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汽車的發明者 歷經兩次戰火的百年老號

終於要寫一期賓士的故事了,關於這個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百年品牌總是有很多故事要去了解,在之前的欄目我或多或少都提過一些。這次算是一個匯總,圍繞著賓士的故事實在太多,文章中並不能把這些故事一一道來,各位權當本文是個目錄,有興趣的再自行展開搜索吧。

關鍵詞:賓士、戴姆勒、梅賽德斯

19世紀科技革命的浪潮席捲整個歐洲,隨著1876年德國人奧拓發明了四衝程發動機,人們開始了陸地交通工具的革新,其中就包括了兩位德國工程師,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1886年,卡爾·本茨把一個0.9馬力的四衝程發動機裝在馬車車架上,這個不用馬拉的三輪車迅速成為熱門話題,另外一位工程師戈特利布·戴姆勒則在邁巴赫的幫助下,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因為卡爾·本茨的三輪汽車註冊專利更早,因此它的作品成為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賓士和戴姆勒兩大巨頭的競爭就此拉開序幕。

戴姆勒公司於1900年推出了一款新的產品,該車的底盤更低並採用了發動機前置的布局,整體造型更接近現代汽車的樣子。時任戴姆勒公司董事長的埃米爾·耶利內克非常喜歡自己的小女兒,並把這款車命名為梅賽德斯,之後這位董事長在尼斯拉力賽中獲得了冠軍,認為「梅賽德斯」這個名字能帶來好運,因此「梅賽德斯」成為了戴姆勒汽車的一個品牌。

一戰促使兩大巨頭合併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后,賓士和戴姆勒兩家公司為德軍提供了大量的運輸車輛,除了運輸車外,這兩家公司還參與研製了兩款輕型坦克LK I和LK II型,這是德軍為扭轉戰局所做的努力之一,計劃製造580輛但是直到戰爭的結束也才生產出兩輛原型車。

伴隨著德國的戰敗,巨額的戰爭賠款讓德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戰敗的恥辱深深印在每一個德國公民的心中,德國的汽車製造業也進入了寒冬,在這樣的環境下,昔日的對手不得不合作,1926年賓士和戴姆勒兩家公司合二為一稱為戴姆勒-賓士公司。

二戰中淪為帝國戰爭機器的一部分,開足馬力製造武器

兩家公司合併之後,戴姆勒-賓士公司迎來了一位「死忠粉」,據說他一生中購買過44輛賓士汽車。1933年希特勒上台,歐陸風雲激變,列強間暗流涌動,戴姆勒-賓士為這位「死忠粉」量身打造了一輛造型典雅又厚重的「大奔」,它載著日耳曼民族的「希望」在大街上接受狂熱民眾的歡呼。然後這個所謂的「希望」再次帶領著德國走上了戰爭之路。作為給這個人提供座駕的賓士,自然又成為了第三帝國戰爭機器的一部分。

再說這輛定製的「大奔」,它的來頭可不小,是世界上第一款防彈汽車賓士770K,它的車身增加了4毫米厚的特殊鋼板,使用了5厘米厚的防彈玻璃,這些導致了車身重量增加到3.6噸。為了能夠推動這台車前進,賓士給原本的8缸發動機增加了羅茨式機械增壓器。希特勒對這款車一見鍾情,無論是檢閱部隊還是到地方視察都乘坐這款車,賓士770K一共生產了17輛。

除了製造防彈車之外,戴姆勒-賓士不可避免的為第三帝國研發和製造武器,其中陸軍方面最有名的就是三號坦克、三號突擊炮和VK3002 DB。三號坦克是二戰中德國閃電戰的主力裝備,但是到了戰爭中期就暴露出火力不足和裝甲薄弱的問題,因此戴姆勒·賓士在三號坦克的基礎上改造出沒有炮塔的三號突擊炮,並且產量巨大,大約有10500輛裝配部隊,成為二戰中德國裝備最多的履帶式裝甲車輛。其廉價、便於製造且火力十足的特點在戰爭中發揮的淋漓盡致,被三號突擊炮摧毀的坦克數量超過2萬輛。

戴姆勒-賓士另外一個坦克VK3002 DB就不算太成功了,它在競標中輸給了MAN公司的方案,後者是二戰中德國著名的豹式坦克。其實VK3002 DB是一款很有潛力的產品,它借鑒了蘇聯著名坦克T-34的設計,大傾角的車身和炮塔具有相當不錯的跳彈造型,並且在裝甲厚度不大幅增加的前提下通過大傾角提高了裝甲厚度。說起來它競標失敗的理由也挺奇葩,據說是因為希特勒本人認為VK3002 DB前置炮塔的造型沒有中置炮塔的看上去符合日耳曼民族的審美標準,而且造型太像蘇聯的產品。

不過戴姆勒-賓士公司的重頭戲是在輪式車輛上,其中L3000卡車是它在戰爭期間中生產最多的車輛,達到了27000輛。此外戴姆勒-賓士公司還生產L4500重型卡車,對蘇戰爭開始后,為了應對冬季冰雪造成的路面泥濘的情況,L4500重型卡車還發展出了L4500R半履帶式的型號,能拉著4噸半的物資在非鋪裝的地面上最遠行駛100公里,成為東線作戰的德軍中不折不扣的驛馬。

除了地面載具之外,戴姆勒-賓士公司另一個重要領域就是飛機發動機,二戰中德軍主力戰機、由巴村飛機製造廠(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製造的BF-109系列戰鬥機搭載的都是戴姆勒-賓士公司提供的DB600系列發動機。其中DB601發動機就是一款劃時代產品,它比原先搭載在BF109上面的容克210發動機功率高出快一倍,達到了1050馬力,而容克210隻有605馬力。DB601發動機另一個突破性設計就是供油方式從化油器變成直接噴射(是現在歧管噴射和缸內直噴的雛形),這非常有利於飛機在空中做機動動作,而裝配化油器供油方式發動機的飛機在做機動動作時就要面臨因液面變化而無法將油抽取上來進而導致發動機熄火的風險,這種空中「停車」的情況相當危險,駕駛員說死就死。

可以說BF-109系列戰鬥機在搭載了DB600系列發動機之後如虎添翼,成為了德國空軍王牌飛行員的搖籃,這些飛行員的擊墜數量是盟軍飛行員望塵莫及的。另外DB600系列發動機還遠渡日本,川崎公司就獲得了DB601的許可生產,三式戰鬥機搭載的就是川崎公司生產的DB601發動機,不過此時的發動機名稱已經改為HA-40。

第2/2頁:

戰後回歸老本行

田間地頭走出來的越野之王

二戰中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名揚天下,兵種的搭配、戰術的運用都成為後世學習的對象,但是二三線的後勤部隊仍然全面「騾馬化」,部隊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德國老百姓了。因為物資都要優先供給軍方用於生產武器裝備,德國老百姓在戰爭中的那些年過的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生活。不過戴姆勒-賓士算是個異類,它在二戰期間面向普羅大眾推出了一款燒木炭的車,加滿一次炭能開200公里,這對出門只靠人力的老百姓來說絕對是個福音。

然而真正厲害的還是在後面,也許是戴姆勒-賓士公司的高層已經預見到戰爭結束后的樣子,因此在1942年就制定了一個全輪驅動平頭式車輛的開發計劃,並在1947年年底推出。 看Unimog這幾個英文字母估計很難形成條件反射這是個什麼車,換成中文它叫烏尼莫克,名字也不算響亮。如今提到越野三劍客想到的就是賓士G級、路虎衛士和Jeep牧馬人,再算上越野能力相當出色的普拉多、蘭德酷路澤、FJ酷路澤和帕傑羅等等車型,這些基本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越野車,不過它們在烏尼莫克面前都是垃圾。Unimog的名字源自於德文「Universal Motor Gerät」,翻譯成中文是多用途自行設備,再翻譯成人話叫做多功能拖拉機。

所以說烏尼莫克從一開始就是按農用機械設計的,只是它並沒有隻按照農用牽引車這一種功能去設計,而是包含了牽引車、農機載具、工作平台和小型運輸卡車這些功能來設計製造的。在烏尼莫克的研發中,曾經在二戰前擔任賓士發動機開發部門工作的海因里希·勒思勒爾提供了相當寶貴的意見,因為他在二戰中以及二戰結束后一直從事農業工作,最終戴姆勒-賓士造出了一款 「全地形泛用拖拉機」。

20世紀50年代,戴姆勒-賓士在原先的基礎上推出了烏尼莫克S型,它的整備質量在1.5噸,從性能上說不僅對得起「全地形泛用拖拉機」的稱號,還能滿足軍方的要求。時值聯邦德國戰後部隊重建以及加入北約組織,烏尼莫克S型憑藉出色的越野性能、多用途的功能以及過人的可靠性得到了軍方認可,並且隨著北約集團聯合軍演,烏尼莫克S型獲得了外國軍隊的青睞,訂單紛至沓來。如今該車除了廣泛裝備北約部隊之外,在非洲和南美洲等83個國家的軍隊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這種既能拉著大炮「洗地」又能在田間地頭幹活兒的「多功能拖拉機」簡直就是純爺們兒的代表。

烏尼莫克這麼牛逼當然是因為一身過人的本領,非承載式車身就不說了,它用的還是鵝頸式縱梁結構;賓士G級出名的前中后「三把鎖」是越野車迷心中的圖騰,烏尼莫克也有;另外烏尼莫克還有一個設計是現在很多越野車原廠狀態沒有的,這就是門式車橋。其實門式車橋很常見,公共汽車、機場擺渡車因為車輪直徑比較大而造成不便於乘客上下車,這就需要門式車橋把車廂更貼近地面,而烏尼莫克是把這個門式車橋反過來安裝在車上,進一步增加了離地間隙,讓車橋、差速鎖外殼和車底其它重要零部件更遠離地面。最直觀的成果就是,直橋車會「卡蛋」的情況,採用門式車橋的烏尼莫克未必會發生。

寫在最後:簡單介紹完烏尼莫克之後這篇稿子也該收尾了,其實賓士還有很多黑科技沒來得及介紹,舉個例子賓士是最早一個提出碰撞潰縮區並實現量產的品牌,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勝枚舉。賓士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就是安全、堅固、可靠和豪華,雖然在戰爭中淪為帝國機器的重要力量,但是對於賓士來說這完全是迫於無奈不得不去做這些事而已。(圖/文 網通社 劉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