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CT評估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的最佳時機並非急性期

近期,來自耶魯大學的 David 教授在《Seminars in Neurology》發表了關於神經影像對心臟驟停患者預后評估的文章,討論了神經影像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並提出如何使用 CT ∕MRI 對全腦缺氧缺血性損傷做評估的建議,希望對臨床醫生的診療有所幫助。

關於神經影像檢查的時間點

絕大多數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CA)并行心肺復甦術的患者會在急性期行 CT 進行評估,臨床醫師也希望從初始的 CT 片中得到關於患者神經功能預后評估的信息,但這可能不是合適的時間點。道理類似於腦梗死的超急性期所行的 CT 檢查可能會未見明顯異常,陽性結果通常出現在幾天以後。但在以下 2 種情況下,推薦立即行頭 CT:

  • 考慮為腦源性因素導致的心臟驟停,如腦出血、硬膜下出血、可疑顱內腫瘤等;

  • 見證人看到患者發病時有頭部撞擊史;

這些發現有明確的治療意義,因為 CA 患者往往會行血管內支架治療,隨後將持續使用抗凝劑或抗血小板藥物,有可能會導致臨床狀況的進一步加重。

那麼什麼時候是應用神經影像來評估預后的正確時間呢?答案並不確切,但是有以下幾條原則是我們要注意:

1、臨床醫師應明確選用神經影像學的目的,並明白 CT 或 MRI 的表現可能滯後於臨床表現,並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

2、早期成像的影像學表現可能給臨床醫師過於樂觀或模稜兩可的結果,造成浪費金錢和醫療資源。

3、如果 CT 在恰當的時機檢查並已給予了明確的信息時,MRI 可能沒必要再做。

4、低溫對影像學的變化及發展影響尚不清楚,可能會出現陽性結果的延遲。

5、 與任何評估工具一樣,影像學不應單獨使用; 臨床醫生應利用手頭的所有信息,包括臨床檢查、電生理學和化學生物標誌物等綜合評估患者的神經功能預后。

因神經成像還沒有被驗證可用於評價 CA 的預后,應避免僅靠影像表現而停用維持生命的治療。若對預後有疑惑,應有更多的時間來觀察。

支持使用 CT 的證據CT 是潛在有價值的評價工具,其優勢在於對一些插管的病人而言,操作簡單、安全、可監控,也是最常用於評估預后的工具之一(僅次於腦電圖);其劣勢在於有輻射,對缺血性損傷敏感性較差,缺乏評判間一致性等。

圖 1 一名罹患無脈電活動的 55 歲男性在 2 天後行 CT 的影像。最初的道格拉斯評分為 3 分,患者最後進展為腦死亡

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全腦的 CT 密度值 HU 減少和殼核/內囊後肢 HU 比值降低常提示預后不良,CT 檢查與臨床檢查相結合可以將預測不良結果的特異性增加到 100%(與單獨使用臨床檢查相比),但靈敏度降低。

另外一項研究表明 CT 上顯示灰白質分界不清、皮層腦溝消失等徵象與預后不良有關(其中,前者有 81% 敏感度和 92% 特異性,後者有 32% 敏感度和 100% 特異性)。

最近 Choi 等人進行了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他們評估了 63 例 ROSC(心搏驟停后恢復自主循環)患者初次停搏后 CT 掃描結果並表現「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學表現,其中 35 例患者為真性 SAH,而 28 例則為「假 SAH」,後者是由於長時間停搏后廣泛低血壓和腦水腫導致靜脈充血所致。

圖 2、3 一例長時間無脈電活動的 46 歲女性,復甦時間> 45 分鐘,CT 影像學顯示為假性蛛網膜下腔出血(SAH)

支持使用 MRI 的證據

MRI 可提供腦缺血缺氧后更多的結構變化信息,不同的序列可顯示白質纖維路徑及隨時間改變的康復模式改變。然而 MRI 也有諸多限制,如對於需要監護的昏迷重症患者或裝有起搏器的患者等,則不適宜行 MRI,但對於符合適應症的患者而言,MRI 安全有效,可提供更多的消息。

迄今為止,最大一項隊列研究中發現全腦 ADC 值的中位數減小是預后不良的顯著預測因子(以 6 個月的改良 Rankin 量表評分及無自發睜閉眼為評價預后的指標),並建立了 665±10 mm2/s 的臨界值,低於此值,則預后不良。

另外一些研究則提出 MRI 在某些大腦特殊區域的病變與預后不良有關,並根據擴散加權成像(DWI)相將腦損傷分為四種模式:正常,分離的皮質損傷,孤立的深部灰質核團損傷和混合性損傷(皮層和深部灰質核團同時受累),結果提示最後一種損傷模式的患者預后較差。

在實際臨床中我們發現頂葉和枕葉受累最常見,但並未與不良預后相關。但作者研究發現 DWI 相顯示「海馬高信號」則可能提示預后不佳,該影像標誌具有高敏感性和特異性,可能原因為海馬代謝率高,是大腦缺血缺氧的敏感指標,同時海馬受累也常提示更多大腦區域受累。

圖 4 一例大面積心肌梗死后合併室顫的 63 歲男性,發病第三天 MRI DWI 成像顯示雙側海馬高信號

行 MRI 的時間點至關重要。 24 小時內 CA 患者的顱腦 MRI 影像可能是正常,隨後才可能出現損傷性影像學改變。具體的原因還不清楚,可能與微循環障礙所致的持續性損傷或延遲的細胞凋亡有關。影像學初始表現為細胞毒性水腫(DWI 成像顯示較好)隨後表現為血管性水腫(FLAIR 成像顯示較好)。

圖 5 一例突發心臟驟停並繼發窒息的 48 歲女性,發病第三天可見廣泛而瀰漫的皮質缺氧性損傷,發病第 9 天出現血管源性水腫以及皮質下白質彌散受限

關於磁共振成像新技術

MRI 新技術的進展可為腦損傷和恢復提供更多的信息。如:對使用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術,以評估默認模式網路(DMN)的功能連通性和中斷性。Norton 等人使用了 fMRI 評估了 13 例 CA 患者的預后,其中 2 例恢復良好,fMRI 未見異常;另 2 例未恢復,fMRI 顯示異常,這提示 fMRI 可基於 DMN 的中斷更為敏感地預測不良預后。

另外一項研究則發現心臟停搏患者的 DMN(后扣帶皮質和腦脊膜)區域的連接強度顯著降低,而預后不良患者則表現為該區域的連接強度更低。Gofton 等人使用 fMRI 測量軀體感覺皮質中的血氧依賴性(BOLD)信號變化,同時進行中位神經的 SSEP 測試。與非存活者相比,倖存者在對側感覺皮質中具有更大的 BOLD 信號。

Järnum 等人評估了 8 名昏迷患者的擴散和灌注 MRI,其中 7 例發生灌注變化,4 例灌注增加。 行灌注成像的時間點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恢複電活動後會立即出現相對充血時期,接著出現多灶及全腦低灌注,並導致繼發性損傷(如圖 6 )。

擴散張量成像(DTI)可用於評估白質纖維束的完整性,這顯示了其對評估 CA 後患者的巨大前景,因為白質纖維束的完整性可能與預后相關,且可能隨著時間變化 DTI 可顯示為恢復(或受損),從而為預后提供了依據。

圖 6 一例室性顫動導致心臟驟停的 34 歲男性,初始格拉斯哥評分為 3 分。圖為 CA 3 天後的表現

其他成像技術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和經顱多普勒(TCD)也可用於評估 CA 患者的神經預后。

PET 主要是用於 CA 慢性期的研究,全腦葡萄糖代謝降低(最常見於枕葉皮質)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全腦代謝逐漸減少常預示著預后不良;SPECT 的樣本量較少,一些研究表明:額顳區和顳區的腦血流量減少可能與預后不良相關;TCD 同樣受到小樣本量的困擾,有研究認為不良結果可能與延遲性充血有關等。

幾條實用的建議

  • 神經影像不應單獨用於評價患者的預后。臨床醫生應使用所有可用的工具,包括臨床檢查和電生理學檢查,個體化評價患者的預后。若各檢查提示結局不一致,重做部分或全部檢查都是合理的。如有疑問,應給予更多時間來做臨床觀察。

  • 立即行 CT 檢查是合理的,特別是懷疑腦源性原因所致而心臟原因不明的 CA 患者,或患者有頭部創傷,可能合併腦出血等。 然而,將即刻的 CT 用於評價預后,可能時間過早,並導致錯誤的判斷。

  • 使用 CT 評價預后的最佳時機可能是 CA 后 2〜3 天左右。

  • 若在恰當的時間點應用 CT 未見明顯變化,採取應用 MRI 是合理的。為了最大可能看到缺血缺氧改變,建議在發病後 3-5 天行 MRI 檢查,如果患者正在接受 TTM(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低溫治療),則需推遲該項檢查。

  • 如果患者的臨床表現與影像學表現不一致,那麼在幾天後重複檢查是合理的,特別是病人臨床表現持續惡化。

在不久的將來,先進神經影像學技術可能對腦損傷及其恢復提供深刻的見解,並給予臨床醫生更確切的證據來判定心臟驟停患者的神經功能預后。讓我們拭目以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