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長期不運動,孩子免疫力下降導致身體——

最近,各地徵兵工作漸入尾聲。喜的是應徵人數有所增長,憂的是體檢「不合格率」高得對不起觀眾。新華社稱,某市體檢淘汰率竟高達56.9%!

那些順利通過體檢入伍的士兵,體質也好不了多少。遼寧、內蒙古、河南、山東、福建五省區的820名青年,應徵進入瀋陽軍區某部3個旅團。不少新兵由於體質弱,影響了作戰訓練。

該部在某地進行國防光纜施工時,組織了6個突擊隊。可有兩個突擊隊沒有完成突擊任務,部隊領導到現場一看,不是戰士不賣力,也不是方法不科學,而是這兩個隊的新兵體質太差了,身體沒勁,根本干不動。結果,施工進度整整耽誤了6小時。就是這次施工,還讓一些戰士大病一場,住進了醫院。

事後,一位部隊領導深有感觸地說:「這要是在戰場上執行作戰任務,可就麻煩了。」

一串串栽在體質關的十八九歲的大小夥子,是一聲聲不斷拉響的警報:孩子面臨體質危機!

1972年,李小龍在《精武門》里親手擊碎了「東亞病夫」的招牌,可沒曾想到了21世紀的今天,我們似乎還沒能擺脫東亞病夫的命。

相比戰士,學生的體質危機更甚!

每當開學之際,少不了這樣的報道:升國旗時又暈倒幾個,軍訓時又趴下多大一片。

「每周升旗儀式,才10分鐘的時間,次次都有學生暈倒。最誇張的一次暈倒了5!」廣州市越秀區某重點中學醫務室的張老師說。

教育部建立了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網路,監測結果表明:學生的體質在以驚人的速度下降。與2000年相比,現在的孩子長得更高了、更重了,但跑得更慢了、跳得更近了、力量更小了、耐力更差了。除反映速度素質的50米跑成績下降幅度較小外,其餘各方面素質的下降幅度明顯。

上海吳淞中學在整理校史時,發現一份1936年「上海市立吳淞初級中學體育及格標準第一表(男生用)」的表格:規定男生的百米跑及格線為15秒5至15秒10,急行跳遠及格為4公尺(4米),急行跳高及格為1.20公尺(1.2米)。

這個標準若放在今天,或被當做「劉翔標準」:現今上海規定國中畢業班,男生百米跑及格線16秒5,跳遠及格線3.92米,跳高及格線1.13米,均比80年前標準低。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質危機將嚴重威脅到孩子將來的發展。近些年,接連不斷傳出行業精英英年早逝的新聞,不能不讓我們警醒:沒有好的體質,難有好的將來!

100年前,人被稱為「東亞病夫」尚情有可原。畢竟那時國家積貧積弱,人們缺吃少喝,營養不良。

今天,經濟騰飛,孩子營養越來越好,天天喝進口奶粉,頓頓有魚肉蛋禽。孩子吃的越來越好,為什麼身體反而越來越差?

最主要的原因,是體育運動太少了!

1815年,英國的威靈頓公爵率大軍在滑鐵盧與拿破崙決戰,雖然損失慘重,卻獲得徹底勝利。這位被譽為「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在戰後這樣說:

「這場勝利是從伊頓公學的球場上開始的。」

伊頓公學是英國一所著名的學校,十分重視體育,其運動訓練的宗旨是培養永不服輸、拼搏奮鬥的精神。威靈頓少年時代曾在伊頓公學就讀。

可以說,判斷一個國家未來的國力狀況,就看這個國家少年兒童的體質狀況,而直接決定體質水平的關鍵因素就是體育。

然而,應試教育之風,讓學校的體育被邊緣化,學生的鍛煉時間常常被文化課侵佔。一些文化課老師經常說:「體育老師有事,這節課我來上。」

前不久,某大學校運會取消了男子5000米和女子3000米兩個項目,引發熱議。但實際上在全國範圍內,至今仍保留這兩個校運會項目的高校已是少數,有的高校10年前就取消了,原因是不時有學生在長跑后猝死。

中日少年《夏令營中的較量》一文作者孫雲曉說:「20餘年的持續觀察與體驗,我可以確信無誤地證明,今日青少年的體育鍛煉和野外體驗比20年前顯著減少,中國小校敢於組織春遊、秋遊、夏令營和野外探險活動的比20年前顯著減少,而家庭送孩子進各種各樣補習班或特長班的比20年前顯著增加。」

相比之下,英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更有遠見,「運動第一,學習第二」是它們倡導的教育宗旨。

有人這樣描述孩子和美國孩子的成長差異:

1-4歲:基本相同。

5-8歲:孩子開始上培訓班;美國孩子跟老爸去打棒球。

9-12歲:孩子繼續上培訓班;美國孩子放學就打球、跑步甚至健身。

13-18歲:孩子還在上培訓班;美國孩子的肌肉開始成型。

19-23歲:孩子擺脫長年的考試壓力,宅在宿舍里;美國孩子有更多的空餘時間健身鍛煉。

最終的孩子長大了:

美國的孩子也長大了:

在日本國小,體育課受重視程度更是超乎想象,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冬季耐寒訓練」。

日本孩子從幼稚園開始,就要參加「冬季持久走大會」。在最冷的冬天,去操場上跑步訓練耐力。跑步時,必須換上「體操服」,穿得就像過夏天一樣,有些甚至還赤著腳。200米一圈的操場,1-2年級孩子得繞著跑10圈,5-6年級孩子得努力達到20圈。

訓練很殘酷,效果卻很明顯。對比《2010年國民體質健康報告》與《2010年日本國民體力及運動能力調查報告》,在分別代錶速度、爆發力、力量的50米短跑、立定跳遠和握力三個項目上,兒童青少年全面落後,比如立定跳遠,11-15歲年齡組的男生平均成績比日本差3.67-8.69cm,女生年齡組差距最大的為9.83cm。

歐美國家為什麼如此重視體育?

因為體育不僅強身,而且強志。

美國教育界流行一個詞——Grit——堅毅不放棄的品質,這種品質被認為比天賦、智商更重要,是決定孩子成功的關鍵因素。

孩子成長過程中,在很多艱難時刻,他們都會面臨兩種選擇:要麼是含著眼淚硬扛下去,要麼是讓困難、痛苦把你打倒在地。

人是一種習慣的動物,一旦你開始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有困難就逃跑將會成為你的本能。換句話說,如果你總是堅持扛過苦難,那你最終才能夠成就偉大。

西方人強調「運動第一」,實質上是強調「意志第一」。他們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意志堅強、抗挫折能力強、富有開拓精神的人。如果沒有體育,這樣的培養目標就難以完成。

曾有一個記者問拳王阿里:「你每天做多少個仰卧起坐?」阿里回答道:「我從來不數自己做了多少個仰卧起坐,我會一直做到肌肉痛到實在無法堅持。」

李寧在接受楊瀾訪談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有意無意當中,體操對我的一些素質給了很多培訓,包括怎麼面對困難、怎麼樣能去找到戰勝困難的方法、怎麼樣去樹立一個目標、怎麼樣堅定自己的意志去實現這個目標。」

「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無體是無德智也」,毛澤東的這些話非常有道理,沒有強壯的體魄,就不可能有道德有智慧。

一些學生不願意參加體育鍛煉,怕苦怕累是一個重要原因。在選擇運動項目時避重就輕,不願參加那些有一定的運動負荷、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運動項目。我們有理由相信:那些在體育鍛煉上意志不堅的孩子,將來在工作上也更有可能拈輕怕重,意志不堅。

有個網路段子:「要讓足球在十年內趕上世界一流?聯考加一門足球!」

雖說是玩笑,但由此也能看出,學校、家長更願意孩子把時間花在能帶來「具體好處」的事情上,至於身體嘛,以後「成功」了,再慢慢鍛煉吧。

然而體育是一種「童子功」,是有敏感期的。北京師範大學的運動學教授毛振明說,兒童青少年時期,是速度、力量、柔韌性和靈活性發展的敏感期,錯過這個時期,很多孩子極有可能要用一生來承受體質孱弱的惡果。

李開復罹患癌症后,去鬼門關闖了一回。康復后,他說他從疾病中補修了一個「死亡」學分:健康無價。

「在我平時的生活中,我熱愛美食,不愛睡眠,認為睡眠是浪費時間,每天起來回E-mail,給我員工證明我工作多努力。生病以後,才深深體會到,其實健康失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我非常希望在這裡告訴大家要愛惜自己的健康,不要等到有一天,像我這樣後悔,幾乎來不及才知道學會要愛惜自己的身體。」

但願我們的孩子,都不要等到吃了體質孱弱的苦果后,才意識到運動的重要。

但願我們的國家,也不要等到吃了國民柔弱的苦果后,才意識到體育的重要。

如果您正為教育孩子的事兒發愁,在微信搜索:xuexi018,朋友圈查看更多關於孩子教育,學習方法,學習資料的文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