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羅爾到鳳姐:脆弱的朋友圈與撕裂的輿論

不管是羅爾還是鳳姐,他們可能都有令人生氣的地方,但是難道只有將他們釘上恥辱柱,才能緩解大家的心頭之恨?

沒想到,反轉的劇情再次上演。日前,微信公眾號「我就是鳳姐」發了一篇《求祝福,求鼓勵》,獲得300多萬閱讀量和20多萬元的打賞。網友紛紛感嘆,鳳姐從曾經的被嘲諷對象,脫胎換骨為遠在美國的勵志姐。但是,僅在次日,就爆出這個公號發的文章並不是都是鳳姐自己寫的,而是有運營團隊在運作。此前,請鳳姐當主筆的鳳凰新聞客戶端也發聲明撇清了關係。當然,鳳姐也發表了一些說明,但並沒有直接回答代筆等疑問。最新消息是,該公號已經由於「違規」被封了。

作為一個「低開高走」多年的長線網路紅人,鳳姐的經歷堪稱神奇,人生軌跡難以複製。其卑微的出身和不認命的一路努力,確實讓不少人唏噓同情。但是,仍有很多人銘記著鳳姐在「7·23」溫州動車事故時極為不人道的言論,再加上這次事件中的代筆嫌疑,她成了不可寬恕的譴責對象。於是,和去年年底發生的「羅爾事件」一樣,朋友圈再次呈現了兩極分化,大量文章或「頂」或「倒」,從不同方向聚焦了這個事件。因為觀點或認知的差異,儼然形成了兩個相互嗤之以鼻乃至對立的陣營。

這顯然又是這幾年最為常見的公共輿論的終極呈現。對待事件主體的態度,成為朋友圈友誼的試紙,合則友存,不合則友盡。從中醫、轉基因,到韓寒、方舟子,再到羅爾和現在的鳳姐,任何一個話題都足以成為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原子彈」,爆發激烈的紛爭。

那麼問題就來了,友誼的小船為什麼因為這類公共事件說翻就翻?為什麼我們越來越不能容忍朋友圈的異見?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緣於言論的共識沒有基準線,公共領域的溝通缺乏基本規則。再加上這些年來,我們已經被碎片化、極端化、淺薄化的新媒體環境造就了單向度的思維,公共辯論能力不斷降低,辯論空間不斷縮小。

新媒體不斷地推動著人們對事件的介入,價值判斷猶如條件反射。不等等真相,不挖掘事件背後的因素,正是不斷有所謂「劇情反轉」的原因。消息或事件一出來,人們就會作最直接的判斷。大家最想先表達自己的看法,然後尋求支持,同時尋找和自己類似的觀點。於是,在新媒體環境里,我們只和與自己在觀點和價值觀上相似的人交往,然後不斷強化這個群體的認識,形成一個固化的群體意識。

人們對於不同觀點的容忍度越來越低,不會認真思考和分析多方的觀點,不會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對於多元觀點、不同意見,缺乏足夠理解,缺乏換位思考,甚至不願意認真傾聽和分析對方的觀點。取關、屏蔽、拉黑,成為朋友圈裡一言不合之後的隨手動作,猶如丟棄垃圾一般隨意。

脆弱的朋友圈與撕裂的輿論如何維護和彌合?哈維爾曾經提出的「對話守則」,值得我們認真思考並遵從:一是對話的目的是尋求真理,不是為了鬥爭;二是不進行人身攻擊;第三,保持主題;第四,辯論時要用證據;第五,不要堅持錯誤不改;第六,要分清對話與只准自己講話的區別;第七,對話要有記錄;最後,盡量理解對方。如果能夠遵循以上守則,相信可以形成一個更好的理性對話和交流的公共領域。

說到鳳姐和羅爾,隨著閱歷的增加,個體層面的小聰明、小伎倆乃至一些欺騙,只要不違法,我也嘗試同情與理解,而不想苛責。揮舞道德大棒四處尋找目標,最後就把自己變成了鎚子,看誰都像是釘子了。對個人行為的苛責,比對公權力的監督更值得警惕,不能聽到一個官員貪污幾萬元便覺得是清官,不要以為說一些正常的真話就成了為民代言的包青天。

活在當下,都不容易,沒有誰比誰高尚,沒有誰比誰道德優越。應該更多看到個體的掙扎,看到每一個人的困境。不管是羅爾還是鳳姐,他們可能都有令人生氣的地方,但是難道只有將他們釘上恥辱柱,才能緩解大家的心頭之恨?儘管我們不能否認普通民眾也會有政治理論家漢娜·阿倫特所謂的「平庸的惡」,並且這種惡也在加劇著社會的割裂,但普通民眾日常的小聰明、私心、貪婪,更多只是一種個人品格缺陷。從這個角度說,在公共輿論場中,寬容或許是達成理性對話和交流的大前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