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王志:古絲綢之路,一條戰爭與和平之路

這是生活書店2017年推送的第99篇文章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2014年7月,睽違熒屏六年的王志作為陝西衛視「絲綢之路萬里行」總主持人,從西安出發,沿古絲綢之路一路自駕,橫跨歐亞大陸,穿越、哈薩克、烏茲別克、俄羅斯、喬治亞、土耳其、希臘、義大利八個國家,歷時兩個月,西行三萬里,最終抵達古絲綢之路終點羅馬。

生活君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本王志先生的

《西行三萬里:王志看絲路》

,既有異域他鄉的精彩見聞,也有與各路名人嘉賓的對話,更有主持人犀利的眼光和對絲路歷史的深沉思考。一路向西,行三萬里,一路歡樂與艱辛,九十篇文字為我們描繪出一個充滿魅力的絲路歷史與當今,和一個不一樣的王志。

這是文明之旅,亦是慾望之旅

文丨王志

我在新疆博物館看過一張表。表格清楚地標示出有哪些東西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到內地中原的,通過絲綢之路又有什麼被送了過去。

二十八對二十二,大抵相當。這一定是不完全統計,因為經過歲月的打磨,許多東西已說不清東西,已分不出你我。

時代的更迭,往往以物質層面的更新為標誌。從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機時代、電力時代到信息時代,莫不如此。物質本身既是流傳的對象,也是有效的載體。

但物質如何推進歷史?物質在絲綢之路的歷史推演中又扮演過怎樣的角色?

張騫的第一次出使西域被稱為「鑿空之旅」,他鑿空了什麼?換句話說,之前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流通?他到底帶回來什麼,值得人們如此評價他這趟並未完成初衷的西行?

在張騫之前,河西走廊數易其手,匈奴曾阻隔了絲綢之路。每當秋高馬肥,便是剽悍的匈奴搶掠之時,馬匹、牛羊、糧草、珠寶,都是囊中之物;絲綢之路的過去,商家顛簸東西交流什麼?熙熙攘攘因為什麼?無須贅述。

張騫西行打通了互通有無的通道,打破了相互閉塞的歷史,物質得以交換,文明才得以融合,所以「鑿空」,東西世界的聯結也由此邁進了一大步。

一路西行,感知先人走過的道路,常常會抑制不住想捋清歷史發展的脈絡,探究現象背後的內容與本質。歷史與現實無法分割,物質與精神從來不曾分離。

今天我們走過的是一條歷史之路,所到之處皆和平與友好,但它曾經充滿危險和艱辛。歷史的推進有它溫和的一面,也有它暴虐、乖戾的一面。

絲綢之路上,游牧民族東奔西突,農耕文明北防南擴,巨大的利益誘惑人們不畏艱苦,鋌而走險,佔有征服的慾望無意間推進了歷史的進程。絲綢之路是和平之路也是戰爭之路,是文明之旅也是慾望之旅。

我們現在走過的這條路,既走過虔誠的苦行僧,文明的國家使者,也走過叱吒風雲的強人,嗜血成性的匈奴。既迴響過沙漠山間的駝鈴,也踏響過錚錚不息的鐵蹄。張騫「鑿空」的最早動因也是應漢武帝之命,聯絡被匈奴從河西趕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

有緣萬里來相會,羅馬歸來

要讀懂絲綢之路,必須讀懂匈奴。一個馬背上的部落,一個生活在歐亞大陸深處的民族,如何盛極一時建立起強大的帝國,如何讓歷代帝王寢食難安,如何突然消失,西遷三百年後又突然出現,如何推動歷史的車輪卻不曾留下過任何文字的記載?

匈奴分裂后被漢王朝擊敗。南匈奴歸附中原,北匈奴西逃入侵歐洲,甚至征服了東羅馬,險些滅掉西羅馬。一個游牧民族橫跨歐亞馳騁歷史,雖然在歐洲建立的龐大帝國十分短命,但不可否認它對亞歐歷史發展的巨大影響。匈奴人征服過許多民族地域,最終被征服;匈奴在屈辱中壯大,摧毀或影響過許多帝國,但最終被摧毀;曲折的歷史進程實現了亞歐的時代更迭與社會向前。

蒙古大軍歷史上曾發動過三次西征,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也跨過中西亞,將戰火燒到了遙遠的歐洲。那是一段灑滿鮮血的西征道路,帶給西亞和東歐地區無盡的死亡和痛苦,而蒙古人也藉此創立了游牧民族最為輝煌的頂點,蒙古鐵蹄涉足的土地曾多至三千萬平方公里,元朝的在蒙古人統治下的版圖也達到前所未有的寬度。

通過絲綢之路,人將自己的四大發明傳到了遙遠的西方,但東西方文明的差異改變了它們的功能。這些發明最終改變了世界,而被改變的世界最終也改變了或正在改變、也將繼續改變我們的世界。

指南針在戰國時被發明,在南宋時傳到阿拉伯,然後又由阿拉伯傳入歐洲,在歐洲演變出最早的羅盤。羅盤使海洋探險成為可能,海洋文明也因此勃興,陸上絲綢之路卻從此衰落,這是絲綢之路另一面的必然邏輯。

火藥也是這樣,於隋唐時在道家煉丹的過程中被發明,古代的火藥多用於鞭炮和煙花,供人觀賞。通過絲綢之路從傳入印度,從印度傳入阿拉伯,再從阿拉伯傳入歐洲后,被發展與改變為彈藥,成為王朝更迭舉足輕重的砝碼。

造紙術和印刷術似乎是祥和文明之物件,的確也為世界文明發展及不同文明的融合產生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我看到正是因為可複製文本的廣、深、快傳播,使得人人都得以方便閱讀宗教經典,在開啟了個人思想解放的同時,也為宗教的流行與強力控制提供了便利。絲綢之路也是一條宗教之路,甚至宗教戰爭貫穿始終,社會歷史也在宗教和思想的照耀下逶迤前行。

絲綢柔軟而光滑,當然散發著幽雅的光澤,但這一條絲綢之路卻遠遠不止於絲綢的美好,戰爭的暴戾、旅途的兇險、商貿的狡詐和故土難歸的痛楚如影隨形。

西行一路我們參觀了許多博物館,展出的有些武器本身就是藝術品,但藝術的形式改變不了它殺人的本質,征服的目的。戰爭就是戰爭,強權就是強權。

「只聞馬上得天下,未有馬上治天下」。我願意相信戰爭的鐵蹄最終將消逝在絲綢之路的最深處,留下的一定會是文明之樹蜿蜒曲折的根系。暴力或許能在短時間內逼迫歷史向前,但只有精神、思想、文明、藝術才會歷經滄桑而經久不衰。

人類社會到現在已進入信息時代,但我覺得人們需要沉下心來,思考一下存在的意義。我們可以不去對抗歷史,但需要把握自己。需要保持「對愛的渴望,對真理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羅素)。

絲綢之路就是這樣美麗神奇!

——本文選自《西行三萬里:王志看絲路》

《西行三萬里:王志看絲路》

作 者:王志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098-7

掃描下方二維碼,直達購書頁面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