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工智慧、失業與創新 | 人工智慧的爆發與隱憂

人工智慧、失業與創新

作者:瑪格麗特·博登(MargaretA. Boden)

【我們必須對事實進行通盤考慮,創新會讓過時的工作消失,但同時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商品和服務的價格】

人工智慧(AI)是智能時代的主要代表技術之一。該技術旨在根據數據和分析賦予計算機做出 類似人類思維方式與判斷的能力,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均屬於人工智慧研究領域。人工智慧作為一門學科已經誕生了60年, 在機器學習、人機協同等方面不斷產生新的突破。人工智慧將成為驅動行業智能化、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人工智慧首次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使人工智慧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各地政府也開始密集出台人工智慧產業配套扶持資金政策,努力解決企業發展的實際問題。目前已經有超過30個城市將機器人產業作為當地的重點發展對象,各地政府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達40家。其中,又以北京、上海、瀋陽在政策扶持、資金投入等方面表現最為突出。

賽迪數據顯示,2016年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達到239億元,預計2018年將達到381億元,複合增長率為26.3%。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等一批大企業已經紛紛布局人工智慧,但人工智慧目前離中小企業還比較遠。這是因為從事人工智慧所需的伺服器一台就需要30萬元,企業要做這一領域至少需要幾千萬元的投入。投入成本巨大導致目前只有巨頭企業和新興創業公司在做,中小企業參與的很少。

人工智慧的應用前景廣闊

無人駕駛技術已經在我們的道路上測試多年,相信終有投入商用的一天。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它們將取代計程車司機,以及目前優步(Uber)和來福車(Lyft)這類網約車公司的簽約司機。畢竟,如果僱主可以取消付給駕駛員的費用,它們可以更便宜地提供服務,同時保有更多的凈利潤。未來,自動駕駛車輛也將取代貨運司機。

這不是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可能改變就業市場的唯一領域。我們已經看到,大型連鎖超市安裝了自動結賬機,連快餐店也緊跟這一趨勢。麥當勞目前在各地都有自助售餐亭,客戶能夠通過它們下單並獲取食物,而不需要任何人際互動。

早在2012年,美國一家機器人創業公司「動力機器」(MomentumMachines)就開發了一款完全自動的機器模型,它可以自動接單、烘焙、塗抹調味汁、組裝漢堡,然後裝好包裝,交給客戶。這台機器被證明能在一小時內備好400個漢堡,該公司已經在舊金山灣區購買了一棟建築,打算儘快讓一家完全自動化的餐廳投入運營。當然,餐廳仍需要幾個人來確保機器平穩運行及執行其他瑣碎任務。顯然,如果這家新型機器人漢堡店能夠證明自己有利可圖,可以預見,未來大型連鎖店會紛紛效仿。

像大多數技術變革一樣,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令人興奮,同時它也令人害怕。一方面,從管理我們的日曆到做出醫學診斷,它改善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計算機演算法日趨複雜,機器從事某些工作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很多人心中的疑問是,如果機器可以載客、接單以及做漢堡,目前從事這些工作的數百萬僱員要到哪裡去就業呢?然而,這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在線新媒體減少了對印刷機的需求,印刷機消除了對抄寫員的需求。自動售貨機很久以前就接手了小商小販的工作。不要忘記,電梯操作員在過去司空見慣。但現在,我們並沒有聽到多少對抄寫員或電梯操作員丟掉工作的抱怨。我們並不介意這些工作的消失,因為他們的工作可以藉助其他方式更快捷、更經濟地完成。

人工智慧會導致大規模失業嗎

從歷史上看,自動化和技術進步已經導致很多舊行業被新行業所取代,不過從就業的角度來看,以往主要是許多原來從事農業和製造業的就業機會被轉移到了服務業。但專家們認為這一次的改變將與以往不同,因為即使像司機之類的服務崗位也有可能會被機器人取代,更有甚者,哪怕是律師、醫生之類的專業工作也會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由於高度自動化而引起的失業,其實並不是一個經濟問題。這可以被視為一件好事,因為只需要少量高技能創新工作者每周上班3天,就可以確保在其餘人口不工作的情況下,依然維持原先社會在商品和服務方面的供給水平。這種失業更大程度上還是社會問題,因為大多數人會感到自己似乎是多餘的;同時也是一個政治問題,因為大多數居民將不再是納稅人。

我們應該把這種問題稱為「休閑過剩」,而不是失業。但即使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在短期內,服務行業將會產生很多工作機會。從長遠來看,即使大部分的日常工作可以被人工智慧取代,未來仍會有許多與創新有關的工作機會屬於人類。

首先,當前機器人技術水平還遠遠達不到完全代替人類從事服務行業的程度。電腦可以在棋類項目上擊敗人類,但機械手仍遠遠不及人類的雙手靈巧。筆者估計,機器人要勝任簡單的房屋清潔工作或航空乘務員的工作,至少還需要30年時間;甚至因為涉及到法律問題的緣故,無人駕駛汽車的普及至少也需要10年時間。所以在不遠的將來,服務業的工作機會將繼續快速增長,足以抵消製造業就業機會的減少。

其次,即使電腦能夠幫助專業人員(例如記者、股票分析師,甚至律師和醫生)做一些分析工作,但電腦主要還是讓專業人員變得更有效率,而不是直接取代專業人員。很難想象,一個機器人律師能夠出庭為被告進行慷慨激昂的辯護,我們仍然需要一位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律師,在法庭上針對人類組成的陪審團進行道德和價值觀上的說服。在此過程中,人工智慧所能做的只是幫助完成案例分析。

最後,與創新有關的工作一直主要由人類完成。一方面,如果允許人工智慧進行創新,就可能帶來人類無法掌控的危險後果。另一方面,創新往往涉及審美或口味的判斷。例如,如果任務是評估一段音樂、一部電影或者一道新菜,人類可能永遠都要比機器人更了解自己的需求。

人工智慧是否會阻礙創新的腳步

從更長遠來看,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將與創新有關。有人說,創新只需要少數天才就能實現,所以不需要太多人從事創新,但這種觀點顯然與歷史趨勢相悖。人類在創新方面正在投入越來越多的資本和人力資源,而且人口越是密集的城市和地區,創新力就越旺盛,這種趨勢並沒有放緩的跡象。

創新不光是解決各種具體問題,更是對於未知事物的探索。人類對更多食物和住房的需求很容易飽和,但人類總是有興趣探索新的器具、新的遊戲和神秘的太空。如果人類不再有探索的慾望,那麼人類文明將開始衰落。這個問題要比「休閑過剩」嚴重得多。

自車輪及其他省力的裝置發明以來,人類不知道省了多少事。在這種情況下,似乎應當見到這樣的抱怨:當沒人擁有工作時,東西再便宜也負擔不起。然而,更符合實際的情況是:每當物價下降時,僅需更少的工作和時間就能維持家計。情況在20世紀變得十分明顯,工人每周的工作天數縮短,工作時間也開始減少。但與此同時,生活水平發生飛躍。今日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同樣也降低了生活成本,令工作更有效率。

我們必須對事實進行通盤考慮:創新會讓過時的工作消失,但同時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以自動駕駛汽車為例,不少司機因此面臨暫時的失業,這固然不幸,但運輸價格的下降,將是其他許多人的福音。這尤其有益於把大部分收入花在擁有、保障和維修車輛的不少低收入家庭。對許多偶爾需要汽車的家庭來說,也特別有益。自動化運輸的充裕發展,可以極大降低家庭預算的風險。更多家庭可能意識到,比起自動化運輸的廉價選擇,養車更不划算。然後,他們會發現,省下來的錢可以花在別的方面,或有更多錢可供儲蓄。

因此,儘管技術創新可能讓某些人的工作退出舞台,但其他人會有許多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好處。如果有足夠多的商品和服務價格下降,就算不高的薪酬,也足以讓許多人舒適地生活在較低的名義工資下。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實際收入」增長,其實是一件大好事。

將來會有更多人具備參與某種形式創新活動的能力和意願,其中既包括高技能工作(例如人工智慧編程),也包括低技能工作(例如遊戲測試和電影評論)。更多人未來具備這種能力,需要部分歸功於電腦幫助他們提升分析能力。更多人未來具備這種意願,則是因為參與創新將帶來樂趣和滿足感。即使像電影評論這種看似輕鬆愉快的工作,本質上也是某種形式的創造性活動。

從無人駕駛到機器客服,被全球資本追逐並被寄予引領新一次工業革命厚望的人工智慧,除了其技術還需不斷完善,由其引發的就業、法律、倫理等問題也應被各界重視。

「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結束,未來屬於人工智慧」。在2016年11月16-18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百度董事長李彥宏表示。在烏鎮會場外,百度展示了18輛無人駕駛汽車,普通大眾都能在全開放城市道路上試乘,體驗一把本屆大會最熱門的話題——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是具有類人智能甚至超越人類智能的機器,是對人類智能活動的替代、解放和強化。這種智能可以是計算,也可能是思維、意識、情感等。目前,人工智慧已經應用在無人駕駛、人臉識別、定理證明、智能控制、博弈、語言識別等眾多領域。

比如,美國政府2016年10月份就制定了一個野心勃勃的目標:在30年內把美國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降為零。2015年美國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增長7.2%,死亡人數為35092人。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簡稱「NHTSA」)表示,人為因素在交通事故中佔比達94%,無人駕駛可以完全消除這項因素。

眾多學者和企業更是將其視為重新激活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之一。不過,在這之前還有很多技術、法律乃至倫理問題需要解決。

無人駕駛瓶頸

美國當地時間9月23日,谷歌無人車在山景市與一輛商務貨車撞在一起,這可能是谷歌汽車遭遇的最嚴重車禍。谷歌汽車的右側車門被撞出大面積的凹陷,車窗遭到一定程度的損壞。車禍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氣囊已經彈開。這起事故是貨車司機的失誤造成。2016年2月14日,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與一輛公交巴士發生輕微碰擦的事故,這是谷歌首次表示無人駕駛汽車應當「承擔部分責任」,地點同樣位於加州山景市。

特斯拉公司生產的S型電動轎車則已出現數例自動駕駛模式下的交通死亡事故。2016年1月,河北省邯鄲市就曾發生特斯拉自動駕駛致人死亡事故,這應是全球首例。另有業內資深人士透露,特斯拉自動駕駛出現的事故其實多數未被報道。

這些事故都不斷引發外界對自動駕駛技術是否足夠成熟的質疑。

根據美國加州2012年通過的相關法案,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但需要合法駕車人坐在駕駛座位上,在緊急情況時操縱汽車。特斯拉汽車的操作手冊也提醒駕駛者,即便在自動駕駛中,也需要把手一直放在方向盤上。但現實中,駕駛員往往喜歡冒險和刺激。

至於技術成熟后的大規模商用,NHTSA表示,沒有方向盤和油門的無人駕駛汽車在美國市場銷售之前,相關法規必須做大的調整。

在,無人駕駛汽車同樣面臨法律障礙,問題主要集中在牌照和事故責任認定兩方面。

無人駕駛汽車一旦在測試或商用時發生事故,就面臨責任劃分、理賠等問題。無人駕駛系統、司機、對方的責任如何劃定?由於無人駕駛汽車是由多家企業集合研製,這些企業的責任又將如何劃分?如果無人駕駛和有人駕駛可以切換,責任又將如何劃定?

「應當儘快對事故后保險公司的理賠、無人駕駛技術平台與保險公司對於硬體、軟體供應商的責任追償開展立法工作。只有健全理賠體系時,才能夠消除無人駕駛技術的測試與研發過程中各方的後顧之憂,切實推動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向《鳳凰周刊》表示。

科學院大學公管學院副教授劉朝表示,由於無人駕駛汽車仍在測試階段,技術路線等都不確定,國家層面法律的修訂和出台應慎重,自下而上的政策法規嘗試和探索不失為一條穩妥而高效的路徑。另外,在此過程中特別需要可靠的傳播媒體和真正中立的社會組織發揮積極的作用。

人工智慧引發失業潮?

2016年1月,IBM公司開發的JillWatson分析系統開始幫助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的畢業生解決畢業論文中遇到的各種問題。Watson在回複電子郵件和論壇發帖時,語氣隨意,與正常人無異,而且會使用很多口語,能在幾分鐘之內準確地回應問題。

在五個月的試驗中,沒有學生髮現他們的助教是機器人。

類似的人工智慧技術已經被應用在法律服務、醫療助理、金融分析等多個領域,與此相應,部分崗位正在被這些智能機器所替代,從藍領到律師,從醫生到華爾街分析師。

人工智慧技術最有價值的應用可能是金融業。在金融領域,每提升1%的收益就能獲得巨大的財富。畢馬威在近期一份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銀行及其服務可能「消失」,類似於蘋果Siri的人工助手將接管客戶的生活與金融服務。傳統銀行的多數部門或將消失,而專業的服務則將獲得更大發展。

一些評論家預測,人工智慧會使得某些工人的技能多餘化,那些被自動化所取代的工人不得不尋求新的就業機會。即便這部分工人能夠找到新工作,也常常是低附加值的,且工作穩定性更低。從這個角度講,人工智慧不僅可能增加社會不公,更會帶來永久性的失業以及貧窮。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就認為,勞動市場正因為技術變化而發生重要轉變,要保護勞動力,就必須對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系統相關的監管和其他政策變化保持高度重視。

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近年投資了多個人工智慧項目。在他看來,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影響和衝擊將是全方位的。

「有人說,在美國除了卡車司機和銷售員,其他工作都在被替代。不幸的是,卡車司機也在被替代。高中學歷的美國卡車司機年薪7萬美金。所以,川普崛起了,支持他的多數是沒上過大學的白人,他們在全球化和高科技面前成為失意者。」徐小平告訴《鳳凰周刊》。

新近涉足人工智慧的雅瑞資本聯合創始人張瑞君相對樂觀,她告訴本刊,目前投資的項目其實主要是代替人們所不願從事的低端機械化工作,使人們騰出手來,去做更高端、更有創造性的工作,這是一個逐漸的過程。「而且人工智慧產業本身也正在吸納眾多高回報的創業與從業者。」

三角獸科技聯合創始人馬宇馳就正忙於招聘多位工程師。2016年2月,他與曾效力百度度秘、微軟小冰的王卓然、亓超合夥創業,目標是打造一套智能聊天對話系統。其產品主要針對物聯網設備,讓機器聽懂人說話,並作出反饋。其公司目前已獲得兩輪共3000萬元融資,產品已經應用在鎚子T3手機、Rokid機器人等。

馬宇馳向本刊介紹,根據行業預測,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240億部,智能終端設備將達到340億部,產業和就業空間巨大。「如何快速提升勞動者的技能,這需要社會、政府、教育等的努力,而且人工智慧也可以作為培訓勞動者的工具。」徐小平說。

衝擊人類生存與倫理

2016年3月,谷歌公司創造的人工智慧程序阿爾法狗以4:1戰勝世界圍棋高手李世石,這引發了全球對人工智慧的再度關注和廣泛思考。有評論說,從現在起,如何管控人工智慧,應該成為一個嚴肅課題。

人工智慧的失控乃至危及人類並非遙不可及。美軍無人機在阿富汗等中東地區已經多次誤傷平民。

科技界的一些知名人士正呼籲禁止「殺手機器人」,他們警告稱,越過這一界限將啟動一場新的全球軍備競賽。儘管「機器人士兵」仍限於設想,但伴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軍隊可能在未來20年內部署這類機器人。事實上,包括在內的各大國都在加緊研發水、陸、空無人作戰平台。

根據摩爾定律,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每兩年就翻一倍,假以時日,尤其人工智慧具備強大的自進化能力后,其威力可能超出人類想象。也許它將能讓人類永生,同樣可能的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終結。

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是憂慮派。「人工智慧的強力崛起,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情,也可能是最糟糕的。」霍金在一次演講中說,「將來,人工智慧可能會發展出來它自己的意志,一個與人類相衝突的意志。」

當然,機器人也可能並不與人類衝突,而是發展出人類的意識與情感。這同樣會遭遇棘手的法律和倫理問題。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羅伯特·哈文教授就指出,應該研究是否需要明確機器人的法律主體地位,並思考從民法、公法、隱私法、知識產權法等維度構建機器人法律框架。就像從嬰兒到成人,伴隨機器人的進化,它將被不斷賦予更多的人權與責任。

學界也已行動起來。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平告訴《鳳凰周刊》,幾年前她就關注人工智慧問題,並醞釀籌備「科技法學會人工智慧法專業委員會」,2016年8月委員會正式設立。

張平介紹,專委會將致力於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倫理、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從近期棘手的無人駕駛,到遙遠可怖的「超級人工智慧」,為政府和業界提供必要的預警和前瞻研究。

記者/趙福帥

編輯/王畢強 美編/虎妹

本文刊載於《鳳凰周刊》2017年第1期,總第602期。

一網打盡系列文章,請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
創新發展習近平 | 創新 | 創新創業 | 科技體制改革 | 科技創新政策 | 協同創新 | 成果轉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礎研究 | 產學研 | 供給側
熱點專題軍民融合 | 民參軍 | 工業4.0 | 商業航天 | 智庫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基金 | 裝備採辦 | 博士 | 摩爾定律 | 諾貝爾獎 | 國家實驗室 | 國防工業 | 十三五 | 創新教育 | 軍工百強 | 試驗鑒定 | 影響因子 | 雙一流
預見未來預見2016 | 預見2020 | 預見2025 | 預見2030 | 預見2035 | 預見2045 | 預見2050 |
其他主題系列陸續整理中,敬請期待……

「遠望智庫」聚焦前沿科技領域,著眼科技未來發展,圍繞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安全、知識產權等主題,開展情報挖掘、發展戰略研究、規劃論證、評估評價、項目篩選,以及成果轉化等工作,為管理決策、產業規劃、企業發展、機構投資提供情報、諮詢、培訓等服務,為推動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