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京版共有產權房出爐,「房住不炒」再下一城

經濟周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經濟周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文 | 拆哥

責編:陳惟杉

2017年8月初,北京市住建委發布《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將原有實行了近4年的「自住型商品房」更新換代,推出了京版的共有產權房。雖然共有產權房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但因北京這版方案更加體系化,因而一石激起千層浪。

背景

事實上,新出台的京版共有產權房,或將作為未來全國推出的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重要樣板。

1998年房改之後,房地產市場其實也在不斷嘗試市場加保障,雙軌并行,兩條腿走路。但是市場這條腿過度發達,地方政府對於土地財政愈發依賴,難免陷入炒作的怪圈。大量興建的保障性住房,如經濟適用房、兩限房等,確實也階段性起到了保障低收入群體的作用。但由於其產權沒有實現「共有共治」,因此反而成為一部分人尋租的工具,甚至把低價買入的保障房放在市場軌道上進行套利,就像改革開放初期的「官倒」。

而這一次的共有產權房,「共有共治」成為政策主軸。長效機制的含義,不僅局限於市場加保障兩條腿走路,而是指形成購租並舉、梯度消費,同時也對房產金融屬性加以適當限制的狀態。

緣起

「共有產權房」的概念最早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英國,至今仍在執行建設當中。國內的起點是在2007年,當時江蘇淮安首次試點共有產權住房,3年後的2010年,上海亦推出試點。

2013年底時,北京推出了自住型商品房,帶有一部分「共有產權」的屬性,但是並沒有在名稱和實操中明確。2014年,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黃石、淮安6個城市明確被列為全國共有產權住房試點城市。

需要注意的是,京版的共有產權房和此前淮安、上海的試點都不一樣,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保障性住房」。京版的共有產權模式是從「商品房」的本源迭代而來,其源於自住型商品房,而自住型商品房也是廣義的商品房,此前北京的自住型商品房納入到統計局和住建委「商品房」的價格體系中。政府和個人共同持有「商品房」的份額,更像是在對市場化這部分予以調整和修正。

截至目前,上海的共有產權房累計簽約近9萬戶。仔細觀察便可知道,京、滬兩版共有產權房的本源是不一樣的。上海共有產權房脫胎於「經濟適用房」的邏輯,因此申請人必須是上海本地人,且對於家庭收入和居住面積等均有嚴格的限定。經適房的土地供應方式為劃撥供地,上海共有產權房沿襲下來,也是劃撥供地,不需要通過市場招拍掛。

而北京共有產權房的本源是另類的「商品房」,因此供地方式以「限房價、競地價」「綜合招標」為主,歸根結底,還是市場競價方式。同時,京版並不限制購房人的戶籍、收入、現狀居住面積等。

迭代

京版共有產權房是在北京的自住型商品房基礎上調整、優化、升級、規範而來,並整合了多種政策性住房類型。多房並軌,一舉宣告了在途的兩限房和經濟適用房(定向安置類除外)全部取消,退出歷史舞台。

北京的自住型商品房出售時上交30%增值收益,具備共有的影子,但管控力度較弱。迭代而來的京版共有產權房,從實質和形式,全部突出體現按份額共有。在簽訂購房合同時,代持機構和購房人同時作為「買房人」出場簽字蓋章,三方訂立合約,宣示意味很濃。

共有產權房對於購買資格、轉讓限制比自住型商品房更趨嚴格。申請人須單身且必須年滿30周歲、在北京沒有任何的房屋買賣記錄,以杜絕「炒房嫌疑」。5年封閉期屆滿之後的份額轉讓對象仍需符合購買條件。

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共有產權房首次提出將不少於30%房源分配給「新北京人」,即符合北京限購條件的外地戶籍人士。

優品

本次辦法徵集意見的同時,北京同時發布了針對共有產權房建設標準的設計導則。這份字數達3600字的設計導則,可謂是定量定標、細緻入微,標誌著共有產權房要在政府指導下打造成為「建築優品」。

首先,所有共有產權房必須實行精裝修交付,標準細化到了門窗洞口的尺寸、玄關櫃的配置等。其次,買房也是買一種生活,共有產權房的小區要標配三館,即咖啡館、圖書館、健身館。此外,智慧科技也要體現出來,共有產權房的小區要WiFi全覆蓋,並配備人臉識別系統,試點建造智能化小型公用倉庫等。

這的確對於曾經高價拿地的開發商構成了壓力。尤其是對於兩限房、經適房,建築成本可謂最低,如果按設計導則嚴格執行,有相應配建要求的開發商高價地王是否會哭暈在廁所?

或許也有轉圜餘地。如果配建了商品房,開發商或被允許一定範圍內適當放鬆行政限價。如果是全部建設共有產權房,辦法的意思是購房人和政府產權共有的「比例靈活、一盤一議」,實在不行只能提高購房人份額比例,提高銷售價格。

分流

從過去實行了近4年的自住型商品房來看,並沒有對抑制房價產生明顯效果。從2013年推出至今,北京累計銷售自住型商品房近6萬套,年均不到2萬套。從供應規模上,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根據北京於今年一季度發布的計劃,2017—2021年預計自住型商品房計劃供地1020公頃,套數為25萬套(年均5萬套),這些都將轉化為共有產權房,這個供應量是過去自住房的2.5倍。

北京2016年成交的住宅(新房+二手房)總共是36萬套,共有產權房每年供應5萬套,佔比達到14%,如果能夠實現充分供應,平抑房價的效果應該比此前的自住型商品房要大一些。

北京大量的房產購買力是通過賣房換得現金的。以小換大,一環接一環,構成了換房鏈條。低總價的二手房則是這個鏈條的出發端,而共有產權房動搖、分流的,正是這一部分。

京版共有產權房推出之後,購房者不用再承擔高額購房成本,有條件的還能在5年後買下政府持有的份額,使得大量的剛性需求從商品房市場分流過來。

同時,共有產權房中的30%對外地戶籍人士放開。要按自住型商品房的優先順位情況,外地戶籍人士(非工作居住證)排位最末,是基本沒有希望申請到的。共有產權房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確了這30%的底線分配額度,所以有可能把部分外地戶籍人士從低總價二手房市場拽回來。

總的來看,共有產權房不太可能對北京房地產市場產生顛覆性影響,但對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或起到一些積極作用。

長效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是長效機制的立足點。

那麼,我們回歸本源,究竟「炒」源自哪裡?房地產的炒作,房價的非理性上漲,從屬性上來說,稀缺性、流動性、土地財政是幾大根源。找到了根源,長效機制便要在這三方面精準發力。

第一方面,要打破稀缺性。住有所居,並不意味著一定要擁有產權,購租當然可以並舉。今年以來,住建部立法保護租戶權益,京、滬大量供應租賃住房土地,廣州推行「租購同權」,成都已著手組建一批國有專業化租賃公司等等,這一系列的信號表明,住房問題,通過租賃方式也可以得到解決,不必強迫自己都要過買房這座獨木橋。規模巨大的存量住房,完全可以通過租賃成為市場供應的廣闊海洋。

第二方面,要限制流動性。今年以來,各二線城市廣泛推出「限售限價商品房」(即由政府指導價格,5年或10年內不得出售的商品房)。這一次,重磅級的京版共有產權房也浮出水面。長效機制,構建了新的增量產品體系,類型多樣,不盡相同,因而繪出了新的房屋屬性階梯圖,即一個多元化的住房供給體系。

第三方面,要淡化土地財政。共有產權房並不意味著是對土地財政的終結,但是還是有一些間接的關聯。過去的自住型商品房在滿5年後轉為商品房,需要繳納30%的差價收益,在購房人自持期間,體現不出任何政府的資產屬性。

而共有產權房更類似「股份制合作」,雖然在土地出讓的時候,大幅壓縮了政府收益的空間,但是在持有期間其份額可以抵押融資,房屋出租政府也要參與分成。土地資產價值得以間接變現,做大了國有資產的分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土地價值的「由短變長」,更具有可持續性。

未來,京版的共有產權房模式很有可能作為全國的重要對標樣板,推廣開來。

相比於經濟適用房、兩限房,只要經營得當,共有產權房應該不容易被作為套利的工具,因為它較長時間被政府「佔有股份」,政府對房屋的掌控力會大一點。但也因為政府成為「購房合伙人」,相關程序的公開、透明、簡便也更加考驗地方政府的執行力。

同時,共有產權房在5年封閉期屆滿之後,無論是購房人份額的轉讓價格,還是轉為商品房的價格,都需要通過專業的機構來完成評估。如何保證評估的公正、公允,也是應下功夫的。

此外,在土地供應端,共有產權房的大量出現,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勢必降低,會不會忍不住又把未獲得的收益轉嫁到純商品房土地上。如此一來,純商品房的地價再創新高,將背離長效機制的初衷,這也是值得觀察的。

可以說,共有產權房的推出,確實為房地產行業的「房住不炒」再下一城。或許,長效機制的完整出爐,指日可待了。

(作者為房地產獨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