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孩子為什麼不愛寫作業?家長你能怎麼辦!

昨晚錢兒回家后喊著要先吃飯再寫作業,准了。吃完飯要休息會兒再寫作業,又准了。之後說要洗手,吃水果,喝優格,換睡衣,都准了。

實在沒口實了,他終於坐在了桌邊,磨磨蹭蹭地從書包里掏出筆袋,拿出作業本,然後,托著腮跟韓先生說:爸爸,我就在想啊,如果我不是個人該有多好?

我和韓先生都愣了一下,想確認他說的到底是什麼。他重複說,我要不是個人,是顆樹多好?

韓先生問:為什麼不想做人了呢?錢兒悶悶地說:因為,我不想寫作業。

我一肚子怒火正準備爆發,韓先生跟我使了個眼色,耐心地跟錢兒解釋道:做一顆樹也好,作業不用寫了,只是,你能看見的永遠只是眼前那一片風景。

錢兒想了想說,哦,那做樹也不好,不然,我做一個桌子呢?韓先生答:每天熱熱的盤子放在你臉上,濕濕的抹布擦在你身上,而且啊像樹一樣,你哪兒也去不了。

錢兒的鬱悶情緒一下子一掃而光,他已經不記得不寫作業的事了,興趣點馬上變到了自己變成什麼才好玩這件事上。他又問:我變成電視呢?

韓先生答:那你每天看不到自己肚子里的內容,只能面對人們,你的精彩只有別人才能看到。

錢兒問:那我變成個凳子?

沒等韓先生回答,我搶先回答道:當凳子好啊,別人大屁股坐在你身上,砰砰砰放屁熏死。。。

韓先生一頭黑線地說:你這個媽當的,沒點正形就算了,還沒正能量。還是我來吧!

錢兒又問:我變成窗帘吧,可以來回動。

韓先生說:可是也要倚靠別人拉動啊,拉不好被拽得生疼。

錢兒說:我變成帽子呢?不就可以跟著主人到處去玩了?

韓先生:是的,但若在暴晒的日子,陽光都烤在你身上;颳風的時候塵土都在你臉上;下雨的時候,躲避不及你就全身濕漉漉的。

錢兒笑嘻嘻地說,這些看來都不好,那我作食物吧,陽光下雨都碰不到我。

沒等我們回答,他自說自話地接著說,做食物也不行啊,不把我吃了還行,被吃掉我就變成便便了。。。

我們三個笑做一團,然後錢兒認真地說:我忽然發現,原來做人這麼好,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我可以跑,可以跳,可以出去玩,可以看我喜歡看的東西,我能不用別人幫忙想去哪就去哪,我還不用擔心被吃掉,如果有開心的事,就像電視那樣,我自己就可以很快樂。

韓先生笑著說,是的,只有人能主宰自己的命運,沒有什麼比做人更好的了!

錢兒快樂又安心地寫作業去了。 我和韓先生卻開起了緊急會議,思考為什麼孩子會忽然對每天都做的寫作業這件事抗拒至此,抗拒到竟然連人都不想做了?是單純因為這一天孩子累了,還是近期壓力大或是其他原因呢?

大約是從今年過年前後,錢兒斷斷續續感冒發燒折騰了一個多月,放假加上病假一個多月沒上學。這期間,我們停掉了包括滑冰課在內的所有課外課,家裡學習除了公文,其他也全停了,只隨他喜好講些中英文繪本故事。

開春後上學,又病過兩次,不久放了10天春假,還回了趟青島爺爺奶奶家。綿延這兩個多月時間,幾乎沒上什麼課外課,學習也只是保證最少量的,他整個人已經懶散得不行。

逢孩子生病時,做父母的往往就容易忘掉所有的原則和要求,只求孩子趕緊好了,怎麼都行。因此這段日子,每天隨他願意的時間寫完公文數學,然後就看書或是玩,或是畫畫,他愛怎樣都行。回了爺爺奶奶家更是動畫片和電視看得樂不思蜀。

原本辛辛苦苦養成的每天回家洗手換家居服坐下先寫作業,每天按部就班學習和上課的習慣,早被他拋到了九霄雲外。可以說,這是近兩年來,他過得最最輕鬆自如、最沒約束、沒壓力的日子。

然而就是在這種越來越舒適,越來越懶散,完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他反而對寫作業這件原本他認為最容易,也是必須要做的事,產生了這麼大的抵觸情緒,這真是不符合常規邏輯。

為什麼在他每天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穩紮穩打進步的那些日子,他反而每天都更快樂,從不抱怨呢?

忽然想起之前的一件事。上次去美國,我們住在好友Lisa姐姐家,她在美國一所大學做科研工作。當時她們正在做一個地區性的科研項目,是關於碎片化時間管理與規律化學習的課題,研究對象是國小和中學生。

他們在兩所國小,和三所中學做試點,內容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減少假期時長,把原本假期的二分之一改為在校學習時間,給學生安排豐富的學習內容;二是把原本非假期時間的教學內容增量,比如原來只有三個科目,現在增加到五至留個。

這個研究項目是自願參與的,並非強制性。因為如此以來,參與的學生在感覺上會比之前的生活要辛苦,壓力增大,那麼相應的,就可能伴隨幸福感降低。不過,可以預見的是,他們的成績應該會比不參與的孩子,要有提高。但具體提高多少,並沒有一個預估值。

經過他們跟家長和孩子數次溝通,最終達到參與率半數的學校,就開始了實驗。

我去的時候,正是她在做結項總結的階段。她說非常出乎意料的是,那些參加了項目的孩子,除了為數不多中途退出的幾個,其他堅持下來的,都非常快樂,他們從最初的抱怨辛苦,到漸漸適應,到最後完全自發地保持現狀,幸福感反而超過那些按常規放假的孩子。

同時,這些參與實驗的孩子,各方面都看到了顯著提高,這並不只是他們被加課的緣故,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學習能動性被調動,做事更積極了。

我當時並不覺得這種實驗與我們有半毛錢關係,就覺得她在美國做科研的各方面條件,比在國內幸福多了,卻也嚴謹多了,僅此而已。

然而今天我回頭再看,卻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我們每天給錢兒把碎片化的時間很好地規劃起來,每天10分鐘寫數學,10-15分鐘寫作業,15分鐘念英語,5分鐘複習古詩詞,5-10分鐘跟爸爸一起錄音,15-20分鐘做滑冰課的陸地運動,每周固定次數的滑冰課和其他課外課,每天還能讀2-3本繪本,一切井然有序。

外人看來覺得他安排滿滿當當,似乎很辛苦。但當這些變成每天都要做的一種routine常規性習慣后,他就會欣然接受,並且學會自己規劃和執行了。

每做完一件事他並不會格外得意,而是繼續下面未完成的部分。待到一切做完,他會成就感滿滿地覺得這一天過得很充實,然後無比珍惜自己節省下的那些睡前的遊戲時光。或許是還未關門的遊樂場,或許是動畫片或他喜歡的滑冰視頻,也或許是看書畫畫玩樂高。

他並不覺得自己多辛苦,也從不討價還價或是問為什麼要做這做那,他甚至不去思考寫作業這件事是不是令人生厭,滑冰這個新動作有多困難。他只是按照習慣,儘力去完成每件事,形成一種慣性。都完成之後,酣暢淋漓地玩。

這樣的玩,是他特別珍惜,特別經過思考和選擇的玩,而絕不是假期扔給他一個遙控器或是ipad,任他看到百無聊賴,實在連換台的動作都懶得做的玩。

有規律的學習生活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而又堅信的過程,然而打破它,一天就能做到。而人的懶散情緒也會因此迅速滋生。

這種規律的形成,我覺得最重要的意義並不在於孩子學到多少技能與知識,而是讓孩子學會更好地去規劃和利用自己的時間;去體悟相比於忙碌的學習和訓練之下,「玩」這件事的珍貴;去因為習慣性的學習而將人的惰性最大程度克服,讓思想上的辛苦,化作身體上的習慣,最終獲得精神上的愉悅與鼓舞。

因此,當孩子產生對學習的厭惡情緒時,我們做家長的要先綜合思考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再來尋找應對方式。

對於錢兒,我想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儘快恢復原本規律健康的生活節奏吧。

Michael錢兒頻道:權威的雙語啟蒙理念,前沿的育兒資源分享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