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十年時間流失「400萬」醫生,這個責任誰來背?

在外行人眼中,醫生是即體面、又受人尊敬而且薪資還很高的職業,可是現實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據悉截止2015年的10年時間裡,大陸畢業的五年制醫學生和合計473萬。但在這一期間,註冊的醫生僅增加了75.2萬人,增幅15.9%,400萬醫生流失,流失率高達84.1%!為什麼人們眼中的這麼好的職業還有這麼多人放棄呢?

目前基層全科醫生流失嚴重,在兩會期間已經有多位人大代表對此作出提議,需出台新舉措助優秀基層醫生「落地生根。

放開小醫院不提,就連最好的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系每年的畢業生中,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留在醫院給患者看病,另外三分之一去了國外,三分之一成了醫藥代表。

這是一組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醫生的流失,已然敲響了我們社會的警鐘!那麼我們肯定要想,醫生離職的原因是什麼呢?

曾在網上看過一份調查,醫生離職原因排名第一位的是工作負擔過重、缺少休息時間,排名第二的是對收入情況的不滿,排名第三的是工作壓力大。《調研報告》則給出了更多元的原因,薪酬收入不高、工作強度大、醫患關係緊張、管理方式不夠人性化、工作環境不理想、晉陞困難是參與調研的醫生辭職的主要原因,選擇比例均超過或接近25%。

薪酬收入不高與工作強度大是選擇比例最高的辭職誘因,兩者合二為一就意味著「付出遠大於回報」。優質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讓醫生承受著極大的心理、生理壓力,而收入卻沒有能夠體面地實現其價值。

「當醫生辛苦」,這在大多數百姓中早有共識。醫生究竟有多累,他們的健康透支到何種地步?可能並不為大多數人所了解。有人這樣描述在某三甲醫院中和醫生偶遇的情景,「只見一片白影在你的眼前瞬間飄過,還沒看清他的面貌,就只看到10米開外的後腦勺了。」這是工作中的醫生,給很多人留下的是片刻不停的印象。有調查顯示,目前國內近半數醫生每周至少要上一個夜班,近八成醫生每天工作8至12小時,幾乎所有醫生都曾連續工作24小時以上,約有兩成醫生甚至曾連續工作48小時以上,「過勞」似乎已經成為醫護人員的突出問題。醫師協會曾進行了第三次醫師執業狀況調查,91%的受調查醫師認為自己的付出與報酬不相符。對此,有人曾提出質疑,認為醫生在社會上算中高收入人群,超過九成的醫生還認為自己收入太低,讓人感到很不理解。還有人認為,在調查任何一個群體,該群體都會認為其收入與付出不相符,比如,農民工更會認為收入和回報不相符。

醫生的絕對收入可能在社會整體收入中居中上水平,但醫生的相對收入遠遠低於世界大多數國家醫生的水平,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醫生和其他社會成員一樣,都面臨著住房、子女教育等問題。如何讓從事高尚職業的醫生不為蠅頭小利折腰,是政府應當考慮的現實問題。在現有體制下,加大對醫療行業的投入,給高技術含量、高風險行業的從業人員一個合理的回報,是這個行業健康發展的基礎。之前兩會上有醫療行業的議員就建議: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將過高的大型醫療檢查費用降下來,同時有計劃地調整挂號費、診療費、手術費、住院床位費等項目的收費標準,真正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

疾病才是醫生患者的共同敵人,如果醫生與患者站到了對立面,醫患互不信任,就不利於戰勝疾病。醫患之間應該本應成為社會上最和諧的人際關係。近幾年來,各地醫療糾紛衝突案件不斷增加。不少地方醫患矛盾急劇升級,演變成暴力事件,醫患之間衝突已經成為一場兩敗俱傷的對抗,嚴重影響社會穩定,並成為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和社會議論的熱點問題。眼下,醫患糾紛多在大醫院引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無序就醫。近5年,醫改重點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傾斜,但是,百姓大病小病還是往大醫院跑。

如今,在看病可以不經社區家庭醫生轉診,不用預約很長時間,即便是小病小患也可以想去北上廣就去北上廣,想去大醫院就去大醫院,想看多大專家就看多大專家,而公費醫療、醫療保險還都給報銷,這在外國醫生看來簡直無法想象。要想大醫院不再是醫患暴力衝突的「重災區」,分級診療必須推行。

從上面的敘述中可以看見的醫生力量還很薄弱,遠遠不能滿足時下國內醫療需求,那為什麼還會出現醫學生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呢?

任何行業的就業都遵從市場供求的法則。目前各層次醫學畢業生由供不應求變為「研究所供不應求,大學部生供求基本平衡,專科生供過於求」。重點院校比普通院校就業率要高;同一所學校內各專業就業率也有差異,預防、影像學、麻醉學和檢驗需求旺盛但畢業生少,臨床等專業畢業生多但需求不旺,前者就業率略高於後者。但總的來看,醫學生一次就業情況正呈逐年下降趨勢,中心城市更是難以插足。

許多醫院過度關注畢業生的學歷,入門級的學歷就是研究所,低於碩士研究所的不予考慮,根本沒有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這就導致了,很多基層醫院非研究所不招,而真正需要高級人才的單位招聘不到人才,而本因該到基層醫院就職的大學部、專科醫學生沒有單位接收。這是引起年醫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一個原因。

還有部分醫院過度的追求工作經驗。招聘條件都是3年以上工作經驗、5年以上工作經驗,我們不否認,醫生這個崗位工作經驗是相當重要的,但是醫院忽視了一點,任何一位醫生的工作經驗都是一步一步培養起來的,當然有很多小醫院不具備培養人才的條件,只能是招聘有工作經驗的醫生,這就導致了醫學生的就業路越來越窄。

醫學生大都渴望進入中心城市的大醫院工作,但是目前大部分二甲以上醫院現有醫療人員數量飽和,要想進入比較困難。大醫院對應聘者的學歷要求 比較高,除了個別崗位和特別優秀的人才,大醫院的臨床科室人員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碩士或博士以上學歷。相當一部分畢業生不願意選擇去農村醫療機構工作,待遇明顯偏低和業務發展前途受限很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現在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大眾化」時代,醫學畢業生要適時調整就業觀和期望值,與社會協調同步發展。面對如此競爭激烈的就業形勢,醫學生理當從自己的自身環境、能力出發,適當地降低對就業的期望值,從而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如果大醫院找不下工作,那麼就去中小醫院找;假若城市中找不到工作,那就應該擴寬自己的視野,適當地走向山區,走向農村,走向基層。

醫生的流失關乎每個百姓的健康問題,所以不容小覷的問題。醫療人才的流失影響的不僅是醫院,更是全社會的損失。對於政府而言,必須繼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而對於我們每個人,我們都應為醫生營造更好的醫療環境,對於在服務與被服務中發生的矛盾,應該冷靜對待、坦誠相見。維護醫藥衛生工作者的正當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是留住人才的關鍵。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