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因你而存在的彩虹

剛開始接受物理啟蒙的時候我們就學過,彩虹的形成是因為光的折射。但你或許不知道每個人眼裡的彩虹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沒有你這個觀察者,彩虹是無法形成的。

彩虹是如何形成的?

彩虹是一個美麗的光學現象,但也許它的出現並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頻率,比如在德國每年大約出現10-20天,而英格蘭中部每年大約有40-70天可以遇見彩虹。

最常見的是一條彎彎的七彩虹橋橫跨天邊,有時也會見到雙道彩虹的出現,最亮的是主虹,主虹往上是第二道彩虹,通常會比主虹要暗。主虹和霓之間的天空會比主虹下面的天空暗很多(亞歷山大暗帶)。在非常難得的天氣條件下,更多道彩虹的出現也被記錄過。甚至在實驗室條件下,有人曾用氬離子鐳射光束得到200道彩虹。

△圖1:雙道彩虹:包括主虹(1)、霓(2)、觀測者頭部的影子(S)和亞歷山大暗帶(A)。(圖片來源:[1] )。

彩虹的成因可以從一個小水滴講起。當陽光射入這個水滴時(如圖2所示),反射光(0a)和透光(0b)無法形成彩虹。而經過水滴折射再放射出來的光才會組成彩虹。根據光的折射,42°和51°的反射光最為強烈而形成了我們看到的主虹和霓。在此之間的反射光很少,這也解釋了亞歷山大暗帶的形成。

△ 圖2:陽光入射水滴,0a為反射光,0b為透光,均不形成彩虹。1-3會組成彩虹,其中1的亮度最強,是為主虹(圖片來源:[1] )。

單個水滴無法呈現整個彩虹。當空氣中有大量形狀和密度較均勻的水滴時,在特定的角度這些水滴會向觀察者發出較強的反射光,同一角度的水滴分佈在一個假想的錐形上(如圖3所示),而在觀察者的眼中形成彩虹。如果觀察者夠高的話,錐形的下半部沒有被地面遮擋,看到的彩虹便會是一個完整的圓形。所以每個人看到的彩虹都是獨一無二的,甚至你的左眼和右眼看到的都不是同一條彩虹。反過來說,如果沒有觀察者的存在,也就不能形成對摺射光線的選擇,彩虹也就不能形成了。

△ 圖3:當多個水滴分佈在空中時,距太陽和觀察者符合角度的水滴會反射出最亮的光線,不同顏色的光反射的角度略有不同,因此在觀察者的眼裡形成了彩虹(圖片來源:[1] )。

理論的演化

最早,關於彩虹的理論是由笛卡爾(Descarte)提出的。笛卡爾理論是以經典物理中光路的傳播為依據。根據牛頓的稜鏡實驗我們知道,日光是由一整個光譜組合而成,而不同顏色的光在水裡的折射率不同,所以相應的笛卡爾角度也略有變化,因此彩虹呈現出五彩繽紛的顏色。形成主虹的42°角也被稱為笛卡爾角度。

(Young)發現折射率的不同是因為不同顏色的波長不同,他進一步解釋了多重彩虹的產生。但楊的理論仍然是不完整的,至少在多重彩虹的位置上與實際觀測存在著偏差。

艾里(Airy)摒棄了傳統光路的思想而採用了「光以波的形式傳播」的理論,更準確地預測了多重彩虹的位置。然而艾里的計算在更高層彩虹的位置及亮度上與現實產生了偏差。

△ 圖4:多重彩虹(圖片來自網路)。

到了19世紀,麥克斯韋爾(Maxwell)的電磁學說日漸成熟,結合光的散射,我們對彩虹有了新的認識。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描述了光與較大的球形粒子(直徑大於光的波長)干涉的物理現象。這種環境下,散射光的亮度與粒子半徑的平方成正比。洛倫茲(Lorenz)和米(Mie)假設空氣中的水滴是球形且直徑大約在0.5mm,由此他們先後提出了被現在廣泛接受的答案,他們把入射平面波分解成疊加的小波,每個小波進行單獨的計算。依靠電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洛倫茲-米氏解(Lorenz-Mie solution)終於在20世紀下半葉被公佈於眾。

△ 圖5:多重彩虹的數值解(圖片來源:[1] )

值得注意的是,米的數值解中顯示多重彩虹中每個彩虹的亮度會有一定的波動。這種精度在自然觀察中用人眼和數碼相機是無法被察覺出的,只有在嚴謹的光學實驗中才被證明。此後德拜(Debye)在散射理論上進行了完善,結合了笛卡爾的理論與麥克斯韋爾電磁學,從而提供了更加精確的數值解。

理論和現實的差距

洛倫茲和米的理論只適用於直徑約0.05mm的球形水滴,但在現實中,水滴的大小分佈通常是不均勻的,很多時候它們的直徑甚至超過0.3mm。並且越大的水滴,它的形狀越會受到重力之類的影響。當水滴的平均直徑較小,形狀接近球形時,洛倫茲-米氏解可以和干擾理論(perturbation theory)結合而給出特定情況的數值解。但當水滴較大,形狀不均勻時,很難得出特定的數值解。在這些情況下,彩虹的位置,顏色和亮度都會受影響。這也間接地反應了為什麼彩虹的出現並不像想象中那麼常見。

參考資料:

[1] Haußmann A. Rainbows in nature: recent advances in observation and theory[J].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 2016, 37(6): 063001.

[2] Nussenveig, H. Moyes. The theory of the rainbow. WH Freeman, 1977.

[3] Wikipedia contributors. Rainbow [Internet].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