」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很可能冤枉孩子。況且,讓孩子有機會說話,即使真的是他的錯,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你的感覺如何?」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當事人心裡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無所謂是非對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孩子夠冷靜之後,可以問他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先不要急著教訓他,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蕩,想各種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噁心的、幼稚的……腦力激蕩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就可以問他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每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麼?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讓他明白現實真相。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但是要避免說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然後問他第六個問題:「你決定怎麼做?」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如果他了解後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接著問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麼?」並且表示支持。等到事情過去之後,問他最後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

大數據+小程序=「志願高參」

☝ ☝ ☝

藉助考試院權威發布

及拓維海雲天19年服務聯考閱卷積累的大數據

免費服務考生志願填報

編 輯丨王小茜 留 沙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