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空行展覽 | week 30 展覽

北京

BEIJING

路線參考:蜂巢(北京)當代藝術中心→白盒子藝術館→魔方→香格納北京→德薩畫廊→藝琅國際→鳥巢文化中心→今日美術館→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亦安畫廊→李可染畫院

今日美術館 | 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 今日美術館一號館2、3、4層

.zip未來的狂想 小米∙今日未來館

2017.7.16 - 9.16

展理「小米•今日未來館」以「.zip」 的主題展開,策展人將不同藝術家的作品編織成一個全新的展覽,啟用一點點想象力,通過觀眾的參與,展覽中各種藝術的表達格式就如「宇宙大爆炸」一樣釋放出來。沉浸式的體驗,聲音與視覺的盛宴,跨媒介交互與信息的藝術處理,虛擬與現實的交疊,人與機器的互動,不同類別的新媒體藝術作品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展體驗,本周日,讓我們用藝術的各種表達格式,在不同維度時間及空間概念中思考人類的存在與未來吧。

蜂巢(北京)當代藝術中心 | 北京市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E06

冷廣敏個展:完美破壞

2017.7.7.15- 8.20

出生於1986年的冷廣敏,是當代藝術家序列中最年輕一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他的創作中,傳統繪畫法則中的黃金律和藝術流派的界限時常被背叛,不合常理的視覺悖謬,一個圖像兩條邏輯線的相互矛盾和抵消,往往輔以對比強烈的色彩,奇妙地並置在他的畫面中。此次展覽是蜂巢北京空間首次動用主展廳為一位「80后」青年藝術家舉辦大型個展,由年輕評論家許晟策劃。

四疊半:王豪個展

2017.7.7.15- 8.20

具有建築背景的王豪,常以水泥綜合材料介入藝術創作,「水泥」這一特定元素因其在空氣中硬化后的堅硬性和可塑性獲得了在建築世界中的物理質量和功能語義,同時也是以「重」得「輕」,在「物性」提純與轉化的過程中,實現個體化的輕鬆突圍。蜂巢(北京)當代藝術中心即將於空間B廳呈現藝術家王豪2013年以來的新近創作。

蜂巢·生成 第二十七回 | 管玉:房間里的大象

2017.7.15 - 8.20

本次展覽由蜂巢年輕策展人楊鑒策劃。在英語諺語中,「房間里的大象」指對顯而易見的事物視若無睹,在社會學上被解釋為一種合謀性的沉默,從而迴避某些恐懼、尷尬、離經叛道。展覽的英文題目為:」To be Hungry for Wind」,意指風來了,大象也就現身了。這種轉譯或許正應和了管玉所嘗試的節制、輕盈、真切,卻具有觸摸感、浸透性的表達。

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 x 前波畫廊 |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文化大廈20層

白日夢森林:鄔建安的圖像世界

2017.7.14 -8.14

策展人: 巫鴻

本次展覽展出的是鄔建安為展覽空間特別製作的兩組作品。《五百筆》將繪畫、剪紙、拼貼融合入一種新型的二維藝術形式。他先以水墨和國畫顏料在宣紙上任意勾畫,然後將這些筆跡剪刻下來再拼合為全新的圖畫。《白日夢森林》受到漢代青銅「錢樹」的啟發,以二維的幻想動物形象構造出奇瑰的三維空間結構。7月14日,讓我們去白日夢森林體驗鄔建安的圖像世界吧。

譚軍個展:行過

2017.7.15 - 8.15

譚軍說自己並沒讀過木心的文章,但偶然看到的一句:「我曾見的生命,都只是行過,無所謂完成。」(《戰後嘉年華》)讓他生出些感觸,並將這句話敲在電腦里多年,總想寫下點什麼,終究欲言又止。此次譚軍個展「行過」,可以說是對這段一直珍藏於心的文字的回應,它並非結果,創作者仍在路上。

香格納北京 | 朝陽區機場輔路草場地261號

群展:趙洋, 劉曉輝, 孫遜

2017.7.16-8.27

對此次展覽呈現的三位藝術家來說,繪畫始終是外部現實投射於自身的內心關照,但又並非是創作的終點。這三位分別出生於70、75和80年的藝術家分別從個體經驗出發,從中延展出了更為私人化的線索。此次展覽將集中展示他們於2016-2017年的近作,並輔之以與近作相關的文字,它們如同展覽中的嵌入性符號,提醒著藝術家近期思考的軌跡與脈絡。

藝琅國際 | 北京市朝陽區草場地藝術區328-c

奚建軍最新實驗:流變的記憶

2017.7.15-2017.8.27

藝琅國際全新推出的藝術家奚建軍個展「流變的記憶」由策展人俞可擔綱策劃,呈現藝術家奚建軍最新的三件裝置作品及若干架上作品,大家敬請期待!

黃周妥個展:可觸摸

2017.7.15 - 9.3

畫布在黃周妥手下像一個立體的容器,所有的筆觸都被他裝入其中,這裡有可控的,也有自然生成的,而這些都留在了畫面上。在交叉推進的線索中,繪畫從一個物跳向另一個物,從一個動作派生下一個動作,是好奇心在推動,也與藝術家的生活息息相關,一切都在流動之中,包括繪畫的方式。黃周妥個展「可觸摸」,在流動的筆觸中讓人意欲觸碰、卻不忍碰觸。

朱田:她希望尼克把她拖進房裡,

2017.7.16 - 9.3

此次展覽現場被改造成老式賓館的走廊:這個不作為目的地而出現的曖昧空間,極為有效地去除了個體化的時間、身份,以及歷史背景的坐標,時空的不確定性令人感到不安和緊張。緊閉的房門、幽閉的走廊、莫名湧入的外來者,彷彿巨大的社會進程正駛入死循環的節點,亟待決斷與打破。個人和國家的命運均被拋擲於這個「偉大」時代荒謬的洪流之中。展覽名以逗號結束,似乎等待著觀眾前去追隨的腳步:接下來會發生些什麼?

鋪路石下是海灘 !

2017.7.16 - 8.13

桑迪亞哥·達涅茲:恰似考古的繪畫

2017.7.15 - 2017.8.8

桑迪亞哥·達涅茲(Santiago Ydañez),1967年出生於西班牙哈恩(Jaén),目前在柏林和格拉納達(西班牙)生活與工作。達涅茲畢業於格拉納達大學藝術學院油畫系,他是同代西班牙藝術家中最受國際矚目的一位。此次展覽,讓我們在靈與肉之間,參與一把身體考古繪畫體驗。

李可染畫院 | 北京市大興區北興路西紅門星光公園1號

回望滄桑·感懷時代——李可染誕辰110周年紀念特展

2017.7.14 - 7.20

老舍在《李可染水墨寫意畫展》的撰文中說「在窮苦中,偶爾能看到幾幅好畫,精神為之一振。」在山水畫方面,李可染主張「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他也強調作山水畫要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即從單純到豐富,再由豐富歸之於單純。在素描方面,李可染認為素描是研究形象的科學,素描唯一的目的就是準確地反映客觀形象。形象描繪的準確性,以及體面、明暗、光線的科學道理,對畫的發展只有好處,絕無壞處。「李可染誕辰110周年」展覽,謹以此紀念尊敬的李可染先生。

鳥巢文化中心 | 北京市朝陽區國家體育場南路1號

鳥巢·米開朗基羅國際藝術展

2017.7.15-2017.10.10,10:00 - 21:00

40 - 160元/人

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為了推動中西方藝術文化交流合作,鳥巢文化中心與義大利米開朗琪羅故居博物館(Casa Buonarroti Museum)攜手,由義大利政府認可的濕壁畫大師安東尼奧.德維托(Antonio de Vito)策展,呈現米開朗基羅這位傳奇天才七十餘年波瀾壯闊的藝術生涯,感受歷經500多年的經典傳承。這次展覽將引進展品共計105件,系統介紹了米開朗基羅素描、雕塑、建築、詩作、濕壁畫等藝術成就,其中大衛像雕塑整體高6米,是世界上現存三件原雕塑複製品之一。

上海

SHANGHAI

路線參考:五五畫廊→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格蕊莉畫廊→Liang Project→香蕉魚書店→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BANK→·余德耀美術館→·沒頂畫廊→SSSSTART→上海明圓美術館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 上海市黃浦區花園港路200號

Henryk Tomaszewski:托馬耶夫斯基原作展

2017.7.15-2017.9.15

本次展覽共展出逾兩百件托馬耶夫斯基原作,其中包括四十多件設計師親手製作的第一版絲網印刷的海報作品,逾百件書籍設計的首版印刷,和全球範圍內首次公開展出的一百二十餘件插畫手稿。這三部分展品足以系統性地窺見這位波蘭平面設計大師六十餘年創作生涯的風格發展脈絡。展覽由著名設計師何見平擔任策展人,他也是本次展覽海報的設計者;同主題研討會和psD School「手作設計」工作坊也將在展覽期間舉辦,並向公眾開放招募。

明當代美術館 &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 | 上海莫干山路50號7號樓106室

戴陳連個展:海上明月共潮生

2017.7.15 - 9.3

本次展覽中,藝術家將用「指令」的形式在現場直接「提問」,用「直接截取」來代替「扮演」,用「指令」來取消主體和客體,用「展示動作」來連接歷史成像的前與后。展覽之外,藝術家戴陳連將於7月16日在明當代美術館與翁子健(亞洲藝術文獻庫資深研究員)、雎安奇(導演、藝術家)展開一場關於「我為什麼開始表演」的對談,介紹藝術家自2007年至今的工作狀況,並以其劇場實踐的緣起、作為表演的方法和作為複數的劇場藝術這幾個點對其劇場實踐做詳細的評述。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展:必須

2017.7.11-2017.8.27

40元/人

本次展出的系列作品《必須》包括一部錄像和十四幅繪畫。這也是此系列首次完整呈現,將為公眾展現當代藝術發展歷程中的一些重要片段。

《必須》拍攝於1996-1997年,是一部35毫米黑白無聲錄像短片。全片總長9分17秒,共9幕,反映了藝術家周鐵海作為當代藝術親歷者和觀察者的真實感受與深切思考。錄像作品完成之後的幾年中,周鐵海陸續在舊報紙或無紡布等此類隨手可得的廉價材料上創作了一系列噴繪作品,將錄像中的場景以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相較於黑白的移動影像,彩色的平面作品更顯生動,如同記憶中被定格的幀。此次展覽也是這14幅繪畫作品在創作后第一次展出。

沒頂畫廊 |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879號106

偶發使命

2017.07.16 - 08.27

藝術家:陳冷、丁力、佩恩恩、陸博宇、莫少龍、UMA、夏雲飛

此次展覽試圖揭示一種規律——長久不確定的局面將刺激偶發的必然性。面對信息密集時代的現實,藝術家如何從中找到自身的創作動機和使命。為此,展覽選擇了幾位截然不同的年輕藝術家,他們對形式、媒材與命題的不懈嘗試,體現和捕捉了偶然性如何走到必然。

Liang Project | 上海市普陀區莫干山路50號18號樓102

傅百林:時間的縫隙

2017.7.15 - 8.15

對於藝術家而言,繪畫過程如同一場生死格鬥之後,結局已見分曉的風景。在這裡,世上的一切似乎都已經結束。風景中常見的植物,不見蹤影,畫面但見堅硬的岩石與冰封的湖面,還有無盡延展開去的天空。一切似乎只與蕭瑟、蕭疏甚至是絕望相關。生命到此為止,一切歸於死一樣的無邊的寂靜。7月15日,讓我們感受傅百林的時間肌理。

SSSSTART | 龍騰大道3399號西岸營地 2號

沒有信息是中立的 BEING INFORMATION

2017.7.15-2017.9.9

位於上海市徐匯區西岸營地的當代藝術項目空間SSSSTART將揭開一檔持續性展覽研究項目「沒有信息是中立的 BEING INFORMATION」,旨在通過一系列主題策劃推動持續的展覽實驗,展示獨立的研究視角與立場。

五五畫廊 | 上海市普陀區莫干山路50號4號樓A-112

張小危個展:白煙

2017.7.15-2017.8.6

此次展覽將展出張小危近三年來創作的布面油畫/丙烯作品。張小危圍繞著關於記憶的敘事展開創作,調用不同的片段讓它們交織在同一畫面中,從而形成某種略顯神秘的隱喻性。而這種重組並置的組織邏輯則與他的知識結構有關,以地下文學、Cult電影和九十年代搖滾樂等組成的個人化的表達系統;在製造具有異常感的景物時,摻雜了諸多潮流亞文化的句式和修辭。

夏···已至/NOW IS THE SUMMER OF OUR [DIS]CONTENT

2017.7.14 - 2017.9.8

此次展覽匯中BANK畫廊邀請了21位不同代際、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團體)參與我們的夏季群展,其中部分藝術家的作品將首次在上海展出。無論是具象如海灘上暴露的人群、傾瀉入畫室窗戶的盛陽,還是抽象如變幻的濃烈色塊和熾熱的年輕之愛,融合了繪畫、動態視頻、攝影以及裝置等藝術表達形式,此次參展藝術家(團體)將用他們的作品來詮釋那些生於夏日卻又無法全然用夏日來構築的情感細節與生命體驗。

香蕉魚書店 | 上海普陀區石泉路475號102

煙囪 x anusman : 2007-2017 漫畫自出版十年展

2017.7.15 - 7.31

本次展覽將展出 anusman 受邀在法國蓬皮杜亞洲漫畫工坊的舉辦《漢字漫畫》工作坊總結小冊子(2012);與朋友合作主編的漫畫雜誌「Light」 (2016);與香蕉魚合作出版的《小石頭》(2016);Tabula Rasa畫廊(北京)1月7日-3月8日為其舉辦的大型個展所有展出作品集合出版物《文畫盲》(2017);以及他的多本漫畫理論書籍、小冊子、雜誌發表 (2007-2017),都是極為珍貴的zines出版物和個人收藏。

上海明圓美術館 | 上海徐匯區復興中路1199號A座5樓

站在對面的風景

2017.07.15 - 2017.08.26

本次展覽由上海明圓美術館主辦,彭捷擔任學術主持,邀請藝術家於艾君、王鵬傑、毛宗種、孔毅、陳軒榮、羅荃木、羅威、趙崢嶸、徐弘、漆瀾、魏言參展,力圖從十一位藝術家的「樣本」中呈現在圖形和語感、視覺經驗的多樣聯繫間的新的語言方式,凸顯當下藝術脈絡中精細截取的微觀切片及新的價值可能性。

TheGallery 格蕊莉畫廊 | 上海市 徐匯區 太原路196號

「彼岸」當代藝術家聯展:謝艾格 + 朱存偉 + 蔣雨

2017.7.8 - 8.4

面對蔣雨的作品,我們彷彿被「孩童」牽引著,進入一個陌生的「小世界」。時而天真爛漫,時而孤獨寂寞;謝艾格更想展現的是純真的可貴。「一」即一切,謝艾格說,在她的人生信條中,「誠」可以感動天地;朱存偉彷彿編織著荒誕卻又讓人身臨其境的「幻夢」。他以一個「非真實」的世界,叩問著我們當下的「生存」。在看似輕鬆的畫面里,隱藏的是「生活」的「沉澱」。

深圳

SHENZHEN

華·美術館 | 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深南大道9009 - 1號(華僑城洲際大酒店西側)

我們的紅包 換你喜歡的藍色

2017.7.16-10.22

參展藝術家:政純辦(洪浩、蕭昱、宋冬、劉建華、冷林)

策展人: 馮峰

在政純辦成立12周年之際,本次展覽將展出11件(組)作品,包括從小組成立初始的《五把椅子》,伴隨小組存在和成長曆程而累積的《政純物》、《宣言》,反映小組成員共同背景和集體記憶的代表作《做同一件好事》,擬人化演繹「我們成了我」這一小組主旨的《政先生》,到近期為深圳創作的一系列新作。這些最新作品基於政純辦對深圳——這一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方面都具有特殊性的城市的考察和認識,結合小組自身獨特視角,通過公眾物品收集、實地拍攝、現成品收購等方式,對設計、生產、製造、藝術、生活等關鍵詞進行思考、探討和社會互動,也是對設計之都深圳30多年發展歷程的藝術化總結。

台北

TAIPEI

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一館 | 建國南路二段177號

高俊宏個展:棄路

2017.07.29 - 2017.09.24

藝術家高俊宏的個展是睽違多年高俊宏在畫廊的個展呈現,作品涵跨近年《兩個1984》、《利豐的折射》、《廢墟影像晶體計劃:十個場景》與《博愛》等系列作品的重新詮釋,以及新作《大豹:溫帶的邊界》的首次發表。展覽將持續至2017年9月24日。

長按關注空藝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